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6400000032

第32章 中国政府应如何与西方记者打交道(1)

秦家骢(FrankChing),1940年生于香港,不足一岁即迁回上海,四年后重返香港。他1960年赴美进修,毕业于纽约复旦大学(FordhamUniv.)英国文学系,后入纽约大学哲学研究所就读。1970年他获福特基金会奖学金,入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一年,取得高级国际新闻采访专业证书。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在《纽约时报》国外新闻部任中国地区专家。1976年转往《亚洲华尔街日报》担任采访工作,1979年他出任《华尔街日报》首任驻北京特派员。1983年他辞去职务,从事家族史写作,历时5年始完成,现任《远东经济评论》专栏作家。主持人(李希光):今天晚上特别邀请秦家骢先生来作这场报告。秦家骢先生看上去和我年龄差不多,但是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就可以猜猜他的经历有多丰富。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养成了剪报的习惯,现在我办公室里还放着一摞剪报集子。我今天中午打开这些剪报一看,有好几篇文章是秦家骢先生写的,当时他在《纽约时报》做记者。秦家骢先生早在1965年就在《纽约时报》国际部做编辑,主要负责编辑关于中国的报道。他在《纽约时报》一共工作了10年,他报道过中国重大事件包括中国文化大革命,刘少奇去世,周恩来去世,华国锋继任,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审判“四人帮”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他报道的。秦家骢先生还是1949年以来第一个被中国政府允许到中国常驻的美国记者之一,当时他作为《华尔街日报》的首席记者到北京创办《华尔街日报》北京办事处。他离开北京后写了一本书《祖先》,关于一个中国家族900年的沧桑史。1987年一1992年,秦家骢作为自由撰稿人曾为《南华早报》《经济时报》,台湾的《中国新闻》和《日本时报》写每周的政治专栏。1992年他加盟《远东经济评论》,先后做过各个编辑部的高级编辑,1993年~2001年他给《远东经济评论》撰写“每周专栏”——《关注亚洲》,即撰写有关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论。目前“每周专栏”被刊登在香港的《南华早报》,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著名报纸上。他撰写的专栏文章刊登在《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客》《独立报》等国际著名报刊上。除此之外,他现任香港亚视国‘际频道每周日晚播出的“新闻线”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他同政治家、政府高官、学者,以及各界人士讨论地区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

秦家骢:我非常荣幸能到这里来演讲,我来以前李教授就告诉我学生们大多数是20几岁,主要在1979年到1.983年之间出生的。正好这4年中我在北京当《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今天我准备讲在中国当一个外国记者的经验是什么,当然那是20多年以前了。

作为首批来到中国的美国记者,当时中国并不知道如何和外国记者打交道,因为他们不明白记者本身应该是独立的。因此许多人认为我是为美国政府或大使馆工作的,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中国,记者和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你们可以看到在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中遇难者是3名记者而不是工作人员。但是在1979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我去外交部见到了姚伟先生,当时的新闻司负责人。他说我可以自由地采访任何人,在中国没有任何人需要通过许可才可以和外国记者交谈。非常不幸的是,我想他可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的人,因为当我想和中国人交谈的时候,他们往往拒绝和我谈话。理由是,他们没有得到允许和外国记者说话。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国际俱乐部——专门租房子给外国人办公使用的地方,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许多国外的大公司企业进入中国,他们需要办公场所。我到那里想要采访国际俱乐部的经理,但是他说他没有得到许可接受我的采访。所以我打电话给外交部新闻司,让外交部新闻司告诉这个经理他不需要任何许可,有权利自由交谈。这个经理和外交部新闻司的人通话,同时记下对方的职务、姓名、电话号码,然后他说我现在得到允许和你交谈。这样我的采访才得以进行。

因为我为《华尔街日报》工作,因此我对商业和经济报道比较关注。我看到《人民日报》登载了一条关于一家工厂生产出口产品的消息,我希望采访这个工厂,但遭到了拒绝。负责人说你看《人民日报》就可以了,我能说的和《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肯定是一样的,你们就把《人民日报》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无论我如何解释《华尔街日报》不是《人民日报》的英文版,采访最终没能进行。对于事态的发展我也只可以从《人民日报》上得到消息。

