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36600000009

第9章 均势:冷战时期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1)

冷战时期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主要体现在处理与南亚两个主要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上。①

美国与南亚地区的最初接触是1792年,即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成为总统三年后,他任命本杰明·乔(Benjamin Joy)为当时英属印度首府加尔各答(Calcutta,现称Kolkata)的领事。②但因为当时印度是英帝国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一个半世纪,美国与印度并不存在实质性的政治关系。美国与印度的外交关系开始于1941年。当时,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政府任命巴帕(Girja Shankar Bajpai)为驻华盛顿的印度总代理(Agent‐General of India),附属于英国大使馆并作为总督的代表,美国则在新德里成立专员办公室(the Office of Commissioner),任命加尔各答总领事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Wilson)为专员。③这样,美国与印度就建立了一种半外交关系。一方面,民主党的罗斯福总统原则上反对殖民主义和支持自决和独立运动,也认识到南亚次大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因此,当时的美国领导人面临一个政策困境(policy dilemma)和“微妙问题”(delicate question),即如何促使英国让印度独立又不损害美英同盟。但对于罗斯福来说,最重要的是赢得战争,其他都是次要的,包括印度的独立———因为这将导致与盟友英国关系的破裂。而对于印度国大党(India Congress Party)领导人如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来说,头等大事是结束英国的统治和赢得印度的独立。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领导人认为南亚问题可由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和英国工党政府去解决。1947年可以看成是战后时代的真正元年。当南亚出现两个新兴独立国家时,世界正分裂成两个超级大国领导的权力集团,但当时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当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先后获得独立时,美国对在次大陆发生的变化并没有给予很多关注,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美国正忙于出台后来成为4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遏制概念(the concept of containment)。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政策,即“杜鲁门主义”(Truman Doctrine)。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发起对欧洲的经济复苏计划,即著名的“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

此后,美国相继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其他双边军事同盟,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扩张和影响,包括南亚地区。

著名的研究美国与南亚关系的美国学者丹尼斯·库克斯用“相互疏远的民主国家”(estranged democracies)描述冷战时期的美印关系,认为美国和印度“除了对政治民主的忠诚外,很少有共同之处”④。其原因不是因为缺少对话,或缺乏相互理解,或严重的误解,或很难相处,而是因为华盛顿和新德里在对各自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上不一致。⑤他又用“清醒的盟友”(disenchanted allies)来描述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⑥这是对冷战时期美印、美巴关系特征的最简明扼要的表述。美国从全球遏制战略的需要来处理南亚事务是形成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美巴结盟与美印疏远

战后初期,美国在南亚没有什么直接的战略利益。一本分析美国早期对南亚政策的书写道,当时美国的决策者认为,“在美国外交政策主要关注的目标中,如生存、有效威慑力量的发展、避免核战争,和在持续冲突时期稳定地促进国家利益,南亚没有决定性的意义。”⑦美国有更为紧迫的全球利益关系。首先,南亚地区远离冷战主战场,美国对苏平衡和遏制战略的重点是欧洲(希腊、土耳其、柏林)和东亚(中国、朝鲜),美国在这些地区有比南亚地区更为直接的利害关系;其次,美国对南亚地区也不熟悉,它不愿意与英国的关系复杂化,后者把印度视为其势力范围;第三,苏联当初把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西方阵营的成员,似乎对这一地区也缺少兴趣。从1947年12月美国******负责处理南亚事务的官员与美国首任驻印度大使亨利·格雷迪(Henry Grady)和驻巴基斯坦大使保罗·艾林(Paul Alling)对南亚局势的评估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南亚的政策是模糊的,独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没有成为华盛顿优先考虑的问题。⑧

冷战开始后,美国逐渐重视南亚地区。特别是1949年发生的两件大事(苏联爆炸原子弹和新中国成立)促使美国把目光转向南亚次大陆。由于南亚处于美国当时最为关注的东南亚和西亚之间,美国不能让南亚国家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下,当时负责近东、南亚和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乔治·艾伦(George V.Allen)就说:“作为一个关键地区,它(南亚)连接着近东和远东。它控制着欧洲和远东之间至关重要的交通线。南亚国家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它与亚洲共产主义统治的国家有3000英里的共同边界。”⑨

1949年10月和1950年5月,美国分别邀请印度总理尼赫鲁(Pandit Nehru)和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Liaqat Ali Khan)访问华盛顿。美国在南亚的主要目标是把印度和巴基斯坦纳入其遏制苏联扩张的战略包围圈,在南亚获得基地和设施以便对抗苏联。⑩但由于巴基斯坦和印度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美国只是部分地达到了这一目标。

