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600000079

第79章 百年老店,“天下第一楼”全聚德(2)

久负盛名的六味斋酱肉

酱肉是太原市的传统名食,六味斋酱肉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山西省内外。过去民间就有“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之说,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

六味斋虽然在山西太原,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北京,它是国内食品行业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之一。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有两名举子:一为鲁人,一为晋人,在京赶考名落孙山,盘缠所剩无几。二人搭伙,在北京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名为天福号。一天夜里,两人守灶煮肉、喝酒聊天,对饮过量,随之呼呼大睡。一觉醒来,肉已塌烂于锅中,只好将肉起出锅来放到盘中放凉后出售。但是看看锅中已成浓汁的肉汤,弃之又觉得可惜。于是,他们便将肉汁涂到肉上一并出售。谁知歪打正着,人们食后反觉肉质香嫩烂熟,味道更加鲜美,一传十、十传百,顾客盈门,生意火爆。

从此,两人便把这种煮肉的方法沿袭下来,酱肉由此而生。后来,天福号最负盛名的酱肘子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遂成为御用贡品。到慈禧太后时,这位“老佛爷”为经常吃到鲜美的酱肘子,赐给送肘人一枚腰牌,作为进宫的通行证。由此,天福号的酱肘子身价倍增。

1938年,天福号在山西太原设立分号。起号名时,开店的掌柜和伙计们确也费了一番思量。一个说,凡是吃的东西,一般有酸、甜、苦、辣、咸,也就五味俱全了。另一个说:“肉没有香味,还有甚吃头?咱们给它来个五味俱全再加一个‘香’味,这不就是‘六味’嘛!”此时,一个有点儿文化的伙计给“六味”后面加上一个雅气的“斋”字,便成了“六味斋”。于是,“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的字号由此而生,誉满京师的宫廷贡品天福号酱肘子到太原落户,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天福号在全国各地的分号纷纷倒闭,唯有太原的六味斋以其“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盛誉留存下来。此时,店员只有4人,店面仅20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味斋生产经营稍有发展。1956年公私合营后,六味斋正式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

六味斋酱肉,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颇有独到之处。选肉时,一般选肉细皮薄、不肥不瘦的上等肉,按部位切成15厘米宽、24厘米长的块。然后将洗净的肉块放入冷水中浸8~9小时,以去掉淤血;捞出沥水,初煮1~1.5小时;煮时,每50公斤肉加盐1.5公斤及其他佐料;初煮后将肉捞出,将汤去油过箩,然后将肉块放在锅内码好,加上装有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生姜、砂仁、豆蔻、香叶等佐料的纱袋,把锅盖严,加汤蒸煮;煮好后将肉块放在大盘中晾凉,再用刷子把汤汁抹到肉皮上,方为成品。

六味斋酱肉肉质精良,油光闪亮,香味浓郁,肉皮焦而不硬,绵而不粘,白肉肥而不腻,红肉瘦而不柴,食之久品余香。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

厚德福:京城第一家豫菜馆

清光绪年间,在前门大栅栏路北曾有一个烟馆,实行禁烟以后,此地为衍庆堂饭庄,后因经营不好而易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这里挂出了一块披红绸的黑底金字的招牌——厚德福。掌柜的是河南杞县人,名叫陈莲堂,对豫菜很有研究,能做一手地道正宗的豫菜。账房先生是他的同乡,此人姓苑,世人惯称其苑二爷。这家饭庄的大股东是梁芝山先生,梁芝山是一代文学宗师梁实秋先生的祖父,他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为官多年,官至四品,为厚德福投资时,正值其从广东卸任回京。自此,北京有了第一家专做豫菜的饭馆。

据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回忆,当时梁家是一个有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她的祖父梁咸熙,字绩三,生于1887年,是个很讲究吃的人,虽然当时家里有高厨掌灶,但他依然常到外面的饭庄或小馆去寻找他喜欢吃的东西,自号“饱蠹楼主”。在他的影响下,她的父亲梁实秋先生也很重吃,在他的《雅舍谈吃》中就写了许多亲身经历的餐饮之事,也多次谈到了厚德福饭庄、店中轶闻和店内的名菜、名点。

河南风味菜也叫“豫菜”,以“五味调和、质味各异、鲜香清淡、汤汁考究”等独特风味,在我国美食业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京城,真正称得上正宗河南味的,要数厚德福酒楼。

