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8200000017

第17章 北京领奖(1)

尽管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但在古代中国,小说却只不过就是小说。小说地位提高,成为西方化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在西方,诺贝尔奖项中有文学奖一项。令中国不少作家心理上趋之若鹜,希冀获奖有如大旱之望云霓。固然,吃不到葡萄,有时也说说那葡萄是酸的云云。

在中国,新时期以来,全国小说评奖一度成为惯例。小说家全国获奖,好比金榜题名。

是否获奖,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尤其不能说明作品的好坏、作家的优劣。比如,韩石山和我,山西两座山,始终不曾评为政府特设的优秀专家,每月领取不到那令人眼馋的一百元特殊津贴;谁能说,我二人不是优秀的作家呢?

但获奖又毕竟是一个存在,成为那么一个回避不开的话题,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尺度。

在我省,新时期以来的前十年,成一拿回了第一个全国奖。隔了一届,老作家马烽以及青年作家柯云路和笔者张石山一举拿回三个全国奖。后来,又有郑义、张平中短篇小说分头获奖;接着,李锐与张石山双双获取1986—1987年度全国短篇小说奖。

在西戎、胡正主政山西文坛时代,山西作家连连获奖,可谓捷报频传。所以全国文坛惊呼“晋军崛起”,山西由之号称“文学大省”。

笔者第一次获取全国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今天回顾领奖过程,一切历历如在目前。

那是笔者初次有限步入了中国文坛,亲历亲见的人和事值得言说一回。

1.南华门里的“石狮子”

南华门里的“石狮子”,我在这儿首先指的是作家成一。

这位老兄怎么能得了这样一个词汇修饰,容我稍后解释。

成一,原名王承业。成一,是他的笔名。所以取这样一个笔名,他说那是最初投身写作给自己定下的志向。能够写出一部好书,能够完成一本满意的作品。

有一年,作家协会新年联欢,我帮着联欢会组织者随便拟了一批谜语。谜底射的主要是作协人物,结果大受欢迎。比方,谜面“华容道”,射创联部的曹平安;谜面“巴拿马运河”,射资料室的周季水。“老生捋髯”,卷帘格猜胡正;“拉爷爷过马路”,猜孙谦。“多瑙河”猜陈玉川,“潭中岛”猜周山湖。诸如此类。关于成一,我的谜面用了一个围棋术语“七死八活”。

老兄腼腆地笑,讷讷地表示不满:我的处境也太不好了吧?

我说:成了一个,就是老兄你呀!

成一

后来,成一果然就变成了成一。他自己总结说:我给山西文坛做了点什么呢?一个,拿回了第一个全国奖;再一个,办起了我省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黄河》。

成一,原籍河南。少年时代随父母在山西晋中太谷县生活读书,“文革”前的1963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当然,他也就属于“文革”期间依然在校的大学生,叫作“老五届”。1970年左右,分配回山西原平。先在水库工地上劳动,后来到县委办公室工作,当秘书、写材料什么的。

写材料之余,这个王承业署名成一就给当年的《汾水》写来了他的短篇小说作品《顶凌下种》。

《顶凌下种》当然不是成一最好的小说。“顶凌”云云,借了播种的术语来蕴含一点反抗极左的意义之类,也未见高妙。不过,那篇小说已经显出了成一的文学功底。特别是语言,雅致、优美,富于文学化,带点学者气。

李国涛老师见到之后特别高兴!在山药蛋派的根据地山西,成一的小说语言,不那么土气,多少有些另类的味道。而李国涛办刊,眼界开阔、兼收并蓄。包括后来的钟道新,不仅语言风格另类,作品题材内容也别具一格。老李照样予以大力扶持。当初,刊物在每年10月都会组织一期小说专号,以集中发排若干重头作品,以利于来年的刊物征订。《顶凌下种》一举发了小说专号的头条。

不久,老李约见成一。我们大家也就第一次认识了这位老兄。

在编辑部小说组,办公院东楼二层那个大房间,一进门摆了一只二人沙发,是为客座。成一进来,很拘谨地坐了,有几分尴尬。礼貌地微笑,不怎么说话。和大家告辞呢,也讷讷地,带几分羞涩。

这位作者,不张扬,锋芒内敛。在他离去后,大家随便评说了几句。关于头条小说,当初编辑部也有人不以为然,直言不讳评价这篇作品不怎么样,至少不该是头条。但《顶凌下种》岂止是在《汾水》发了头条,竟然一举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活动中摘取回了一个全国奖!

成一到北京领奖,有何见闻?不曾记得他说过。

为山西文坛拿回全国奖来,山西方面有何动作?也不曾记得有过。

文学大省啊!山药蛋派名头响亮的地界啊!拿个全国奖,仿佛就像上菜市场拎了一只土豆归来。和我同年获奖的贵州何士光,回到那边远省份,据说省委书记亲自接见!披红挂彩之外,工资连升三级!

