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6800000008

第8章 王艮:泰州学的创立(8)

我们注意到,赵大洲关于正德十五年的记述非常简略,这也许是由于《墓志铭》的性质所限,然而唯独“虽然,王公论良知,某谈格物。如其同也,是天以王公与天下后世也;如其异,是天以某与王公也”这段文字全部照录,一字不差。那么是否有可能张峰《年谱》抄录了赵大洲的《墓志铭》而不是相反,应该说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张本记述详而赵本记述略,略者抄录详者的可能性远比相反的情况要大。另一个理由是,张峰为心斋入室弟子,于心斋之行实多少有所耳闻,而且事实上他撰写《年谱》以及编刻《语录》,有心斋子弟的有力帮助,这是赵大洲所不具备的客观条件。再者,张峰初刻《心斋遗录》是在1545年左右,这也为赵大洲目睹该书提供了条件。因此我认为,赵大洲的记录当有所本,张峰的《心斋年谱》便有可能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的可能性是否存在,这里就不宜也不必进一步揣测了。

现在我要提供一条重要的线索,可以很好地解答上述问题。据笔者目前所知,这条线索尚未被人所注意。原因之一也许是这条资料的记述方式非常隐讳且简略。据万历本《王心斋先生全集》卷二《世系》所录心斋曾孙王之垣撰《世系详注截略图》,有一条关于心斋长子王衣的记载:

衣,心斋第一子,字宗乾,号东堧,生于正德三年(1508)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十五日,寿五十五岁。业儒。秉性刚直,内外咸服。会物有本末之旨,启父格物之学。后虎墩北洋崔公挽云:“格物曾问,启至聪。”翰墨酷肖阳明公体。蚤年督理家业,瞻父游学之需,中年率弟襞游学江浙。立宗会,光大家学。配享崇儒祠。令人注目的是,说王衣“会物有本末之旨,启父格物之学”,“会”即领会,“启”即启发。意思是说,王衣对于《大学》“物有本末”有所领悟,启发了心斋的格物之学。在上面第一节“学凡三变”中,我曾说过,有关《大学》经文“物有本末”一句的新解———释“本”为“身”,释“末”为“家国天下”,乃是淮南格物说的一个标志。

换言之,“物有本末”之问题的解决,是淮南格物说得以成立的关键。现在我们却突然发现,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是心斋长子王衣。

那么,这一记载有否旁证可以支持呢?除了上述记载中引用的“崔公”挽联之说以外,这里还有一条现存的资料,可作为旁证,在卷五《门人列传》“王衣”条,有这样的记载:

王衣,字宗乾,先生长子,以师事父。天性刚方,存心仁厚,幼奉庭训,悟物有本末之物,启先公之首肯。长游越中,

会知必良,知为良动。阳明之契重,不阿谄,绝外诱,甘恬退,励清修。君子路上人也。先公殁,率诸弟群聚讲学,会友四方,不堕家声。精楷书,法帖阳明。督耕煎,裕家计,供父游之需。

目之曰:“宗乾,心斋一个孝子;宗顺,心斋一个肖子。”不虚云。先公做物有本末之学,无宗乾是不治生,而冻馁其身者有之矣。年五十有五。弟宗顺为之志铭:格物一窍,宗乾启聪。

