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8100000003

第3章 领导知人善任的方圆之道

)第一节 知人善任,用人先要用诚心

任的意思,是相信他,委任给他最适当的职务,给他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其实,识人和善任是密不可分的,既要看到人才的长处,提供充分的自我发挥的机会,又要对其身上的缺陷牢记在心,防患于未然,使其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劣势,这才是作为一个领导扬善避恶的最佳措施。当然,要想让人才忠诚于自己,领导首先就要亮明自己求贤若渴的诚心,毕竟人才终归还是渴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的。

孙策收降太史慈:领导要用人不疑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当孔融紧急向刘备要求合力帮助陶谦抗拒曹操时,太史兹曾自告奋勇对刘备说:我不是孔融的亲戚,也不是同乡,只是为了分灾共患的义务。孔融感谢太史慈,使他的高义更为著名。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乡。孙策向袁术借到兵马,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巧遇结拜兄弟周瑜,礼聘张昭与张纮,前来攻打刘繇。太史慈再度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但是刘繇看他年轻,不敢重用,引起太史慈的不满。适逢孙策来到神亭,太史慈不顾一切,与孙策相斗,孙策刺着太史慈的马,取走太史慈项上的手戟,太史慈也取得孙策的头盔。接着两家骑兵前来应援,才各自回营。孙策欣赏太史慈的英勇,和周瑜商量活捉的计策。太史慈被捕,孙策立即亲自为他解缚,握着太史慈的手说:“如果神亭相斗,你擒得我,会怎样处置?”太史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邀他共同举事,太史兹说先要把士卒聚合起来。两人约定次日中午相见。诸将不敢相信太史慈,孙策坚持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绝对不会欺骗他。太史慈果然如期回来,孙策大喜。大家对孙策的知人非常敬佩。江东老百姓,都称他为“孙郎”,他遂以仁义之师,征服江南。

领导力箴言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为员工创造一种肯做、敢做、愿做的氛围。这样才能让每个员工打消顾虑,主动去开发自己的潜力,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而不是静态地服从,或者畏首畏尾。孙策释放被捕的太史慈,相信他是青州名士,必定讲求信义,果然没有看错人。太史慈被孙策收降,江东父老也因此对孙策的识人善任钦佩不已。孙策善于识人用人,对于有才华的人,先显示出自己的信任和诚心,用人则不疑,疑人则不用。

领导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也不能随便换一个人,这都是高度冒险的。一个人必须经过不断地考验,直到完全通过考验才可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胡雪岩的师父常常把钱丢在地上,看他见了以后是自己留下还是交给师父。如果一个人捡到钱不交上来,这个人是贪财的。胡雪岩捡到十次都交给他师父了。等到他师父临终的时候才跟他说:“你常常捡到的钱,其实是我故意丢的,结果你每次都交给我,我知道你很诚实。”

想确定干部是否可信,最好的办法是试探他,而不是观察他。

当领导真的怀疑自己的干部时,也不要直接表明自己在怀疑他,而要不动声色地试探,以免怀疑错了,大家撕破脸不好收拾残局。

管理外部团队和管理内部团队的道理相同,也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外部团队都是各自孤立的组织,有着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基本上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在考核外部团队时,应更加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试探,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当务之急,心存疑惑的话,就不可能建立高度统一的外部团队。

知人之明,是领导者十分重要的素养。孙策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所有的人。但是,像太史慈这样的高义之士,值得孙策用心和承担高度的风险性,因为太史慈今后对孙策的助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刘备三顾茅庐:领导要礼待人才

刘备去拜访诸葛亮,两个弟弟都不太高兴,他们觉得好像刘备心里只有诸葛亮重要,他们不重要。刘备事先考虑到他们会有这种反应,但还是三次去拜访并请出诸葛亮,这已经被世世代代传为美谈。因为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诸葛亮,可惜能够做到三顾茅庐的人实在不多。

请看今日的征才广告,口气都不是很好,好像提供工作机会已经很了不起,求职的人非低声下气不可。诸葛亮如果遇到这种主公,恐怕不可能加以理会。当时诸葛亮既是贤才,又有志向。有人建议他投曹操,必定获得重用。他认为曹操虽然求才若渴,但由于志不同道不合,不能考虑。有人建议,江东孙权是好主公,诸葛亮说,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既然无法发挥,何必浪费时间?他坚持慎选明主,否则宁可自己做做研究。即使听说刘备以仁德为怀,也是先让徐庶去试一试,果然如此,他自己还要亲自试试看。

