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6000000007

第7章 男不搭女,女不理男

在外漂游十多年,总算回到美国,住在曾经熟悉的一个小镇上。窗外有开阔的天空,茂密的树林。环境无可挑剔,尤其在春天和秋天。但是,不过一两个月,我就感觉极不对头。

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究竟哪儿好,哪儿不好,是否真的适合人类居住?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细腻,很微妙,就像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时代的经济专家们,大抵偏爱刚性的指标,比如人均收入、人均教育、居住面积、绿化面积,等等。这些数字排列,对于吸引投资、规划房地产开发、鼓励旅游,或许有推动作用。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在来去匆匆的日常生活里,能否找到真切的归属感、舒畅感?用貌似科学的系列指标去套,其实文不对题。

我离国25年,可算一名沧桑老侨。对于25年里在中国发生的各种变化,由起初的陌生隔膜,到最后重新熟悉,也算经历了夹带甜酸苦辣的逐渐认识。有幸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不敢忽视他们的经历智慧或生命追求。我理解,中国人在追赶一个目标。根据权威的推测,再过25年,确有可能达到那个目标。但我有句话,憋在心里多年,一直说不出口;不忍心浇灭别人的希望,更没力量面对自己的失败和痛苦。今天,不妨就说出来:美国是个顶糟糕的国家;不谈什么外交国防,那东西另说;我指的是作为普通人,不论是新移民还是本地人,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一生的感觉。中国人的万米赛跑,倘若以美国的彼岸作为目标,那真的不妨再想一想。现在退出竞赛,也不丢面子。我蹉跎大半辈子,当了一回美籍华人,得出这么个吃里爬外的丧气结论;因为意识到生命之渺小短暂,内心的幸福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鞋子合不合脚,确实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美国的天比中国蓝,草比中国绿;总体而言,居住的面积,可能也宽敞一些。有些地区,既荒凉又土气;但也有更好的地方,繁茂而清新,宽阔而寂静,充溢着宁馨的生活气息。美国主要的问题,不是经济,或所谓“民主不民主”;虽说发生了金融危机,尚待复苏。平心而论,美国的政府官员、地方警察和各级法院还算通情达理,不常听说格外严重的舞弊情形。若是抱怨美国缺乏自由,未免吹毛求疵,钻牛角尖。

问题是,硬件一应俱全,而你却感觉非常不好,往往还说不出是为什么,这是最糟糕之处。压抑,乏味,没劲。城市没劲,乡村没劲;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郊外“新开发中产社区”,更是超级没劲。这不是笑话,那无以形容的憋闷、疏离、焦躁,还有麻木,能把好好的大人或小孩给活活逼疯。

你可能已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但是忽然见到你的陌生邻居,还是会习惯性地高扬起手,运足丹田之气,做乐观向上、意气风发状,大叫一声:“Hi!——GREAT!”(嗨!——好极了!)不为别的,这是美国的大众风俗。当然,如今也会时时遭遇另一个极端:比如说,某一天早晨,你在空渺寂静的人行道上信步行走,忽然有一位身着紧身长跑服的金发妞,在离你还有20步远的地方,就怒吼一声:“EXCUSE ME?!”(不好意思!让一让?!)这意味着,你居然在人行道的同一端出现,侵犯了她的视觉空间,破坏了她努力维持的好心情。

从我住的绿色郊外小镇,搭小火车进费城。从火车总站出口,小心迈过斜躺在地上、浑身发臭、喃喃自语的黑人流浪汉们,转个大弯,就是进纽约的福州大巴。等候大巴的乘客,与刚才小火车上的乘客们一比,如同白昼黑夜,差别明显。

30年前,闹完民权,美国英语里逐渐出现一堆礼貌的隐晦词,比如“内城青年”、“学习有障碍的孩童”、“当代城市文化”等等,其实一概是指黑人和有色人。同无数其他中国侨民一样,我向来惦记着怎样“融入主流”。于是,这一串主流人士们时时挂在嘴上的中性词汇,其真实含义,到最近我才充分领会。

