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5400000002

第2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2)

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同上)“唯乎彼”,彼名当于彼实。“唯乎此”,此名指于此实。“彼”的名必须专指“彼”的实,“此”的名必须专指“此”的实,才是“名正”(正名)。如果“彼”的名指“彼”又指“此”,“此”的名指“此”又指“彼”,彼此混淆,就是乱而不正了。公孙龙要求“名”必须有确定性,即概念不能混淆和偷换,这是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矛盾律的要求一致的。

“白马非马”,据传原来是战国时宋国的稷下辩士儿说首先提出的命题,但儿说的学说没有保存下来。公孙龙对这个命题作了深入论证,从逻辑上区分了外延和内涵的不同,从哲学上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区别。他说: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公孙龙子·白马论》)这里明确指出“马”包括黄马和黑马,而“白马”则不包括黄马和黑马,这等于说“马”与“白马”的对象(外延)是不相等的。“马”与“白马”不能是“所求一也”。公孙龙还从属性即内涵方面去区分“马”与“白马”的不同: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马(“马”,道藏本原无“马”字,从谭戒甫说补。)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意思是说,马泛指一切马,并没有颜色的限制,而白马则在颜色上有确定的限制。这里,白马与黄马、黑马,以及与马有“无去取于色”与“有去取于色”的内涵区别,并没有否定“白马”中包括有“马”的内涵。公孙龙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论述了白马与马的区别,他也并没有把“白马”排斥在“马”的外延之外,他说:“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同上)意思是说,马都是有颜色的,所以才有白马,假如马是没有颜色的,从哪里取什么白马?这说明公孙龙认为白马是指白色的马,是马的一种,一部分。公孙龙还说:“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同上)黄马之所以是非马,是因为黄马异于马。这也说明,《白马论》中的“异”与“非”是同义词。“黄马非马”是说黄马异于马,同样“白马非马”也是指白马异于马,并不是说白马不属于马,不是马。

总之,“白马非马”的命题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反映了一般与特殊的逻辑关系,指出共性的“名”和特殊的“名”具有不同的外延和内涵,所以是具有正名意义的逻辑命题。公孙龙《白马论》还在逻辑上肯定了两个概念的蕴涵关系(类属关系),从而也肯定了哲学上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这又等于否定了他自己的“离坚白”的命题。

六、《庄子》的“形色名声不足以得彼之情”的观点

先秦时代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对名实关系问题有些正确的论述,《逍遥游》说:“名者,实之宾也。”“宾”,从属、派生的东西。肯定实是第一位的,名是反映实的。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全书来看,《庄子》更多的是反对儒、墨的正名思想,反对正名治国说。《天道》篇说: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治之末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变”,谓演绎、阐发。“五变”、“九变”,指论述的次序:一天、二道德、三仁义、四分守、五形名、六因任、七原省、八是非、九赏罚。前后轻重主次不能颠倒。)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知”,通智。“落”,通络,包罗。“雕”,粉饰。“能”,能力。“形名”,即名实,循名责实。“比详”,比较,详审。这是阐述形名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形名只是“治之具”,即统治的手段,而不是“治之道”,不是治理天下的大道。形名是下之所以事上的工具,这种工具必须服从道——总原则。

《庄子》从多方面贬低甚至否定名言概念的作用:

(一)无形的“道”是不可名言的。《庄子·知北游》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不当名。”“道”是不可言不可名的,一说就会错的。《庄子·秋水》说: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此句“致”上原有“察”字。依马叙伦、严灵峰之说删。),不期精粗焉。“无形者”,指无形迹的“道”。“不可围者”,指没有外围的“道”。这是说,所谓精小粗大,只是期限于有形迹的事物,而“道”是无形迹的、不可围(无限)的,是不能用名数表达,也不是数量可以穷尽的,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体“道”是不能用语言表达,也不能用概念把握的。

(二)变化的万物也是难以名言的。《庄子》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庄子·寓言》)

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庄子·山木》)“皆种”,都有种类。“禅”,代替、代谢。“始卒”,始终。“伦”,次序。“正而待之”,谓顺任自然的变化。就是说,万物各有种类,以不同形状相代谢,首尾相接,如环一样,怎能知道它的终结和开始?顺其自然的变化就是了。《庄子》认为,万物是变化不已的,是静止的概念所无法表达的。

