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30700000004

第4章 不会结束的童年(3)

而她的母亲告诉她——在电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她就知道丈夫不在人世了。是夜,她看见一只飞鸟,疯狂地冲着她叫唤,然后拍打着翅膀,在屋内寻找,久久盘旋,直至最后消失在王宫北面的房间里……那只飞鸟,只有她一个人能看见,那个房间,正是丈夫平时办公的地方。

玛格丽特记得,就在得知父亲过世的消息的几天之后,她的母亲,再次向她证明了自己的预见能力,以及对死亡感知的能力。也是在半夜,她被母亲的尖叫声惊醒,她看到母亲脸上出现了一种平日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恐惧与脆弱,母亲喊着“救命”,并向孩子们讲述了所见的一幕,就像讲述一个冗长的故事:她看见了父亲,在法国农场居住的亲生父亲,就坐在她的对面。父亲穿着什么衣服,衣服是什么颜色,以及父亲站立的位置和姿势、表情和眼神,都历历在目。她说,父亲就那样直勾勾地看着她,她喊了他,和童年时一样,很尊敬地喊了他,可是他很快就消失了,身影隐没在房间里,她急忙追上去寻找,可再也找不到了,仿佛从没出现过。

亨利去世的日期是1921年12月4日。不久后,玛丽的父亲也去世了,日期是1921年12月13日。而他们去世的时间,正好是玛丽看见飞鸟与人影的时间。一切有如预示,吻合得让人心惊。想来天地万物与人情意愿之间,或是有某种相通的联系。小小年纪,玛格丽特对于母亲的那种犹如天赋的感知,是又敬畏又佩服的,只是自此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外祖父与父亲。

是年,玛格丽特7岁。她成了失去父亲的孩子。她的母亲,也终于成了失去丈夫的寡妇。

对于母亲,玛格丽特后来在未发表的文章中写道:“我们是她生活里的盐,能使这片土地从今往后具有无上生命力的盐。”——丈夫已故,孤独而绝望的母亲就必须带着三个孩子,继续留在越南的土地上,继续工作,继续绝望地奋斗,绝望地用梦想消磨着迢迢未尽的余生。

然而对于父亲,玛格丽特似乎并没有过多的情感依附。没有过多的爱,没有恨,连记忆都不肯多给。如此,对父爱,对时间,都是巨大的无情。

上世纪80年代时,功成名就的她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时,被问及对父亲的感情,她的口吻很是强硬,甚至还带着刻意的漠然与寡情。她直言父亲去世时,自己没有感到丝毫痛苦,也没有丝毫难受,没有任何问题。她就当他出游了,在旅途中死了。几年之后,她的小狗丢失了,她感到非常悲伤,是小孩子从未有过的悲伤,那种问题,要比父亲的死严重多了。

而且,她的很多作品,写到童年的很多作品,也几乎找不到父亲的痕迹。即便是在自传性质的《情人》中,她的记忆也会选择性地绕过父亲。很多时候,他都只是一个起配合作用的角色,用以衬托母亲的形象,或是标记自己经历的某些事件。

譬如在1988年的访谈中,她向镜头回答自己小时候看到的第一个景物,她终于又提到了父亲。她对着镜头,平静而缓慢地叙述着,像抚摸一张光洁的旧照片,泛黄的记忆正小心翼翼地浮在空气中——她说,那是一个平淡无奇却又关乎个人意义的记忆镜头。所以她保留着,没有从记忆中删除。她记得那天的天空和湖泊,记得火车站和房子。是一个葬礼,她与父亲一起去看。有火车运来的棺木,有主人、无数的客人,有鲜花,很多东西。可是她那时候太小了,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就是那些景物,那个场景,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标记,恒定不变的一个记忆,她永远记得,不能遗忘,当时,她的父亲拉着她的手……——这一切,或许是与父亲长期不在家有关,但更多的,应该是出于一种天性使然——她是冷性的,血液中流淌着与生俱来的孤独。她也是野性的,痛恨传统,轻视伦理,在血缘亲情面前,她并没有深刻的归属感。这一点,在童年时代就已若隐若现,成年时,更是以不顾一切的姿态发展。她在现实生活中离经叛道,在文字世界里唯我独尊。多年后,她甚至将自己身上那个与多纳迪厄相连的唯一的姓氏也剔除干净了,而改姓为——杜拉斯。