内顾弗廑,熟虑以从。不有克孝,克肖将庸。卓哉宗乾,孝友兼隆!所谓“悟物有本末之物,启先公之首肯”,与上述“会物有本末之旨,启父格物之学”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多了“首肯”一词,意谓王衣的领悟得到了心斋的肯定。“格物一窍,宗乾启聪”,则是王东厓《铭文》中语。由此可见,关于王衣的格物之悟,并不是王衣之孙王元鼎的臆造之说,而是王东厓业已肯定的一个事实。应当说,这两条记载加上上述的一条记录,对于心斋格物说形成于何时的问题之解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依王衣生年推算,正德十五年心斋拜师阳明那年,他年仅13岁。如果说在这样年龄已经“会物有本末之旨”,实在是过于年轻了,基本上可以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由此也就可以说,当年心斋拜师阳明之际,居然信誓旦旦地说“某谈格物”,而且还“间出格物论”,欲与阳明相质,这就非常值得怀疑,如果说有关王衣格物之悟的记载为真实可信,那么正德十五年之际,心斋所谓的“某谈格物”便是绝不可能之事。排除了这一可能,那么董燧本《年谱》心斋55岁条的记录便极有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记录。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第一,心斋的格物说受到了其子王衣格物之悟(主要内容为“悟物有本末之物”)的启发;第二,正德十五年,心斋拜师阳明之前,不可能已经形成了淮南格物说(该说的一个标志是对“物有本末”之问题的解决);第三,赵大洲《墓志铭》、张峰《年谱》有关拜师阳明的一段记载不可信,董燧《年谱》的相关记录当为信史;第四,淮南格物说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确立于心斋55岁那年,作《格物要旨》;第五,以为心斋在拜见阳明前已有独自的格物论,由此推断心斋所创的泰州学派是独立于阳明学派的,这一论点难以成立。二 道学与格物自11世纪北宋初儒学复兴以来,随之而起的是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运动。自《礼记》中抽出《大学》一篇,并《中庸》而与《论语》、《孟子》列为《四书》,实倡始于二程而集大成于朱子。朱子定《大学》为四书之首,以为学者入德之门,且以为《大学》一书之要在于“格物”二字,故朱子的格物论成为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朱子格物论是建立在重新确定《大学》章句之基础上的,这是因为自二程以来(此前还有司马光),学者大多认为《大学》文本存在着错简、阙传等问题,而《大学》文本问题又牵涉到《大学》义理如何疏通、如何解读的问题。事实上,如何正确解读《大学》义理之问题,乃是重新整理《大学》章句的前提和目的。朱子的《大学》改本主要做了四点改动:移动次序者三,改字一(改“亲民”为“新民”),删字四(即两处“此谓知本”之一处),以上是程子既已开始的工作,朱子所作的重要改动其实就是“格物补传”(共134字)。这篇文字既反映了朱子格物论的中心思想,同时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质疑和批评,特别是到了明代以后,引起了后儒的纷纷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格物”问题不仅是一个文本的改订问题或考证问题,而是贯穿于宋明理学的一个重大义理问题。因为在文本改动的背后,有着义理的支撑。从表面上看,阳明必欲复古本《大学》乃是针对朱子新本而来,其实阳明此行为的背后,亦贯穿着一种思想的判断。质言之,朱王有关《大学》问题的思想分歧就集中在“格物”问题这一点上。

我们知道,朱子的格物解释若以一言而蔽之,则可以四字当之:

“即物穷理”。然而欲了解阳明格物之义,却须从朱子的格物解释之义理进程说起。要之,朱子之释“格”为“至”,谓“物”为“犹事”之义,就此而言,“格物”二字便成了即事或即物之意,说白了,所谓“格物”无非就是到事物上来或与事物相接触,如此而已。

换言之,“格物”二字是不能自我解说的,因为与事物接触以后又会如何,“格物”二字却无法对此作出有效的解释。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大学》文本只是说了“致知在格物”,又说“物格而后知至”,却没有立“传”,对“格物”问题作出专门的解释。所以朱子认为有必要为“格物”章补传。他在“补传”中为格物致知提出了两个前提设定:“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在这两个基本设定之下,格物致知之义是:以人心之灵即凡天下之物而穷其理,此谓格物;又以推广扩充人心之知识而“至乎其极”,此谓致知。然而朱子此释,语若两分,其义则一。格物就是即凡天下之物以扩充吾心之知识,亦即格物就是致知的工夫。虽然,朱子以为如此解释,庶几合乎《大学》“致知在格物”之本义,然而其实反过来说亦可:格物在致知。格物只是为致知提供了一个手段而已。

在事物上穷其事物之理,既可指格物,又可指致知。要之,格物与致知不可分,须以即凡天下之物为前提,故而格物致知就是一种求理于物的外向工夫而已。阳明据此而批评朱子格物论是求理于外、舍本求末、遗内逐外的义外之学,语虽苛刻,义或不谬。对阳明而言,不如此说则不足以直捣朱子格物论之巢穴而与朱子新本之说相抗衡。