一、美巴关系:从朋友到盟友

巴基斯坦独立后一开始就采取了亲西方的政策。1947年9月7日,巴基斯坦领导人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ohammed Ali Jinnah)在一次内阁会议上提出,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是与民主国家,即英国和美国在一起,而不是与苏联在一起。1950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访问美国时表示巴基斯坦对美国经济援助和商业投资的兴趣,并强调对民主原则的支持。但当时美国同时发展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避免在两者中选择其一,加上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存在的冲突,美国并没有满足巴基斯坦提出的大规模军事援助和提供安全保证的要求。而巴基斯坦也因此拒绝美国提出的要求巴基斯坦派兵前往朝鲜参加“联合国军”的要求。

杜鲁门(John Truman)执政时期,美国在南亚的主要利益是避免克什米尔问题导致南亚的动荡。由于苏联还远离南亚,冷战尚未成为美国南亚政策中的主要因素,美国致力于同时发展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尽管美国更喜欢巴基斯坦的亲西方政策,而对印度的“不结盟政策”(Non‐Aligned Policy)表示反感,但基于南亚********的现实,美国还是避免与巴基斯坦建立安全关系从而引起更大和更重要的印度的敌对。因此,“在杜鲁门时期,美国视巴基斯坦为朋友,但不是盟友。”[11]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上台。共和党的新政府更强调通过集体安全遏制苏联。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决策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他把世界划分为亲共的和反共的两部分。

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加快了与巴基斯坦的结盟进程。6月1日,杜勒斯在电视台就其中东和南亚之行发表演说时,提出了著名的“北进概念”(the north erntie concept),在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会议上,他指出:“巴基斯坦是我们潜在的盟国”。杜勒斯的观点很快反映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正式文件中。[12]副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在结束对南亚的访问后也表达了对巴基斯坦的好感,称巴基斯坦是“一个我愿意为之做一切的国家”。[13]

1954年5月19日,美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援助协定》(Mutual Defense Assistance Agreement),答应给其3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在巴基斯坦的要求下,同年10月,又增加到1.71亿美元。美国还邀请巴基斯坦加入美国在南亚周边地区建立的两个军事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The South 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SEATO)和“中央条约组织”(The Central Treaty Organization,CENTO)。[14]巴基斯坦因此成为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主要盟友。当时的巴基斯坦总司令阿尤布·汗(Muhammad Ayub Khan)自称巴基斯坦是美国“亚洲盟友中的盟友”(most allied ally in Asia)。[15]1953—1961年,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2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5亿美元为军事援助。

关于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利用巴基斯坦加强中东防务;二是美国试图在南亚建立均势。笔者认为,美国主要考虑的是前者,而巴基斯坦的目的是利用与美国的结盟关系取得与印度的平衡。美国是想利用南亚唯一愿意与之结盟的巴基斯坦来防止苏联向中东的扩张,但很快发现这既不可能,代价也很高昂。艾森豪威尔后来甚至称“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16]

巴基斯坦之所以积极向美国靠拢,主要是想利用美国的力量对付印度的威胁,而不是美国希望的那样对付共产主义。尽管双方“同床异梦”,但双方还是维持着这种结盟关系,因为双方都需要这种关系,利用对方来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

1959年3月5日,美国与巴基斯坦又签署双边安全协定(bilateral security agreement),其中规定,如果巴基斯坦遭到侵略,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美国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对此,美国与巴基斯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认为只限于巴基斯坦受到共产主义国家侵略时,美国承诺提供帮助。而巴基斯坦认为美国的安全承诺是广泛的,包括巴基斯坦受到印度侵略时。

1959年12月7日,艾森豪威尔成为访问巴基斯坦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在从机场到市区的15公里沿途,艾森豪威尔受到75万卡拉奇市民的欢迎。艾森豪威尔和巴基斯坦领导人阿尤布·汗除了表达对共产主义威胁的共同认识,两位军人出身的领导人也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好感。但艾森豪威尔在这次南亚之行中还是未能使印巴达成不战(non‐war)协定。实际上,在艾森豪威尔8年的任期中,美国同时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了良好关系,特别是在共同对抗苏联威胁这一点上,与巴基斯坦维持了合作。

二、美印关系:不在一条道上

战后初期,美国与印度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印度奉行自主原则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加入美国操纵的抗苏战略同盟。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一再阐明印度的外交政策要点,包括独立、非殖民化、自由亚洲、反对种族偏见和歧视、不卷入等。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视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在冷战背景下是一种短视的、不道德的和危险的政策,[17]称尼赫鲁是一位“极不现实的政治家”。[18]其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而印度尼赫鲁政府想与其北方邻国发展一种友好关系,批评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政策。印度在1949年12月30日就正式承认新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50年4月1日,又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第三,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印度虽然投票支持联合国安理会要求朝鲜从“三八线”撤军的决议,但不支持美国提出的要求联合国在朝鲜使用武力的两个决议。[19]1951年1月,印度是唯一投票反对美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把中国列为侵略国家的决议的非共产主义国家。[20]第四,美国与印度在对日和约问题上也有分歧。[21]美国为了在东亚形成反共包围圈,决定单独占领日本,而印度认为对日和约应包括苏联等国,并且指出美日之间的安全协议是不适当的。此外,双方在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巴勒斯坦、以色列建国、印度尼西亚和印美关系等问题上也存在不同意见。

