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600000066

第66章 香茶美酒,茶中最美数龙井(3)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武夷水仙是另一个岩茶品种,它由于叶片本身带有一股清香,可以被制成富有香味,极为珍贵的茶叶,因此叫水仙,是在日本销量最大的乌龙茶品种之一。

除此之外,广东省潮州东面的凤凰山盛产一种名为“凤凰单丛”的乌龙茶。由于茶树高达一丈有余,有鹤立鸡群之感,故称单丛。采摘时,条件十分严格,有“五不采”之说,即太阳升不采,天气热不采,早期见其芽不壮不采,阴天不采,雨天不采。它的特征是条索粗壮,轻匀挺直,粗中有细,质地柔软,有一股幽雅宜人的独特清香。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附:武夷岩茶鉴别方法

武夷岩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汤色橙黄,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红点,中央叶肉为黄绿色,叶脉为浅黄色,耐泡。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赏心悦目的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类。因外形卷曲似钩,又名鱼钩茶,品质极佳,历史上就曾销往海外。《都匀春秋》中记载:“十八世纪末,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商贾,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鱼钩茶,运往广州销往海外”。

细细毛尖挂金钩.

都匀毛尖传九洲,

世人只知毛尖好,

毛尖虽好茶农愁。

这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都匀毛尖茶形如金钩,清香淡雅.被人称赞,同时也透露了从前茶农内心的忧愁。

都匀毛尖茶,原产地在都匀市与贵定县交界的云雾山上,后来人工栽培于都匀市郊蟒山下的茶农寨一带.每年“清明”前三五日采摘第一批为上品。此茶叶尖誊曲,白毫显露,色泽鲜绿,汤清味醇,据说还有醒脑、润肺、治痢等功能。

《都匀府志》记载:明初为上贡茶。传说明朝洪武年间,一支官兵驻扎在都匀薛家堡。由于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上吐下泻.喊爹叫娘。当地一位布依老人晓得这病情后.就主动带上一把盐、茶、米、豆,煮汤给官兵喝,一连三碗,终于把病治好了。后来,有一位将领打听主要是茶叶的妙用后,就在市场上悄悄买得一包都匀毛尖茶,带回京城禀功。皇帝品尝后,觉得很开胃,又是一付良药,连连点头说:“太好了,太好了!”此后每年派专人来都匀要上贡茶一都匀毛尖茶。

有一年,京城一帮官兵来收贡茶,却一两也收不到。他们气急了,亲自跑到蟒山下的茶场一看,只见十来个采茶的姑娘变成了一群绿仙雀,飞来啄这伙狗腿子的眼睛。官兵们听说都匀牛场还有一片茶园,又赶忙跑到牛场来,但牛场的茶树又被几十头牛马拉屎拉尿淋着了。官兵们得不到贡茶,怕回到京城交不了差。正在为难时,都匀蛮王的一位长官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呀,这样吧,你们回京城后,就说都匀一带的毛尖茶,统统被有毒的绿尖嘴雀啄过,又淋上牛屎马尿,根本不能吃了,做药也不灵验了。”皇帝听了这番话后,信以为真,从此减免了贡茶。但好景不长,事隔两三年,京城又来了一伙官兵。他们来到都匀后,巧立名目,敲诈勒索,贡茶年年猛增,弄得茶农倾家荡产,茶园也变成一片荒丘。

幸运的是,都匀毛尖茶有着比较邃密的传统加工工艺并流传至今,加工出来的茶叶凸起“毛”和“尖”两个根本特性,加工手法独特,技术精湛,质料要求极其考究,每年“清明”前采摘茶树头道芽头,选一芽一叶初展,俗称“瓜米茶”或“雅雀嘴”的茶青,用手工炒制而成,讲究“火中取宝”、“趁热打铁”。制成的毛尖茶翠绿润泽,毫毛满布,紧细卷曲,有一种分外的清香气,饮后生津口爽,余味悠久。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1915年,都匀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奖,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1956年,都匀市哨角寨农夫采摘加工了三斤“鱼钩茶”寄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品尝后批复:“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叫毛尖茶”。都匀毛尖茶由此得名并名气大增;1982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都匀毛尖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获中绿杯名优绿茶和蒙顶山杯国际名茶两项金奖;2005年获华铭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贵州十大名茶等殊荣。闻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曾题诗盛赞都匀毛尖茶:“毛尖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赏心悦目攻关灵”。

六安瓜片:国礼名茶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晨疴(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二:

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世凯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世凯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世凯,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世凯的赞赏。瓜片茶色、香、味、形别具一格,脱颖而出,因此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六安瓜片产区位于大别山东北麓,属淮河流域。茶园多在山坡冲谷之中,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生态环境优越。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两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梅片”。现在“齐山名片”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

六安瓜片在我国名茶中独树一帜,其采摘、扳片、烘制、烘焙技术皆有独到之处,品质也别具一格。六安瓜片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采回后及时扳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其产制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就目前生产规模和技术精熟程度而言,则为许多名茶所无法相比的。为了充分利用扳片后的鲜叶资源,金寨县的茶叶工作者新近又将制“针把子”的芽尖,创制成一种眉形、颖秀、显毫、翠绿、鲜润的新名茶——“齐山翠眉”,在1989年农业部西安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名优茶。

2007年3月26日至28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将充分体现中国茶文化“清、静、雅、和”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绿牡丹4种名茶,作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领导人。

