登陆注册
10787300000052

第52章 族群理论(18)

本尼迪克特·安德鲁(BenedictAnderson,1983)提出关于族群是想像社群的假说,谌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读书》2005年第11期。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对社群与族群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述。社群与族群的联系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族群可以被包涵在社群之内,族群内部也可以有不同的社群划分

社群的规模有大有小,规模大的社群把族群包含在其中。而在一个族群内部通常也会有多个不同类型的社群。

2在认同方面会有产生交集

社群的认同基于血缘、地缘、业缘、情缘和文化关系等方面,而其中也有族群的认同基础,因此,社群和族群在认同方面会有产生交集,在他视的时候社群和族群可以表达同一含义。如新加坡华人,人们视之为社群或族群应该不会导致歧义,澳门的土生葡人也可视之为社群或族群,当然这里要考虑一个语境,从而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表述。

通常,学术语言的使用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但在公众的使用中难免出现“泛化”的问题,社群和族群也不例外。在中国台湾地区,“族群”概念的使用带来了“四大族群”的族群分裂以及“族群政治”的问题,也引起学界的关注,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族群”一词的使用还泛化成一般意义上“人群”的含义,以至有“网络族”、“卡通族”、“电子宠物族”、“超市生存族”等所谓“新新人类四大族群”的提法阿华:《新新人类四大族群》,《现代交际》2004年第9期。,这一方面说明社会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因此,在对社会群体的指称上,在不同的语境下,应使用含义明确的界定概念。社群和族群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会有重合的时候。针对社会群体的指称,可以有更为恰当的指称。如针对日益增多的网民群体,有学者认为它已形成一种社群,根据较新的资料显示:

全球网民7个亿,中国居第二

据美国媒体报道,5月4日,美国市场调查公司comSoreNetworks发表最新调查报告称,全球范围网民总数已经升至近7个亿。美国网民总数仍然高居全球之首,达到1.52亿;居次位的是中国,网民总数达到7200万;日本以5200万网民总数位居第三。德国网民总数位居欧洲之首,达到3200万。10年前全球三分之二的网民是美国人,如今,美国网民占全球网民总数已经不到四分之一。《青年参考》2006、5、9第14版。

网络社群突破了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传统方式——即以地缘、血缘和业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社群使得聚众行为产生的条件降低了很多,通过网络内外的聚众行为,网络社群向民间组织转化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因此网络社群的兴起又引起了公民结社的问题——如何调整既存的结社制度,使之保持必要的控制功能的同时,又能疏导日益增加的公民自我组织的潜能?李春:《关注网络社群》,《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结束语

在传统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空间。无论是传统的社会群体(村落社群或农村社群)还是针对新兴的社会群体(网络社群、城市社群、学生社群)、特殊社群(艾滋社群安钠·斯科特、莫尼卡·罗斯科:《亚洲防治艾滋病的社群行动寻踪》,《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3期。、吸毒社群、同性恋社群),社群文化、社群的结构与功能、社群的认同和互动,社群对市场和现代化的适应等等,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应用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面)。有利于从微观、中观的宏观不同层面的研究。

社群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维度。历史学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在新的史学范式之下,社会生活维度并没有别充分揭示。作为研究单位,“社群”之维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社群”是与“社会”相对而称的。吴文藻先生指出:“社会是描写集体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年总第66期过去,我们习惯于缕析社会文化,关注“重大历史事件”,自然也就以“社会”为研究单位,而在新的史学范式中,与日常社会、普通民众、功能结构、生活情境等维度相对应的“社群”之维,理应成为历史学重视的研究单位。以社群为单位观察人类社会是拥有田野工作传统的人类学赖以支撑的方法论基石,社会学、民俗学以及语言(方言)研究都有一些诠释社群文化的经验,这些可以共享的学术资源,“满足所观察的文化具备深层次知识的要求”;这种“为理解所需的知识”,[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3页。是解读包括心态在内的社群思想和行为的他山之石。小田:《社群心态的解读——围绕1933年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在实践层面,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社群仍然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存在实践上的社群主义。而社群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地区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情感,有助于我们辨析其“利弊”,有助于防止脱离社会背景、轻易地以某种自由主义理想来改造这些社区。苏力:《社群主义构成一种挑战吗?》,《公共论丛》第四辑《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这实际上也是运用人类学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美]戴维·波谱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丹尼尔·贝尔著,李琨、宋冰译:《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6]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7]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8]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庄孔绍主编:《人类学通论》,陕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叶舒宪等编:《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黄平等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金宁等编:《自由与社群》“公共论丛”第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新自由主义之后的社群主义》,“公共论丛”第四辑《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6]曾玲:《社群整合的历史记忆与“祖籍认同”象征:新加坡华人的主神崇拜》,《文史哲》2006年第1期。

[17]李骏:《和谐与稳定:社群的视野》,《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18]贺东航:《地方社群传统与政府主动性——福建晋江慈善总会对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9]程立涛、曾繁敏:《社群主义于集体主义之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0]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评与超越》,《长白学刊》2005年第5期。

[21]刘化军:《社群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剖析——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22]贺龙柱:《社群主义:改变抑或取代西方自由话语结构》,《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3]付文忠:《对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超越——解读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24]韩震:《人类:社群地追求自由的生成性存在》,《河北学刊》2005年3月。

[25]李艳红:《欧美传播研究视野中的新闻传媒与弱势社群》,《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26]何霜梅、胡军:《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2月。

[27]何霜梅:《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28]李春:《关注网络社群》,《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2期。

[29]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30]张再林:《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月。

[31]周立:《泰勒的社群主义思想》,《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8月。

[32]郑传贵、卢晓慧:《当前我国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称》,《城市问题》2003年第6期。

