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2900000030

第30章 刘涓子鬼遗方译注 卷第四 (1)

九江黄父癰疽論

九江黄父問於岐伯曰:余聞腸胃受穀,上焦出氣,以溫分宍[1](宍:古“肉”字,見《正字通》。),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2](上:原脱,據《靈樞·癰疽》補。)注谿谷,而滲孫[3](孫:原作“經”,據《靈樞·癰疽》改。)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爲血,血和則孫[4](孫:原作“乘”,據《靈樞·癰疽》改。)脈先滿溢[5](溢:原脱,據《靈樞·癰疽》補。),乃注絡脈[6](絡脈:原作“經絡”,據《靈樞·癰疽》改。),絡脈[7](脈:原作“絡”,據《靈樞·癰疽》改。)皆盈,乃注經脈[8](减:原脱,據《靈樞·癰疽》補。)。陰陽已張,周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協定,不得休止。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9](則先後: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留則先後[10],(從實: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從實[11](補:此後原衍“實”字, 據《靈樞·癰疽》删。)去虚,補則有餘,氣血已調,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氣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知聞乎?

九江黄父问岐伯说:我听说水谷进入胃肠,消化后,到上焦成为卫气,以温煦肌肉,营养骨节,宣通腠理。于中焦化为营气,灌注于肌肉经脉之中,渗入孙脉,与津液调和,转化为红色血液。血液充足,运行和畅,先将孙经充满,再注入络脉,络脉充盈后再注入经脉,阴脉、阳脉均已充实,随着呼吸节奏,按一定规律运行周身,与昼夜、四时(等自然规律)相协调,周流不息。可用调身切脉之法,判断病情,实证便用去实之泻法,泻后使有余变为不足,留针时间短, 即刺即拔,则使邪气衰减,如留针则不能祛邪,而病情先后如一,如虚证则当用补益之法,补法可使不足者充实,症状、体征消失,脏腑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我已知道血气平和与否与疾病之有无有很大关系,但尚不知痈疽是如何发生的,其预后好坏,存活时间长短,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1]紀(合:原作“同”,據《靈樞·癰疽》改。),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2](地:原作“也”,據《靈樞·癰疽》改。)經失[3](失:原作“始”,據《靈樞·癰疽》改。)紀,水道流溢,草萓[4](萓:原作“蘦”,據《靈樞·癰疽》改。)不成,五穀不植[5](植:《靈樞·癰疽》作“殖”。),徑[6](徑:原作“經”,據《靈樞· 癰疽》改。)路不通,民不往來,巷[7](巷:原作“菴”,據《靈樞·癰疽》改。)聚邑居,别離異處。血氣猶然,則言其故。

岐伯说:经脉气血运行不息,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规律,星宿运行失去常度,便会出现日月之蚀;地上江河流行失其常规,则洪水泛滥,草萓不长,五谷不生,道路不通,人民不相往来,本来安居乐业,现却流离失所,血气的运行,与此同理,让我谈谈其中原理。

夫血脈榮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1](邪: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2](血: 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則不通,不通則衛氣[3](衛氣:原脱,據《靈樞·癰疽》補。)歸之,不得復反[4](反:原作“及”,據《靈樞·癰疽》改。),故癰腫。與寒氣化爲熱,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爲膿,膿不寫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5](則:此下原衍“水”字,據《靈樞·癰疽》删。)髓消,不當骨空[6](空:原作“肉”,據《靈樞·癰疽》改。),不得泄[7](得泄: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瀉,血[8](血:原作“筋”,據《靈樞·癰疽》改。)枯空虚,則[9](則: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筋骨肌肉不得相榮[10](榮:原作“親”,據《靈樞·癰疽》改。),經脈敗漏,燻於五臟,五臟傷則死矣。

血脉营卫之气,运行不息,上应二十八宿,下应十二经水。寒邪侵袭经络,则血行涩滞不畅,不通则卫气运行亦受到影响,无法循环往返,故发生痈肿。寒邪郁久化热,热盛则肌肉腐烂, 肌肉腐烂则化为脓,脓不排泄就会使筋烂掉,筋烂则伤骨,骨受伤便会消耗骨髓,骨髓消耗不能充盈骨之细孔,骨空无髓可排泻,日久则致营血亏虚,筋骨肌肉得不到营养,经脉枯败,气血渗漏, 熏灼五脏,五脏严重受伤则死。按: 骨空,有两种说法,张志聪注曰:“骨空者, 节之交也。痈肿不当骨空之处,则骨中之邪热,不得泄泻矣。”丹波元简注曰:“潘氏云,骨空,骨中之细孔如鬃眼者。所以通血液之渗灌。简案,髓充骨空,今髓消而不当骨空,骨空无髓之可泄泻,则筋骨枯矣。”