他算到刘备将于近日来访,故意外出。由童子口中,说出归期不定,行踪也不明,考验刘备的耐性。再请崔州平泼冷水,说自古以来,治乱无常,就算把诸葛亮请出山,也是徒费心力,试探刘备的信心是否坚定。然后放出讯息,使刘备知道自己回到卧龙岗。那时候天寒地冻,三兄弟一定有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内部先沟通沟通,看他们对礼聘诸葛亮这件事,能不能达成共识,以免将来诸葛亮成为“空降兵”,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这样可以促成刘备在内部调和上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也故意让三人再度扑空,看看三人如何反应,刘备怎样安抚关、张二人,会不会自己也发牢骚。并安排石广元、孟公威从旁观察,最后请岳丈黄承彦面试。大家都表示同意,第三次才在家等候三人的来访。

对刘备来说,能够三次顺利成行,实在不容易,因为关羽和张飞对此都有不同看法。能够三次兄弟同行,证明刘备领导有方,展现了大哥风范。两位弟弟虽然有意见,却也能够顾全大局,配合兄长的意愿。这显然是具有高度团队精神的集体,值得诸葛亮投入,把自己的心力贡献出来。

但是,为了将来好做事起见,还是不能亲自到门口迎接,以免一下子主从定位,失去先生的地位,今后很难做事。

所以,他故意高卧不起,看刘备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叫童子吵醒他,还是故意大声说话来吵醒他,还有关、张二人是不是忍得住,将来会不会接受他的意见。一切都通过考验,这才翻身醒来,问童子有没有俗客来访。如果开口就问有没有贵客光临,岂不是露出马脚,让刘备识破他的心思?于是整容更衣,使刘备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十分谦虚,说自己年幼才疏,比不上水镜、元直。刘备更加坚定信心,好不容易见面,今天非得打动诸葛亮的心,把他请出山不可。若是诸葛亮一开口就自我膨胀,说水镜、元直不错,只是不如自己高明;又说刘备命苦,到现在还找不到立足之地,现在总算找对了人,以后可以安心。说不定刘备会恼羞成怒,反而把诸葛亮挖苦一番,拂袖而去。因为这么大的口气,这么高的姿态,以后大概很难领导,不如算了。反正大家都说时机不对,徒劳无功,不如另做打算!

诸葛亮一句“愿闻将军之志”,把刘备的心安定下来。愿意聆听主公的理想,大多是好幕僚。这么高明的军师,当然不能错过。于是三顾茅庐,慎始善终,圆满地收场。

领导力箴言

所谓班底,指的是组织内人际关系良好、工作绩效优良,而且和领导十分配合并且获得信任的员工,是一种从工作中逐渐建立的领导集团,也就是领导伙伴。

领导一步一步让开,员工一步一步自动,这时候需要某些人率先领头做榜样,班底便是合适的人选。有事协调,先通过班底做非正式的沟通,明朗之后,再由领导正式出面,是一种自留余地的方式。人事调动或升迁,先有班底放出风去,测试反应如何,领导就不至于承担太大的风险。员工有事不便当面和领导商谈,班底也是很好的前期洽谈人。诸如此类,经由班底与之沟通,相当有效。

对班底要加以礼待,不能过分溺爱,以免只手遮天,反而引起沟通上的不畅通。领导心里清楚,只是通过班底去运作,不可反客为主,否则会引起大家的不安。领导和班底的互动,是同人注视的交点,相处融洽,大家比较团结,不然的话团队必然涣散,这一点刘备做得很好。

凡事先经过彼此的交流非常重要。现在是个“快餐时代”,什么事情都要快,这非常不好。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还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进行起来也会更加顺利。

做到让人家来请的,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时候能够把求人变成不求人,层次就完全不一样了。刘备当时最起码也是豫州牧,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有一些名望,仍然愿意三顾茅庐去请一个年轻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曹操厚利诱关羽:领导要诚心待人

曹操的心思,不说我们也知道,就是以厚利引诱关羽。一般人见利忘义,我们早已见怪不怪。利的范围很广,包括食、色、礼品、华屋、官位和礼遇等。一不小心,会立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使关羽和两位嫂嫂共处一室,是曹操的第一毒招。人言可畏,关羽一张嘴巴,难敌众人的胡言乱语。他索性秉烛立于户外,通宵达旦,让大家编造不了任何谣言。

接着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让关羽肥了肚皮而错了脑袋。关羽吃是吃了,谢也谢了,嘴巴却丝毫不软,念头也完全没有改变。食物攻势,也不能奏效。

曹操送美女,关羽尽送入内门,令她们服侍两位嫂嫂。自己每天三次,在内门外躬身施礼,问两位嫂嫂安好。必待两位嫂嫂问事完毕,才退回,曹操叹服不已。送绫锦及金银器皿,关羽都送给两位嫂嫂。有一天,曹操看见关羽所穿绿锦战袍已旧,马上送来新的锦袍。关羽接了下来,穿在旧袍里面。曹操问他何必如此节俭,关羽回答,不敢有了丞相的新袍,就忘了兄长的旧袍。曹操忍不住感叹:“真义士也!”心中实际上非常不悦。