帕尔达朗的内内

“对我来说,法国还仅仅是帕尔达朗。灶台上的柳条筐里李子的味道、德罗河清澈的水和种满水田芥的池塘……”

1922年初夏,玛丽·多纳迪厄准备回法国一趟。丈夫已经去世,她必须去了结数月以来悬而未决的遗产问题。所以,在安排好了柬埔寨的教学事务后,她就携带三个孩子踏上了回国的行程。是年7月,他们由金边出发,经过胡志明市,然后登上开往法国的远洋客轮。

历经一个多月,轮船终于抵达法国海域。这也是玛格丽特第二次回法国。

对于8岁的玛格丽特来说,此次行程的概念,尚不是“回”,而是“去”。法国,在她心里,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遥远图标,一个父母的出生地,无关她的任何乡愁。直至多年后,她的乡愁也不过是湄公河里的月亮影子,野寂的、浑浊的、温热的,却捕捉不到。

玛丽带着孩子们先去了自己的家乡弗吕热。一直到9月,一家四口才抵达普拉提耶庄园。

“我父亲去世前买下双河口的一幢房子,这是我们家唯一的财产。”在《情人》一书中,玛格丽特如是写道。

书中说的那幢房子,就是普拉提耶。庄园位于风景清秀的帕尔达朗小镇,其实并不在双河,而是在距离双河30多公里的沿岸省,一个盛产栗子和葡萄的地方。当然,在玛格丽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诸如此类的安排。这应该无关记忆的偏差,想来只是笔端的某种癖好——对于一个视写作为生命的作者来说,记忆,从来就是为文字服务的。而且,这种癖好的至高之境,就是让文字比生活更真实。故此,以至临终前,她还会对这座“传奇性的花园”念念不忘。

庄园是美丽而沧桑的。房子是大型建筑,总面积有十几公顷。房子的窗户上都安装了木质的百叶窗,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房间,就会升腾起怀旧的感觉,待夜色上来煤油灯点亮后,那样的怀旧感就更浓郁了。房子中间是双门扇的正门,墙面为肃静的白色,照着对面的公路。越过公路,就可以到达德罗峡谷。房子的地下室里,存放着酒桶,里面全是陈酿的葡萄酒。还有禽舍、水井,各种各样的棚架、菜园、果园、种植园等。

而玛格丽特所想念的传奇性花园,应该就是房屋与公路之间的观赏性庭院了。庭院里栽种着黄杨树、松树,以及各种高大的树木。若有风从远处吹来,树梢就会发出如同泣诉的声音,听在耳朵里,却没有任何悲情。在花园中间的树木掩映之下,则有一个清澈的水池,里面常有游鱼往来,浮萍荡漾。

在玛格丽特的一页手稿里,还记录了普拉提耶的李子酒,那是一段布满了李子香气的童年时光。

普拉提耶的藏酒库是直接挖在花园半山腰上的,酒库对面就有一个大大的李子烤炉。一层一层的李子摆放在烤炉里,下面烘炉里是不断燃烧的葡萄藤,火烧得旺旺的,燃起令人愉悦的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夜间,炉膛里的火发出温暖的红光,像一大团蓬松的赤色云朵,非常好看。烤炉里的李子香味也传出来了,随着李子皮一层一层地开裂,满院子里都是一阵一阵的浓郁的李子香味,不断飘散的香味,侵袭了流逝的时间,也覆盖了温软的记忆。

