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4300000029

第29章 统一大业的兴衰(12)

公元184年八月,张角病死,黄巾军失去了一个重要领袖。张宝、张梁继续领导农民军,抗击皇甫嵩的进攻。在保卫广宗的战斗中,张梁的部队,兵精而勇,斗志昂扬,皇甫嵩几次接战,都无法取胜。诡计多端的皇甫嵩,“闭营休士”,坚壁不出,以松懈农民军斗志。然后,他乘黑夜农民军不备,发动突然袭击。混战到天亮,张梁战败牺牲,三万多农民军被杀,五万多农民军投河而死,无一投降。后来,张宝在下曲阳也被皇甫嵩打败,英勇牺牲。

在冀州黄巾军血战的同时,南阳黄巾军也在和东汉政权进行拚死战斗。张曼成、赵弘、孙夏等农民领袖,在攻取宛城和保卫宛城的斗争中,不幸先后战死,南阳黄巾军也被打败。

三支主力部队失败后,分散在其它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仍然高举着黄巾军的旗帜,继续进行战斗。其中有几支声势较大,如冀州的黑山军,有上百万人,并州的白波黄巾军,也有十几万人;益州黄巾军,曾控制今四川大部地区;青州黄巾军,也有一百多万,活跃在山东中部,攻杀过济南王刘赟。从公元184年起义开始,各地黄巾军此伏彼起,前赴后继,一直斗争了二十多年,才被最后扑灭。

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比起秦末、西汉末两次大起义,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这次起义不再利用某些统治者的旗号,而是公开提出“黄天当立”的革命口号,表明了农民革命斗争有了新的发展。

当时除太平道之外,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陵孙张鲁依靠益州牧刘焉的势力,占领了汉中,张鲁自称师君,信徒称鬼卒,官吏称祭酒,不用太守、县令名号,由祭酒管理民事。据史书记载,张鲁在大路上设立义仓,备有义米义肉,行人可以住宿取用。民有小过,罚修路一百步,犯罪三次,然后行刑。张鲁在汉中统治近三十年,在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汉中成为当时最平静的地区,关中流民前来逃难的达数万家。公元215年,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此后,五斗米道主要在统治阶级中流传。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黑暗腐朽的东汉朝廷,也在农民革命的风暴中土崩瓦解了。

“官渡之战”的经过

官渡之战爆发在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一仗。在这次战役中,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

袁绍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大世族豪强势力。依附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天下。

在董卓军事集团进入洛阳,控制东汉中央政权后,袁绍逃到冀州,发兵讨伐董卓,被各地起兵的豪强势力推为盟主。后来因参加反董卓的各路军阀各有自己的打算,不久就相互攻杀起来。在混战中,袁绍很快夺得了冀州牧的位置,占有了冀州。经过八、九年的兼并战争,于公元199年,又消灭了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占有幽、冀、青、并四州(今河北、山西、山东东部),大体上统一了河北。

于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大规模兼并战争便爆发了。这时候曹操也已经占据了兖州和豫州(今河南、山东西部)。并且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体上统一了河南。公元199年春,袁绍调兵十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准备一举打下许昌(今河南许昌),消灭曹操。他事先派人联络荆州(今湖北、湖南北部)的刘表和穰(r6ng攘)县城(今河南邓县)的张绣,要他们配合夹攻曹操。刘表口头答应,但按兵不动;张绣非但没有帮忙,反倒归降了曹操。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进兵抗击袁绍。他利用袁绍内部在南进问题上意见还不统一,和袁绍迟疑寡断的弱点,抓住时机,调兵遣将,先行攻占一些战略要地,并把主力布置在许昌北面的官渡,以阻挡袁军进攻许昌。接着,又亲自率兵东进,攻占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打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俘虏了他的妻子,迫使刘备的大将关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以后,曹操迅速移兵官渡,准备迎击袁绍。

公元200年二月,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军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他亲率大军驻黎阳,准备渡黄河,攻许昌。四月曹操从宫渡出兵去解白马之围。随军谋士荀攸献计,要他声东击西,分散袁绍的兵力;可率兵先到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北),伪装要渡河进攻袁绍的后方,然后,趁其不备,派轻兵突袭白马的袁军。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袁绍果然中计,等到曹操的轻兵到达离白马十多里的地方,才被颜良发现而慌忙迎战。曹军前锋关羽出其不意突入袁军阵中,斩杀了颜良,袁军顿时溃败。白马解围后,曹操把军队连同百姓沿河向官渡撤退。

袁绍派骑将文丑和刘备引五、六千骑兵渡河追赶,一直到了延津以南。这时曹操停止后撤,命令骑兵卸鞍放马,把辎重停放在路上,引诱袁军。袁军纷纷赶来抢夺辎重。曹操趁其混乱,以不满六百的骑兵猛然出击,杀死文丑,获得了全胜,顺利地撤回了官渡。首战告捷,曹军士气大振。