大巴价格低廉,单程一两小时,日夜穿梭,不做清洁打扫,车内气味可想而知。一小半的乘客总归是福州大娘和打工仔们,各持手机,方言抑扬顿挫,震撼全车。又穿插着衣着落拓的大胖黑人,或矮小精瘦的墨西哥人;最后几位模样尚好,然而表情极不自然的,便是零零星星的白皮肤男女乘客。别人都没什么,唯独他们几位,那神色、做派,站起来怕磕着脑袋,坐下去怕脏了裤子。看那女孩,板着脸,绷着脖子:生怕谁碰了她的皮包,看她一眼,甚至要求与她并排坐。省那几十美元,不惜屈尊与“族裔人士”打成一片,真难为他们喽。在这臭烘烘的车上多坐几回,我亦不再感叹祖国何以尚未融入世界。

小镇生活乏味,只得频繁乘大巴上纽约找朋友散心。慢慢地,我亦不能不注意到由大巴转入郊区小火车时,整个人群格局发生的明显跳跃。简而言之,小火车的乘客基本上是白人,因为“绿色郊区”大抵是“白人”的同义词。出于环境的考虑,也许还出于潜藏内心的遗留自卑和攀爬心理,我选择与当今美国中产阶级白人比邻而居。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不智的决定。在我住所的周围,极少见到行人,除了歪歪斜斜的老者和放学的孩子。但每次踏上小火车,从各个角落射来的极力掩饰但明显戒备和异样的眼神,使我不能不怀疑自己患了妄想症。直到有一两回无端陷于与检票员的微小争执,立时又感受到数对尖利的眼神直直朝我射来;这时我才意识到,对那些眼神背后的无声信息,并不是我做了过分夸张的想象。

现在是2010年,不是1910年,我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莫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融”来“融”去,“融入”了半天,这颗果子的深处与内核,竟是这么一团东西。这些年,我不在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20年前进步热情的小姑娘,如今成了愤愤不平的老婆娘。随“冷战”胜利而来的全民优胜感,90年代的扩张狂、物欲狂,全都成了遥远的记忆。阳光下五彩缤纷的水泡气泡散去了。从搁浅的船上,看清了一潭死水下亘古不变的黑色礁石。我坐在回家的小火车上,无法想象出是谁把选票投给了一位能言善辩却碌碌无为的黑总统。美国白种人的心态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在社会中层和下层。

我也须得上班,出差,常去别的城市。浮光掠影,在不认识的地方泡个三五天,享受一点新奇和未知,感觉好些,特别是当繁忙的事务占满了每天的时间。不过,随便登上一列火车或一班飞机,只要是互不相识的公众临时聚集场所,还是时时察觉到人群中隐约的相互戒备、排斥,甚至畏惧。这种阴暗能量,超乎我的想象。25年前,我刚到美国时,似乎尚未如此。我那个小镇上原来两家书店,都已关门大吉,也找不到几家像样的咖啡厅、餐馆。人们显然大部分时间坐在家里,不和陌生人分享公共的空间。

有时我凝神回忆在其他国家旅行时的一些细节,试图找出某种答案。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之间,真有那样大的不同?或是我,一个敏感的异乡人,自己杜撰出来太多的错觉?在许多国家,我语言不通,谁也不认识,算是彻彻底底孤家寡人了。若要说种族文化的疏离性,岂不比美国更严重百倍?然而我每天出门,看看灰蓝的天空,沉寂的人群,在晨风中抖动的树叶,却感到漫无边际的从容、欢欣、自由自在。

绝大多数的欧洲和亚洲城市,都为闲散遛弯的行人,提供了多多少少参差层叠的细节感和环绕感:怪异的招牌,弯曲的小道,褪色的旧门,巷里的酒香。按中国人的通俗话,这叫“人气”。酸一些的文化人,可以添上“情趣”、“底蕴”、“厚重感”或别的什么形容词。平凡人参与不了帝国兴盛的大事业,只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而已;所有那些无聊细节,便是生活的见证、家园的记忆。美国的城市,除了两三个特例之外,更像超大停车场和高层写字楼的雄壮汇合,为远程驾车上下班者提供了充足的泊车空间。几个刻意“打造”的生活区,也只是千篇一律的连锁品牌店、礼品店,还有不远处清晰可见的加油站。

并非所有的欧洲城市都是博物馆、咖啡馆、街心花园,特别是那些转型中的斯拉夫东欧地区,横逆与艰辛的历史痕迹处处可见。离开欧洲前,我又去了乌克兰。按照国际媒体的例行描述,那真该算是一个悲惨国家了:橙色革命了又反革命,经济衰退,国家欠债。然而我见到的基辅,多处有细微的改善。走出艳俗单调的市中心,处处可见设计别致的新建筑,山坡上茂密的树丛看不出遭到过明显的破坏。普通居民闲散宁静,谦和友善,尽管他们过得拮据。