黄父曰:願聞於癰疽之形與其忌[1](忌:原作“期”,據《靈樞·癰疽》改。)日名[2]。(名:原脱,據《靈樞·癰疽》補。)

黄父道:我很想全面了解痈疽的症候,禁忌,预后及名称。

岐伯曰:略説癰疽極者一十八種: 癰發於嗌,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則化爲膿,膿不寫[1](不寫: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塞其咽,半日死,其化[2](化: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爲膿[3](膿:原脱,據《靈樞·癰疽》補。)者,寫則已,含豕膏[4],(豕膏:即豬脂之煉凈者。)冷食,三日而已。一方無冷食。

岐伯说:简单谈谈比较严重的十八种痈疽的情况。发于咽部的痈称猛痈,不治疗则化脓,脓液不排出,堵塞咽喉,半日即死,化脓者,排出脓液即可治愈,可配合含漱炼净之猪油,冷食,三天即可痊愈。

發於頸者,名曰夭疽。其狀癰大而赤黑,不急治[1](治: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則熱氣下於淵腋,前傷任脈,内熏肝肺[2],(肺:原作“脤”,據《靈樞·癰疽》改。)十餘日死。

发生在颈部的,称为夭疽。范围大而色赤黑,不抓紧治疗,则毒热下注于渊腋部,前伤任脉,内而灼伤肝、肺二脏,十余日死。

陽氣大發,消腦留項[1](留項: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如刺以鍼[2](針:原作“藏”,據《靈樞·癰疽》改。),煩心[3](煩心:原作“頭乘”,據《靈樞·癰疽》改。)者不治。本作留字。

阳气亢盛,销铄脑髓,邪毒结留于项部而生痈肿者为脑烁。病人表情痛苦,颈痛如针刺。出现心烦之症者预后不良。

發於肩及臑者,名曰疵[1](疵:原作“雌”,據《靈樞·癰疽》改。)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2](癰發四五日,逞焫之:原脱,據《靈樞·癰疽》改。逞,快也。焫,艾炷也。)。

发生于肩部及上臂部者,名叫疵痈。其色赤黑,要抓紧治疗,要让患者汗出至足,才能不伤及五脏,起病后四五日,急用艾炷灸之。

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1](以: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砭石,欲細而[2](而: 原脱,據《靈樞·癰疽》補。)長,疏砭之,或云塗豕膏,六[3](膏,六:原倒置,今正。據於氏注)日已[4](已:原作“以”,據《靈樞·癰疽》改。),勿裹。其疽堅而不潰者,馬刀、挾纓(挾:原作“夾”,據《靈樞·癰疽》改。),急治之。

发生在腋下红肿而坚硬者,称作米疽。用细长之砭石,稀疏地砭刺之,有人说可外涂炼净之猪油,六日可愈,不用包扎。若其患处坚硬而不溃破者,是马刀、挟缨,要赶快治疗。

發於胸者,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十日死。

发于胸部者,名叫井疽。其形状如大豆,在三四天内不及时治疗,毒邪陷入腹中,十日死。

發於膺[1](膺:原作“臆”,據《靈樞·癰疽》改。李念莪:“膺,在胸傍高肉處,逼迫在乳上也,穴名膺窗, 是陽明胃之脈也。”)者,名曰甘疽。其狀如穀[2](穀。考本草,楮實,亦名穀。)實栝蔞[3](瓜蔞:原作“蔞瓜”,據《靈樞·癰疽》改。),常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4](熱: 原脱,據《靈樞·癰疽》補。)。不治[5](不治: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十歲死,死後膿自出。