藏酒库里李子酒的醇香,煤油灯下沙沙涂抹作业的小女孩,漫山遍野的葡萄树环绕着古老的断壁残垣,小丘低洼处的泉眼正日夜汩汩地吞吐,窗外火车穿过平原时车轮摩擦铁轨产生的“咝咝”摩擦声……彼时记忆里的各种影像、声音、气味,都将成为他日作品中的神秘线索。如此,用文字抵挡住时间的侵袭,一切的温暖与悲凉皆有迹可循。

往事握在指间,方可不忘不失。

多年后,玛格丽特将普拉提耶的记忆植入笔下,便成了《厚颜无耻的人》中的场景。

《厚颜无耻的人》,玛格丽特的处女作,又名《塔纳朗一家》。也是这本书,赋予了“杜拉斯”这个笔名最初的生命。书中所写的一家人,就是依照她现实生活中的一家人所创作的。依然没有父亲,依然是母亲、两兄弟,还有妹妹。而那个被树荫覆盖的花园,就是普拉提耶。

书中写的母亲,经常会在下午,仰躺在一把安乐椅上,优哉游哉地享受阳光的爱抚。安乐椅放在花园和菜园交会处的平台上,她慢慢地摇着椅子和自己的身体,然后就会慢慢地小寐过去。她的儿子们在花园里嬉戏、钓鱼,她的女儿则坐在松枝长凳上,心不在焉地看着一本书。她怕女儿看到自己昏昏欲睡,便会睡眼蒙眬却又故作清醒地用她的大嗓门喊道:“别待在树荫下,对身体不好,听见没有?”

而在现实生活中,多纳迪厄夫人真的是那样悠闲吗?因为在解决丈夫遗产之事上,她已然成了多纳迪厄家族最痛恨的人。或许是考虑到亨利与前妻尚有两子需要养育,多纳迪厄家族一直不肯修改普拉提耶的房契,以将庄园归于玛丽名下。但即便如此,玛丽依然想尽一切办法,四处奔走,只为了剥夺丈夫与前妻的孩子们的继承权。她起诉了让与雅克,并领取了他们的抚恤金……另有一封亨利的兄弟罗歇写给印度支那总督的信,信上的一些言辞也足以证明玛丽的不受欢迎:

“她想要收回普拉提耶的这所房子。她会得逞的……多纳迪厄夫人对其丈夫与前妻的孩子没有丝毫疼爱之情,这次又起诉了他们,目的就在于拖延他们享有继承我兄弟的财产的权利,而实际上,她早已将我兄弟的财产据为己有。”

不过,在当时,家庭战争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并没有过多地影响到孩子们。

“对我来说,法国还仅仅是帕尔达朗。灶台上的柳条筐里李子的味道、德罗河清澈的水和种满水田芥的池塘……”

彼时的玛格丽特只有8岁,她喜欢人家叫她“内内”。村庄里的人也都叫她内内。伊维特·巴罗是她小时候的玩伴之一,对于玛格丽特——当年那个有一头浓密的棕发,面容清秀可爱,穿着条绒大衣和漂亮高帮皮靴的小女孩,几十年过去,她依然记忆犹新。

伊维特回忆说:“内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不淘气,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很合得来,可能因为我比较好说话吧。内内没有上学,由母亲教她读书,每周四,她就会给我们做听写。她有个大哥叫皮埃尔,是个冷面孔,我们都不喜欢他。她的二哥保尔却是温和可爱的。她的母亲呢,看起来是个干大事的人,是那种像大人物的人……内内和母亲不时吵架,一吵架她就到邻居家睡觉了。”

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玛格丽特就会和她的伙伴们到花园的小径上去游玩。

夏天的时候,经常去樱桃园和树林里采摘水果。有时,她们也去两公里以外的乡间拜访神父。神父家里有好吃的果酱,那些果酱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为了贪图快捷,她们会穿越广阔的田野。田野边的木屋子里住着一位老婆婆,一年四季都坐在火边,脸上的皱纹很奇特,像是中了某种魔法,又像是从哪一篇童话里走出来的。

