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81200000009

第9章 最瘦的人(1)

卡夫卡在世界文学中,是独特的,他的文学作品也不能单单看成是对文学的贡献,因为在他的创作中,他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兴趣“为文学而文学”,也不单纯从“文学是什么”而将文学折腾得摸棱两可,也不单单从学术的角度告诉读者“什么是文学”“文学创作的意义在哪里”“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等等,自然也不可能让那些对文学“隔靴搔痒”的文学评论者得到太多的文学信息或创作元素,实际上,无论是自诩专业的文学评论者,还是高等院校的中外文学史的讲授者和介于专业与业余之间评论者的严肃认真或假心假意的研究,都无法真正接近卡夫卡等世界文学大师们的内心或本质,就像任何辩论、评论或讲义都无法抵达事物的本质一样,大家要做的,喜欢或不喜欢做的,也仅仅是一些解读或领悟,而要通过评论进入实质,那是近乎奢望的。当然,这些话对隔了一座山的不同学科和行业的人,也许不管用,因为“隔行”不仅真正隔绝了本质之间的相互探索,甚至连起码的道德和人品都可以不必加上了。这是事实,而更大的事实是,作为文学家的卡夫,生前的文学境遇,与他的神经质的情态和虚弱的体质一样,也就是说,在他离开人世之前,人们也没有将他界定为真正的作家(或许他自己也在谦虚中这么界定自己,或许他内心极为傲慢地以为他就是一个彻底的作家)。这与荷兰的梵高很相似,后者生前只卖出去一幅画,而且是亲友们“串通”好的一桩极富人情味的举动,让那个在世经历了无数失望和痛苦的“太阳神”歌者能“体面”地离开人世,而生前,大抵也没有谁认为他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画家的,是死亡、寂寞、绝望和永世独特的艺术语汇(也包括大多数世人的无知、短视、肤浅)成全了死后的伟大画家之名。这很滑稽。人类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推动历史前进,制作最基本的生活,但人类最高级的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人类的精神食粮,却是极少数,甚至是几个人创造的,但这些人的命运多半太坏,在他们生前被世人奚落、挖苦、嘲笑、迫害或抛弃之后,他们只能在阴间看着后人们享受他们创造的精神和由精神带来的大量物质财富,甚至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伟大人物作为招徕生意的幌子和招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些受惠者一边在极力吹嘘宣扬和享受这些人物带来的好处,一边又对这些人不屑一顾,甚至根本就不了解。当然,这些现象其实也不值得奇怪,奇怪的是,我们那些奇怪的大师们,用他们的天才、孤独、思想和成果,成就了更多人奇怪的心理。这个就不必再说下去了。我们还是回到卡夫卡身上。他之所以在生前并没完全被认可为文学家,其主要原因,他的身份和文学表现形式造成了这样的现实。首先,他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雇佣者,那家公司就位于被他又爱又恨、称之为“带爪子的小母亲”的布拉格。其实这个身份并不能成为影响他的作家身份的主要因素,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精神,甚至,我敢说,他的文学精神并不充分,形象也不高大,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完全的世俗化了的男人,这与他的父亲的影响不无关系,因而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把文学神圣化,或者将文学创作当做一种单纯的精神创作,也就是今天有人提出的“神性”写作,尽管在他创作阶段的后期,他是那么痴迷于在文字世界里飘荡,也充分地表现出了一个文人本应有的品格和习性。其次,卡夫卡拿起笔来搞文学创作,开初最大的兴趣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其说他是在写文章抒发自己的对世界的感受,还不如说他是思考人类、研究世界、考察社会、批判现实、拷问生命和省察人性,文学,只不过是这些活动的工具,也就是外在载体,也就是说,他当初的写作,社会现实的因素远大于文学元素,很像一个社会学家或哲学家。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卡夫卡或卡夫卡式的形象和心理来看一个时代,当然,是卡夫卡生存和死亡的那个时代。