[33]王培森:《从网络交友看社群网站发展》,《信息产业报道》2003年第5期。

[34]许纪霖:《民族情感与社群作用——关于非典危机的深层反思》,《学习月刊》2003年第7期。

[35]许纪霖:《从非典危机反思民族、社群和公民意识》,《天涯》2003年第3期。

[36]许纪霖等:《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三人谈》,《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37]文来:《对社群概念的进一步讨论——与许纪霖先生对话》,《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38]顾肃:《评社群主义的理论诉求》,《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39]小田:《社群心态的解读——围绕1933年浙江乡村调查而展开》,《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40]朱小田:《民间记忆与社群关系的成长——以一个江南乡村庙会为案例的跨学科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41]小田:《庙会仪式与社群记忆——以江南一个村落联合体庙会为中心》,《民族艺术》2003年第3期。

[42]小田:《乡村史研究的社群视野》,《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43]卢毅:《从个人到社群: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者的困顿——以严复、孙中山为例的个案研究》,《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44]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群形势》,《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5]东方朔:《自我概念之诠释及其冲突——社群主义和伦理学中的反理论思潮对自由主义自我概念的批判》,《开放时代》2001年第5期。

[46]欧阳向英:《社群主义是西方左翼政治思想的新形式》,《当代思潮》2000年第12期。

[47]郭星华:《社群隔离及其测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48]王中宪:《试论社会与社群的概念界限》,《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5期。

[49]安钠·斯科特、莫尼卡·罗斯科:《亚洲防治艾滋病的社群行动寻踪》,《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3期。

[50]邓光辉:《民族、社群及其叙述》,《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51][美]罗伯特·D·普特南著,扬蓉编译:《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3期。

[52]史有为:《语言社群类型与台湾的外来词》,《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53]王中宪:《中国社会的社群视角》,《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54]熊志勇:《近代军人社群崛起与传统“四民”结构的整合——以晚清社会变迁为视点》,《人文杂志》1997年第1期。

[55]索端智:《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青海民族学院》2006年1月。

[56]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7]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58]徐杰舜:《族群结构简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9]谌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读书》2005年第11期。

[60]叶江:《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1]朱伦:《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应用错位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2]雷海:《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63]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4]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65]廖扬:《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66]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7]阿华:《新新人类四大族群》,《现代交际》2004年第9期。

[68]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9]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70]阮西湖:《民族,还是“族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1]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2]乔玉光:《民族与族群:不等位的判断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3]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4]马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5]陈烨:《Ethnicgroup(族群)、Nation(民族)与中国的民族》,《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3期。

[76]曹卉:《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7]纳日碧力戈:《问难“族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8]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79]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0]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1]郝时远:《中西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82]郝时远:《Ethnic(民族)和Ethnic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83][美]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84]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从欧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看“民族”与“族群”》,《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85]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86]蒋立松:《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1期。

[87]刘华芹:《族群与区域文化》,《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88]黄泽:《云南未视别群体研究的族群理论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89]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吕燕平,贵州安顺学院。

族群的流动:内涵与边界——潭溪社区的个案研究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亚人在木叶忍村

    亚人在木叶忍村

    穿越在火影世界的一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一名强大的忍者。然而天赋的限制,让他无能为力,本以为自己只是个龙套角色,没想到死亡后竟然复活了。随着多次的死亡复活,一风发现了自己身体的秘密,自己竟然是一名拥有无限复活能力的亚人。且看一风如何凭着亚人的身份,在火影的世界闯出自己的天空。
  •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自控力(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想要在职场上顺风顺水,职场人应该加强职场自控力的修炼,明白在职场上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更成功。本书全面剖析并揭示了职场人该如何提升职场自控力以及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控力,对渴望取得职场成功的职场人士大有帮助。"
  • 穿越之妖娆红颜

    穿越之妖娆红颜

    我,亏欠的,实在是太多了。本想万草丛中过,却不想,沾染了落叶。不过,我本红尘,何惧?呵呵……(第一次写,欢迎大家……)
  • 这一起都是谎言

    这一起都是谎言

    不同的故事,不连串,随便写写┐(‘~`;)┌还是个学生
  • 草莓心百分百之心的悸动

    草莓心百分百之心的悸动

    第一:禁止人参公鸡第二:写到哪算哪,欢迎跳坑第三:我的西野不可能放过第四:东城,五月什么的可能会有第五:想看比较和谐的戏的朋友就别点进去了,浪费时间第六:如果是看完烟土的书过来的,我说一句我绝对不是什么腐男,无节操倒是真的,节操是什么?
  • 起点新开始

    起点新开始

    一个普通女孩,在新的学习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呢?
  • 逆天小毒妃:扑倒腹黑夫君

    逆天小毒妃:扑倒腹黑夫君

    她,堂堂21世纪的恶魔特工毒医,一朝穿越,竟成了慕府被弃嫡女。当日那些欺她,辱她,视她为粪土之人,可知这副软弱无能的皮囊下早已变成狡黠无耻的小恶魔!没钱,没貌,没实力,还落得个人人嫌弃的身份,这算什么,看她不照样混得风生水起。可是,谁来解释下——为什么别人的神兽都是摇着尾巴的大忠犬,而她的神兽却是一只死傲娇!?还有,这个如狼觊觎猎物一般盯着她长大的腹黑美男是怎么回事?师父!说好的高冷脱俗似谪仙呢?
  • 大梦行师

    大梦行师

    在梦行大陆上,东部为气魂族,南部为法魂族,西部为武魂族,北部为极阴之地的魔族,梦行大陆的中部则为智魂族。智魂族又被称为智者一族,其方位极为特殊。故事就发生于智者一族的领地上,而主人公却是一个人界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