当时,外国记者也不能随便到中国的任何地方旅行。我们的办事处在北京,没有得到允许的话,我们不能去天津、上海等北京以外的地方。每次我们离开北京都需要得到外交部的批准。例如,我们希望去上海,我可以说因为我希望采访上海市长,而如果市长拒绝接受采访,我的上海之行就不可能实现,因为我已经没有了去上海的理由。即使在北京也不是直接可以和被采访人取得联系。原因之一是北京没有公开的电话号码簿,因为所有电话号码都是保密的。所以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积累尽可能多的电话号码。惟一对我们公开的电话就是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我们想采访任何人,即使是北京人,都要先给外交部新闻司打电话,安排采访时间。

那时候,我准备写一篇文章,关于中国的剧作家曹禺。曹禺个人已经同意接受采访,因为我们私下里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吃过饭、还一起去看戏。但是,他认为还需要得到政府的许可。于是我给外交部打电话提出申请,但是他们的回复很可笑,他们说曹禺拒绝采访。我告诉他们曹禺已经同意采访只是需要外交部的许可,于是他们答应再次与曹禺联系,但是结果还是曹禺不想见我。我告诉他们,“明天我还要和曹禺一起吃午饭,他怎么会不想见我?”实际上曹禺接受采访不需要批准,但是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他不敢接受采访。其实外交部新闻司并没有直接和曹禺联系。他们联系北京市“外办”,然后再由北京市“外办”联系中国剧协“外办”,剧协“外办”才直接联系曹禺。可是,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有任何一个环节被拒绝,就会出现以上那种结果。而北京市“外办”负责人说他们根本不可能和曹禺取得联系,但是第二天曹禺告诉我,昨晚他接到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他回答:“可以,但是我应该如何和《华尔街日报》说话?”可以说,那时候在北京工作的外国记者遇到不少的阻力,每次你申请采访什么人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谁会使你的采访夭折,你甚至不知道被采访人是否知道这个采访申请。

当时我采访中国人的时候他们都很害怕,因为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他们不愿意公开和外国记者接触,即使接受采访他们也更愿意自己坐公共汽车而不坐我的车。那个时候没有定期的新闻发布会,采访是很困难的。那时候在中国也没有那么多的出租汽车,如果要采访,要事先打电话叫出租车来接我。采访的时候,要一直让出租车在门口等候,否则,再叫到车是很困难的。那时候,记者通常都是晚上发稿,我要跑到电报大楼去发稿。我就自己用电报大楼的穿孔打字机打稿子到半夜,到拍完电报时,根本就找不到出租车回家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当时我是首批派驻北京的4名美国记者之一,我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另外两家报纸的驻京记者代表。那时候还不允许外国记者租用老百姓的房子作为自己的家和办公室,只允许我们住在北京饭店。每家报社在北京饭店安排两间房间,一间用于办公,一间用于居住。我住在第四层,一间客房作为办公室,走廊对面的房间是我的卧室。办公室有两张床,我叫服务员把床搬走,他们不同意,他们说这里是饭店不是办公楼。因此,我在北京工作这些年,办公室里一直有两张床。

当时我们都不能直接用新华社的新闻稿,尽管新华社的电讯稿十分重要,而且是向全世界各地发布的消息。而我们要想知道北京的新华社当天发布了什么消息,必须通过我们的香港办公室来获取。原因何在呢?因为当时我们办公室所在的北京饭店,不允许我们安装电传线。后来几家报纸外国记者联合在民族饭店租了一间房子,装了一部电话和电传打字机,如果想看新华社的稿子,我们就打车去那里。

同类推荐
  •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

    《智慧做人的七大学问》要求我们懂得智慧做人、聪明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成功需要努力更需要头脑,做人需要修养更需要智慧。做人是一门人人必会的学问。精明处世是做人的基本功,也是营造成功人生的一大智慧。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恼。当你有了生活的阅历之后,便会知道,十个指头不会是一般齐的。这样,你也会比较出自己的优势和可爱之处来,少了无端的困惑,才能把所有的烦恼一点点地看淡。
  • 这样做事没压力

    这样做事没压力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唉,真累。确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年龄大小,也无论处于什么阶层,累,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有人说:能不累吗?中小学生要应付学业,大学生愁于就业,工作的人谋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别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困扰。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超值金版)

    对于个人来说,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天下的企业来说,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打造企业品牌,铸就企业辉煌!这是一个精细化的时代,最终极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抓住了细节,也就抓住了成功的手。凡禹等编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全方位地为您介绍职场、管理、处世、说话、应酬以及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方方面面的细节。相信《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一定能为您的成功之路加油助推!
  • 赢在习惯