曹操最狠的一招是把赤兔马送给关羽。这果然打动了关羽的心,关羽再三拜谢,为的是一旦获知刘备下落,可以一日而见!这使得曹操至为后悔。

义高于利,曹操再三以各种厚利来诱惑,关羽始终不为所动,并发出誓言,要立下功劳,回报曹操,然后才会离开。荀彧向曹操献计,不让他有立功的机会,看他如何开脱。曹操为了留下关羽,确实费尽了心机。

领导力箴言

关羽最终没能投靠曹操,是因为曹操没能抓住他的心。一个称职的领导,必须真正打动员工。领导必须通过别人的工作来达成组织的目标,是一种“个人或少数人对多数人或大多数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感应”。因为被领导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只能智取不能力夺,所以心与心的互动,产生的感应,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员工的心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效果。能遇还要能合,才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有机会在一起,却不能彼此交心、紧密地合作,便是遇而不能合,不如不遇。领导者与员工的遇合,固然有一拍即合,证明彼此频率相近,确属志同道合的;也有亲身体验之后,才发觉有缘无分,好比一盘散沙,很快就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不能交心的。

一般来说,领导者择人而用与员工择主而事的过程,都属于心与心的互动。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知心。了解对方是不是自己所要用的人,或者自己所要追随的明主。换句话说,彼此能够聚合在一起,成为共同努力的伙伴,不但要知人,而且要进一步知心。

交心。领导者确信“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重视人才。员工明白可事之主难遇,珍惜良机。两者互相尊重,遇而能合,才能够慎重地交心。

连心。遇合如果出于一时的冲动,势必很快就会分离,两颗心灵不能够连接在一起。若是出自真诚,很快就能培养出高度的默契,而且越密切,就越能连心。

绑心。心与心连起来,经得起各种严格苛刻的考验,持久不变,称为绑心,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后,心就紧密地绑在一起,同甘共苦,可见绑心的可贵。

由知心到绑心,是一种心与心互通的过程。领导者必须以赤心待人,不祈求获得任何回报,才更容易让员工产生感应,因而用心做事。基于利害关系的有心之感,反而不美满。

孙权拒庞统:领导不应以貌取人

龙、凤两位重量级人士,诸葛亮已经归于刘备,庞统还不知为谁服务。鲁肃趁着孙权哭祭周瑜,心中悲痛的机会,大力推荐庞统。孙权也久闻他的大名,赶快请来相见。可惜庞统长得不好看,面相相当古怪,又表示他的才学和周瑜大不相同。孙权很不喜欢,坚决不用。鲁肃无可奈何,修书把庞统推荐给刘备,拜托庞统辅佐刘备,让孙、刘互相合作。

策略不会变,但是计划往往不得不改变。推荐是一回事,能不能顺利为对方所接纳,是不是会被加以重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样才高名显,诸葛亮生得面如冠玉,像个活神仙,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庞统则不然,面貌不好看,说话又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孙权当然不喜欢他。刘备比孙权好一些,派他担任县令,也是大材小用。我们不可以凭印象来论断人,却不可能避免人家凭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刘备久闻龙、凤齐名,是不是有了诸葛亮以后,心满意足,心理上已经没有求贤的需求?大概不是这样,而是庞统自恃才高名盛,不把鲁肃给他的推荐信拿出来,却说是自己前来投靠。有人才不用,用而不当,固然是孙权和刘备的损失。但是庞统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才华,不了解自己的短处,以致得不到好机会,也应该负起相当大的责任。

领导力箴言

在《三国演义》中,最出色、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属诸葛亮了,但不要忘了,当时还有一个与诸葛亮齐名的人,就是庞统。“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可以说二人的实力差不多,可是二人的际遇却大不相同。刘备三顾茅庐,才请诸葛亮出山,并奉诸葛亮为军师,以师礼待之。而庞统虽然巧献连环计,帮了刘备一个大忙,却需要拿着鲁肃的荐书去谋个一官半职,最后刘备也只派他当个县令。要不是张飞误打误撞,使庞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估计他一辈子就是“县太爷”的命了。诸葛亮成为蜀国的丞相,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庞统可以说寸功未立,就惨死于落凤坡。

为什么实力相当的两个人,际遇如此不同?是庞统浪得虚名?不是。我们再看书中对诸葛亮的相貌描写:“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再看庞统:“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鬓,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这恐怕就是关键所在。就是因为庞统长得难看,又形成恃才傲物的性格,所以孙权不喜欢他,刘备也不喜欢他。如果他初见刘备之时就算拿出鲁肃的荐书,恐怕刘备也只是碍于情面,封他一官半职,并不是欣赏他的才华。

