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6600000010

第10章 一安史叛乱之前的儒教哲学(6)

1《五经正义》论经 《五经正义》(后简称《正义》)的主持者孔颖达,其儒学造诣在隋代就已经脱颖而出,得到当时名重海内的大儒刘焯的尊敬。入唐后做了国子祭酒,唐太宗就命他主持《五经正义》的撰写。先后参加者有顔师古、贾公彦、杨士勋、于志宁、张行成等二三十位硕学大儒。所以,《五经正义》的主张,代表着当时一代儒者的共同主张。其《周易正义序》开宗明义指出:“易者,象也;爻者,效也。”所谓象,就是圣人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所谓效,就是“云行雨施,效四时以生万物”。简而言之,《正义》认为,《周易》描述的内容,乃是天道。对于天道,必须遵行:“若用之以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这是传统天人感应学说的集中表现。那么,天道的内容是什么?《周易正义卷首》(后简称《卷首》)论道:“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也就是说,易,其基本意义就是变易。而变易的载体,就是阴阳二气:“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易的阴阳二爻,就是阴阳二气的象征。《周易》所描述的变化,就是现实的昼夜交替,四时更迭。这样的变化,就是天道。变化之中,又有不变。《易纬·乾凿度》说过,“易有三义”,即变易、不易、简易。《卷首》援引郑玄及其以后崔觐、刘贞简等儒者的意见,认为不易的是“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这样的意见,分明表现了巩固新兴的唐朝政权的要求。孔颖达等认为,以前的《周易》注本,以王弼为最好。《周易正义》的根据,就是王弼本。王弼在他的《周易》注中,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命题。《卷首》关于有无之争说道,圣人作易的目的,是要展示教化的原则和方法。而教化的原则和方法,必须是有,而不能是无。所以《卷首》认为:“易之三义,唯在于有。”有,是易的全部意义所在。因为有是从无出来的,所以,有,也就包括着无:“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而所谓无,就是《周易·系辞传》所说的形而上者,是道;所谓有,就是《系辞传》所说的形而下者,就是器用。《正义》不否认“有生于无”的命题,但是认为,易的根本意义在于有。这是孔颖达虽用王弼《周易注》作底本,但和王弼的重大区别之处。对于《尙书》,《正义》认为这是孔子整理的先代政治文献,为的是给后人留下行事的法则,涉及哲学意义的不多。《诗经正义》,以《毛诗》为底本。《毛诗正义序》论述了诗的意义和作用。该序言说道,诗的意义,一是歌颂,二是防邪。它是人们在外界刺激之下感情的自发流露。心情舒畅时,就有欢乐的歌;烦恼时,就有悲伤或哀怨的歌。作诗的,借此可以抒发情感;听诗的,可以改正错误,趋向正道。所以,序言赞同《毛诗·关雎序》所说的“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说“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