同类推荐
  •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追踪政治经济学的国际研究前沿,促进我们对世界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了解、把握与借鉴,并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胡鞍钢教授主持撰写,围绕“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究,从更加专业化、更全面的视角分析到2050年的中国发展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及战略步骤。
热门推荐
  • 神秘世界里的刀客

    神秘世界里的刀客

    怪异,妖鬼,武者,交织的诡秘世界方昊该何去何从……
  • 笑话大全

    笑话大全

    希望本书能给各位读者带来欢乐,希望各位在休闲之余看后轻松一笑,每天有个好的心情。
  • 旋风少女3:虹之绽

    旋风少女3:虹之绽

    明晓溪小说“旋风少女”系列,已被改编成周播剧,即将登陆2015湖南卫视每周一周二22点档“青春进行时”!《旋风少女3:虹之绽》:故事以一场紧张刺激的对战精彩开篇。百草战胜韩国金敏珠,并且以双飞踢的第三踢,把金敏珠踢落到台下,一举成名。与此同时,关于爱情的三条线索也在悄然拉开,俊朗的廷浩从美国归来,温润如玉的初原在韩国突如其来地向百草表白,冷峻的若白身体虚弱、似患上了未知的疾病,把对百草的爱一直埋在心底……百草最终会选择和谁在一起?
  • 王妃是伪神

    王妃是伪神

    “你有什么?你拿什么来换你想要的情报?当然给不给,按什么价位标准给就看我的心情”女“有我还不够?”男
  • 讲点你爸不开心的事,大家开心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讲点你爸不开心的事,大家开心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有一种人长着一张严肃认真的脸却天然自带喜感,我爸就是这种人。可这么一个喜感的人,却也是一个情感内敛的人、正直的人、认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时不时会不经意说出一些让我飙泪的话来。我的朋友们经常会在打电话时顺便提一句:“哎,你爸最近在干啥,说来乐一个?”更有人竟公然宣称:“你爸是我的玩具!”在我心中,我爸是一个老小孩,但他也是这世上我最尊敬,最想得到认可的人,之一。只不过后一点我才不会给他知道呢。
  • 极限生存王者

    极限生存王者

    浩瀚宇宙,文明万千,强者无数,人族想后来居上,须有巅峰强者挺身而出,发出宇宙最强之音。那巅峰者,最强之音的发出者,就是我。“我将秉承父亲遗志,走向人族最强之路,我这一生,将为之奋斗,大师非我目标,宗师亦非终点。我发誓,我将挑战人类极限,一生不弃,至死方休!”——方浩(龙套:七龙珠、饥荒游戏、漫威、东京喰种……)
  • 隐婚试爱

    隐婚试爱

    她是外人眼中的千金小姐,却是家人眼中的赚钱工具!她是姐姐眼中的路边野草,却是他眼中的一生挚爱!极致娇宠,疼爱一身,一场交易,一次算计,是童年幼稚的约定,还是情感的真心的碰撞!“女人,你是我的,我要你,别想逃!”“不,你是谁,不要再禁锢我!”既然再次遇见,不管她逃到天涯海角,他都要用爱的枷锁,将她永远捆绑在他的视线里!看豪门伪千金,冷面总裁,如何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 发现之旅-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

    发现之旅-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

    峨眉山自然景观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佛灯。其中,以佛光为魁。这佛光是怎么回事呢?真的就是佛祖发出来的光芒吗?让我们走近神奇的峨眉佛光。
  • 一宵清梦殇千年

    一宵清梦殇千年

    【日更一万】宇文治道:“你把朕一颗真心踩在地上践踏。”宋留道:“小妖精,你再亲,爷就把持不住了。”方省涯道:“你这个姿势像邀请!”席羽络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金砺道:“你从来没有把我放在心上!”哦,天,只不过是入宫当个小宫女,怎么会惹上这么多美男?美艳妖孽的、腹黑阴沉的、温润清淡的、阳光灿烂的,沉稳大气的,这么多美男!能不能都收入囊中啊?带回家一一细细品尝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闪婚前妻不好追

    闪婚前妻不好追

    她与他闪婚,没有婚礼、没有戒指,所有的仅仅是一纸婚约。然而,新婚夜,他便将她带入痛苦的深渊。他说:“穆晓,我们之间只是相互利用,除了羞辱,在我这里你什么也别想得到。”可是,自那夜起,他对她的嫌弃怎么变成了无休无止的亲热?这场婚姻,他给了她无尽的折磨,却不知,自己也在爱情的泥沼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