同类推荐
  • 水果营养方案

    水果营养方案

    《水果营养方案》介绍了各类水果的营养结构、营养功效、存贮方法、最佳食法、科学搭配、特色菜肴等。根据《水果营养方案》提供的正确饮食法则,您能轻轻松松挑到适合自己的水果,补充到所需的营养素。《水果营养方案》内容科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类人士使用。
  • 一个人也得下厨房

    一个人也得下厨房

    从来没进厨做过饭?恭喜!因为翻开这本书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被隐藏许久的超强烹饪能力!厨房里的十万个无厘头“为什么”,让你在好奇中成长为你调的料理高手!每一道熟悉的菜,都会给你不同的感受,每一道陌生的菜,保证你看了就会做!
  • 新编陕西名小吃

    新编陕西名小吃

    为了忠实地承袭陕西风味小吃遗脉,对千百年在实践中发展的这一门学问进行总结,不失时机地发掘拓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书中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佼佼者。此书架构新颖,文思缜密,眼界开阔,多所创识和真知,书中不只讲小吃品种工艺流程、风味特点和营养价值,而且通过认真考辨,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了其源流典故和民风食尚,摒弃了一度传播于民间的那些杜撰的掌故和与史实不符的传说,还了陕西小吃“吃中有典”、“吃中有诗”、“吃中有画”的本来面目。虽不能说此书是当代陕西之大展,亦是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食目的小结,可谓是一项沟通古今的浩大工程,其历史和现实间意义均是不言而喻的.
  • 百变麻辣香

    百变麻辣香

    《百变麻辣香》为您介绍了川菜的制作方法。川菜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山蜀水既有山珍野味、鱼虾蟹鳖,又有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各种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种植调味料和酿制调味料。其实食材都是配角,麻辣的主角是调料。正是以下的调味料,为川式烹饪提供了变化味型的良好物质基础。作者史正良,国家级高级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式烹调专家、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全国烹饪大赛评委、世界厨联国际评委、美国中餐厨师联谊会顾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名厨联谊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我的不老女神

    我的不老女神

    “靖哥哥,靖哥哥,你就理我呗,这是我特地为你做的千纸鹤。”小女孩儿一脸的纯真,那双弯弯的如月……
  • 引领时尚阅读:变换角色

    引领时尚阅读:变换角色

    作家汪曾祺曾指出“短篇小说的一般素质,小小说是应该具备的。短篇小说散文的成分多一些,而小小说则应有更多诗的成分。小小说是短篇小说和诗杂交出来的一个新品种。“本书收入作者近几年在公开报刊发表过的小小说作品。作品涉及农村、城市、商场、官场、教育、医疗等生活舞台,内涵涉及道德、人生、亲情、友谊等,绝大部分作品为宏扬道德、启迪人生之主旋律,是作者倾心打造,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精神大餐。
  • 厨娘之凤舞九天

    厨娘之凤舞九天

    穿越过来家徒四壁,还好有一手好的厨艺发家致富!看厨娘如何从一个穷得叮当响一步步走向一朝皇后,斗女配,一路斩杀。当他深情的说"我不要这天下,我只想与你在一起,我不做皇帝,你不做皇后,我们就做普通人,你愿意,与我一起吗?"她,愿意。
  • 武极昊天

    武极昊天

    神话天庭,一代天骄横空出世,光照万古!从此,神话不再是神话,传奇就是这样产生!在这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看天骄少年如何逆天。红颜环绕,成长曲折,接踵而至的磨难不断地锻炼着少年的心,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坚强?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结果?一切都还在迷雾之中。
  • 机器人与银河帝国
  • 青奚有个说书人

    青奚有个说书人

    “上回说到了那薄情书生,就那么弃下了自己的糟糠妻,可谓是多情女子薄情郎啊……”台上那位眉眼清疏的说书人状似感慨,神情带着些许落寞,台下的喧嚣声渐无。说书人暗喜,不料随后迎来的却是一阵阵的嘘声:“就你这样的,还青奚来的说书人呢?我家五岁奶娃娃都比你说的好!”闻言,台下哄笑成了一片,那人讥讽的笑着,状似挑衅。他么的,小爷若不是被师门赶了出来,还至于来你们这穷乡僻壤的鬼地方?说书人心想着,面上却不露声色,淡然的张望着台下的人群,直到瞧见了那位故人,顿时面红耳赤起来。
  • 犹孔梦中思上邪

    犹孔梦中思上邪

    沧海大地有四方,东有永夜西有异虞,南有晋海北雪城。异虞国民风淳朴,晋海国自给自足。永夜国与北雪城乃同族,因兄弟反目,各立其主。……
  • 死忌转生

    死忌转生

    一场车祸,让主角知道了自己的不死之身。不死之身,背后又有什么奇特的惊天秘密。天知地也,只有待读者慢慢理解其中奥秘
  • 空缘—易烊千玺

    空缘—易烊千玺

    自从出道就一直紧紧追随于他,他却总是不理不睬。二十年的青春全都花在了他的身上,无怨无悔,只是彼此的之间的缘分不够,朋友至上,恋人未满。易烊千玺,她爱了一生的少年,感谢你在我的青春出现。
  • 凌晨微光山花漫

    凌晨微光山花漫

    凌意或许从未想过自己有天会对一个少年无可奈何,看着身后的人,凌意无奈开口:“你到底想干什么?”楚景尘看着面前几近暴躁的少女,缓缓露出了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