除了西北海岸的波特兰市之外,美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同十几年前相比,都看不出有明显的改进。不论是纽约、费城,还是芝加哥,看不出有朝向更加丰富、更加优美努力的痕迹。在一些小报和网站上,看到零星的另类言论,比如节能生活、重建社区、反省单纯经济发展主义等。当然,还注意到黑总统热情推介的“改变”。我的童年记忆里,依稀记得“改革”的气氛。1980年的中国,整个社会,上上下下;苏醒,振作,饥渴求知,另辟蹊径。在今日我所见到的美国基层,丝毫感觉不到相似的急迫、动力和对外界未知事物的好奇。在我的小镇上,那些邻居们还是驾着巨型越野车走三个街区去买邮票。只有一次,似乎是退休教授模样的老人和我搭话,问我是不是电脑工程师,楼里可爱的亚裔小孩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说不是,刚从欧洲和亚洲游历回来。他困窘地笑笑,对这个信息未表示出任何兴趣,然后点头走开。

真正的美国朋友,与我还保持联系的,越来越少了,用一只手的手指就能数得出来。大卫算一个,他住在旧金山,是国际航班的飞行员。大卫和我很不相同,他是地道的白人,政治观念保守,强烈倾向共和党。以我越来越浓烈的反美态度,如何和他一直做了好朋友呢?这也是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种温暖而且美好的例外。当然,我注重温和、礼貌,在他面前,不特别强调我的某些观点。但是有更重要、更根本的原因,构成我与他之间非神圣联盟的秘密纽带。

从每一个方面来说,大卫都应该算是一个超级好男人。是的,模样比不上男性模特,个子矮了点,戴眼镜,头发掉了不少。但那又怎样?他好运动,好学;爱好小飞机、游艇、各种外语,能说流利的德语,还有不甚流利的俄语、汉语、韩语、日语;收入可观,在旧金山最漂亮的一个小区拥有宽敞的公寓。换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民族,姑娘们还不得排着队申请嫁给他?可是在旧金山,他多半时间一个人打发。他声称对白种美国女孩已没有兴趣,只追亚洲女孩。但我可以看出,问题没那么简单。他40多岁,从未结婚,连偶尔同居的女友也没有,估计也就单身过完这一辈子了。

旧金山是很让我留恋的美国城市。从纯粹地理环境来看,旧金山的美,真的是无与伦比。俊俏的悬崖,呼啸的大海,清寒的薄雾,深红色的大桥,绿树簇拥,依山傍海的小屋子;有些角落,有些时辰,简直如坠入伊甸园,让人巴不得立时死去,好跟这绝世之美融为一体。但也正因如此,一旦堕入某种恶劣的精神状态,格外不容易解脱;因为你很难为之指责周围的任何人;你很难不以为,一定是自己的脑子出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因此,以旧金山为据点的各类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其人均总数大约也居世界第一。我刚去不久,就注意到这件事。我认识一位学商的犹太妞,居然花钱同时看两位心理咨询师。后来还结识几位姑娘,也都看过或正在看心理医生。当时我只觉得这事很前卫,颇有意思;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极坏的预兆,它昭示了我人生中一段很不愉快的岁月即将开始。

我对美国的彻底怀疑,从在旧金山那几年开始。当时,我住在美国或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工作也不累,然而心情坏到了极点。弄不清自己要往哪里去,该做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该追求什么样的女孩。那段黑暗岁月中,大卫是我的伙伴。还有一位俄罗斯哥们儿,名叫丹尼斯,是物理学家,长得高大威猛,比我和大卫强十倍。我们三个大男人,不缺胳膊不缺腿,却愣是在旧金山找不到女人。我们每个周末混在一起,看苏联时期的战争片,喝啤酒。丹尼斯发泄他怀念苏维埃的情绪,大卫抒发他怀念老美国、厌恶克林顿的牢骚,我不知该怀念什么,只是莫名的不平和失落感与日俱增。

2000年,丹尼斯忽然诊断出肝癌,于三个月内去世。他走之前,我在医院陪了他不少时间,谈了杂七杂八的话题。此事对我刺激极大,亦极大增强了我唾弃主流美国话语、另外开拓生命之路的决心和信念。