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会对他有个初步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我们都知道,不要以第一印象来论断别人,因为人不可貌相。一眼就要看穿别人,实在非常不可靠。因为外表看起来很忠厚的人,内心可能非常阴险;外表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个草包。但是,别人常常以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往往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表现出欣赏或不屑的样子。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一表人才虽然也提醒我们仔细端详别人的长相,因为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即“相由心生”,但是如果完全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心,就容易犯致命的错误。

张飞义释严颜:领导要放下架子

张飞欣赏关羽的武艺,虽然不服输,却也很想向关羽学习。关羽义释老将黄忠的时候,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张飞心里也想,有一天遇上哪一位老将,也要仿效一番。张飞离开荆州,来到巴郡。听说巴郡太守严颜是蜀中名将。严颜年纪虽高,但精力仍然旺盛,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守城中,并没有投降的意思。听起来和当年的黄忠似乎一模一样,只是严颜自己担任太守,而黄忠不是。

张飞粗中有细,早已用心盘算要义释严颜,不落在关羽之后。他首先采用恐吓的语气,说严颜若不归顺,即将踏平城郭,老幼不留。严颜也早知道张飞在当阳长坂坡的厉害,坚守不出,想长时间耗下去,以激怒张飞,使其重犯鞭打士兵的坏习惯,那时候军心有变,再杀张飞不迟。张飞由于心理上早有准备,所以一方面伪装大怒,叫军士到城下大骂;一方面派人入山探听,得知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巴郡,于是故意大声命令军士,趁着月明之夜,悄悄越过巴郡。严颜获得情报,认为张飞忍耐不得,便率军截住后路,谁知被张飞逮个正着,生擒过来,用绳索绑住。严颜全无惧色,大呼“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张飞更加敬重他,亲解其缚,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严颜感动而降。附近的人马都是严颜所管,严颜都唤出来投降。因此张飞的招降十分顺利。

领导力箴言

领导常常感叹无人可用,事实上可能是领导者自己没有摆放好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很可能永远不知道无人可用的真相。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扭转这种心态,放下领导者的姿态,把“让我来领导”转换成“让我来服务”,放下领导的架子,给足员工面子。

“让我来服务”远比“让我来领导”动听得多,因为一般人喜欢服务,并不盼望被领导。

领导者最好认清:服务只是尽自己的责任,并非对员工施恩。就算有一些人情,也不应该讨人情,因为人情不讨,人情永远存在;人情一讨,虽连本带利都讨回来了,但等于白做人情。说不定两相对抵,领导者反而欠员工一份人情,岂不冤枉?同时,“服务”的时候,最好明白“功没过存”的道理,领导只记得过失,不容易认定功劳,所以不求有功,不应该老想着自己的“服务”对员工有好处,反而应该但求无过,小心不要使自己的“服务”给员工带来麻烦,甚至增加员工的苦楚,那才是最要紧的。

领导给员工面子,表示对员工的尊重,员工才有可能自动自发地忠心工作。见到好榜样,在必要的时候也不妨像张飞一样,虚心学习。心理上预先做好准备,才能够稳定情绪。有板有眼地把事情做好,以竟全功。张飞义释严颜,便是最好的个案,值得仿效。

)第二节 树立标杆,遵循合理的原则

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掌握奖罚兼用的高超技术,该严惩的绝不姑息,该奖励的也绝对不能小气,这其间的尺度是一定要拿捏准确的。在分明的制度面前没有尊卑贵贱,即便是领导自己也不能例外,只要制度严明,领导本身做得公正,整个企业才能有条不紊地得以完善壮大,整个企业的发展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文武高才助刘备:领导要知人善任

刘备的“备”字,可以解释为万事皆备,或者求全责备。一方面上天看重他的抱负,给他很多东西,好像他所需要的,都替他准备齐全。另一方面,他自己必须非常注重品德修养,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自己。只有两方面配合得好,刘备才算幸运,否则的话就是不幸。

关羽武艺高强,万人莫敌。诸葛亮神机妙算,善于谋划。一武一文,都是当世顶尖人才,领导其中一位已经十分困难。同时共事,当然更为不易。刘备的识人功夫,堪称了得。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董卓见了他,直问他是什么身份;袁绍看见他,同样问他现居何职;曹操还算不错,说他既出大言,必有勇略。唯独刘备一看到他,便和他结成异姓兄弟。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名远播。刘表是他叔父的朋友,并没有看上他。刘备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就能够三顾茅庐,实在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刘备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二十岁。隆中对谈后,却立刻拜这位后生为军师,当然是慧眼识英雄,无人能比。

我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刘备、关羽和诸葛亮,各自有很多朋友。但将三人圆满地聚集在一起,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穿针引线。

