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4100000024

第24章 现代编辑六艺(6)

自从电脑技术引人我国图书出版领域,出现了作者交来以磁盘为载体的原稿和编辑人员在电脑屏幕上审稿加工的新生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同志出于对现代校对前途、命运的关心,作出了各种不同的预测,有人认为,校对功能将弱化和缩小,以至连上述仅剩下来的校异同功能,也将无用武之地;有人却认为,校对功能不但不会弱化和缩小,反倒要强化和拓宽;还有人认为,校对功能将融入编辑功能,实行“编校合一”。不同的预测,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校对业的发展。而这些不同的预测,又无不源自对现代校对功能的不同认识。

(1)两个原生的校对功能

校异同和校是非,是目前我国校对界公认的现代校对的两个基本功能。前者指消灭原稿复制中录排差错的功能,后者指发现和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差错的功能。现代校对的这两个基本功能,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主要根据是: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世上不能没有图书,图书的出版不能没有著作者的原稿,也不能没有编辑对原稿的审读和加工修改。在这样的出版过程中,一方面,原稿受《著作权法》保护,必须保证其完整,不能损坏丢失;一方面,编辑在征得著作者的同意下,必须对原稿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动、增删。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传统的做法一般是:从著作者手里接受纸质原稿一编辑对原稿审读和加工修改后形成“齐清定”的发排稿一工厂依据发排稿排版后打出校样一校对人员依据发排稿对照校样以校异同,或者通读校样以校是非……在当前电脑介入图书生产的条件下,比较可行又稳妥的做法一般是:从著作者那里接受以磁盘为载体的原稿一依据原稿复制出纸质打印稿→编辑在打印稿上进行审读和加工修改以形成“齐清定”的发排稿一依据发排稿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以形成磁盘定稿一依据磁盘定稿打印出纸质校样一依据纸质发排稿对照纸质校样以校异同,或者通读纸质样和磁盘(在屏幕上)以校是非一磁盘最后定稿出软片,必要时再以此软片对照纸质校样以校异同。

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这两个校对功能必将一个弱化,一个强化。当然,即使校异同功能可能弱化,也不会导致校异同功能消失,更不会导致校异同的方法的消失。

校异同作为方法,可大致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类。狭义的就是以校样对照原稿的对校法。广义的又可分为:①用一个本子通读,以其上下前后对照异同的“本校法”;②用两个不同品种的本子对异同的“他校法”;③以电脑“他书”(字词库软件)与本书对照异同的“电脑校法”。依此而论,校异同功能即使可能弱化,但校异同方法特别是广义的校异同方法,不但不能弱化,反而会随着校是非功能的强化而强化。

(2)三个次生的或派生的校对功能

①校对监检功能。这里的监检,专指校对对编辑的监督和检查。校对监检功能,为校是非功能所派生,也可以说是校是非功能的扩大和延伸。它是一个早已萌生、仍在发展中、尚不成熟的校对功能。

有些同志长期囿于“校对是编辑的助手”之说,不能正视或认识不到专职校对人员在成书之前是能够纠编辑之“谬”的现成力量,是能够对编辑发挥监检功能的现成力量。今天我国的出版实践和需要还没能使这种监检功能发挥出来,校对监检基本上尚处在一种自发的、潜隐的状态。但是,我们确已看到,现在,这一切在不少专职校对能手那里,已经初露锋芒。他们通过在校异同基础上的校是非,向编辑部门提出许许多多校对质疑,这些质疑全部或绝大部分被肯定和采纳。这不但纠正了原稿留下的各种“谬”,保证了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而且在编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那些被质疑的编辑,实际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监检。他们的心态尽管不相同,但有所震动却是共同的。可见,实施校对监检是紧密结合着校对质疑、也是校是非进行的,无需另起炉灶。可以说,校对质疑是实施校对监检的基本方法。校对质疑的提出,就是校对监检的启动;它的被证实,就是校对监检功能的实现和完成。

有人认为,编辑审读加工中出现的错漏,可以依靠由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构成的编辑整体内部的自我监检来解决,校对人员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进行这种监检。当然编辑自我监检诚然很重要,也很必要,对此谁也不会持异议;但只靠这种监检还很不够,还难免常有疏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编辑自我监检留下的疏漏,必然使原稿中埋下的“定时炸弹”随出版物进入社会,伤害读者,或被读者所引爆,这就必然出现读者和社会的事后监检。目前我国有不少这样的专职校对人员,他们在知识的博杂、操作技艺的熟巧、心性的耐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弥补编辑的不足。当然,就我国目前的专职校对队伍的整体水平看,要他们把这种校对监检的任务全部胜任、愉快承担下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校对监检,关键是从知识上和从实践上强化并扩大校是非功能,使校对质疑行为通过理论化和制度化,转变为校对监检行为。这就需要一方面在认识上把校对监检作为校对功能之一,从校是非功能中分化出来,并加以理论化;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把校对监检作为校对职责之一,从发现并协助编辑人员消灭原稿差错的职责中分化出来,并加以制度化。这样,就把校对质疑和校对监检结合起来,并且可以在不增员或少增员的前提下使两者高度结合,相得益彰。