天气不好的时候,她们就待在普拉提耶庄园过夜。庄园里的房间很大,又不曾有人涉足,更好玩的是那里有好多大箱子,里面装满布料和衣裳,足以让她们玩得尽情尽兴。

8岁的内内,其实还喜欢穿木鞋,奔跑在平原上,形同被清风驯养的小兽。

她喜欢洛特·加龙河,因为她觉得那条河流很野性。在帕尔达朗那个平静的地方,洛特·加龙河的气息与她最为契合。那种不安的、流淌的野性气息,总是让她联想到自己的出生地。

她的出生地,那种野性,那种游离在正常意识之外的野性,与洛特·加龙省仿佛有一种密谋的相像。

不仅如此,帕尔达朗,还是她第一部作品的原型故乡,也是她确定写作之路的地点。

老年时,她回忆起写作的最初的因缘,就提到了帕尔达朗的一幕:“一直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想起来要写作的。就是那个时期,就在父亲的土地上。那里开阔而空旷……我喜欢出去放牛,赶着它们穿过省道,沿着德罗河往前走。道路的尽头有条铁路。一天,火车没有鸣笛就过来了。轧死了一头水牛,一只牛角都掉下来了,水牛的血流光了。我现在好像还听得见它的叫声……我和那个棕发女孩待在一起。我跟她说着话,我大叫着,我哭了……我是和死神在一起……这就是写作……当我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像个人,而正在变成一个好像是作家的人……”

那时候的她刚刚8岁。就在她父亲的土地上。莱维尼亚克德·吉耶讷的墓地附近。她的父亲,亨利·多纳迪厄与其前妻庄严同葬。亡者在土地下安息,血腥在土地上发生,单纯的恐惧让一个孩子身体里的某个部分骤然清醒,如一道灵性疼痛的曙光穿越长久的黑夜,找到本初的因缘归属,是为天赋。

写作,彼时的她已经知晓,她一定是属于写作的,一如写作属于她。童年是作品的腹地,内藏无尽的爱与孤独。

帕尔达朗。时间会逝去,风景会变换,曾在那里停留的人,在接受无数次的毁坏和赐予后,也终将被逝去的时间渐次撤换。只有地点,永恒的地名,将永不腐蚀,它伫立在生命的洪流里,冷静沧桑,一望如故。

百鸟平原

“永隆,我说过,那是越南一个丛林前哨站。它已经成了百鸟平原,世界上广袤的水乡,我想象。”

1924年夏,玛格丽特随母亲离开帕尔达朗,再次回到越南。是年6月初,他们一家在马赛港启程,乘坐远洋航轮,沿着茫茫的蓝色水路,最终抵达胡志明市。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豪客丁玲

    豪客丁玲

    她是一位让毛泽东与鲁迅同时为她写诗填词的女性,更是一位洞穿了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奇女子。她一度以女性的代言人自居,欲以单枪匹马之力挑战整个男权社会,改变千百年以来的性别格局。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非典型生存实录。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热门推荐
  • 陌尘

    陌尘

    我本非凡世之人,也愿沉沦凡间痴缠,怨恨,执念种种所成之魔样样彼岸之物由我送你去极乐之处救赎到了最后谁来救赎我PS:这本书是我当初坑掉的一本《半妖师》的书,现在重新开始写,名字也换了。希望会有一个好的开始,亲们,请重新支持我的说~
  • 只听一人言

    只听一人言

    某一天,顾先生问顾太太“老婆,今天是情人节,我们不纪念一下吗?”顾太太:“那你想怎么纪念呢?”顾先生又说“不管我说什么你都答应是吗?”顾太太又回道:“看你最近表现不错,今天就勉强满足你所有的要求”接着顾太太便被顾先生一把抱起,“这可是你说的啊!满足我所有的要求!”说着顾先生就迫不及待地踢开了卧室的门,接连几天,顾太太一日三餐都是在卧室里吃的,而顾先生则被命令不许踏入主卧半步……顾言VS宋芷汀一个极其甜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青梅竹马
  • 醉今宵且逍遥