我走之后,大卫还待在旧金山。他不再作太多寻找女友的尝试,把主要精力投在游艇和小飞机上。听说他一度积极参与教会,但也虎头蛇尾,无疾而终。几年之后,我短期回旧金山,携大卫去咖啡店闲坐。我一看,在这春光明媚,本该是最浪漫、最充满爱情的城市里,那群咖啡店里坐着的男男女女连互相瞟一眼、调一下情的劲头都不再有,只是各自板着脸,盯着面前的手提电脑。那是2005年,情况比起五年之前,更是下降了大大一截。

胡扯半天,忘了先前的主题,现在我亮出底牌罢。失落也好,游离于抑郁症边缘也好,病根不在个人,而在整个文化和社会。美国的不幸福感,在过去20年中疾速膨胀,遵循着诡异曲折然而不可阻挡的文化和人性逻辑。情况只会越来越坏。

因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成长记忆,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心底里总惦着“民主”二字。后来结识不少俄罗斯与东欧的朋友,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有同样问题。是的,柏林墙、莫斯科大审判、牛仔裤、摇滚乐,里根老大爷登高一呼:戈尔巴乔夫先生,把这墙拆了罢!谁幸福,谁不幸福,一目了然。至少,原先我们这么认为。青春时代的信念,要翻个个儿?不太容易。20多年前的情结,成了后来我清醒判断现实的最大障碍。

50年代,苏联邀请玛琳娜·迪特里奇去莫斯科。她从酒店出来,里三层外三层,被粉丝们围得个水泄不通,几乎上不了车。那群拘谨腼腆的苏共太太小姐和文化人们,哪怕在斯大林意识形态最严酷的岁月里也暗自明白,自己那套苏维埃时尚不咋的,比较土。玛琳娜代表了巴黎、伦敦、罗马和纽约,她代表文明。俄罗斯人单恋欧洲文明,几百年来,这是整个民族挥之不去的深重情结。

美国也有一堵大墙。它无形无重的砖瓦巨石,筑在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自以为是的眼神中。你若搞不明白,不如仔细揣摩帕里斯·希尔顿的几段访谈录像。别嫌她招摇嚣张像个母夜叉,这位小姐可是当今成百上千万美国小姑娘的偶像和模范。

因为有帕里斯·希尔顿小姐存在,还有已经当妈妈的麦当娜小姐,或是《欲望都市》里那几位满面皱纹却风骚永存的老娘们儿,美国不需要一位斯大林同志,用厚重的手掌,在桌上猛拍一下,说:“你们必须这样生活!你们不准爬那一堵墙!”大众的洗脑,并不总需要领袖、警察或柏林墙,有更加精致、更加有效的办法。美国立国的起点,是对旧欧洲的弃绝和忘却。到什么时候,美国人都不认为自己土气。

用传统思维考察美国,容易把太多注意力投在党派、投票率、各种法案、道琼斯指数、华尔街巨头上。那些东西自然重要,但根本方向不由它们决定。我原来也以为,总归有一大批精英,什么常春藤、硅谷、绿色郊区,等等;危机也罢,衰退也罢,美国总可以撑个几十年罢。可我忘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长久维持某种状态,不在于精英阶层,而要看它的中下层人民,尤其是这群人的心理状态。

近20年,统治多数美国人的思想,不仅仅是经济至上、物质消费至上、哈佛学位至上、华尔街至上,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环,是自我至上。通过规格化的、无边无际的郊外社区对人的笼罩和日夜轰鸣的大众娱乐文化,还有无声无息人际互动中下意识制造的压力和暗示,它早已形成了一整套扁平单一并且大量复制的人格模型和生活方式。无数傻帽觉得自己是明星,无数悍妞自我感觉像公主。他们会说:“这是自由国度,我想怎样,谁也管不了我。”

找一位中学都没毕业的姑娘,帕里斯·希尔顿的粉丝;别管她赞成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仔细听:当她对你说“我要什么”的时候,那口吻和音调,像不像在说“上帝要什么”。