在阳明看来,《大学》之要不在格物而在于诚意。阳明在1518年(在提出“致良知”之前)《大学古本》的《原序》中既已指出: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关于后一句,其意不是说“诚意在格物”,而是说诚意就是格物的工夫,换言之,格物工夫可由诚意所涵摄。因此,同样反映了阳明复《大学古本》时期之思想的《传习录》上卷(徐爱所录的开首十四条),就有“格物是诚意的工夫”之说,意谓诚意工夫可以统领格物,或者格物须由诚意工夫来贯彻。正是在此意义上,故曰:“《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这句话乃是阳明解释《大学》的基本立场,同时也是针对朱子的《大学》解释而发。因为在阳明看来,朱子只关心“致知在格物”之问题,却未能将格物致知与诚意工夫扣紧说,未能顾及“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这层义理问题,故而在朱子的解释系统中,物与心、意、知遂层层脱节,以至格物与诚意、正心不相连贯。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哲学立场有误,二是错解了“格物”。

前者表现为朱子“析心与理为二”这一原则立场的重大失误,依阳明之见:“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析心与理而为二,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之所深辟也。”这一原则立场有误,是导致朱熹哲学所有错误的根本原因,朱子误解格物之缘由亦在于此。

也正由此,朱子将“格物”错解成了“即物穷理”。

若依阳明之见,格物之基本要义有二:一曰,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义也;二曰, “物”者,“意之用”,“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或“意之所在便是物”)。当然就格物之义而言,以上二义便可尽之,若就此说的义理根据而言,则当说这是阳明的“心即理”这一基本立场所使然。也就是说,阳明对格物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针对朱子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以及程伊川的“在物为理”这两个基本命题作出重要的修正乃至推翻,亦即以“心外无理”来推翻“定理”说,又以“此心在物为理”来修正“在物为理”。在阳明看来,由“心即理”这一立场出发,始能从根本上否定“即物穷理”说得以成立的依据。然就上述两个“格物”的基本要义而言,格物就变成了“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正心、诚意、致知便与格物连贯为一。另一方面,阳明又说:“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此说则可与“四句教”中的“为善去恶是格物”一说相印证。合而言之,格物不再是“即物穷理”之意,更不是“扩充知识”之谓,而是指祛除物欲、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

然而问题是,“格其意之物”以及“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工夫得以成立的依据何在?换种问法:由谁来保证“格其意之物”、“正其不正”得到正确的实施? 阳明的答案是“良知”。良知是“主人翁”、“大头脑”,良知才能保证格物(阳明所说的格物)无误。所以,在上述两个有关格物的基本要义之外,还必须补充一条:“知者意之体”。阳明晚年提出致良知之教以后,对心意知物的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并对《大学古本旁释》提出的“知者意之体”作了补充说明: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亦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显然,这是用“良知”来定义“知”,作为“意之体”的知,就是良知。由于良知是心之本体,所以“心体”的应感而动,也就是良知本体的应感而动,“意”是良知本体应感而动所展现出来的。所以说“有知而后有意”,在此意义上可谓良知是“意之体”,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是非善恶,都由良知来掌控、监督,从而确保了为善去恶的可能,同时也就确保了格物的可能。以良知为意之体的这一界定非常重要,明确了良知在人的意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此相应,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作了相应的重新诠释,以致良知来解释格物及致知: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所谓“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阳明晚年对格物致知的一个经典阐释,也是他的晚年定论。但是吾人亦不得不说,这是阳明的致良知之教,而未必符合《大学》格物之原义,格物问题最终被化解成了致良知的问题。

虽说致良知未必是格物之本义,然而若就《大学》一文之精神而言,则阳明的良知说未必能出乎其外。唐君毅先生则指出,《大学》所言“明德”乃指内在于人心的光明之德,义同孟子的能知善知恶的道德良知,亦与阳明所谓心体良知无以异也;《大学》又言“明明德”,则是明德之自明,而非另有所以明德之人心以明之,此亦正同于阳明之良知本体能自致而呈现,“故通《大学》全文之精神而观,则见阳明之言致良知,实无大异于《大学》之言明明德”,“阳明良知之知,固亦通于《大学》之所谓‘知止’之知矣”。因此,阳明良知之教有进于《大学》格物之说,并能相契于《大学》之精神。唐先生此说极有参考之意义。当然此说并不意蕴阳明的格物解释便在义理上高于朱子,朱子之说实亦有合于《大学》之旨意者。个中缘由,非此处所能尽言。