领导力箴言

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领导了解员工,是知人;领导如何让员工充分发展长处,是善任。刘备之所以获得文武高才的相助是因为他懂得知人善任。

善任的意思是相信他,委任他适当的职务,让他去尽力。领导信任员工,不可以从零开始,也就是不可以“先不信任他,等他有良好的表现,才来信任他”。领导应该从小信开始,由小信到大信,经由考验来逐渐增加对员工的信任度。由零开始,等于宣判员工的死刑,表示完全不信任他。既然如此,何必用他呢?无论如何,由小信开始,让员工有被信任的感觉,十分重要。

开始时,对员工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信任,这种信任有些增加得慢,有些增加得快,基于实际表现不同,逐渐拉出距离,这是自然的工作表现与人际关系,而不是以主观感情为主。

有些领导者喜欢把员工的缺点看在眼里,而把员工的优点藏在肚子里。这样的领导势必难逃无人可用的噩运。因为人非圣贤,谁都有缺点。随时随地发现员工的缺点,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没有用得上的可靠员工,这和领导者的性格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领导者最好把员工的长处放在眼里,把员工的缺点放在肚子里。只要预防得当,不让他有机会表现缺点;只要辅导有方,让他有机会施展长才,领导者的领导便可达到圆通的境界。

知人而不善任,等于不知。善任的时候,要经由实际的考验。重视员工的长处,提供合适的机会让他充分发挥,以达人尽其才的地步,这一点刘备真的为领导者做了很好的表率。

诸葛亮荆州布防:领导要会合理用人

庞统连人带马被乱箭射死。刘备伤心至极,遥为招魂设祭,吩咐关平速往荆州请诸葛亮,自己则坚守涪关,并不出战。诸葛亮得知讯息,放声大哭,众官无不垂泪。诸葛亮知道刘备进退两难,不得不离开荆州,前往西川。关羽问他荆州重地,由谁看守。诸葛亮说刘备的书信中并未明言,但是关平送的信,用意即是请关羽守荆州。关羽也不推辞,慨然答应。诸葛亮交割印信时,对关羽说:“重大责任都在将军身上。”关羽回答:“大丈夫既领重任,至死方休。”诸葛亮听见“死”字,心中不悦。问关羽:“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关羽答:“以力拒之。”再问:“倘曹操、孙权一齐起兵前来,如之奈何?”答:“分兵拒之。”这四个字是诸葛亮最害怕听到的,因为如此一来,荆州必然十分危险。他赶紧告诉关羽,有八个字可保荆州,请他无论如何要记住“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绝对不能违反这个大原则。

当时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不祥的预感。因为两线作战是兵家最大的忌讳。他原本有改变主意的念头,但因话已说出,加之关羽的脾气,惹火了很难协调,这才忍住不另提他人。他想把赵云留下来,带关羽、张飞赴西川,又恐刘备起疑,所以没有作出任何变动。

再怎么说,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排行在张飞前面,由关羽来担此重任,当然最合适不过。可见组织中的班底或称核心团队,往往会分出亲疏。刘备如果考虑周到,在书信中明说请赵云留守荆州,应该会更好。

领导力箴言

中国文化讲伦理,伦理最注重的就是亲疏有别、长幼有序,而不是一视同仁。领导对员工到底是一视同仁,还是差别对待?一视同仁就是以领导为核心,对待每一位员工都一样;差别对待就是对这些人比较信任,对那些人差一点。

如果从其中只选择一种,那就偏离了中庸之道,不合乎中国式管理的要求。在不了解员工的情况下,应该一视同仁;若是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停留在一视同仁的状态,岂不表示领导连好人坏人都不会分,而且简直是非不明,连最起码的判断力都没有?那还当什么领导!反过来说,领导在一开始就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员工就会怀疑领导是依据哪些标准,也许原本就是成见、偏见在作祟,当然不服气。搞差别对待还容易形成小团体,产生党派之争。

所以领导者嘴上要讲一视同仁,心里想差别对待,逐渐按实际贡献和表现将下属区分为三层。最内层属于核心人物,领导应以“没有你我会死”的心情来加以礼待,给予特殊的照顾。第二层为“有也好,没有也好”的一般员工,如果他们不能再努力,提高贡献度,只能给予一般的照顾和客气的对待。最外层则为“早走早好”的待提高员工,若是他们不知自省、自律,就希望他们另谋出路,不要待在这里混日子。领导必须站在公平的立场,确实依据公共目标来考核,不夹杂私心,公正地区分员工。相信员工会认同这种作风的,这就是合理的不公平。