无数个“我要”,汇集成强大的磁场;不停要求变换,又强烈渴望皈依;每个人极其孤独,又习惯性地排斥一切细腻的、长远的、涉及情感的联系,因为缺乏真实内心付出的能力。这个强大集体磁场不断更换偶像、排斥过去,又不断自我伸张,寻求对一张没有真实表情的脸孔作无限度的复制。任何一个正常人,总待在这么一个磁场、这么一群人中间,也是要得抑郁症的。

美国不生产什么了。只是高超的软件、聪明的债务杠杆,还有继续笼罩全球的空洞符号。但是这样的经济结构,需要一大批盲从的、过分自恋的、通过刷卡来填补一切内心冲动的消费者,总不能个个去当华尔街操盘手罢。不可小视他们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卡刷爆了,政府总会想法子再举新债。百万吨级的豪华游轮,驶入了人格变异、精神破碎的黑色水域。曾有人称这条航道为“后现代主义”。导航室中没有水文图,也没有罗盘。

大卫找不到女朋友。这件事的谜底在于:他是一个过分传统的美国男人。这早已不构成优势,而是无可逾越的障碍。

同类推荐
  • 我想说说他

    我想说说他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之所以称之为故事,是有太多的不可思议,现在来看也是如此
  • 恋空萤曲之恋心异世界篇

    恋空萤曲之恋心异世界篇

    人死后到底会去哪里,会不会能见到迷人又可爱的女神啊还是从零开始异世界转生,谜之少女的迷人声音,时空混乱能否穿越时空和女神一起过着美好异世界生活,真想去异世界和女神一起怜爱与冒险哦,祈祷中的羽梦由衣衣之梦之少女梦幻般的异世界。希望死后能见到女神哦。
  • 有个恋爱请签收

    有个恋爱请签收

    滴滴滴,有个恋爱想要和你探讨一下,签收吗?
  • 梦中趣事

    梦中趣事

    每天的梦里,我都会以一个小故事来写,但是我是新手,很多地方不懂,请多多指教。
  • 芸之风裳,与君行

    芸之风裳,与君行

    五年前,她不辞而别......五年后,两人再次相见......他以为一切可以从新开始......可她却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 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在枝头已十分

    二十三岁的她魂穿到一个嫡孙女身上,七年后,身体年龄十四岁,心理年龄三十岁。以为自己不会对十七八岁的小屁孩感兴趣,却遇见了他,程国公府的嫡长子。以为自己不会相信婚姻和爱情,却嫁给了睿王墨叔。如果真的有爱情,她希望是这样的。
  • 蓝倾风云之重安一世

    蓝倾风云之重安一世

    世人只知安国公府的五小姐是个绝色倾城,低调娴雅的主儿。却不知心思玲珑,智谋无双才是她的本色。女子有很多种,大家闺秀,江湖侠女······没人想到最难管刺头班的金牌导师是她;没人想到让人闻风丧胆的戏颜是她;更没人想到艳惊天下的九国天女会是她!但世上没有绝对,而我们都是唯一。如果非要走向黑暗,那一定不能熄灭心中的光。“你知道吗,你就是那束光。”
  • 神奇宝贝之普通人系统

    神奇宝贝之普通人系统

    一个穿越到宠物小精灵世界的普通人,有系统(普通人在异世界没系统肿么办)无女主无神兽
  • 豪门秘恋:大亨不离婚

    豪门秘恋:大亨不离婚

    一场金融海啸,衡量家族利弊,她高调地在六星饭店举办选夫宴会。结果却无人问津,丢尽颜面,贻笑大方。蔚海蓝——这三个字成为一时笑柄,人尽皆知。殊不知她已经嫁为人妻,成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十年之前,他寄人篱下,她是高高在上的富家千金。十年之后,她落魄潦倒,他却是富甲一方的政界大亨!雷绍衡,在这座城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拥有一张天妒俊颜的他,身边从来不缺女人。他喜欢掌控每件事情,事业、金钱、权利……包括她!她的车坏了,会送她回家──他的司机,她生病了,会送她看病──他的秘书,她饿了,会带她吃饭──只是顺便。结婚四年,他与她见面不超过十次,说话不超过十句,形同陌路。娶她,不过是为了羞辱她!
  • 重生追妻的病娇公子

