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工商业和金融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不论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还是从事借贷业务,从业的人都必须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拥有这样的人才,企业才能繁荣昌盛;没有这样的人才,企业必然办不好,甚至失败。
在长期经营管理中,晋商深深认识到:“号事之兴衰,全在人位之高下。”“事在人为,得人则兴,失人则衰”。晋商重视人才,体现在:把最好的人才用在商业上;对人才有严格的培训和招聘制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等等。正是精挑细选的无数商业精英,创造了晋商几百年的辉煌。
遗憾的是,晋商最后的失败也与对人才的失察有关,用错了人,导致了票号的失败。而且,晋商用人非乡亲不用,也妨碍了更多人才的引进,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重视商业人才
能够进入票号的,都是可造之才,这和晋商重视商业人才有关。“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这是晋商得以成功的又一秘诀。也就是说,家里最优秀的“子弟”往往被选拔去经商,而不是科考入仕,这和当时的观念是很不一致的。
我们知道,按中国封建的传统观念,士、农、工、商之中,商业为末等。但山西人却把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去走科举之路,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说明了山西人特立独行,突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对商业人才的重视。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读书做官”,可是晋中一带,经商的风气比做官的风气要浓重得多,追逐商业利润已经形成一种风气,甚至开始冲击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雍正时人们说:“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光绪年间晋中一带都送子弟去经商,而不是去“读书做官”。
明清以来,在山西以商为荣渐成风气,山西榆次人常麒麟已选拔贡,却弃儒经商。
“子贡亦贤人,吾从子贡。”——常麒麟
这说明,金钱对晋中许多人的诱惑力已超过了权力,当时广泛流行的“生子有才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就是这种状况的生动反映。当个七品官,堂堂皇皇,固然荣耀,但是却觉得不如手中真金白银来的实在。这体现了中国人重实利而轻名分的实用主义的新的价值取向。
这些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决定了明清时期的晋商,是一支由各家各户精心选拔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人物组成的商人队伍,是一个富有勃勃生机和卓越才干的商人群体。而这也正是晋商得以称雄500年的真谛。
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对于商帮的成功也是同样如此。晋商数百年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江山代有人才出”。
而晋商对于人才,是把人文因素摆在第一位的。在对人才的培养中,晋商立足于修身正己,集儒、道、兵、法诸家文化之长于人才素质要求,尤其是在实际的业务工作和艰苦的环境中给予每一个人的锻炼、考验,使他们不仅具备商家鼻祖所言智勇仁强的基本素质,还特别地具备了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条件的刚强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正是这种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才使晋商在明清500年间纵横捭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能够阻挡他们南征北战,甚至欧洲商人亦望之生畏。晋商的这种精神特质,为“学而优则商”注入了特殊的内涵。
我们以一个当年票号职业经理人的故事,来切实感受一下这种人才的成长过程。
齐梦彪是山西定襄人,其父齐赞臣是太谷志诚信票号的财东之一孔家的私塾教师。齐梦彪随父住在孔家。当时山西票庄已名满天下,总号设在平、祁、太三县,号中人员都是这三县人,外县人还没有进号的先例。齐赞臣恳请东家,才使齐梦彪得以进入号中。掌柜和伙计们碍于东家的情面,不能对他过分苛刻,但也非常冷淡。所幸齐梦彪相当聪明、肯干,日子一长,逐渐获得掌柜的赏识,被派出到分庄服务。
有一次,齐梦彪被派往广东分庄任职。家里人不忍心他去南方烟瘅之地,但赞臣却对儿子说:“我知道你是去冒险了,但是你要知道,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咱们家庭困难,你要是在票庄能拿到股份,咱就有希望了。”
这便是普通人家期盼子弟服务于票号的心态——家庭改变命运的重担,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齐梦彪谨奉父命毅然前去,兢兢业业地为 票号操劳。十余年后,他突然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悲痛欲绝,但他父亲在给他的遗嘱中却不准他回家奔丧,否则就是不孝。