②校对学习功能。校对学习功能,即“校学相长”功能,主要指从校对质疑中学习的功能,因而它也是校是非功能的派生物。校对学习不是从一般的阅读中学习,而是从挑错、灭错中学习,它的核心就是校对质疑。校对中遇到困惑、困难,作为疑问提出,然后经过释疑、排疑,学到新知,这就是校对质疑的基本含义,也是寓学于校、“校学相长”的机理所在。

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发挥校对学习功能,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需要有关的决策人和管理者通过建章立制来组织、引导,为专职校对人员的“校学相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另一方面,更需要专职校对人员的觉悟和意志力,特别是需要对“校对质疑”的得失有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校对质疑所提的疑问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但只要勤于动脑,都会收到“校学相长”之效。疑问提对了,经过释疑,纠正了原稿差错,结果是“校”有成绩,同时印证、巩固或扩大了旧知,结果使“学”也有成绩。疑问提得不对,经过释疑,证明原稿无错,结果是“校”无成绩,而且空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工作进度,但同时却能够消除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误区和盲点,填补其间的空白,并获得新知,结果是“学”大有成绩,并有益于今后的“校”。

③校对审美功能。校对审美不是指校对中的阅读欣赏,而是特指校对者对自己校对挑错、灭错的欣赏。校对审美客体不是所挑、所灭的错本身,而是这种挑错、灭错的成功的行为,是校对行为美和与之相表里的校对心灵美。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校对审美,就是校对主体把自己成功的校对行为对象化为审美客体而予以审美的观照,即欣赏。在这种审美中,校对主体转化为审美主体,成功的校对行为转化为审美客体即校对美。校对审美功能,直接体现为产生精神愉悦一一美感,进而升华为乐业爱岗精神。这种功能,源于校对挑错、灭错,是校异同和校是非的功能所派生的。

出版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精神产品。美,是出版物的生命,是出版物赖以存在和得以传播的价值前提。人与出版物的审美关系不仅存在于作者的创作、修改阶段及读者的阅读、欣赏阶段,也存在于出版物的出版过程中。校对的查错、纠错和质疑就是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是一种不断求真、求善、求美的创造性劳动。

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波瓦洛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可爱”。黑格尔也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美也是如此。一种审美对象若要取得一定的美的属性,就应该符合有关的规律,否则就是虚假、病态、畸形、错误。出版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假如一部出版物违背了必须遵循的规律,背离了“合乎规律的真”,必然会是错字迭出,语病连篇,“惨不忍睹”,哪里还有什么美可言?因而,“合乎规律的真”,是出版物取得美的属性的必要条件。高水平的校对人员能查错、纠错和质疑,消灭与原稿整体美不协调的“假”与“丑”,使校样回复美的属性,是为校对的“求真”。

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美学原理认为“合目的性的善”也是审美对象取得美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校对活动中,高水平的审美主体在面对未能“尽善”的审美对象时,理应竭尽全力查找出错漏及失误,提出质疑,以使全书尽善尽美,是为校对的“求善”。

真和善是美的基础,任何违背客观规律和人生目的审美对象都不可能是美的。校对活动是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审美活动,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掌握客观规律的真,实现合自身目的的善,从而达到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直接体现校对审美功能的美感,通常是成功感、胜利感、满足感和自豪感等等情感的交织和融合。这种美感表现的“一丝窃喜”或“一股惊喜”,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似乎“不假思索”,可遇而不可求。实际上,它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我们是可以遵循这种规律求得的。

作为校对审美客体的校对行为美,看来既无自然美的风光,也无艺术美的浪漫,它究竟美在哪里呢?概括的回答是:它是通过校异同为出版物去“异”以保“真”,通过校是非为出版物去非以增“善”,实现了化假恶丑为真善美,并同时赋予了自己的这种校对行为以美的属性,使之成为校对审美客体。也可以说,校异同创造了真之美,校是非创造了善之美;而创造这些美的校对行为便成为一种可供欣赏的社会美。

校对审美美感,是专职校对者独特的、最高层次的、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它包含理性,是情与理相统一的高级精神活动。它所包含的理性,也就是它的思想基础,那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人们常以“耐得寂寞”来称赞专职校对人员,“耐得寂寞”诚然难能可贵,但它毕竟还停留在“寂寞”的层次上,只能耐得住却摆脱不了那种单调、枯燥、被动等“校对苦”的困扰,是被动的。而校对审美美感,则把校对主体的情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使主体的心态由耐心上升到舒心,使主体对校对工作从勉强从事上升到乐于奉献。