这就是说,诗的意义,首先是献给鬼神的,其次是纠正政治的失误。把诗献给鬼神,也是因为诗最能感动鬼神,使他们降福或降祸。《毛诗·诗谱序》说,孔子留下这三百篇诗歌,是因为“勤民恤功,昭事上帝,则受颂声,弘福如彼;若违而弗用,则被劫杀,大祸如此。”因为吉凶的由来,在于感情的萌发和积累。《正义》完全赞同这个意见,认为用诗和不用诗,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用诗则吉,不用则凶。”把诗歌作为歌颂上帝、纠正过失的工具,是儒家对于诗歌的基本态度,也是儒者重视诗歌的基本原因。不深刻体会这一点,就难以正确理解古代的诗歌。而在对待诗歌的态度上,也分明表现着儒家对待上帝、鬼神的虔诚。儒家对礼的重视,已经是古代文化研究者的一般常识。唐代所说的“五经”,礼经指的乃是《礼记》一书。在《礼记正义序》中,作者们依据《礼记·礼运篇》所说“礼必本于太一”,认为礼存在于天地未分之前,具有规范天地、人伦的伟大作用。圣人就是根据天地自然的尊卑法则,制订了礼仪制度。因此,在《礼记正义》的作者们看来,天地剖分之初,就有了君君臣臣的治国法则。《礼记正义序》认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他的本性,是安静的。由于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喜怒哀乐之情,动静爱恶之心。这是本性的萌动或发作。心地干净者,可以不为外界的刺激感动;但心地浮躁者,却可以无所不为。古代圣人为了防止人们走入邪路,于是制订了礼仪,使他们归入正道,就像修了堤防使水归入正道一样。按照礼仪行事,家族就平安,政权就巩固,社会就安定;不按礼仪行事,制度破坏,国家就混乱多事,日月星辰的运行就不正常,人和鬼神都会抱怨。于是作者总结道:人之所生,礼为大也。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辩君臣长幼之位,是礼之时义大矣哉!依这样的总结,则礼的首要作用,是事奉“天地之神”,其次是“辩君臣长幼之位”。事奉天地之神,是宗教义务,也是为了获得天地鬼神的福佑;辩君臣长幼之位,可以使人人养成遵守秩序的习惯,从而保证国家的治理。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唐初的儒者继承了孔子以来由汉代儒者们着重强调的思想,那就是以礼治国,礼是治国之本。唐代前期儒教礼仪制度建设的兴盛,是《礼记正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唐初所说“五经”中之最后一部,是《春秋·左传》。《春秋正义序》认为,王者的职务,一面是调整日月星辰的运行,一面是顺应天道治理百姓。政治状况优良,日月运行就正常,四季风雨就调和。这样,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如何治国?《春秋正义序》同意《左传》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并且认为,祀,就一定要尽心尽意地对鬼神敬畏;戎,不要进攻无罪者。如此行事,也就是合乎礼:“盟会协于礼,兴动顺其节”。假如有所违犯,《春秋》就指责他们的罪恶;假如遵守礼仪,《春秋》就表扬他们的善行。这样,《春秋》一书,就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是借历史事件讲述应该遵守礼仪制度的道理。所以,《春秋》不是史,而是经。由于论述《春秋》的意义在于维护礼仪制度,所以《春秋正义序》又提到了《礼记》:“若夫五始之目,章于帝轩;六经之道,光于《礼记》”。既然“六经之道,光于《礼记》”,那么,五经之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礼记》了。而礼的首要作用,就是祀;祀的最高对象,就是天地。这样,《周易》讲的是天道,诗的首要任务也是要“感天地,动鬼神”,《礼记》不必说,《春秋》的大意,也讲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就是祭祀和战争,那么,讨论祭祀的对象和祭祀的意义,以及人与这个对象的关系,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祭祀的最高对象,是天,或称昊天上帝;此下是众多的鬼神。那么,什么是昊天上帝,什么是鬼神呢?