    醉今宵且逍遥

    21世界心怀红太阳的愤斗女竟因为一枚戒指无缘穿越,仰天长啸,逗比女家宴上与当今濯王尴尬相遇,半夜坑杀手,却遇上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上我的狗血情节。某女噘嘴道,“哪个穿越女有我这么苦逼,没有男配死忠,不行,我要去勾搭几个男配回来!”某王虽不晓她在胡言乱语些什么,但还是抓住了关键词,"勾搭男的",剑眉微蹙,勾起某女的下巴,狠狠道,“你试试看?!本王不会给你那个力气下床找男人!”在林中迷路极品路痴女无奈望天,“你坑我玩呢!”某王宠溺道,“你何时能分清东南西北,站在那里别动,我去找你。”莫名被人陷害,一层层迷雾揭晓,她再归来已是天之骄女,却终是拜倒在某王的锦袍下。
  • 谁在未来改变过去

    谁在未来改变过去

    因为一次不够自信的判断,百年儒家的双理神话一夕崩溃。儒月恒不仅失去了最爱的哥哥,也失去了最爱的事业。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能否改变过去?亦或是改变未来?
  • 枫煌

    枫煌

    张煌,一届凡夫俗子,一次大梦之后竟踏入修炼一途,本以为是一飞冲天,结果只是被打击的开始。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小天使界的开启,张煌也显露出真正实力,拳打南山小鹿,脚踢北海大虾,谁能挡住我潇洒的脚步。
  • 寒雨连江寞澜天

    寒雨连江寞澜天

    千金女贼同人杜小寒x郭啸天她是为了保住身份不择手段的冒牌千金,他是有钱有势喜欢寻求刺激的军阀大少。她怕他抖露出她的身份却无能为力,他替她隐瞒只是一时兴起消磨无趣。她知道有他的帮助便可稳稳妥妥地获得叶家的一切,却更明白这个危险的男人不是她能找惹得起的。得到他的帮助,她必定失去更多!
  • 念伊人在何方

    念伊人在何方

    戎马倥偬的年代,为你不悔的坚贞,值得爱。将军寡言却多情,王爷宠溺终爱权。负一人心却还他恩忠一人情死尤不悔落魄千金漫漫成长路外在艳压群芳,内在德艺双修眼能识人心,耳能闻八方,谋能定乾坤,心能辨诡谲。唯有此,方能配,名赫天下,第一将军夫人衔无奈,误会多起好在,婚后再爱一次
  • 创始之主

    创始之主

    张峰本生活在一个充满宁静的小山村,却因为村中世世代代守护的禁地发生意外,不得不远走,在张峰离开村子,一心想要强大后再回山村,却发现找遍整个世界都没有车回村的身影。在张峰渐渐地强大,实力越来越强,渐渐也知道了许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现在生存的世界居然不是真实的世界!在经历了多重磨难,历经艰辛,结合众人之力打破宇宙屏障,来到了另一界,所谓的真世界!但是……所谓的真便是真吗?
  • 当我蒙上了眼睛

    当我蒙上了眼睛

    记录一次时间不长,蒙眼探索周围世界的体验。
  • 你是我的第一次心动

    你是我的第一次心动

    左安是被自己家族赶出来的落魄户,年纪轻轻只能和自己的毒舌哥哥相依为命。夜黑风高,受雇主之命协助警方拦截一批违规物品,顺道救了个世家小少爷,准备索要些报酬维持生计,没想到却被他赖上了,说是对她一见钟情了!左安:一见钟情值多少钱?纪澜:一颗为你炽热的心。左安:太便宜了。纪澜:…… 另一角度—— 黑夜游弋的顽强求生者,碰上白夜路上艰难前行的野心家。 他说,我对你看是真心。 她说,你对我是真心,对你的权势是野心。你是高台上的上位者,我不过是黑夜里的一抹黑。 他问,你爱过我吗? 她答,我就在那,看着你。你,是做唯我独尊的王,还是……走近我。ps:各种类型的帅哥都会随着剧情推进一一解锁哦。enmm,美女也有,御姐萝莉。他们都那么优秀,我不想给他们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