同年七月,袁绍进军官渡北面的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八月进逼官渡。袁军依河丘屯营,东西达几十里,曹操也立营相拒。打了几仗,曹军不利,使坚壁不出。袁军筑起高楼台,堆起土山,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使曹兵出入行动都得用盾牌遮身。曹操命令部下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块的霹雳车,击破了袁军楼台。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人暗地里挖地道通向曹营。曹操针锋相对,命令在营外挖深沟以防御。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好几个月。在这期间,曹操曾派徐晃、史涣截击焚烧袁绍的几千车军粮,使袁绍受到很大损失。但是,相持日久,曹军兵少粮缺,士卒及辖区百姓疲惫,有些郡县动摇,个别投降了袁绍,后方很不安定。为此,曹操曾给留守许昌的谋士荀彧(yù玉)写信商量,打算放弃官渡,退守许昌。荀彧回信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谁先撤退,谁就处于被动。曹军现在已经以劣势兵力与袁军相持了数月之久,战局正处于关键时刻,很快就会出现转机,到时候只要出奇制胜,就能取得胜利。千万不要丢失这个机会。曹操接受了他的意见,继续坚守官渡,等待战机。

转机终于来到了。同年十月,袁绍派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在大营以北四十里的故市、鸟巢(约在今河南延津县境内)。鉴于上回军粮被偷袭的教训,袁绍大将沮授建议派蒋奇率兵驻扎,以防抄袭。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也曾向袁绍建议,趁曹军主力坚守官渡,后方空虚的机会,派轻兵偷袭许昌,又未被袁绍采纳。许攸感到袁绍如此骄傲轻敌,最后一定要被曹操打败。再加上这时留守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的审配,以许攸家人犯法为理由,拘捕了他的妻子,使他非常气愤,便背弃袭绍,投奔了曹操。

许攸投降曹操后,便将袁绍的情况都告诉给了曹操。并且建议他偷袭故市、鸟巢,烧掉袁绍军粮,用这着棋置袁军于死地。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他当即留下大将曹洪守营,自己率领五千轻兵,假冒袁军,让战马口衔横枚,军士每人抱一捆干柴,连夜抄小道行进。天快亮时曹军赶到了乌巢,立即包围袁军,并放火焚烧军粮,顿时袁军大乱。袁绍闻讯后。以为曹营必然空虚,便派张邰、高览率荤前去劫营,而只派少量军队去鸟巢救援。结果,张邰等遇到曹军顽强抵抗,不能攻下。而去救援鸟巢的军队连同淳于琼的守军,也全部被曹军消灭。张邰、高览听到鸟巢失守,军粮烧尽的消息后,认为大势已去,便率领全军投降了曹操。曹军乘胜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仅带领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说,官渡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官渡战后两年,袁绍郁愤病死。公元205年,曹操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完全占有了冀、青、幽、并四州,大体上统一了北方。

在这次战役中,袁绍虽然据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但是他骄傲轻敌,不能够采纳部下的正确意见,内部分裂,多次坐失战机,终于失去优势,遭到了惨败。

而曹操由于能够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审时度势,在军事上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果断地捕捉有利于自己的战机,因而能够在兵寡粮少的情况下,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了这一战役的最后胜利。

“三顾茅庐”的来历

唐代大诗人杜甫游览了成都诸葛亮祠后,写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名句。他说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治蜀的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少年失去父母,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只好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避难。不久,叔父也去世了,诸葛亮就到襄阳城西的隆中定居下来。在这期间,诸葛亮读了大量书籍,经常和他的好朋友徐庶、崔州平等一起纵谈今古,品评时事。他常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自比,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