齐梦彪深知其父的心意。票号中向有定例,服务于分庄的伙计“下班”回家,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私自回家,则他在票号中就算前功尽弃,资历与成绩重新算起。为了尽快熬出头,齐梦彪只能忍痛继续工作。果然,在四年结帐时,因其工作出色,给予人力股二厘,并任广东分庄经理。从此,齐梦彪的生活开始了重大转机,在庚子事变后,被推为志诚信的总经理。
中国古人最重视孝道,但是为了商业经营,为父亲奔丧也顾不上了,这体现了在晋商极端严格的经营制度下,为了在事业上出头,晋商对个人情感的高度克制。或者说从齐梦彪的身上,我们可以充分了解票商奋斗的艰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个是要想在晋商票号或是商号中有所作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勤勉,更需要精明能干,舍得付出。另一个信息就是晋商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只要是你有才能,不论你出身如何,只要是工作出色,做出了成绩,老板就绝不会亏待你。也就是说,首先需要你有能力,其次只要你有能力,也很容易被发现和重用。
“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重商业为甚重,才华秀美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 ——《退想斋日记》
“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换”。 ——山西民谚
“山右积习,重利之念,胜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 ——山西巡抚刘与义给雍正皇帝的奏折
“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雍正朱批谕旨》
“太翁未弱冠,读书家塾,用力甚勤,人皆许其能,既乃失怙而家计甚切,母独命学陶朱术。太翁因顺志北上,据先人遗资经营二十载,家遂丰盈”。——《常氏家乘》
“常万达自少英敏,具才济干,方弱冠,遂弃制举,常怀瑜,今初而课读,颖异非常,长而经商,辛苦备至。”——《常氏家乘》
“至于寄迹尘市更有可法者,栉风沐雨,以练精神,握算持筹,以广智略,其深藏若虚也,有良贾风,其忆及屡中也,有端木风,持义如崇山,杖信如介石,虽古之陶朱不让焉。”——《常氏家乘》
“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唯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所身所托之业也。假如侧身士林,则学为本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
——《杨氏家谱》
从小相公做起
晋商在选拔、任用人才上,有着一套严密的招聘和培训方法。
晋商的商号或是票号内,既有出资开设店铺的大小资本家,大掌柜、二掌柜和 三掌柜,又有管账、跑业务、管信、接待顾客的先生,这些职位,大都是从小相公做起的。
“相公”一词,在古代是对宰相和他人的尊称,但是也有一种贬义,是指“男妓”。店铺中把刚进号学徒的少年称为“相公 ”,是取其贬义,类似古代的“男妓”,是专门侍候人的。这样低贱的行当,如果不能忍辱负重,甘居人下,是无法获得和升迁,以至获得成功的。因此,要想做一个商人,就必须熬出相公这个阶段。
既然这个行当如此低贱,农家为什么要把有文化的少年子弟送去学生意呢?
这有好多个原因。在山西普遍有一种观点,认为去学生意,首先能把子弟培养为一个勤劳的人,机灵的人,守规矩的人,有本事有才干的人。也就是说,商界是教养人的好地方,因为商界各项规矩都是很严格的。比如,商界不准假公济私,不准贪污,不准占别人便宜,不准吸食鸦片,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在店铺做个人生意和放账,等等。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人。这个观念似乎很有道理,所以凡是望子成龙的人,大都愿意送儿辈去学生意。
其次,这样做也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以至发家致富,甘愿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做小相公,店铺只管伙食,不管衣着,多数又没工钱。这样,在三年熬相公期间,不仅家庭没收入,还要为儿辈衣着花钱。可是当熬出相公成了伙计,就有了工资,若被派往外埠还有衣资。再过几年,要是能熬到顶上生意,有了一厘、几厘的人身股,除工资外,遇账期还能分红,如果是有才干的能当上大掌柜,人身股可增至一股(即十厘),那分红就更多了,确实可以发家致富。这就叫做“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中国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这些观念在晋商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正由于从商的利益驱动,所以山西经商的人多,崇商习俗浓,商成了士农工商四民之首。正因为发财致富的愿望极其强烈,晋商的子弟宁可吃尽辛苦,也甘愿从小相公做起,一步一步,登堂入室,为在商界更大的成就而奋斗。这一个“熬”字,生动地体现出他们为致富理想而必须付出的艰辛努力。
“学徒,第一要守规矩,受拘束。不守规矩,则以方圆;不受拘束,则不能收敛深藏。 顽石须经琢方成器耳。
