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仲利民
看过一幅画——一个裸足的少女悠闲地漫步在海滩,蔚蓝色的海水翻卷着涌上来亲吻她光洁的脚面,脚下是细细的堆起的沙,海水湛蓝,天空湛蓝,连那幅画也有大半是湛蓝色的。从此,我以为所有的海都是这样的美了。
在我整个对大海的记忆里,大海的蔚蓝如同遥远的梦一样对我充满了无比的诱惑,我梦想着有一日去看大海时,赤足走在这样的沙滩上,欣赏那片湛蓝的大海,还有海天相连蔚蓝的天空。可是,等我有机会去海边时,看到的大海却不是记忆里一直留存的模样。离海还有近一公里路时,就嗅到海风裹挟着腥味扑面而来,粗糙的风破坏了我对大海的向往。等我来到向往已久的海边时,却看到另一番模样,浑浊的海水肆虐地拍打着海岸,岸边一堆堆乱石犹如溃败的军队,惨不忍睹。
后来,友人告诉我,要看湛蓝的海水,走在细软的海滩上,要去旅游景点,那里的大海才美。果真如此吗?为了寻找心中留存已久的梦,我又去了三亚。一下飞机,顾不上旅途劳顿,直奔海边,看到的却是拥挤的人群,满地乱抛的垃圾,海水虽蓝,仍然没有心中想象的美丽,失望之情再一次涌上来。
后来,我还去看过青岛的海、大连的海、连云港的海、南通的海、北戴河的海,失望总是大于希望。心中那个关于蔚蓝色大海的梦就像胶卷上的影像,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
朋友说,你的失望来自你对记忆的不断美化,所以现实中的大海总是敌不过记忆里的大海了。其实,青岛的海、大连的海、连云港的海都很美,并且各有各的味道,她们的美丽被你忽略了,而一些微乎其微的细节瑕疵,却又被你深深地烙印在心间,美自然就打了大大的折扣。
朋友的话,也许是对的。不是我寻找不到那片蔚蓝,是我对现实有了太多的挑剔吧?
记得少年时,我对文学产生了极痴迷的情感,除了疯狂地阅读能找到的书籍,还着迷般喜欢上那些能够写出精彩文章的作家,秦文君、徐鲁、曹文轩等作家的资料被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一睹这些作家的芳容。倘若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作家,则是莫大的幸福了。
这个理想,支撑着我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当我终于成为一名可以依靠文字生活的作家时,心中曾经虚拟的巨大幸福感的降临却遥遥无期,反而因写作感受到的许多苦恼却常常占据了心头。
不是生活中缺少那片蔚蓝,而是我自己对生活过于挑剔。朋友的话再次回响于我的耳畔。如果总是去放大生活中遭遇到的困难,忽略掉拥有的成果,又怎么能感受到幸福呢?
当我再一次接受大海的邀请,海风的咸腥味成了大海欢迎我的预告,远天一片蔚蓝,而深处的大海一浪一浪叠起高高的浪花,像在微笑着告诉我真正的景色在远方。当我忽略掉近在眼前的琐碎的瑕疵,还有横起的几块乱石时,久久寻觅的蔚蓝色海洋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那片纯净、细腻、真实的蔚蓝啊,以强烈的震撼感抵达我多年前的记忆深处,并与之悄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