最内层的核心人物,是十分值得领导信赖、依靠的少数人。日本人宣称“企业由少数人维持”,中国人似乎把这一句话发挥得恰到好处。让少数有心而且用心的人士,构成坚强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领导,首先必须信任自己的班底,但同时也不能对第二层和最外层员工的意见不闻不问。一方面表示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要开启最内层的门,让更多的员工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班底的一分子。当然,这种做法同样具有防患作用,使班底提高警觉,不但不能够营私舞弊,而且应该更加用心,否则第二层、最外层的人会向领导反映,影响领导对班底的信任。总而言之,在用人方面不管是一视同仁还是亲疏有别,“合理”二字才是最重要的。

诸葛亮失误用马谡:领导识人不能只看表面

司马懿举荐张郃为先锋,引军二十万,出关迎战。他料定诸葛亮一向谨慎,不敢走子午谷。这样,街亭就成为诸葛亮必经的要地,务必先断其要路,以绝其粮道。蜀军若一月无粮,自然退回。

诸葛亮这边,同样料想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便问谁敢引兵去守。参军马谡立即表示愿往。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关系却十分重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马谡坚持去守,诸葛亮还是不依。最后以军中无戏言,要马谡立下军令状,若有闪失,斩杀他全家。为安全起见,又指派王平相助,并特别提醒王平,这是重任,安好营寨之后,派人画图持回,以便查阅。凡事商议妥当而行,万万不得轻易私自决定。又派高翔屯兵街亭东北的山僻小路,以便及时引兵救援。再指派魏延在街亭之后,以便接应街亭。

二人所见略同,都以街亭为目标。一攻一守,俨然是大战的关键。诸葛亮还是不放心,要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自己则统领大军,兵出斜谷。

马谡在白帝城时,曾经被刘备点名,要诸葛亮特别小心他时常言过其实,千万不可重用。但是其南征时所提的攻心、收心策略效果很好,诸葛亮十分欣赏。这次用他当参军,经常和他讨论,也有很多意见相同。诸葛亮觉得刘备每次出征,都喜欢提拔新人。既然这次马谡如此坚决,也就委以重任。不料他对人的判断,仍然不及刘备。第一次派人独挑大梁,便用错了人。

领导力箴言

诸葛亮曾说:“知我者,幼常也。”可见其对马谡的赏识。诸葛亮看重马谡提出的策略,却没有全面地识人用人,忽略了马谡言过其实的缺点。马谡虽有才能,但言过其实,不适合独挑大梁,做参谋还可以。所以,领导首先在识人方面应该全面把握,充分认识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这样才能保证在用人的时候两方面兼顾,所用即所长而非所短。

举例来说,甲能力强,办事热心,思虑周到,可惜手脚不干净,钱财方面相当不可靠。这样的员工能不能用?不用的话,浪费了一位有用之才;用的话,经常提心吊胆,也很可能造成祸害。这种两难最好用兼顾的方式,把用与不用合起来想,也就是用其所长而防止其所短。换句话说,只要不让他有机会经手金钱,当然可以让他一展长才。对于他的长处,尽量加以鼓励,使其如愿以偿,获得表现的机会;对于他的短处,用不着大张旗鼓广为宣扬,使其抬不起头来,那样等于毁掉一位人才。扬善隐恶,对甲而言,殊有必要。

扬善隐恶,并不是忘记他的缺失,而是伺机预防,防患于未然。但是,在防弊之外,尚须重视兴利,要提供合适的机会,让员工的长处有显著的表现,这便是人尽其才。人人能够尽其才,即是人人可用。

错用人诸葛亮自贬:领导更要以身作则

诸葛亮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这一军不折一人一骑,盛赞他“真将军也”,赠与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赵云请将赏金寄库存,要用时再拿,令大家倍觉钦敬!

马谡和王平来见诸葛亮,诸葛亮先唤王平入帐,责骂他不尽劝谏的责任。王平说明马谡固执己见,坚持不听别人意见。诸葛亮叫王平出去,再唤马谡入帐。马谡把自己捆绑起来,跪于帐前。诸葛亮说依军法处置马谡当斩,他的家小将按月给予禄粮,让马谡不必挂心。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虽死亦无恨!”诸葛亮挥泪,令左右将马谡推出辕门斩首。参军蒋琬,刚好从成都来,高喊刀下留人,已来不及。武士献马谡首级于殿下,诸葛亮大哭。说先帝曾经面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今果尝此言。于是自作表文,请蒋琬申奏刘禅,自贬丞相之职。

诸葛亮自己承认用人不当,所以自请处罚。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以马谡为知心的参谋,这一次失误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按理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打败仗便应该杀头。但是事先诸葛亮曾经再三交代此事非同小可。马谡犯了重大的过错,不能及时作出一些调整,但至少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将伤亡减到最低。怎么可以临事而惧,致令军士惊慌失措,造成这么惨的溃败?如果马谡战死沙场,诸葛亮还多少有一些交代。现在他活着回来,难道还想活命吗?他不能力战而后败,才是诸葛亮下令斩首的主要原因。然而,这是因为自己用错人,至少也要给马谡一些同情,所以挥泪,而且承诺照顾马谡的家小。