发生在胸膺部靠近乳腺处者,名叫甘疽。形如楮实或瓜蒌,常见恶寒发热,要抓紧治疗,退去寒热,若不及时治疗,十年死。将死时脓才排出。

發於脅者,名改訾[1](改訾:《靈樞·癰疽》作“敗疵”。)。改訾者,女子之病也。久[2](久:《靈樞·癰疽》作“炙”。今譯據此。)之,其疾大癰膿[3](膿:此下原衍“治之”二字,據《靈樞·癰疽》删。),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4](治之: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剉蓤[5](蓤:原作“陵”,據《靈樞·癰疽》改。)、翹草[6](草:其下原衍“ ”,據《靈樞·癰疽》删。)根各一升,水一斗[7](一斗: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六升煮之,竭爲三升,即强飲,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胁部者,名为改訾,改訾,多为妇女疾病。如误用灸法,则患处扩大,成痈化脓。治疗后其中可有赤小豆大小的新肉生长。治用菱草根及连翘根,各一升,锉细,加水约一斗六升煎煮,煮取三升,乘热强饮,饮后多穿衣服坐于热釜上熏蒸,使汗出至足即愈。

發於股陽[1](陽:原作“陽明”,據《靈樞·癰疽》改。),名曰股甕[2](瓮:據《靈樞·癰疽》作“脛”。《千金翼方》作“脱”。)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附骨。不急治,四十日死。

发生在大腿外侧,名为股瓮疽。外形无明显变化,但成脓后内附骨膜,不抓紧时间治疗,四十日死。

發於股陰,名曰赤施疽。不急治,六十[1](十:原脱,據《靈樞·癰疽》改。)日死。在兩股之内,不治,六日死。一方云十六日死。

发生在大腿内侧,名为赤施疽。不赶快治疗,六十日死。两腿同时发生,不抓紧治疗,六日死。

發於尻,名曰兑疽。其狀赤堅大,急[1](急:其下原衍“急”字,據《靈樞·癰疽》删。)治之。不速治,三十日死。

发生在尾骶部,称作兑疽,外形红赤坚硬而大,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赶紧治疗,三十日死。

發於膝,名曰疵疽。其狀大[1](大: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癰色不變[2](變: 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寒熱而堅,勿破,破之死。須以手緩柔之[3](須以手緩柔之:《靈樞·癰疽》作“須其柔”。),乃破[4](乃破:《靈樞·癰疽》作“乃不之者生。”此段“破”字《靈樞·癰疽》均作“不”。)。

发生于膝部,名为疵疽。外形很大,患处皮色不变,恶寒,发热局部坚硬,不可用砭刺,砭刺则死。一定要先用手慢慢揉按,再用砭刺。

諸癰[1](癰:原脱,據《靈樞·癰疽》補。)疽之[2](之: 原在“應”字下,據《靈樞·癰疽》正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之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四十日死。

各种痈疽发生在关节部而左右对称者,均为不治之症,发生在阳经者,百日死;发生在阳经者,四十日死。

發於脛[1](脛:原作“腦”,據《靈樞·癰疽》改。),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2](骨:原作“胃”,據《靈樞·癰疽》改。),急治之,不治煞人。

发生在胫骨者,称作兔啮。疮形红赤侵及骨骼,要抓紧时间治疗,不治要危及生命。

發於踝,名曰走緩[1](緩:原作“湲”,據《靈樞·癰疽》改。)。其狀癰也,色[2](色:原作“急”,據《靈樞·癰疽》改。)不變,灸[3](灸:《靈樞·癰疽》作“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发生在踝部,称为走缓。其形似痈,而皮色不变,艾灸可控制其发热、恶寒之症,不死。

發於足上下[1](下: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名曰四淫。其狀如癰,不急治之,百日死。

发生在足部上下的,称为四淫。其形似痈,不抓紧时间治疗,百日死。

發於足傍[1](傍: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名曰癘疽。其狀初如[2](如: 原脱,據《靈樞·癰疽》補。)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

发生在足旁,名为厉疽。初起如小指大,要赶紧治疗。去掉变黑的部分,如不消散,反而加重者,为不治之症,百日死。

發於足指,名曰脱疽。其狀赤黑,不治。治之不衰,急斬[1](斬:原作“漸”,據《靈樞·癰疽》改。)去之。治不去,必死矣。

发生在足趾,名为脱疽。皮色赤黑,为不治之症。经治疗而不能控制其发展,应尽快截除。不截除,一定死亡。

釋癰疽色診[1](釋癰疽色診:原脱,據本卷目録補。)

介绍痈疽的形色诊法

夫癰疽者,初發始微,多不爲急,此實奇患,惟宜速治之,急治不若速,成病難救,以此致禍,能不痛哉!具述所懷,以悟後賢。謹按黄父《癰疽論》所著,緩急之處,生死之期,如有别癰之形色,難易之治,如左。僧納[1](納:疑爲“衲”。)私撰是用,非是先賢,恐後高雅,故記之名字,令惑之耳。