同时代的作者,有人摘取了全国奖,我是什么心情?如实回忆、诚恳交代,当时心情相当微妙。有几分羡慕,羡慕中还夹杂若干嫉妒。和成一见面不多,见了面,他不怎么讲话,讷讷地笑;比先前更加谦虚,更加内敛。我又不善客套,不知该真真假假表示祝贺,还是说点“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一时无话。

直到我也拿回全国奖,我和他一块儿出席各种会议的机会多了,我们见面之际才自然起来。他依然内敛,并非因为冷淡;我本来豪爽,不必故作拘泥。相处竟是甚好。

也直到这时,老兄才多少透露了一点他的“秘密”给我。

成一家庭稳定,夫妻关系和美,两个儿子成才长俊。但在早先,老兄也有过他的初恋。全国获奖归来,省作协都不知其乘火车还是坐飞机的情况下,初恋情人到机场欢迎,而且有鲜花献上!上世纪70年代末,想想吧,那该是怎样的浪漫?

结果,成一在山大二院工作的姐姐,和这个早已成年、如今成名的弟弟有过一次严肃谈话。成一最终收煞心性,即便仅仅在精神上也绝对没有越过雷池半步。浪漫的鲜花骤然开放,如礼花在夜空爆裂,光彩夺目;倏尔凋零,天鹅的翅羽缓缓收拢,幕布闭合。

关于“石狮子”的评价,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笼。版权所有者是晋东南的作家崔巍。那位仁兄,齿牙锋锐,远观南华门里情形,套用《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柳湘莲的话语,慨然叹息曰:

南华门东四条,不过成一、李锐两个石狮子干净罢了!

2.被刺激起来的幸运儿

1980年,我的短篇小说《镢柄韩宝山》获全国奖。

在此之前,我已经发表了十数篇作品。包括在《上海文学》头条发表、《小说月报》予以转载的《最后的冲刺》,多是城市题材。我的童年在乡间度过,农村生活积累异常丰厚;但一个作家经常会被某种惯性所左右,会被思维定式遮蔽。从1977年到1979年,整整三年,我没有写作任何一篇农村题材的作品,仿佛我要伪装自己:我从来不是一个乡下的孩子。

《镢柄韩宝山》的创作动因,说来有趣。当时,编辑部小说组做了责编看稿地区调整。我开始分管临汾和吕梁两个地区的稿件。这两个地区,特别是临汾,不仅擅长农村题材的作者相对集中,已经成名的作家也相当多。我的看稿风格呢,依然故我:推荐好稿,稿签上会填注“此稿可发头条”之类;认为不拟刊用之稿件,则直接退稿,不做进一步推荐。于是,渐渐有些说法反映上来:

张石山是写过几篇东西,但他熟悉农村吗?知道农村题材小说怎么写吗?他怎么敢于那样处理稿件?

这些说法传入了我的耳朵,刺激了我。或者说点醒了我,启发了我。我为什么不敢那样处理稿件?我何尝不熟悉农村?我怎么就不会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我立刻就写一个来给你们看!立刻、马上,就是现在!

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全省文艺界的一次大会期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独自到编辑部来加班,为自己加班。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这点宝贵的时间来写小说。《镢柄韩宝山》落墨稿纸。

当时,我写小说早已不再打草稿,因为我发现,我的草稿和抄录稿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镢柄韩宝山》一气呵成。

从1960年我十二岁离开农村,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自1964年祖母去世,我也不怎么回乡。农村的责任制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并不清楚。本来不大知道责任制的推行情况,个人朦胧的艺术追求也不大喜欢直接歌赞政策或者呼喊问题,《镢柄韩宝山》主要刻画了一个人物,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责任制只是成为那篇小说的背景。是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忆帮助了我,脑海中无数熟悉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奔涌而来;是阅读赵树理等老一辈作家早年作品的积累帮助了我,尝试运用山药蛋派的笔调手法,照猫画虎一回,竟然像模像样。

比起积年在农村生活或者经常下乡深入的作者,我是一个幸运儿。误打误撞,捡到了一块“常林钻石”。

从此,我打开了童年记忆的宝库,书写农村生活一发不可收了。

《镢柄韩宝山》刊载于1980年《汾水》月刊第八期。《小说月报》同年第十期转载。《小说月报》编辑部在两个月前刚刚转载了我的《最后的冲刺》,看到农村题材的、另外笔调的、十足山药蛋派的小说《镢柄韩宝山》,大为吃惊,以为这简直不可能是同一位作者。