领导力箴言

诸葛亮用错了马谡,失了街亭,犯了大错。为了严明军纪,他虽然后悔、心痛,仍坚持斩了马谡,并主动向后主刘禅申请自贬,作为处罚。既表现了他作为领导的人情,也显示了他作为领导者的公正和奖惩分明。其对于惩罚问题的公正性和以身作则的意识非常令人钦佩。

奖惩分明是合理的做法,良好的领导者,除了具备学识、经验、操守这三种条件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制度。领导滥用权力,乱开恶例,对员工就是不良的示范。所以领导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尊重制度,尽量减少例外,绝对不开恶例。

领导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所以领导必须做好榜样,才是良好的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说教还要有效。

回顾历史,商鞅在变法之前,曾先在南城门放置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悬赏能把木头搬到北城门的人奖励十金。大家认为是开玩笑,不肯尝试。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一人搬了,商鞅马上付给了他五十金。这种戏剧性的悬赏,乃是今日电视节目所流行的统统有奖的前身,这纯属表演性质,并不能用作为管理的法则。

作为一个领导者,当然可以配合必要的赏罚。但赏罚犹如一把刀,有刀刃有刀背,必须审慎使用。

姜太公主张“赏贵大,罚贵小”,便是通过“多赏少罚”的精神,使员工自发性地工作。职位高的人,领导会给他面子,但是职位低的人更需要被尊重。因此,领导在配合必要的赏罚时,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尽量多赏少罚。

第二,“赏贵小”,要奖励先奖励官小的,不要老奖励官大的。

第三,“罚贵大”,犯了错误从职位高的先罚起。要罚先罚官大的,不要先罚官小的。

第四,赏罚要公正,力求有效。

同时,奖励也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本职工作做得好,不可以奖励。这是员工应该做的工作,凭什么奖励他?如果每个人本职工作做得好都要奖励,那就应该普遍发奖金了。

二是没有争论的奖励要公开,有争论的奖励要私下去执行。凡是有争论的、大家愤愤不平的奖励,是没有必要公开奖励的。凡是有具体事实、数据很明确的,就公开奖励;凡是大家很有意见的,就私底下奖励。

三是奖励要尊重被奖励员工的需求。领导要和他好好商量,看看他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照他的意愿去奖励。这样才是真正地尊重人。

同类推荐
  • 中层领导手册

    中层领导手册

    《中层领导手册》针对中层领导职务的特点量身定制,全面系统介绍了中层领导的开局与定位、权力运用、用人之道、解难艺术、激励手段、决策方略、沟通艺术、技能修炼、政治谋略和晋升之道,帮助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的中层领导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准和管理技能,有效解决各类管理实务问题,突破管理瓶颈,顺利晋升。
  • “大阿里”战略下黄金法典——网店创富密码Ⅱ

    “大阿里”战略下黄金法典——网店创富密码Ⅱ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关于在“大阿里”战略下,卖家如何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并突围的创富宝典,包括了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本书对“大淘宝——大阿里”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对淘宝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方向性的预测。对于改革后淘宝全新的变化也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全书涵盖了从淘宝开店前的准备,到如何建立精美装修的旺铺,再到如何利用各种最新的技术和工具快速提升销售业绩,如何最终冲冠并长久保持稳定发展做了全面的讲解。就算你是对淘宝一点都不了解的新手也完全能够通过本书获得成功。
  • 假货研究

    假货研究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假货的著作。该书陈述、分析和论证了假货的渊源、成因、历史、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解剖了假货的各种类型,假货同宏观制度、微观管理、流通、法律、科技、传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遏制乃至杜绝假货的见解,并以较充分的案例和数据作佐证。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思想,于管理人员了解假货的外在实际和内在规律,提高工作效率很有裨益,对学术研究人员有参考意义,大专院校及其学生可作为参考资料。
  • 孔子钓天下

    孔子钓天下

    一套独特、实用、诙谐的管理大餐,“中国式管理之父”孔子钓天下哲学。这是一本独到的管理书,将时下盛行的管理用语和管理思想融入书中,以春秋诸侯国经营公司为喻,通过孔子创办咨询公司,带领三千员工征战春秋的坎坷经历为线,演绎了经济危机下的春秋时代和各国企业的管理大角逐,实现了孔子的管理智慧与现代企业的完美嫁接。本书在轻松幽默的故事中把儒家的管理思想阐释得极为透彻,深刻地折射出孔子的管理之道和人生哲学。
  •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销售就要会说四种话:好听话、客套话、专业话、巧妙话