但卡夫卡毕竟还是一个作家,他无法抛弃作家这个身份去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骨子里他是一个文人,于是,他通过自己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德语文人的意义,从而成为一个永远也无法复制的文学现象。这种独特性产生的原因很多,这让我们有足够的兴趣走近这个在文学圈子和女人圈子里都不乏精彩内容,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独自漂泊的、误入尘世的、世上最瘦的男人。

卡夫卡一生都对自己的身体耿耿于怀。体质的瘦弱相对于常人来说,也就是一点叹息,或来一点幽默的自嘲,或者多参与体育运动,让自己结实起来,或者注意一日三餐的饮食,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等等,就能轻易对付过去,可对于继承了洛维家族的神经有问题的卡夫卡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太严重了。这可以看成是卡夫卡独特气质的一个重要参证,也可以说是一个文人自我观照过分到接近“自恋”的写真。在《致父亲》,他将自己的身体与父亲做了对比,我们不妨来看看:

“仅仅你的体魄那时就已经压倒了我。比如我常想起我们常在一个更衣室里脱衣服的光景。我又瘦,又弱,又细;你又壮,又高,又宽。在更衣室里我已经自惭形秽,而且不仅是对你,而是对全世界,因为你在我眼里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然后我们走出更衣室,去人们面前亮相,我牵着你的手,作为一副小小的骨头架,光着脚站在木板上站都站不稳,怕水,又没有能力模仿你的游泳动作。”(卡夫卡 《致父亲》 上海远东出版社 《卡夫卡集》 第466页)

这是一副生动的更衣室图景:父亲高大,强壮,魁梧,威风凛凛,有一股大男人不可战胜,甚至是凶暴的气势,浑身每个细胞都攒足了超人的能量,每块肌肉都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每个毛孔都喷张着强劲的男子汉气息,而卡夫卡呢,瘦得像麻竿,弱得像豆腐,身子骨架下、狭窄,肩膀窄得几乎失去了“肩膀”,在木板上摇晃着,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足力的不够和极差的平衡力而摔倒,表情慌张,内心忐忑不安,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觉得是彻底的无用的人。这可能是形成独一无二的“卡夫卡现象”和“卡夫卡气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身体条件虽然是生理现象,取决于父母,也就是主要来自于先天,但身体条件的优劣,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单不说强壮和柔弱,从我们更容易感兴趣,其实不仅仅是感兴趣,而是用来“取”人的外表,都很说明问题,比如,一个美女,就因为自先天的姿色,往往比丑陋女人在社会上更吃香,更能被大众喜欢,被现实所接纳,除非她是智障儿。而天下男人,大抵多是以一张脸蛋来取舍红颜情侣的,至于结婚时的那个女人,通常都不是自己最喜欢最爱的女人。可以这么说,不管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多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学识水平多高,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境界多高,都无法摆脱美人的影响,是啊,英雄尚且过不了美人关,那一般的男性,怎么能轻易过去呢?尽管我们很多的知识分子或英雄口上并不完全认可这种说法,而且以身作则,在行为非常检点,言辞上也极为谨慎,教育他人时也头头是道,但内心呢?他们言行一致么?其实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同样,一个先天健康的人和一个先天疾病缠身的人,首先在性格和气质上就有极大的差异,后者即使在后天如何努力弥补,还是无法完全抹去身体上先天差异所留下的阴影。卡夫卡不幸也是属于这一类情形。卡夫卡多次承认他继承得最多的是他母亲一族的特征,即洛维家族的生命特征:表面上看果敢,干练,内心其实犹豫不绝;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波涛汹涌;表面上对世事无所谓,实际上极其斤斤计较;表面上镇定大胆,实际上胆怯懦弱;表面上谈笑风生,实质上极为内向,含蓄;表面上对人事的看法很公允,其实极为偏激;表面上看起来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以为然,实质上像对其他人事一样,都极度神经质,极为过敏……归纳起来,最为明显的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神经过敏和局促不安”,这使卡夫卡生活在极其矛盾和忧郁之中。那些出现在更衣室里的情形,无疑就是他自我敏感过度和身体质地实在差强人意的真实表现,尽管在今天看来,卡夫卡的说法和感觉都有些夸张,甚至是“庸人自扰”了,但那毕竟是年青时节的卡夫卡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继续写道:

“你出于好意,但真的使我深深地羞愧地不断做给我看,那时我绝望极了,而我在所有方面的坏的经验在这样的时刻出色地合成了交响乐。我觉得舒服的时候是,有时你自己先脱了衣服,我得以一个人留在更衣室里,尽可能地拖延到公众面前无献丑的时间,直到你最后亲自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并把我赶出更衣室。我为你几乎没有觉察到我的困境而感激你,而且我也为我父亲的体格感到自豪。直到今天,我们俩之间仍然存在着这种类似的差别。”

而这种差别势必影响到他的精神层面和气质上去(而他的父亲却将这种差别而带来的精神上的差别发挥到了极致,成就了一种在卡夫卡看开极为强悍的精神权威),而卡夫卡本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思索,就是拿自己和父亲进行对比,很多评论者都一直认同,其实他是在拿卡夫卡家族和洛维家族的人,在性格、气质和精神等方面的对比和思考,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能找到从身体到精神上战胜他的父亲、社会和世界的办法。他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比较,按照他的意思,说简单一些,他父亲身上的气质显然是卡夫卡家族的气质,而且显得非常纯正,不带丝毫洛维家族的特点,总结出来就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性格坚强,身体健康,自以为是,沉着镇定,而且食欲旺盛,自满自足,高人一等,甚至通晓人情世故,有着某种豪爽的气度,说到底,就是强大的,男人味儿十足的,不可侵犯和无以战胜的卡夫卡传人。但卡夫卡自己呢?他说他完完全全是一个洛维,继承了洛维家族的种种性格,才形成了这样的精神气质,也得到了时下如此的命运和遭遇,而仅仅只是带了一点点,也可以说是某种卡夫卡家族气质中最不明显或最不重要的因子,因此,在整个气质和性格组合中,占据主动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卡夫卡”,而是“洛维”,也就是说,不是“卡夫卡遗传”主宰了他,而是“洛维元素”控制了他,使他成为现在这种隐蔽性强的,懦弱羞怯的,神经敏锐,局促不安的男人。这种刺激和特征会从另一个方向向他施加深远的影响,却又常常会猝然终止。概括卡夫卡的意思,他父亲赫尔曼是一个纯粹的卡夫卡,而他自己却只是一个混合的但却倾向于洛维的“卡夫卡”,甚至经常游离出“卡夫卡”。

毫无疑问,造成这种精神状态和性格气质的重要原因,还是在“身体”这个明显的生理因素。根据卡夫卡的文字等资料,我们得知他母亲那一支系的成员,都有着先天体质不好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洛维家族成员身体不仅孱弱,而且多病,而且多为怪病,死亡非常频繁。这种体质特征,如果医学不能解决,单靠精神的力量去支撑,显然不充分的,而实际的情形是,肉体病痛,尤其是绝症,往往比纯粹精神的打击来得更猛,更大,更彻底,更何况,精神的惨痛大多是跟肉体紧密相连的,当肉体的病痛再加上精神病痛,那就是雪上加霜了。因此,洛维家族中的单身现象极为常见,包括卡夫卡最信任和喜欢的舅舅。这无疑是肉体和精神双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至于很多家族成员夭折,自然是他们在生理上有了某种疾病,而成为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了。到了卡夫卡家族,意思是卡夫卡家族和洛维家族联姻,又出现了新的,却让人有些费解的现象,那就是到了弗兰茨这一代,男性似乎都与洛维家族传统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息息相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卡夫卡自己英年早逝,以及两个早年夭折的弟弟,相反,他的三个妹妹则身体健康,家庭也相对和睦。这与很多中国人关于对家庭成员在外貌和气质方面的男孩像母亲女孩像父亲的看法颇有些相似。

卡夫卡不仅直言不讳地将自己和父亲的身体与精神对比写信告诉了父亲,而且他还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给情人菲利斯·鲍威尔的信中,也不加掩饰地写了出来。