校对审美美感产生的契机或关节所在,就是对成功的校对行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的领悟。仅仅领悟到客体的个人价值还远远不够:因为那样会使自己封闭在个人狭隘功利的小圈子里,不能超越自我,致使想象力达不到读者、作者、编辑、出版社同仁以至更大范围的人们身上,意识不到自己成功的校对行为在他们那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也就领悟不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和统一。不能超越自我,就不能超越时空,而没有超越,就不能思接千载、心系众人,最多只能为个人狭隘功利的满足而得到暂时的快感,而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一种高尚的精神愉悦。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又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校对审美的关键是校对美的观念的形成和介入。而校对美的观念并非高不可攀,它是在平时的业务实践和学习以及一般的职业道德修养中就可以获得的。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本书主要包含八方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德育等内容,帮助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懵懂走向成熟。《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不再以纯文字的形式在那里说教,不再以深奥的理论作为基点,采取了文配图、场景配插画的形式,文字活泼、形象生动地向教师传递着教育的方法,使教师摆脱了学习理论时的枯燥与乏味,在趣味与轻松中快速地提高自己。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持节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持节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热门推荐
  • 宇宙与梦想

    宇宙与梦想

    这是一片雄奇壮阔的星海世界,无尽的生命种族,无尽的奇地宝藏,无尽的热血传奇,都在这里。
  • 画骨虐恋之再续前缘

    画骨虐恋之再续前缘

    花千骨的重生之恋将会怎样?爱,就是这么复杂,不知从哪里开始,也永远没有尽头,没有结尾,有的终成眷属,有的两首相望,有的却终究不能在一起。。。白子画,花千骨又会怎样?
  • 从头爱

    从头爱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开始,他说:瑶儿,我此生定不负你。可是,各色美人闺秀,不断抬进宫里。后来,他说:瑶儿,我身不由己。她默默承受,然后一颗心渐渐冷却。再后来,浪迹天涯,遇到了他。冷却的心,还能捂热吗?
  • 伽夜花殇

    伽夜花殇

    黑暗来袭,火光再一次透着凄凉的气息照亮了这座被血染的城池。残刃、断枪以及那逐渐冷却的尸体在血色的狂风中呜咽着,仿佛鬼哭狼嚎的凄厉,令人不由得恐惧……
  • 后精灵时代

    后精灵时代

    核战灾变后,礼崩乐坏,文明陨落,还出现了宝可梦。在与宝可梦争斗的百年间,各家势力割据,宝可梦退居荒野,形成了独特的废土文明。随着热武器的兴盛和对宝可梦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家势力蠢蠢欲动,看似和平的废土之下已然暗流涌动…一位来自文明世界的少年林墨出现在这片动荡陌生的废土之上。这还是那个自己熟悉的神奇宝贝世界吗?不是?“那就由我来创造!”看少年如何逆流而上,肃整荒野,重建文明,将我们一步步地带入那个都熟悉的神奇宝贝世界。(PS: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
  • 奶味酒酒

    奶味酒酒

    顾梓潼:"顾酒!你就好好待在这破地方吧,我替你去孝敬顾叔叔他们。‘’顾酒绝望的凝视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顾梓潼远去的身影,她心里怒吼到"如果有来世,我绝不会让你伤害我的家人。。。。熊熊的烈火不断向她绵延,顾酒双眼紧闭着,两颗好看的虎牙紧咬着下唇,忍受着大火烧在身上的蚀骨之痛,,,,,
  • 原来你暗恋我呀

    原来你暗恋我呀

    四岁的陆西泽见到刚出生的楚瑶,嫌弃:“真丑。”十岁的陆西泽看着六岁的楚瑶,臭屁:“谁喜欢她谁是小狗。”十五岁的陆西泽把十一的楚瑶堵在学校门口,威胁:“听说你今天收到情书了?丢掉!”十八岁的陆西泽推开十四岁的楚瑶,冰冷:“我说过,谁喜欢你谁是小狗,楚瑶,从今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恶心。”二十六岁的陆西泽俯身在二十二岁的楚瑶耳边,低语:“汪汪……”楚瑶:“陆西泽,你脸疼不?”世间最美,莫过于我明恋你,你暗恋我,我们相恋一生……
  • 末日信条

    末日信条

    在偷袭死体的时候请牢记,死体比你更擅于偷袭。请不要在空旷的地方乱晃,因为你很可能被死体盯上。请随时检查门窗是否稳固,因为死体不会敲门,它们用砸的。——《末日信条》
  • 勾心攻略

    勾心攻略

    在图书馆看着书,突然有沙子进眼睛,用手擦了擦,周围都不同了!她是考古学家,同时是职业名杀手。杀人不眨眼、满手鲜血,都是能形容她的词……然而,她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小为人之的朝代——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她变成一个柔弱女子,拥有一双大眼睛、甜美的声音。她以为她穿越了,能不再杀人,但却没想到,一切都是假象……「你生存的目的,就是要用你的美貌,灭了燕。」她是杀手组织的人,任务就是勾引西燕列文帝。只是,过去的她从来只会杀人,什么勾引的,她根本不会。
  • 小时故事

    小时故事

    回忆男主小时候干过的那些搞笑瞬间,希望你有被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