痈疽初起时,症状、体征均很轻微,患者多不重视,其实它是一类非常严重的疾病,应当赶紧治疗,若治疗不及时,使病情加重而难于救治。因疏忽而导致严重后果,怎能不令人痛心啊!现将我所知道的都讲出来,以启发后来的贤人,完全遵照黄父《痈疽论》所记录的内容,将有关痈疽的病情轻重,预后好佳, 痈与疽的形态鉴别及治疗难易程度,一一列出如下。这是根据自己的心得写出的,不是先贤所述,就正于后来的高明人,特意记下我所讲的这些,不会增加困惑了。

發皮肉淺,腫高而[1](而:原作“之”,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赤,貼[2](貼:原脱,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補。)即消, 不治亦癒。

发于皮肉,部位表浅,肿胀高起而红赤,外用药物贴敷即可消退,不治疗也可痊愈。

發筋肉深,腫下而[1](而:原作“之”,據《千金翼方》改。)堅,其色或青或黄、白黑,或復微熱而赤,宜急治之, 成消中。半發附骨者,或未覺宍色[2](宍色:原作“肉色”,據《千金翼方》删改。)已殃者,癰疽之甚也。

发生在筋肉之中,部位较深,肿胀低平而坚硬,皮色有些见青色,有的呈黄色、白色、黑色,也有些患处微热而红,应抓紧治疗,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伴发消渴症。痈肿处在筋肉之间,靠近骨骼者,有些患者尚未有自觉症状,而筋肉已遭到破坏,是痈疽中的严重情况。

凡發背[1](發背:指癰疽發於背部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三“夫癰發於背者,多發於諸腑腧也。”“疽發背者,多發於諸臟腧也。”),外皮薄爲癰,皮堅爲疽。如此者,多現先兆,宜急治之。皮堅甚大者,多至禍矣。

发背是肿胀发于背部,表面皮肤薄者是痈,皮肤坚实者是疽。像这样的患者多有先兆症状,应赶快治疗。如皮肤坚实而肿胀面积大,多数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夫癰壞後有惡宍當者,以豬蹄湯洗其穢,次敷食肉膏、散,惡肉盡,乃敷生肌膏、散,乃摩四邊,令善肉速生。當須絶房事,慎風冷,勿自勞動,須筋脈復常,乃可自勞耳。不爾,新肉易傷發重,便益潰爛,慎之慎之。

痈破溃后,愈后缓慢,腐烂之恶肉不去者,先用猪蹄汤洗去其污秽之物,再外敷食肉膏或散,待恶肉退净,再敷生肌膏、散,配合按摩患处四周,加快好肉的生长,应停止房事,勿犯风寒,不要活动,要等到筋脉恢复正常后再活动,不这样,新生之肉易受损伤,溃烂加重, 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癰疽知是非可灸法

判断是不是痈疽及灸治之方法

癰疽之甚,未發之兆,饑[1](饑:原作“肥”,據《千金翼方》改。)渴爲始, 始發之時[2](時:原作“始”,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或發白[3](白:原作“日”,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疽臰[4](臰:俗“臭”字。《千金翼方》卷二十三無之,是。);似若小癤,或復大痛[5](痛:《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其下尚有“或復小痛,或發米爛大白膿子”二句,義更完備,可作參考。),皆是微候,宜善察之。欲知是非,重按其處,是便隱痛[6](痛:原脱,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補。),復按四邊,比方得失。審定之後即灸,第一便灸其上二、三百壯,又灸四邊一、二百壯[7](壯:原作“炷”,據《千金翼方》改。)。小者灸四邊,中者灸六處,大者灸八處,壯數、處所不患多也。亦應即貼[8](貼:原作“怗”,據《千金翼方》改。)即[9]敷(即:《千金翼方》卷二十三無之,是。),令所得即消。内服補暖湯、散。不已,服冷藥,外即冷敷。不已,用熱貼。貼之法,開其口,泄熱氣。

严重的痈疽,在未出现局部体征之前,可有先兆症状。最先表现为饥饿、口渴。初发的时候,有些患者局部肿起色白,好像是小疖肿,有些人还伴明显疼痛,都是些轻微的症候,应当引起重视,如果想要确定是不是痈疽,可重按患处,如果是便会有隐痛,再按压其四周,对比皮肤的软硬程度,确定其范围大小,确定之后便用灸法,首先灸患处二三百壮,再灸四周一二百壮。面积小的只灸四边;面积中等的灸六处;大的灸八处,灸的部位越多越好。可同时配合外用药贴敷,让肿胀尽快消散。并内服补暖汤、散。如不好转,内服之药可冷服,外用药可冷敷。若还不能好转, 可用药热敷。贴敷的方法,应在药的中央留出开口,露出皮肤,以便热气外泄。