就在诸葛亮隐居隆中期间,汉末以来的军阀混战,已经初见分晓。曹操消灭了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势力最大;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在江东的统治也趋于稳定。此外,还有割据荆州(今湖南、湖北)的刘表,割据益州的刘璋和活动于荆州一带的刘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是汉朝皇帝的远房宗室(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在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的活动中,形成了一个不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在军阀混战中,四处奔波,经常寄人篱下,始终没能取得一块立足之地。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一度依附袁绍的刘备,在北方更站不住脚,在曹操的逼迫下,逃到荆州,依附刘表。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刘备到荆州后,开始“礼贤下士”,访寻人材。当时襄阳的封建名士司马徽告诉刘备说:此处有卧龙、凤雏。卧龙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后来,诸葛亮的好友徐庶投靠刘备,受到刘备的器重。他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很有才识。因此,刘备非常渴望见到诸葛亮,并让徐庶把他找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必须亲自去请,否则他是不会出来的。”于是,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二将,亲自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一连两次,诸葛亮都避而不见。第三次,诸葛亮看到刘备确实是真心实意相请,才出来会见。这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这次会晤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策略。诸葛亮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判断,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说:自从董卓作乱、群雄割据以来,曹操已经打败袁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不可和他争锋;孙权占有江东,已经过了三代,地势险要而百姓归附,贤能的人为他所用,这是可以引为援助而不可以谋取的。现在剩下荆州,北边有汉水、沔水为屏障,南边有近海之利,东边连接吴会(乒郡、会稽郡,今江苏、浙江一带)、西边通着巴蜀(巴郡和蜀郡,在今四川境内),此用武之地。再有益州,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这两个地方的统治者都是愚昧懦弱的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接着,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夺取天下的大计,即:夺荆州、取益州,做为立足之地,对外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对内搞好政治,与西南各少数民族建立友好的关系,等待时机;一旦天下有变,就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完成霸业,统一全国。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议论后,心悦诚服,表示完全接受诸葛亮的办法。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

此后,诸葛亮应邀出来,辅佐刘备,成为刘备最得力的谋士。二人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这种情况使关羽、张飞很不高兴,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啦!”

不久,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按照“隆中对策”所提出的方案,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先后占据荆、益二州,并于公元221年自称汉皇帝,建立蜀国。

但是,不久“隆中对策”所制定的计划就遭到了破坏。由于孙权派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关羽,于是刘备和孙权的联合关系宣告破裂,并且爆发了吴蜀战争。公元222年,刘备在与孙权的猇亭(今湖北宜都县北)之战中,被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用火攻的办法,打得大败。第二年便病死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刘备在临死前,把蜀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托付给了诸葛亮。刘禅(刘备的儿子)继位后,诸葛亮担起了辅助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

这时,蜀汉政权处于十分困难的局面:北面受到曹魏的威胁,东面和孙权的关系破裂,西南少数民族乘机叛乱,国内由于猇亭惨败,军事力量大为削弱,人心浮动。但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度过了危机,国力也逐渐恢复,局势又稳定下来。

诸葛亮辅政后,首先在对外关系上诙复了联吴抗魏的政策。他主动派人到东吴,劝说孙权和魏绝交,与蜀和好。蜀吴两国重新结盟,使蜀国得以全力对魏。

其次,诸葛亮执行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和抚”方针。刘备死后,益州郡(今云南滇池)豪强雍闿(kāi开)拥兵反抗蜀汉。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也乘机反叛。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粉碎了这些变乱。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采取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对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叛乱平定之后,诸葛亮又制定了不设官,不驻军,利用少数民族的上层进行统治的政策。从此,蜀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改善,大体保持了和好的局面,免除了蜀国的后顾之优。

与此同时,诸葛亮大力进行了蜀国内部的整顿工作。

政治上,诸葛亮革除了刘璋统治时期法令不行,政治腐败的弊政,注意维护封建法制,封建史书上说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尽管有些夸张,但也反映部分事实。他采取任人唯贤的政策,选拔一批有才干的人充任各级官吏,对一些庸碌无能、贪污不法的官吏,则坚决罢掉。

经济上,诸葛亮非常注意务农殖谷,让农民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诸葛亮还很关心水利事业,在都江堰设置堰官,并经常派有一千多名士兵去保护、维修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对煮盐、织锦等手工业,诸葛亮也较重视。蜀国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经济逐渐得到发展。

军事上,诸葛亮特别着重在整顿军队纪律和加强军事训练,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他还积极进行兵法、武器、运输器械的研究和改进。如他改进的连弩,一次能发箭十枝,大大提高了旧式连弩的威力。他还改进了山地运输工具木牛流马,用以减轻人力运输军粮的负担。这些措施使蜀国的军事力量能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连诸葛亮的敌手魏国大将司马懿都不得不称赞他是“天下奇才”。

诸葛亮在执行这些政策时,特别能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部下,同时还能比较的虚心听取部下的意见。

同类推荐
  • 异世乱事

    异世乱事

    当一个不一样的文明遇上地球文明,当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遇上一群不一样的人,当现代人与古代人相遇,会发生什么。
  • 西方通史

    西方通史

    《西方通史》一书,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历史,主要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历史,以及当今西方几个主要大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的历史。不仅讲述了其中的主要历史事件,还讲了那些历史上名人的人生故事,例如亚历山大、恺撒、屋大维、拿破仑、丘吉尔等。既能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又能了解这些国家历史上的伟人生平。可谓是了解西方的入门书。惊心动魄的事件,波澜壮阔的场面,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人物,鲜为人知的趣事与细节,使我们犹如穿行时光隧道,感受西方的性格与脉动。全书文笔优美流畅,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 重生之混乱历史