(三)名言自身并无确定的内容。《庄子》说: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庄子·齐物论》)“吹”,风吹。“特未定”,不可为准。“”,初生的鸟。这是说,言论并不像吹风,发言的都没有定准。是发了言呢,还是没有发言呢?人们以为自己的发言不同于小鸟的叫声,到底是有分别呢,还是无分别呢?又说: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同上)“巧历”指巧于计算的人。“凡”,凡夫,普通人。意思是说,我已经说了话,但不知是真说了呢?还是没有说?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既已成一体,还要名言吗?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说没有名言吗?万物一体再加上我所说的就成为二了。二再加言中的“一”就成了三。这样往下计算,即使最善于计算的人也不能算出最后的数目,何况普通人呢?从无到有已经生出三个名称了,何况从有到有呢?事情是不能推算、不能名言的。

《庄子》还认为大道的意义是不可言传的,记载大道学说的书籍也是不可贵的。它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这是说,世人所尊崇的大道记载在书中,书中所记载的不外是语言文字。语言的可贵在于它所表达的意思,意思又带有言外之音,这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而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其实世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可贵的。看得见的是形和色,听得见的是名和声。可悲啊,世人以为从形色名声中可以得到道(“彼”)的实情!如果从形色名声中实在无法得到道的实情,那么知道的不说,说的并不知道,世人又怎能了解呢?《庄子》强调“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凡是形色名声,书中言语文字,都不足以表达大道,书本知识很难因语言文字而成为可贵的。

在名实关系问题上,《庄子》尖锐地提出了名言概念能否反映、把握道和事物的问题,暴露了人的思维中的抽象和具体、静止和运动、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揭示了名言概念的局限性,这是有意义的。但是,《庄子》以道的无形性、事物的流变性和名言的相对性,否定名言概念的作用,否定名实之间的同一性,陷入怀疑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七、后期墨家的“以名举实”和“名:达、类、私”说

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取实予名”的思想,提出“以名举实”的观点,批驳把事物属性和事物相分离的错误观点,并且对名的分类和同名的歧义作了论述。在“名实”之辨上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以名举实”

《墨子·小取》篇提出“以名举实”的命题,阐发了名称、概念表述客观实在的思想。“举,拟实也。”(《墨子·经上》)“举,告以之(“之”,原作文,据孙诒让校改。)名,举彼实也。”(《墨子·经说上》)“举”是模拟客观事物的实相。“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墨子·经说上》)“实”是“所谓”,即客观对象、内容;“名”是“所以谓”,即形式,是用以表述客观事物的。有“所谓”之实才有“所以谓”之名,有实才有名,无实就无名。实是决定名的,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名实耦”,是指主观形式和客观对象的统一,即名实相符。《墨子·大取》篇也说:“诸圣人所先为人欲名实,名实不必名。”意思是说,圣人的当务之急是考核名实,但实不必名而存在。这也是认为,先有其实而后才有其名,实在先而名在后。

“以名举实”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方式,《墨子·经说下》说:或以名视(示)(孙诒让说“视”与“示”通。下同。)人,或以实视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视人也。指是(霍)(孙诒让说“臛”或当作“霍”。谭戒甫认为“霍”即“鹤”字。)也,是以实视人也。交流思想或者是以名示人,或者是以实示人。如说某友人是富商,是以名示人。用手指鹤,是以实示人。

后期墨家还强调事物的属性是不能离开事物而存在的,他们反对公孙龙的“离坚白”的观点,认为石头的坚白属性绝非离开石头而独立存在。坚白是和石“相盈”,即相联系着的。“苟是石也白,败是石也,尽与白同。”(《墨子·大取》)如果这块石头是白的,就是把它打成碎片,也还都是白的。白的性质存在于石头之中。坚的性质也是如此。“坚白,不相外也。”(《墨子·经上》)坚与白同属一块石头,无坚不白,无白不坚。又说:“坚白之撄相尽。”(《墨子·经说上》)“撄”,彼此接触。石头的坚与白是不可分离的。就是说,坚白是石头所固有的。又说: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墨子·经说下》)“智”,同知。这是说,坚白统一于石头,坚和白又是两种性质,接触石头时知坚不知白,看石头时知白不知坚,这是可以的。但是,所知和所不知俱在于一物。后期墨家强调物性为物质所固有,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名:达、类、私”

后期墨家根据外延的大小,把“名”区分为三种,《墨子·经上》说:“名:达、类、私。”《经说上》解释说:名: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之名”,原作“文多”,从梁启超校改。)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子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达”,通。达名,通于一切的名,即最高的类概念,最普遍最一般的概念。凡是客观存在(“有实”),必得这个名称。如“物”就是达名。类名,一类具体事物所共有的名,即一般的类概念,普通概念,如“马”。私名,某一个体的名称,不是概念。私名,“止于是实”,专指某一特定事物,不得移称其他事物。如“臧”,即私名。达名、类名是概念,私名是名称。可见古代讲名,既指概念,也指名称而言。这里所讲的“名:达、类、私”,即名的普遍、特殊、个别三个层次。

