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除夕食俗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过年吃团圆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
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谐音。
春节期间的饮食一般都喜欢取吉利的用语。比如苏杭一带,年夜饭里蛋饺是不可少的,它象征“金银元宝”,同时还有道菜是肉炒笋丝,叫做“丝丝齐齐”,蕴含事事遂意,样样齐备之意。此外,还要上一盘胖头鱼,但只吃中段留头尾部,这叫“有头有尾”,寓意做事善始善终,一年到头,家事盛旺。
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守岁时包,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有的地方喜欢把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也是要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等。
除夕夜,江苏各地农村家家“画米囤”,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边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做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的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
少数民族除夕食俗
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要数春节,最丰美可口的家宴就是除夕夜的团圆饭。这顿饭,不像5月端午和8月中秋那样,既有举国同一的传统食品,又有各地区、各民族根据本地区、本民族世代相沿的食俗佳肴。
除夕夜吃饺子,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风俗。除夕夜的团圆饭是饺子,熬夜守岁时的活动是包饺子,到了午夜12点时,更要吃上一顿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饺子作为一种食物,早在南北朝时已经有了,而作为辞旧迎新的食品是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各地饺子的制馅、吃法和寓意也不尽相同。
我国少数民族欢度新春佳节的传统食俗就更有特色了。
自古繁衍生息在塞北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把农历春节称为“白节”,把正月叫做“白月”。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向长辈敬献“辞岁酒”,饱餐烤羊腿和水饺。
满族人欢度佳节的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粉或面粉制成的饺子、火烧和豆包等。除夕夜晚的习俗与汉族相似,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传统年菜是喷香可口的血肠、煮白肉和别具风味的酸菜汆白肉以及象征着吉庆有余的鱼类等。宴毕,合家聚在炕桌边包饺子“守岁”,至半夜12点“子时”过后就寝。
在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一带居住的傣族,有自己的傣历年,但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欢庆被他们称之为“嫩西节”的春节。传统的吃食除了糯米糌粑外,还有在糯米中拌入红糖,加入“咯素”的花,再以芭蕉叶包成若干小包蒸熟的“毫咯素”和另一种称为“毫火”的食品。
云南拉祜族的习俗是在除夕制作糯米粑粑时,必须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再做若干小的粑粑,代表天空中的繁星。用意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广西壮族的除夕夜宴一般是吃白斩鸡、酿豆腐等菜肴和年糕、粉糕、粽子、荷花包饭等。此外,家家还在除夕把一些米饭留到年初再吃,称之为“压年饭”,象征家有余粮。
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食俗代表着我国人民向往丰衣足食、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但是,也有些传统食俗另有寓意。例如,居住在湖南西北山区的土家族,一年要过两个年,即农历的腊月29和30两天。年前半个月左右,土家族就户户忙着杀猪、磨豆腐、打粑粑和烹制年夜饭必备的传统“坨子肉”(把猪肉斩成大块,拌上小米等蒸熟)以及用猪内脏、墨鱼、海带等熬制的“合菜”,欢度第一个年,第二天,被土家族称为“团年”,这一天,则家家不吃蒸饭而食煮饭,不吃猪肉而食鸡肉。为什么连过两个年,并且吃不同的食物呢?传说,古时的一个春节,土家人正在欢庆“团年”,不料敌人乘他们不备,攻打而入。待将敌人赶走,家中的猪肉等都被敌人吃光、抢净。家家只好杀鸡煮饭重设年宴。从此,土家人世代相沿成习,借以告示子孙后代,牢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