后来,李国涛老师在评论文章上就肯定地介绍说:张石山生活经历丰富,惯于结交三教九流,写小说有两套笔墨。

旅居内蒙古的山西籍作家冯苓植则评价道:尽管可以说山药蛋派后继有人,但后起作家已经纷纷有所突破。严格意义上的山药蛋派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这一派别的作品,开山之作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收山之作应该是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是否这样?一家之言。

新时期以来,我所写的第一个农村题材的小说《镢柄韩宝山》,获取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当年,我省共有三人获奖。除我之外,还有马烽老师的《结婚现场会》和柯云路的《三千万》。

当时,获奖作品中有五篇列为一等奖,奖金三百元,其余皆是二等奖,奖金二百元。获取一等奖的,头条是《乡场上》,其次有《陈奂生上城》、《月食》、《三千万》和《笨人王老大》等。

1980年小说获奖,到北京领奖则在1981年的3月初。

好像不记得马老亲自到北京领奖。如果要去,当然是坐软卧,中国作协派轿车接站。我呢,平生第一次享受到了火车硬卧,已是非常满意。清晨到达北京站,按照与会通知书上的说明,倒了两次公共汽车,到《人民文学》编辑部附近的东四旅馆报到。

到达东四旅馆,在那儿负责接待的人员对我说:会址改为京西宾馆。

京西宾馆,好家伙!如雷贯耳呀!

3.京西宾馆的“上等华人”

历年,中国作协都是委托《人民文学》编辑部来负责整个评奖活动。为了节约资金,编辑部原先决定发奖会在东四旅馆召开。但由于一点特殊的原因,编辑部临时改变计划,特别将发奖会移到京西宾馆来举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文明

    中国古文明

    《探索与发现》以“勇于探索,还原本质”为理念,探索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介绍和诠释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探求和发现宇宙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和文化内涵。本书为丛书之《中国古文明》分册,由张新国主编。《中国古文明》共分二章,内容包括:寻觅遥远的古文明、追寻中国古文明。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王蒙谈列子

    王蒙谈列子

    列子是与老庄并列的道家代表人物,被王蒙誉为“道家的精彩的段子手,具有民间风趣的故事大匠,中华奇思锦绣的编织人”。《列子》中包含寓言故事百余篇,意境与智慧远超西方寓言故事,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列子及其著作《列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讲述与评析,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本书深入挖掘了列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列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列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五千年美德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五千年美德

    本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美德。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热门推荐
  • 水泽

    水泽

    修仙的路孤独坎坷,带着妻子的仇恨,被妻子留下的海洋宝宝送到了修仙大陆,有没有机会横跨星空去复仇?有没有机会带着那个女孩登顶?
  • 愿时光如昔

    愿时光如昔

    神在灭世之劫中牺牲了,遗留下来的葭那大陆骕氏子中将选出新的神!作为青梅竹马的三人,将,做出怎样的选择?谁死谁亡?
  • 普通的巨龙牙医

    普通的巨龙牙医

    这是一辆载满恶魔的马车,驶往拯救的新世界。
  • 系统已出错

    系统已出错

    系统已出错,请宿主放弃治疗。主角……系统建议:作者已出错,请读者放弃此书。锦依零洛……
  • 三国之乱世三义

    三国之乱世三义

    将星闪烁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刘备曾一生颠簸,今世却一帆风顺成了幽州刺史。曹操依旧文武云集,却多了郭嘉未死的变数?孙策曾英年早逝,这一世却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成就了他小霸王之威名。并州吕布前世三姓家奴,今世智勇双全,一代战将千古流芳。荆州胡望,本是名将之后,只因家道中落,只想在武陵郡安度一生,却不曾有过建功立业、为国驰骋疆场的心愿。黄天当道,岁在甲子。胡望携义弟刘奂吴嶷率家乡弟兄在武陵兴起义兵讨天下之贼!北讨匈奴斩单于,东征高丽安辽东,西通西域威大汉,南寻夷州平天下!且看胡望如何为大汉开疆拓土,重振大汉雄风!订阅群:119718428书友一群:640669634
  • 就这样孤独到老

    就这样孤独到老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你会原谅我吗?这是我最后对利说的话!~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神都之少年至尊

    神都之少年至尊

    在神都这个繁华又混乱的地方,且看少年至尊搅动神都风云
  • 雾拢香

    雾拢香

    天地混沌,尚无天道轮回。后天界大统,初立其制,为正道,平乱。掌轮回,握天机。
  • 冷情王爷好赌妃

    冷情王爷好赌妃

    她是第一赌王的干女儿,要挟科学家做穿梭机来到了古代。意外中,和他成为契约夫妻。和他情投意合却又身不由己,和他又是暧昧不断。她不敢放下真心,因为她只是来古代散散心的,总有一天要回去,要扔下他。可是,因为爱她,最后,她决定留在古代,和最爱的他厮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