(三)“同名之义”

名的意义往往是多种的,这就有“同名之义”,即名称、概念的歧义问题。后期墨家曾指出一名多义,即多义词,如“为丽不必丽”(《墨子·经说下》),上一丽字为相偶,下一丽字为美丽。意思是相偶不必定美丽,而不是相偶不必定偶。这都反映出古代哲学家对“名”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深度。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心灵故乡

    心灵故乡

    故乡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躯壳自我的故乡,另一种是心灵自然本性的故乡。躯体的故乡是生我、育我、长我、成我的地方;心灵的故乡是自然本有、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归依处。本书集结证严系列演讲中的精华文稿,完整呈现出证严诠释事理的用心,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质享受的今天,让迷失在滚滚红尘中的自性重现,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热门推荐
  •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会赚钱,会花钱(Mbook随身读)

    这本《会赚钱会花钱》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教您学习怎样像富人一样思考,并且能够让您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使您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万年恩怨情仇弹指一挥间

    万年恩怨情仇弹指一挥间

    他与她的爱情只是残飞坠与金鱼草的同时绽放,只是一场虚无。凡尘对与错,交互错杂,而天界未尝不是如此。你对我错,我对你有恩,他对你有仇,你又对她有情。可在这大是大非面前,一切又显得虚无缥缈。或许这时莫韵离才明白这个道理吧。从此他与她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笔勾销。。。。。。
  • 荒祖录

    荒祖录

    本书分八卷,每卷讲述或热血,或缠绵的玄幻言情故事。书中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还从现代和古代,从小孩到成年人,从女人和男人的不同视角,向读者展示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情感。看本书的同时,傲娇的小莲和呆萌的始霖还会教你很多历史知识和品牌艺术鉴赏哦!
  • 四妃也嚣张:惑乱天下

    四妃也嚣张:惑乱天下

    现代特工杀手团却意外坑爹穿越到架空大陆,紫曦大陆。这片看似平静祥和的大陆,不知暗藏怎样的玄机。坑爹穿越后,成为王朝四大外姓王爷的女儿,经过时间的变化,大陆朦胧的面纱即将揭开,六界各自的主宰,惑乱天下的祸水,天界四大帝王的穷追不舍,又是否能抱得美人归?等待了千年的爱情,又是否能重归于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沌城:千秋阴蛊

    混沌城:千秋阴蛊

    她称霸恶魔界,凭一世美貌争夺了安大校草--安井辘。杀阁祭仙君,谋得“镌劫之书”,普知天下之人历尽的困险,掌握天下恶魔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凭借超强“噩耗力”打败嗜血族的头领,谋得篡位,改族灭亡。但一切的一切,都被他人掌控其中,被利用,害的自己种族就此灭亡。终究,惭愧的自己痛不欲生,将自己永垂不朽的心脏移植给了蛮麟,最后,身体被葬在了千年冰湖之中。蛮麟复活变善,失忆。最后已那颗曾经记载了千秋阴蛊的性格特点的心脏使得自己变成了第二个千秋阴蛊后赢取了安井辘的芳心。
  • 西游大反派

    西游大反派

    “大大大大王,打东边来了个肥头大耳的和尚,他说他叫唐三藏,身边还带了几个恶形恶状的徒弟。”“取我披挂武器来!今日加餐。”
  • 武级天尊

    武级天尊

    主角;林萧,因小时候被龙上[真名:龙翼]屠遍了满门,从此心怀恐惧,后来被龙阳天尊[世上唯一的一位天尊]踏上了不平凡之路,为了给家人报仇,身上压压抑和仇恨的心,渐渐的走上去龙天国的道路……
  • 重生之末世救赎

    重生之末世救赎

    一场惊天对决之后,他陷入长久的沉睡。再睁眼时,世界已天翻地覆。这片混乱不堪的大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且看他重拾修行,在这末世之中,踏出一条康庄坦途!
  • 鬼妻大人

    鬼妻大人

    民国五年,张二,被打发下山的半吊子神棍,在槐树村却遇到了他平生最难忘的事情——结识鬼妻,正是因为这鬼妻的身份,使得他从一个半吊子神棍走向了一个真正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