    重生追妻的病娇公子

    推荐新文――病娇老公在黑化安锦重生后,美人从头发丝到足尖、身段都符合他的口味,声音嗲嗲的,带着小奶音,明灭的灯光,他阴郁着脸,不自觉的舔舔唇角,低头看她怕得要哭的样子。真她娘的好看。(神经病娇变态公子VS作天作地作地球的重生女)宠文(双重生)重生之后温暖发誓,一定要离那男人远远的!谁知道检到了精致病娇的小娃娃,养着吧,毕竟这以后可就是她的靠山了。几年之后温暖才发现不对劲,这不就是那人的的缩小版嘛?奶奶个腿!这TM白重生了!她这刚重生!这死病娇居然就跟了过来?这是要玩死她的节奏啊!病娇温润的眼眸盯着她:“暖暖,你不爱我了嘛?”温暖:“……”欲哭无泪。我爱,爱!我怕我不爱你。我就会被你弄死!我特么敢不爱嘛?神经病沉郁着双眼,手里捣鼓着被他弄破烂了的手机,脸冰冷可怕到了极点。抬头发现某女,她居然还敢生气?她居然生他气?破天荒意识到这点头头的时候,顿时如清风拂面般心情好了。他抬腿追了上去,扔下一屋子的人,某女余光睥到那匆忙而来的身影,“啪”的一声,冷漠的关上了门。“……”帝温年顿时停住了脚步,脸色难以言喻。
  • 愿我如天君如月

    愿我如天君如月

    “什么?你爱我?”她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大声笑了。“若曦……”她伸手将他推倒,俯视他说:“顾亦辰,你那不叫爱,叫愧疚,不过不管是爱也好,愧疚也罢。在我这里就像垃圾一样,不值一提。”听到她的话,他愣住了。见他愣住,她又开口说:“怎么样?顾先生,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在某一天,有一个男人对我说,安若曦,你的爱对我来说就像垃圾一样,不值一提。”她把不值一提咬的很重,眼睛也死死地瞪着地上的男人,在那双眼睛里的,是毫不掩饰的厌恶。
  • 漫威世界的萌王

    漫威世界的萌王

    意外车祸身亡的夏秋带着和萌王同款的神体质神技能穿越到了漫威,并成为了漫威萌王。你有人工智能,我有大贤者!你能召唤雷电,我能捕食一切!你有无双天赋,我能统合一切!且看萌王如何纵横漫威宇宙!裙号:696214358(萌王爱好者协会)
  • 黑帝宠妻:首席难伺候

    黑帝宠妻:首席难伺候

    六年后,再遇当年自己暗恋的男神,却是看见他负伤出现在自己家附近,闻樱不知道这算幸运还是不幸,这场猝不及防的相遇却是另一场爱情的降临.......某日散步,闻樱:“小楠楠,我有点冷”萧楠:“是吗?”(赶紧脱外套)。闻樱:“哎,我只是想到以前每次我冷的时候,妈妈就会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羞涩脸)。萧楠:“哦,想妈妈了,明天我们就去你妈妈那儿”闻樱:“哎呀,不是,你抱我一下会死啊”(怒)……“唔……只是让抱一下啦,唔……唔”刹那心动,或许是当年的一见钟情,又或许是日久生情。
  • 穿越成为小婆婆

    穿越成为小婆婆

    芷岚穿成王府庶女,嫁给马上要出征的将军为妻,带着儿子们等了十八年。丈夫回来后不仅带回一堆小妾,还有一堆马上要成亲的庶子庶女。不过怕啥,别人穿成媳妇怕,咱都是婆婆了,还怕什么!人家斗小妾撑死有个老公帮忙,她可是有儿媳妇帮忙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的小甜心超萌

    他的小甜心超萌

    初次见面,她就被小混混欺负,撞进他怀里后。她可怜巴巴:“大哥哥,帮我。”他笑了:“好!”她对他一见钟情,羞于告白,只能偷偷找机会接近他。接触久了,她发现他真的好好哦。她生病了,他背她去医院。她跌倒了,他抱她回家。她口渴了,他都会立刻把水送到她嘴边。就连考试考砸了,他都会天天晚上空下时间帮她补习。她被坏同学欺负的时候,他也会挺身而出保护她。有男生向她告白,他也会教训对方。唐初鱼以为他应该有点或许喜欢她。但偏偏,他一直没说过喜欢。后来,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偷偷躲了他几天。几天不见,等终于找到她后,纪之阳把她按进怀里,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融入到他的骨血里。“别再一声不吭就走了,乖宝。”【甜文,宠文,1v1,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