2《五经正义》中的上帝观念上帝鬼神观念,既是儒教的神学问题,也是一般哲学问题。称上帝为“昊天上帝”,最早见于《诗经·云汉》“昊天上帝,则不我遗”和《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晋代曾将昊天上帝作为上帝的名号,但由于政权更迭,上帝名号也多次变化,隋唐时代,才又将上帝名号定为昊天上帝。对于“昊天”的解释,过去的儒者人各异说。一种是说四季不同,对天的称呼也不同。《尔雅·释天》说:“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汉代欧阳氏传《尙书》,说春为昊天,夏为苍天。也有人说,《尔雅》的另一版本,也说春为昊天,夏为苍天,与欧阳氏相同。这些解释,都是儒者们的一家之言。唐代定上帝为昊天上帝,对昊天的解释用的是《毛诗·黍离篇》对“悠悠苍天”的解释:“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这就是说,那离我们又高又远的一团浩大元气,就是我们的上帝。它有一副仁慈的心肠,并且从上面监视着人间。所以我们把它尊为上帝。汉代《白虎通义》对天的解释是:“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在“居高理下”这一点上,唐代和汉代的儒者是一致的,但是从众多解释中,把昊天突出出来,则明显是接受了宣夜说的观点。然而无论是把天看作居高临下的物质体还是一团浩大元气,把天作为崇拜的至上神这一点则没有任何改变。唐代儒者把取自《毛诗》对天的解释,推广到其他的经注。《周易正义·乾》道:“天,乃积诸阳气而成天。”阳气,其性质轻而清,和认为天是元气,只是从不同角度而言,如同对天既称昊天,又称苍天一样,没有矛盾。阳气,是说天体轻而清;元气,是说天生育万物,为万物之元。那么乾是什么意思呢?“天者,定体之名;乾者,体用之称。”(《周易正义·乾》)乾,乃是指天的作用。天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生育万物,所以《周易》又称乾为“乾元”。而乾元的意思,就是“阳气昊大,乾体广远,又以元大,始生万物”。因此,天,就是那一团浩大元气、或称阳气的存在物,而它,也就是我们的上帝。它的作用之一,就是生育万物。在对《系辞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解释中,《周易正义》再次指出,乾坤说的是天地之用,不是天地之体。同时,乾坤又各有自己的体。乾的体是健,而坤的体是顺。这里所说的“体”,指的是它们的基本性质。长孙无忌和许敬宗等在制礼时所确定的上帝观,就是孔颖达等在《五经正义》中所确定的上帝观。儒学,为儒教的宗教实践提供着理论的根据和说明。那么,天为什么又称为帝呢?孔颖达等在《尚书正义》中说,帝,是天的名称之一。帝的意思是“谛”,说的是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言公平通远,举事审谛”(《尚书正义·尧典》)。这里的“无心”,意思是没有行为的“故意”。也就是说,帝,是天的处事公正无私,又审慎明察,没有错误。这正是人们对至上神的期待。因此,“天之与帝,义为一也”(《尚书正义·尧典》)。人间的君主,他们的德行可以和天相同,所以可以称帝;但他们却没有天那样的形体,所以不能称天。因为天的得名,其根据是它的形体。这样的天,是无情的。

《周易正义·乾》道:“天本无情”,而万物有情。情,相对于性而言。性是“所禀生者”,情是“随时念虑”。天不随时念虑,所以无情。“天无情说”,当是承继魏晋时代“圣人无情说”而来。《三国志注·魏志·钟会传》引何劭所作《王弼传》,称何晏立论,认为圣人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当时人们认为立论甚精,钟会等人曾加以传播。后来晋代的王衍,也说“圣人忘情”《世说新语·伤逝》说是王戎。。但王弼不同意圣人无情说,他认为圣人超越一般人的,是他的“神明”,即思维功能;但喜怒哀乐之情和常人是一样的。唐代儒者对天有情无情的认识,显然是从何晏等人的圣人无情说而来。不过,这只是一般原则,当某些情况下,这无情的天也会发怒。这样的天,也是无心的。《周易·乾》说,乾有元亨利贞四种德行。《正义》解说道,天的运行和生育万物,都是自然而然,从无生有,是无为而自为。所以“天本无心”,也不去故意创生元亨利贞之类的德行。把这四种德行说成是天之所有,是圣人把人事托之于天。在这里,所说的天无心,仍然是天无行为的故意。在解释《周易·系辞下传》:“天地缊,万物化醇”时,《周易正义》重申:“天地无心”。万物的变化,只是由于阴阳二气相互纠结交合,自然发生的现象。因此,天或天地无心,只是说天或天地没有行事的故意。但儒者一贯的立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也叫天心。天既有意志,人就必须遵照天意行事。所以,探测天的意志,以便按照天的意志行事,是儒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古文尚书·舜典》说:“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正义》认为,这段话的意思,和《周易·系辞传》所说的“天垂象,见吉凶”意义是一样的,都说的是日月五星的运行,反映着政治的得失。舜就是要观察日月五星的运行是否正常,以检查自己的接受禅位是否合乎天心:“舜察天文,齐七政,以审己之受禅,当天心与否也”。而“以齐七政”以下的文字,则是说舜观察了日月五星之后,知道自己接受帝位是合乎天心的,于是就履行天子的职责,祭祀上帝和群神。不仅虞舜,而且商汤,其行为也是符合天心的。《尚书正义·汤诰篇》道:“汤之伐桀,上应天心,下符人事”。而天心,或称“帝心”即上帝之心,与人事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古文尚书·皋陶谟》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尚书正义》道,这说的是天借用百姓的耳目聪明来观察人事,善者赏而恶者罚;说的是“皇天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们的意愿,天一定会听从。《孟子·万章篇》曾引《尚书·泰誓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意思和《古文尚书·汤诰篇》是相同的。《古文尚书》被清代学者证明其为伪书,但天有意志、天的意志就是百姓意志的思想,则一直是儒家的基本信念。天有意志,就要发布命令,天的命令就是天命,天命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周易·无妄》:“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周易正义》解释道,威刚方正,私欲不行,这是天的教导和命令。既然是天的教导和命令,就不能违犯。《尚书正义·咸有一德》篇,作者指出,天给人命令,没有言语,也没有文字,只是保佑他,使他成功,比如使商汤伐桀成功,这就说明汤接受了天命。汉代纬书说,圣人接受天命,或者是出现黄龙玄龟,或者是出现白鱼赤雀,或者是龙马负图,神龟衔书等等。《尚书正义》认为,在正规的文献典籍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是汉代儒者们“假托鬼神,妄称祥瑞”,在孔子时代,没有这些说法,或者即使有,孔子也不会相信。天命之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任命君主。