    不想成为语言大师的业务员不是好业务员。那么好业务员的语言是如何修炼成的呢?所谓“语言技巧”,并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类的吹嘘和欺骗,它是指业务人员以诚实而科学的态度,向顾客介绍或解说产品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言技巧还包括说话方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是一个人语言积累运用和处理能力的体现。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好听话”“客套话”和“专业话”“巧妙话”这四个方面来对销售话术加以详细阐述。通过认真阅读本书,可以使业务人员迅速掌握最佳的语言技巧。本书可供所有正在或有志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士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度心术

    度心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克林顿若表现出抵触情绪,或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必然招致媒体驳难四起,引发起一轮更猛烈的进攻,那样的话自己就更加被动了。克林顿成功的运用了度心术中的自嘲法化解了危机,他仅略施小技,就使得记者认输,再也无心恋战。
  • 阑界

    阑界

    少年被少女所凭依,得知了「世界」与「终端的王」的真相,为了突破「阑界」,决定走上成为「特异点」的道路。无限的可能性存在于这时空皆不连续的世界之中。芸芸众生的冒险已经结束了,亦或是才刚刚开始?
  • 网游外挂领主

    网游外挂领主

    《领主战争》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玩家们进入到这个世界,成为领主,累积自己的势力,然后争霸世界
  • 极品少年:狩猎丽都

    极品少年:狩猎丽都

    暗夜深渊,他冰冷无情,在刀尖上起舞,于杀戮中饮血,十步一杀,伏尸遍野。粉红花都,他放浪形骸,洒脱不羁,左搂美丽空灵天使,右抱死亡泣血女神。千山藏万岭,云深不知处,一代修罗王横空出世。颤抖吧!菜鸟们。
  • 沫丫头和鹿校草

    沫丫头和鹿校草

    “说好听点吧,你这叫离家出走,说难听点吧,你这叫离家出走。”鹿校草盯着沫宝宝说到“又不是到你的婚,你唠叨什么”沫宝宝生气了,这个男生是谁,我不认识!“再说我是祖国的一朵花,你不可以摧残我!”“第一,你怎么确定逃的不是我的婚,再者,这可不是你的祖国”“啊啊啊阿……”
  • 古风谣

    古风谣

    这是一个年轻人在漫漫修行路上与人偎依取暖的故事。有云:仙道路修远,苍生皆过客。当他再次踏上这条路后,陪在他身边的还会有谁?
  • 文艺咸鱼的日常生活

    文艺咸鱼的日常生活

    穿越到平行世界,获得了类似模拟人生的系统,还喝了一瓶永生的仙药。徐浩待在2019年的异界,活了100多年的他表示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只能每天靠着系统随机刷新的任务勉强维生的样子。“活着有什么意义?”徐浩睁着死鱼眼问到。
  • 火影之砂隐繁花

    火影之砂隐繁花

    【简介】本文是砂隐忍者村的历史年代记,以千代及“赤砂之蝎”祖孙一家三代人的恩怨情仇为核心,讲述三代目风影·砂瀑赤炎(名字原著未提及,为笔者自创)至五代目风影·砂瀑我爱罗执政期间的事件。时间跨度大,原创人物多,情节暗黑沉痛,以“顺叙+插叙”模式开展,基本贴合火影原著情节设定。后传为《新火影佐樱之花扇游记》(完结)已透露前传部分人物的结局。……忍界五大国相继建立之初,初代目火影·千手柱间为了平衡忍界各方势力,将“一尾守鹤”等九只强大的尾兽分配给了忍界各国。可随着宇智波斑和千手柱间的逐一辞世,忍界再次缺少了令人敬畏的强大势力,野心勃勃的后人们又开始为了称霸忍界而蠢蠢欲动……并造就了“质子”“人柱力”“贡女”等源于忍者世界的黑暗与腐朽、政客们的野心与冷酷的悲哀产物,就像五大国中最黑暗铁血的风之国,极其附属的军事组织砂隐忍者村。在半个世纪前,这片位于西南荒漠绿洲中的广阔土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恩恩怨怨呢?为何砂隐忍者村对其所属忍者的教育方式极其病态!竟造就了如“赤砂之蝎”,乃至前期的砂瀑我爱罗等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呢?且看:辽阔金色大漠,归雁衔来杜若;奈何沙袭梦堕,繁花飘零终落。
  • 血族禁录

    血族禁录

    “什么?你要他加入我们,一起猎杀吸血鬼?”“嗯,是这样的。”“那你知道吗?他就是个垃圾。”“嗯,我知道。”“不仅这样,他人品还有问题。““嗯,我也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招一个人品不好又是垃圾的废物来拖我们后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