相癰疽[1](疽:原脱,據本卷原目録補。)知有膿可破法[2](法:原作“已未”,據本卷目録改。)

判断痈疽已成脓及其砭刺的方法

癰大堅者,未有膿。半堅薄,半有膿。當上薄者,都有膿,便可破之。所破之法,應在下逆上破之,令膿得易出,用鈹[1](鈹:原作“挑”,據《千金翼方》卷二十三改。)鍼。膿深難見,上肉厚而生肉,火鍼。若外不别有膿,可當其上數按之,内便隱痛者,肉殃堅者,未有膿也。按更痛於前者,内膿已熟也。膿泄,去熱氣,不爾,長速,速即不良。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上)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上)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庄子(内篇)

    庄子(内篇)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中华国学经典(随园诗话)

    中华国学经典(随园诗话)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国学经典(诗经)

    中华国学经典(诗经)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永远的八尾

    永远的八尾

    她回头了,好美,但是,为什么,头好疼,她张嘴了,说的什么?九尾狐:“你该走了”什么,她说什么,希望,下辈子还能见到你......
  • SOS迷云

    SOS迷云

    这是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探索无限的未知。
  • 惹火妻子不许跑

    惹火妻子不许跑

    因为半卷美男图,不远千里地寻找传说中的神奇国度,无边无际的沙漠下果真有个满是珠宝和美男的沉死王朝,亲了下美男神像,他竟然都活过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麦秋月十七

    麦秋月十七

    程默离开那天陈捻因为家人在旁边于是狠狠的憋住了眼泪在晚上八时左右陈捻终于释放大声的哭了出来哭到十二点左右好不容易止住后因看到一些伤感的东西又哭到了一点左右后睡着第二天醒来陈捻第一时间意识到程默已经离开泪水又夺眶而出那一天陈捻没有吃饭一天都呆在床上断断续续的哭了一天嘴唇发白心脏疼的要死四年后他们在H市一条人声嘈杂的街道上相遇程默那双自带抑郁气息的眼睛依旧如初但是好像没有第一次见时那么亮了陈捻也没有四年前那么天真烂漫了“如果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你,我一定会主动上前牵你的手给你一个拥抱”
  • 灵巫浴月传

    灵巫浴月传

    那是一场献祭,一首亡灵曲,熟悉的声音将她在浩瀚苍穹中召唤。本是一缕芳魂,本是一个阴谋,“汝如放弃生命,吾将替你完成遗志。”灵山十巫终将聚首,掌控日月,驾驭时间!巫女现世,天下大乱!
  • 家庭按摩大全

    家庭按摩大全

    《家庭按摩大全》满足了人们小病自己能治疗,不打针、不吃药、不花钱、不上医院的愿望,在动动手、推、按,捏、摩之间,就达到了解除病痛的效果。相信《家庭按摩大全》一定能成为您健康生活的指南!
  • 锦绣良田:病娇相公太腹黑

    锦绣良田:病娇相公太腹黑

    唐灵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穿越了,更不敢相信她的相公竟然是一个病秧子,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唐灵逃避。好吧,病秧子就病秧子吧,我治行吧?可是相公你这不吃药就是你的不对了吧?某人笑得天真无邪,“我要娘子喂我吃。”唐灵面无表情的将药放到了某人的嘴边。某人摇头,“要用嘴喂。”唐灵冷笑着捏起某人的下巴将药灌了下去。完美如何调教相公从此走上甜蜜的生活,这是唐朵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 冷魅女皇帝天下归一

    冷魅女皇帝天下归一

    妖异的异色瞳孔,狰狞的骷髅面具.她……原本是夜卿家族中不得宠的庶女,一次偶然中了剧毒,双眸变色(一红一橙)被人说成妖孽、不详之人……陷害、暗杀……屡屡发生在她身上。一次逃婚,被嫡妹推入悬崖,生死未卜……三年后,王者归来,崛起西烨王国。她……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鬼皇君。五年后,灭仇族,屠天下,统一大陆。成为第一位大陆归一的女皇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