要而言之,阳明以“正”释“格”,以“意之所在”释“物”,以良知释“意之体”,于是,格物便成了“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或曰“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到了后阳明时代,王门弟子中除个别人物提出了独自见解以外,基本上能坚守阳明此说,而不同于在良知问题上呈纷争不息之现象。如龙溪曾说:

“良知是天然之则,物是伦物感应之实事。……伦物感应实事上,循其天则之自然,则物得其理矣,是之谓格物。”“‘意之所用为物’,是吃紧要语。物之善恶无定形,意善则物善,意恶则物恶。”另一位阳明再传弟子王时槐亦指出:“阳明以‘意之所在为物’,此义最精。……故意之所在为物,此物非内非外,是本心之影也。”然而心斋的格物说则大不同于阳明,他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大学》第一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一句的“物”字上,而不同于阳明关注于“知所先后”一句的“知”字上,又合“身家国天下”为一物,以“身”为物之本,以“天下国家”为物之末,进而提出了格物即安身、反身、修身之义的见解,开创了一套独特的淮南格物说。

三 格物安身

如上所述,在格物问题上,朱子“以至训格”,强调“即物穷理”;阳明“以正训格”,强调“正念头”。淮南格物与此两说均不同,强调了“安身立本”之义。

心斋的格物解释首先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 “格”是“絜度”或“絜矩”之谓;其二, “物”即《大学》经文“物有本末”之谓,“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其中“身”为“物之本”,“天下国家”为“物之末”。以此为据,所谓“格物”,就可作这样的解释:

絜度于本末之间,而知“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格物也。

物格,知本也。知本,知之至也。故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以上便是淮南格物说的基本旨意。其主要特色在于:第一,释“格” 为“絜矩”、“格式”之义;

同类推荐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热门推荐
  • 重启吧人生

    重启吧人生

    一个普通人拥有正常的人生,上学,学医,工作,渐渐地发现自己发生了改变,开始变得麻木,仿佛没有感情,日日夜夜为了家人工作赚钱,突然他昏了过去,醒来后到了一条小船之上,周围是一片雾气
  • 一路斩杀

    一路斩杀

    高游穿越到一个名叫六道空间的游戏世界!不过,与其他玩家不同,他被迫选择了极限模式!七天生命,无法复活,没有等级,没有经验——这还怎么玩!!
  • SCP实验日志

    SCP实验日志

    身为一个具有不死能力的收容物,陈堂成了SCP基金会的头号马仔,作为测试员参与到各个收容物的实验之中。
  • 墟里行

    墟里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时间不会因烦恼而停止,烦恼却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增多,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自由自在,那里就是——江湖。
  • 爱的躲猫猫

    爱的躲猫猫

    她的名字是芩丝——亦是情丝。或许,这样一个名字,就注定了她与他们一生的纠缠。一个是她的救命恩人。陪伴在她身边,如涓涓的流水般,总给她无尽的温柔呵护。一个是她失落13年的回忆。回旋在梦里,如燃烧的烈火,让她的心不由自主的沦陷。
  • 男人养生特效秘方

    男人养生特效秘方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是为最好结局。而很多人却遭遇病魔缠身,精神备受煎熬,甚至英年早逝,落得个妻离子散,人财两空。人人都希望能自然凋亡,不希望被病痛折磨而终。而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了,钱多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了呢?
  • 星空踏痕

    星空踏痕

    一纸残页,暗合机缘,开启一段不朽传奇;一杆墨枪,刺穿穹庐,风云际会天地色变;一位少年,生于毫末,逆势成为一代天帝;修炼一途,漫漫远兮,修于灵,炼于心,谁主沉浮。且看主人公如何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走向强者之路。这一路注定艰难,这一路也注定精彩,这一路你我共同见证!!!
  • 末世人途

    末世人途

    末日降临、丧尸遍地,经历了轮回重生之苦的叶阳,再次降临末世的三天前,却发现自己所在的世界被迅速游戏化,而且还是一款残酷的末世生存游戏……驻地卡、职业卡、装备卡、食物卡……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作为拥有在末日中苟延残喘一年时间记忆的叶阳,重新回到起点……作为重生者,他又是否能突破前人关卡,找到末日的原因,并在游戏中脱颖而出呢?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惊世医妃之白陌情深

    惊世医妃之白陌情深

    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小神医,一朝穿越。这个从天而降的男人是谁?带有目的的接近她,半道就被偷了心。【强宠/男强/女强/身心干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