“确实如此,像我这么瘦,而我是我认识的人中最瘦的(这是能说明一切问题的,因为我已经进入了疗养院)。同样,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用于写作的,丝毫没有多余的东西,即使就褒义而言也没有丝毫多余的东西。如果存在一种更高的力量,它想要利用我,或正在利用我,那么我将作为一种至少明显地被加工过的工具捏在它的手中;如果没有这么一种力量,那么我什么都不是,会突然间被抛弃在一片可怕的空旷之中。”(《卡夫卡集》《致菲莉斯·鲍威尔》 第363页 上海远东出版社)

写这封信的时候,卡夫卡正在一家疗养院疗养,他已经感觉到了肺结核会让他的生命很快终结,而长期以来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自卑,又在不幸中加大了他的不幸,尽管他无限思念着菲利斯,将与菲利斯的通信看成是一种快乐,一种精神上的求助和慰藉,但身体上的感觉将更真实,更有强大的力量:

“这是非常真实的坦白,同样真实的是:从那天晚上以来我有一种感觉,好象我的胸口有个洞,风那里自由自在地穿进穿出。”

因此他在前面才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写作对于他的意义,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不大的,不写作,就会被清除掉。他说:

“我的力量小得可怜,假如我没有明显地察觉到这一点,它自己也会暴露出来。所以我在各方面萎缩,到处都得有所舍弃,旨在保持勉强能够用的力量来服务于看来是我主要目标的事业。如果我自己不这么做(我的上帝!……而想要越过自己,我会被自己逼回去,受到伤害,受到羞辱,一蹶不振。……”(见《卡夫卡集》《致菲莉斯·鲍威尔》 第363页 上海远东出版社)

同类推荐
  •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

    《她在红尘外》是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文笔流畅、扎实,题材罕见,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资深媒体人的一次长途旅行,她独自一人,历时四个月,跨越十个省份,行走了三万公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了浙江、江苏、山西、湖北、河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它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她将用独属于女性的感性,记录了对修行人的观察和寻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里的人,是如何通过这次游历,找到人活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热门推荐
  • 明月出清尘

    明月出清尘

    他是一国最年轻的将军,为报家仇,揭竿而起,成为帝王。她是天下最尊贵的公主,天真快乐,无忧无虑,一场宫变让她成了他的妃子。她说:“我有才有貌,为了不让天下人误会你有恋童癖,本姑娘就去做个艺伎吧!”……两个隔着国恨家仇的人,是怎样的宿命安排,让他们在这万丈红尘中成为彼此的生命羁绊。
  • 我被系统追杀的日子

    我被系统追杀的日子

    系统:击杀三只练气境六层灵兽。失败惩罚:灭杀!系统:征服冰山美人。失败惩罚:灭杀!系统:夺得大会第一名。失败惩罚:灭杀。云天:系统你这是帮我还是想杀我,我可是宿主啊!一个整天被系统追杀的宿主,这是你没有看过的船新版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异培养

    诡异培养

    诡异的梦中世界,用诡骸交换的交换天平,捕抓培养诡异,建造一支属于夏仁的诡异军团,在鬼气复苏的世界,掀起不一样的风暴。
  • 暖爱萌恋

    暖爱萌恋

    青春路上,时光让每个人成长。无论有多少伤痛,多少悲欢,最后都迎刃而解不管你有多么彷徨,也需要坦然面对。
  • 那年的我17岁

    那年的我17岁

    本文主要讲述女主角颜晓鹤到固熙市打工发生的一系列生活记录。
  • 明心一梦

    明心一梦

    在动荡的年代,碎了多少梦,毁了多少情,在最后一刻哪怕再奢求一次梦过。
  • 陆大德拉阿

    陆大德拉阿

    不管你们懂不懂,我只懂一个老玩家的情怀,
  • 中华料理师

    中华料理师

    寒江21世纪的厨师,穿越到唐朝开元盛世年间。开起自己的小店‘中华料理馆’。“丞相,吃点什么?”“皇子想要吃饭请排队。”
  • 杀仙纪

    杀仙纪

    不顺天地,不入乾坤,半仙半魔,诛魔杀仙。许我一方天地,世人与我共繁华;必诛我于天涯,世人皆死我独活。一人不朽,一剑封天,天地一念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