    赢在习惯

    本书内容包括:由内而外敞开改变之门、全面提升你的自信、重建和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高效能的最高境界。
  • 解决意识

    解决意识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讲述如何培养员工的解决意识,如何让解决意识成为员工的第一意识,从而坚决执行、自动自发地应对工作中的任何问题。
热门推荐
  • 其实我是召唤师

    其实我是召唤师

    一个毫无斗志的白领,因为车祸穿越到四方大陆,成为辰家二公子。本想当个富二代虚度一生,怎料出现系统。滴!达成成就,发放奖励【懒人修炼功法】【特殊召唤】等等。那就带着系统探索世界隐秘。
  • 隔壁基地有只猫

    隔壁基地有只猫

    以血腥爱情故事出名的写手深池突然有一天微博开始更新甜甜的言情日记,一众粉丝立刻在评论区刷起了问号,表示太太别这样我害怕。后来一天,PUFF职业战队比赛现场,有粉丝拍到被称之为下一代新神的职业选手林邈和一名女子深情拥吻的照片,引起了电竞区和网文区的巨浪。
  • 千年之约:多情王爷无良妃

    千年之约:多情王爷无良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当红女星,夏媛,不料被一面神奇的镜子吸入另一个时代,而她猛然发现,她所在的朝代正是她所主演电视剧里的朝代。她是玉帝之女,白妍,因私自下凡与凡间的王爷相恋,触犯了天规,那冷冰冰的天规硬生生的将一对鸳鸯拆散,从此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他是南赫国的王爷,南若轩,与仙女相恋被玉帝发现,狠心拆散,之后又遇到一个来自未来且跟白妍长得一模一样的夏媛,白妍为他而被剔除仙骨落入凡尘,他不离不弃于她,却伤了另一个人的心。一段轰轰烈烈的凄美爱情,她为他剔除仙骨,她为他命在旦夕,那颗炙热的心终究会属于谁?
  • 废墟中第二次修仙生存

    废墟中第二次修仙生存

    我沈木叶穿越了?emmmm~连个外挂都不给我,差评!唉,好不容易走上人生巅峰,结果还要从头修仙吗?
  • 重生之爱妻有毒

    重生之爱妻有毒

    身怀六甲,含恨丧命!当人生倒带,生命重来,她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未来!黑心继母、狡诈继妹、混蛋老公,吃了她的给她吐出来,黑了她的给她交上来,害了她的给她还回来!可是,他却成了她人生的意外!只手遮天的帝王总裁,硬是用一纸婚约绑住她未来。不过,想娶她,也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耐,重生有毒,所以没能耐就请滚开!他宠她入骨,却不料她重生有毒……
  • 神印逍遥

    神印逍遥

    鸿蒙既然破灭,混沌也被终结,洪荒又该何去何从?天地人,三才重定,当人族不复天地正统?人又该当如何?凝印掌大道,修心证逍遥,这逍遥的不拘于物,又是否的只是虚诞?这是一位现代道修穿越异界,手持录述大道之书,身处道法昌名之世,在长生与本心,人族与巫族,大道与逍遥之前的抉择之旅。
  • 冷少的呆萌警妻

    冷少的呆萌警妻

    警局菜鸟杨毛毛,因接到一个神秘任务,而秘密潜入莫氏集团寻找办公室,谁知却落入了莫氏总裁莫枫的“圈套”呆萌警察遇到冷傲的总裁大人,从此争吵不断,甜蜜不断。最后在莫枫的帮助下杨毛毛成功擒拿了犯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聊小时光

    无聊小时光

    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小经历,全文第一视角。第一次写作不好的地方望指正
  • 弃厄传

    弃厄传

    一尘亦古界,一望岁月逝,一鼎凝万象,一人镇恒宇,血染归虚路,血泪泣歌行。一望无垠的星空,血色星辰上,大地布满了禁纹,如锁链将之束缚。大雪纷飞沉夜里,神秘弃婴降之,其身份之谜......使命是何......万古大界,厄苍沉睡前,颠覆轮回之,降下百道分神,化作胎盘,转为百子,布于星空,百子之斗,只为唯一......
  • 扶风雨

    扶风雨

    也许他只是为了折磨曾经的仇人而当时留下她的命,也许她是为了杀掉自己的目标才会和他相识,也许他们只是为了不被别人所杀才聚在一起……然而,当他们开始践踏别人的生命,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他们的生命恢复平静,也许只有绵延的仇恨结束之后一切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