学徒,清晨起来,即扫地、掸柜、抹桌、拭椅、砚池水、润笔、擦戥子、拎水与人洗 脸、烧香、冲茶,俱系初学之。
学徒,要站在柜后,照看柜里柜外,看人做生意,听人说甚话的买卖,彼此交谈问答 ,对答贯串,必须听而记之。
进柜学徒者,全在流动活泼第一,必须先学眼前一切杂事,谙练、熟猾、伶俐、精灵 例要目联耳听,手脚勤快。然则用心学人,戥子、银水、算盘必通。次之,听人言变,学人 礼貌。以上种种,如是,方入生意之门。
学徒,不可嘴快插言多嘴,如众人在一处议话,你可耳听,勿使眼望。又道:紧眼睁 ,慢开口。
学徒,切莫嫌大人嘴罗嗦。他说你,则是教你做人,不然说你怎的。你若嫌他琐碎, 行于脸上,下次当说你也不说了。系小人不教不训,何以成人,你去思之。
学徒,不要口钝胆怯,但凡戥子、银水、算盘、笔道、言谈、礼貌诸事,须要请教人 :某老爹、某大爷,求指教、教导。切不可拙口钝腮,一言不发,犹如木头船。一如此者, 学到老亦是不中用的。全要嘴上花梢,哄人,骗人,那人再无不教导你的,又道叫人不折本 ,只要舌头打个圆,哄死不偿命。且你学的乖,藏在你肚里,即兵火盗贼,莫能劫之,岂不 是你一生之受用也。”
——山西人商业书
“让子弟入店学徒,切莫先送入大店,何也?但大店内本钱是大的,生意是大的,气概 是 大的,眼眶是大的,穿的是绸缎,吃的是美味,如此排场,难免嫖赌,将以上行为日逐看在 眼里,日久成风,岂不误却终生,就是学成顶好的生意,总是立于险地,岂千年不散之于( 宴)席,倘一时不合,解出生意,则难寻小店之生意,岂不艰难乎。但有子弟,必须先送在 小店里学生意,而小店虽则小,但为事俱系寸金步子,论穿着,不过布单衣服,论吃者,不 过粗茶淡饭,银钱细算分文厘毫不肯费用,只讲勤俭,并不奢华,寻常日用必需,就若居家 一样,况而烧锅煮饭,上门下门也,即使过这般苦楚,见过这等行为,就晓得银钱非容易, 寻亦知当家过日,但人情物理,纤维明白。如果生意学成有六七分。然后再入大店,自是此 务明白,则不知妄为而说问渐高,见识渐远,为人毕竟超群。又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 梅花扑鼻香;不吃苦上苦,难为人上人。又道:边殊者,亦近墨者,近墨者黑,处世小入则 易大,就小则难。此说良有以也。”
“教学徒,论其资质如何,聪敏者,敏教法,鲁钝者,鲁钝教法。聪敏者不可过于严禁 他,必须缓言相训,怎长怎短,始末根由,指点明白,甚的事怎样做,甚的话怎样说,你不 向他细说分明,他怎能晓得。《论语》云:生而知之者也,上。你看世上有多少生而知之之 人乎?皆第系口传心授学而知之。鲁钝者,其教不同前,即乎同前一样教法,他也只当耳边 风,岂有为师的两样教法,奈乎!着力教乎不能成,不着力教者在矣。只此贤愚别矣。”
“教钝鲁学徒,止可慢慢管,店东亦不知替他说哪些细话,已学两年如有一银之通,再 渡可也。如仍照前鲁钝,则无教导之说话,即或教成了,亦是个灰黑灰黑者,条磨出来的黑 穗一包黑灰,并非麦子,所以成不了物者,故名。倒不如起早打发他回去,免蔽自己之名。 但教学徒的时候,切不要洒物惯盆,粗言笨语,非打即骂,狼头狼脑,使出言样行为,唬得 那学徒犹如呆子、痴子一般,越教越拙,使学徒再不能向前也,所以店东伙计为使者,亦要 有些涵养,有点爱惜,倘那学徒如果聪敏伶俐不顽皮者,必须要细心着意教他生意,到后来 成人,决不忘你授之恩也。”
——山西人商业书
同人保证
当然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成相公的,这里还要经历一段复杂的招聘制度,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票号中的一员。
山西票号的财东们在用人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极其重视“保人”制度。
什么是保人制度?就是无论是总经理 、分号经理,还是一般票号成员,要想进入到晋商的商号里就职,都必须有担保人的保证,才可在票号内服务。所以,在晋商的票号里,几乎都是山西人,因为只有同乡,才能找到保人进行担保。这是晋商经营的一个特色。
用担保的方式来招聘员工,很显然,突出的好处就是企业有凝聚力,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票号的特殊的经营形式决定的,也是不得不如此而为之。
票号的经营类似今天的无限责任公司,也就是说,老板投了钱来进行经营运作,一旦企业亏损,就要拿全部财产做为赔偿债款的抵押。这一点和西方国家的股份制不同。西方的股份制是所谓的有限股份制,股东出资入股,坐收股息,一旦企业亏赔,抵押就是企业资产本身,而不会威胁到股东自己的私产。
这样大的风险,就迫使财东在选择经理人和职员的时候,要严加审查,因为每个人都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甚至身家命运,所以绝对不可小觑。即使在与总经理签订合约时,也必须有几位保证人在场。
有了担保人,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找到责任人,同时担保人和被担保人之间都有着亲密的关系,这样也好有一个约束,也是降低风险的一个不得已的手段。
但是对于想要进入票号人来讲,寻找担保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有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知人知面不知心”,每个人的道德品行都各不相同,外人很难把握。尤其是投身到商业活动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是赚钱就是赔钱,关系重大,没有人愿意无端承担风险去做保人。所以说担保人“如无 特殊牵连,最不易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