厚德福最拿手的菜肴是烹制熊掌,系京城闻名的美味佳肴。此外,还有铁锅蛋、两做鱼、核桃腰、罗汉豆腐等。其创始人创制的名菜“铁锅蛋”代代相传,更成为该店的招牌菜。铁锅蛋又称“铁碗烧鸡蛋”,以鸡蛋、虾仁、海参丁等为原料,用特制的铁锅精心烹制而成,特点是味鲜、质嫩、香艳、可口,风味独特,堪称一绝。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有铁锅蛋的相关记载:“厚德福的铁锅蛋是烧烤的,所以别致。当然先要置备黑铁锅一个,口大底小且相当高,铁要相当厚实。在打好的蛋里加上油盐作料,羼一些肉末绿豌豆也可以,不可太多,然后倒在锅里放在火上连烧带烤,烤到蛋涨到锅口,呈焦黄色,就可以上桌了。这道菜的妙处在于铁锅保温,上了桌还有嗞嗞响的滚沸声,这道理同于所谓的‘铁板烧’,而保温之久犹过之。品尝了这道菜,我即惊异制作方法之神奇,也对这道菜的口味和口感有些想法,这道菜,说俗了就是烤制的鸡蛋羹,与蒸制的不同,蒸蛋羹突出的是食料的细嫩,烤制的就应该突出它的焦香,但火候一定要控制好,烤老了就会有苦味,鸡蛋吃起来也会觉得过干而影响口感。”

厚德福开张后很快得到顾客的青睐,尤其是河南籍人士,更把这儿奉为美食的天堂,经常前来光顾,厚德福得以发展,到民国时,生意更加兴隆。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晨报》曾撰文介绍厚德福,写道:“京中豫菜馆之著名者为大栅栏之厚德福,菜以‘两做鱼’、‘瓦块鱼’(鱼汁可拌面)、‘红烧淡菜’、‘鱿鱼卷’、‘鱿鱼丝’、‘拆骨肉’、‘核桃腰子’;‘盘子’以‘酥鱼’、‘酥海带’、‘风干鸡’为佳。其面食因系自制,特细致。月饼亦有名……厚德福在项城东海(即袁世凯)当国时,京中汴人(指河南人)多,名誉益盛。所制月饼有枣泥、豆沙、玫瑰、火腿,味极佳,且能致远,与南方茶店所制者,迥不相同。”

厚德福不仅菜美,而且颇具人文色彩。它来自于中原文化极其发达的河南,所以非常重视历史传统,对古时候河南所出的历史事件、典故趣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因此,即便是饭菜的名字也往往喜欢带上浓厚的文化色彩。例如:有道菜名叫“杜甫茅屋鸡”,显然由河南籍大诗人杜甫及其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得来;“司马怀府鸡”则与三国司马懿有关,司马懿乃河南怀府人士;“鹿邑适量狗肉”来源于王莽追刘秀的传说;“包府玉带鸡”则是为赞颂包拯包青天清廉正直而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另外,厚德福还有卖元宵等小吃的传统,他们不仅在店堂里卖,而且把小吃摆在外面,派专人吆喝。其吆喝者嗓音洪亮,将声音传出老远。

“厚德福饭庄开业之际,正逢帝制瓦崩,民国初建,在袁世凯当国之时,他喜欢用河南菜肴待客,久而久之,一些官宦也投其所好,竞相效仿,使得厚德福名声鹊起,生意日盛。原有的、那不大的小二楼接待不了那接踵而来的食客,但是出于风水考虑老址决不迁移,而且不换装修,一副古老简陋的样子数十年不变。为了扩充营业,先后在北平的城南游艺园、沈阳、长春、黑龙江、西安、青岛、上海、香港、重庆、北碚等处开设分号。陈掌柜手下高徒,一个个派赴各地分号掌勺。这是厚德福的简史。”(梁实秋语)

附:袁世凯与厚德福

厚德福鼎盛时期是在民国年间袁世凯当政时。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爱吃河南家乡的饭菜。他经常在厚德福宴请宾客。他的手下人也投其所好,经常把宴席设在厚德福。由于袁世凯经常在厚德福吃饭,还流传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元宵节前,袁世凯着便服来厚德福。他也想逛逛街,看看热闹,到厚德福门口没有进去,往西边走去。当走到一家卖茶汤的铺子前,听到小贩高声叫卖:“元宵,山楂、枣泥元宵。”他听这声音觉得很刺耳,抬头又看到“厚德福”的牌匾,悻悻的往回走。袁世凯心里有鬼,又迷信。他用狡诈和阴谋的手段窃取了大总统的头衔,知道许多人都反对他,回府后下令,元宵一律改称“汤圆”。以后,有人编了个歌谣讽刺袁世凯:“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信远斋:宫廷风味,独此一家

信远斋的出现,与乾隆年开馆修《四库全书》有关。话说为了修书,纪晓岚率领着一批清朝的翰林、詹事等“高级知识分子”,苦干了10年。琉璃厂是纪晓岚他们常去必去的地方,因为书的源头在那里。在琉璃厂寻书、阅书、查书,虽有旧书铺可以落脚,依然很辛苦,尤其夏天热。这时有个衡水人姓萧的,在琉璃厂摆摊卖茶水,伺候过往行人。