    重生之混乱历史

    李宗刚重生了重生在一个混乱的历史中这个时空四大名著的人物在一起斗智斗勇康熙和李世民勾肩搭背当然,这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界看李宗刚如何在这混乱的时空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绝代低手

    绝代低手

    汉末乱世,小菜鸟的奋斗之路,看他如何从一个乡野小混混,一步步成为割据一方的一代枭雄。
  • 恶霸天下之潜龙

    恶霸天下之潜龙

    变身西门卿,在努力扭转自己恶少形象的过程中,无意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恶仆为了谋夺家产设下的温柔陷阱,斗恶仆,除家贼,清理暗瘤,重整家业,拓展商业帝国的过程,不意流落江湖,被柴飞烟所救,上梁山,下东南,克服艰难险阻,交结天下英豪,为即将到来的乱世打下了深厚的武力基础。救艾云晚,得大辅助,征服大宋文坛,认清历史大势,谋局深远,渔利天下,然后盘龙伏虎,除辽灭夏,飞龙在天,漂洋过海,雄霸全球,凡是风能吹到的地方都成为汉人华夏的后花园,西门卿也成为全球千古第一传奇帝王。
热门推荐
  • 妖狐驾到:王爷还不下跪

    妖狐驾到:王爷还不下跪

    想她堂堂X大学的校花外加国家顶级特工竟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穿越到异世狐狸精!额……妈妈呀!这可怎么办呀!!她欲哭无泪!算了,这就算她倒霉,可是……谁能告诉她身后的这只“大尾巴狼”是怎么回事?片段一:“我怎么可能会是一只狐狸?”某女对天长叹。“我倒是觉得挺好的,小妖精!来,给本王亲个!”某男邪笑道,随手搂过某女的细腰……片段二:“王爷,魉姑娘扇了左丞相的嫡女儿!”某太监焦急地喊道。“哦,别忘了问问她的手打得疼不疼!”某男淡定地回答道。“王爷,魉姑娘吃了您最喜欢的睦邻鱼!”某太监破门而入。“哦,再给她多送几条去!”某男随口吩咐道。“王爷,魉姑娘被人抢走了!”某太监幸灾乐祸地说道。某男转瞬不见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埃卡世界

    埃卡世界

    部落,联邦,帝国;骑士,法师,萨满……;爱情,友情,亲情;小队,团队,军团;这些就是组成埃卡世界的关键词,让主角李默然(达尔塔)带你领略埃卡世界中的异域风光,探索埃卡世界的未知秘密,与诡计多端的冥帝斗智斗勇。
  • 论声控的攻略计划

    论声控的攻略计划

    作为一个声控,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然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哦不是!当然是抱一个声音又好听又有钱的大佬的大腿啊!算了吧,顾汀盏,您还是别做梦了好好学习吧。当白天单身成瘾晚上哭着喊着想恋爱的学霸声控遇上外表如四月暖阳实则腹黑的隐藏cv大佬,啧,看谁吃死谁!
  • 我是狐狸不羡仙

    我是狐狸不羡仙

    她是一只被兔子养大的狐狸,当系统绑定她试图讲道理时:小狐狸:“兔兔姐姐说了,不能……”系统:...(__)ノ|
  • 大千世界衍生诀

    大千世界衍生诀

    因系统问题,转移链接!请搜索:大千世界衍生诀之我主春秋
  • 战警铁战

    战警铁战

    血与汗的挥洒,超强度的疲惫作战,随时准备出击。军人,不会说出他多苦多累,当他看到他保护的东西安全后,他才会笑。战警,不一样的军队,不一样的人生,却都是同一样的一生!
  • 鹏城记

    鹏城记

    青涩流年,总会有许多不解情缘。多年后,再回想起年少时的情况和迷惘,却早已看不清!―――――――――――很多年以后,我站在海岸凸起的一块岩石上面回想起萱萱,回想起生命中最难忘的那段岁月,从而泪流满面!――【萧宸语录】
  • 无敌土匪升级系统

    无敌土匪升级系统

    我是土匪。我是大土匪。我是大大的土匪。我是大大大的土匪。
  • Tfboys之专属情书

    Tfboys之专属情书

    文艺版:我给许多人写过各式各样的情书,唯独对你,我写不出来。你就是我的那封情书。逗比版:凡尘:“易烊千玺,我喜欢你,请接受我的情书。”千玺:“情书?都什么时代了,还玩这个?”凡尘:“虽然土虽然丑,但我是用了真心实意的。”千玺捻起粉色卡片一角,满脸毫不遮掩的嫌弃……凡尘:“不管怎样,我都会一直喜欢你的!”千玺转身默默走远,良久,一声“知道了”轻轻飘进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