同类推荐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星云日记44:放光

    星云日记44:放光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心地功夫”、“第二个春天”、“观念就是财富”、“放光”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谨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南怀瑾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的却是这个最普通的称谓——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这样称呼他!
  •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执念已消除

    快穿之执念已消除

    自打绑定系统以来,楚卿卿的内心便长久以来处于无比崩溃的状态,只因有个聒噪的系统一直在她脑海里重复念道:消除寄主执念,维护世界和平……于是,楚卿卿走上了维护世界的道路。
  •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书从理财的心理准备及理财的实际操作两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理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面地讲述了理财的各种方式、方法,为投资者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各种实例的穿插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延续了以往理财类图书的理论基础,更深入贴近实际,包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应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本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理财方向,并辅以各种典型事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清新雨后

    清新雨后

    佛曰:你们这些痴男怨女呦,就不能消停会!一个带点小穿越的故事
  • 异兽

    异兽

    本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性子,各种麻烦却接踵而至。肩负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到最后却要与自己的使命背道而驰。造化弄人,命运多舛。
  • YLAY四千金vs维尔四少

    YLAY四千金vs维尔四少

    摩天轮一次次的旋转,当四大魅力千金那命运的齿轮旋转之时,遇上帅到爆的帅锅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恋情?冷酷,火爆,可爱,优雅的四千金会不会拥有一段甜蜜的记忆和圆满的结局?
  • 逆天拍卖行

    逆天拍卖行

    萧千夜逆天了,跳河竟然跳出了一座拍卖行!什么?你说你被世界通缉了!夭寿啦!快去找拍卖行!什么?你说你妖魔缠身?老衲建议你去找拍卖行!什么?你的万贯家财都不要了只想拍卖一只五爪金龙?什么?外星人开着星际战舰开战了?来来来。新鲜出炉的外星人,起拍价1块钱。附赠星际战舰啦!自从有了拍卖行,万界就是他的后花园,星际战舰,大能修士,只要有钱应有尽有!萧千夜:我只想赚钱撩妹而已,却成了宇宙的守护神…来来来。别挤别挤,都排队交保护费了!
  • 火龙星争霸

    火龙星争霸

    一个曾经大杀四方、神一般存在的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蕞尔小国逼到了濒临灭亡的边沿……国家危难之际,人们竟然把救国救难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被开除学籍后到处风流快活的阔少身上……
  • 烈焰炽晨

    烈焰炽晨

    他是温孤集团总裁,禹家长孙,他给她万千宠爱,到头来却发现,她才是他的最大仇人!被仇恨冲晕头脑,他全面报复,直到她的孩子意外流产,才后悔莫及!她对他失望透顶,神秘消失。他被思念折磨不成人形,开始追查她的下落,却意外发现,当年真相并非如此。
  • 重生九零有点甜

    重生九零有点甜

    上辈子,生性懦弱的秦婉舟只在坚持读书上面硬气了一回,可是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为了逃出那个小山沟,她不惜与家里人反目,成为了被人戳脊梁骨的不孝女。重活一世,面对穷得揭不开锅的家,秦婉舟撸起袖子,还是赚钱要紧,赚钱要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