纪晓岚身边的一位翰林见这个茶水萧殷勤和气,就给他出主意卖酸梅汤,还给他淘换到宫廷里制作酸梅汤的秘方。茶水萧在琉璃厂租房按秘方制作,让修书的大人们喝,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四库全书》修了10年,他的酸梅汤紧跟着卖,越卖越红火,就有了字号:信远斋。

同类推荐
  • 识茶泡茶品茶

    识茶泡茶品茶

    健康饮茶一日通,《美食天下(第1辑):识茶泡茶品茶》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详解12种中国名荼的鉴别方法,细说6大茶类的冲泡方法,慢烹细泡,让每一种茶都释放其应有的茶香。识鉴茶中优劣,泡得一壶芳香,品出人间百味,方是有缘茶人。
  • 现代人家常菜

    现代人家常菜

    《现代人家常菜》邀请知名营养专家对每一种食材的保健功效都做了准确的定位,并对食材间的搭配、特殊人群的饮食宜忌以及各种常见病的饮食宜忌都做了简要介绍,能指导读者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食材,烹制健康美味的菜肴。
  • 健康午餐

    健康午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汤煲精选128例》精选了128道家常汤煲,并且按照所选食材分为农校畜肉汤、美味禽蛋汤、鲜香水产汤、营养菌豆汤、清新蔬果,详细的介绍了煲汤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您也可以煲出一碗好汤。每款菜品的食材简单易得,做法说明文字非常详细,让读者一看就懂。
  •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一位七十二岁的精干老人,戴着一副眼镜,颇有几分文人气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透出京城人的练达与开朗。六十年的餐饮生涯,历尽沧桑;说不尽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谈起小吃则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令人馋涎欲滴。这便是被尊称为『京城小吃第一人』的陈连生。
热门推荐
  • 谪仙神皇

    谪仙神皇

    一场灾难,他由绝巅滑落这个世界,黑白颠倒这个天下,谁主沉浮这个传奇,谁来不朽少年因故走上修行路,漫漫不回头!
  • 中国藏族

    中国藏族

    本书全面介绍了藏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历法、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传承等。《中国藏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既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又全面地介绍各民族的概况、社会文化、族际交往等。
  • 西游之我要成圣

    西游之我要成圣

    一句辱骂,一道雷劈,周隐来到了西游前的几十年前。他只想默默发育,可是天道不允许,逼他成圣!而且要速成!玉帝:“周隐此人,定是佛门棋子,夺我天庭气运!不得不除!”佛祖:“周隐此人,定是天庭棋子,坏我佛门大事!不得不除!”周隐:“都针对我是吧?好,给我等着!”挟天道漏洞,横扫西游世界!白骨精、唐僧、孙悟空、小白龙、牛魔王、蜘蛛精、女儿国国王……命运从此改变。“菩萨,你家金鱼被我炖了。”“佛祖,你舅舅被我拐跑了。”“玉帝,你家的仙女失踪了。”周隐挠了挠头,“这不怪我,是你们先动手的。”——————————————书友QQ群:849364491大家可以加群啦,书友们都很可爱。
  • 玉女冢

    玉女冢

    《玉女冢》介绍了在辽阔的渤海岸边,一群少女在她们的家园门口和自己所爱的情人劳作、读书、亲热,突然,日本鬼子来了,来到了她们的村庄,闯进了她们生活,她们一下从无忧无虑的丰衣足食的日子跌入了担惊受怕的深渊当中,不管她们怎样地规避,怎样地努力,她们还是一个又一个地掉入了可怕的命运的陷阱。
  • 倾尽余生爱上你

    倾尽余生爱上你

    “哥哥,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嫁给你!”“我等你。”~瑗来和许子墨童年的约定许子墨一直记在心里。多年以后,许子墨再次遇到瑗来,瑗来却已经忘记了他。许子墨想尽办法开始了自己的漫漫追妻路。 ~ 书友群:857184296 推荐完结文:《妖孽校草别碰我》
  • 兴衰野史

    兴衰野史

    “修借法天地,戮凡夫俗子,以证强乎?”“修借法天地,毁田林河岳,以证强乎?”“修借法天地,为小人刀兵,可谓强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错占君心

    错占君心

    若无那一遇,她只是书香阁中一缕红粉,他亦只是帝王家中一抹孤影。但有那一遇,命运交织,生死盘错。她错占了君郎孤心,他毁了她一生平顺安康。当步步为营的爱恨情仇唤醒十年前的记忆,才终明白这不过是一场关于皇权与生存的游戏,他们都是无辜的棋子,在棋盘上各自为营。
  • 双釦记

    双釦记

    一個慘案兩顆鈕釦林承灝和林若蕾的生死愛情
  • 我的童年与太姥

    我的童年与太姥

    从小到大,童年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太姥,她在我小时候就经常照顾我,和我一起玩,陪伴我慢慢成长,本书记录啦我童年和太姥在一起的时光,来致敬我已逝去的太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