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000000012

第12章 石敬瑭返回河东(4)

张韬听刘知远说完,却是哈哈一笑说:“这事情其实简单,朝廷的圣旨,只不过看看河东是否听话,并不用太过担心他们是否回还军粮。赵德钧上奏章说契丹入侵,要朝廷增派粮草,朝廷便可向我们借;我们将来也可以效仿,朝廷也必然会想法设法满足我们要求的。所以,这粮草是一定要借的。而且,朝廷要我们借粮草,是想一举三得,我们大大方方出借,却也是一举三得。”

“张韬,你倒说说看,我们借粮草能有哪三得?”刘知远追问道。

“这第一得,是我们痛快出借粮草,能够笼络人心,契丹入侵是事实,边境军士吃紧,没有足够的军粮,赵德钧也很难支持。想要图谋大事,第一步就是要笼络人心,将来我们也不要赵德钧帮忙,只要他不扯后腿就行;第二,既然没有这许多粮草,自然就得加紧征收,自然就要得罪百姓,这屎盆子尽可以扣到李从珂的脑袋上,主公在适当的时候出面抚慰一下,百姓们还不是要感动万分。人心向背也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第三,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来探测一下,军中对于起兵反唐有着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了解下面人的想法,因为他们是整个事情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若是不了解他们的想法,贸然行事,那可就好像从厚一样,派了十五万大军围剿从珂二万兵马,结果好像送给从珂十五万生力军一般。这样的错误,我们是绝对不能犯的。”

刘知远钦佩的点点头,觉得张韬说的有理,当即站起身来,领着张韬和陈晖去找桑维翰,把张韬的想法告诉了他。桑维翰听了以后豁然开朗,拉着张韬的手说,你说得不错,这件事情的动机并不是要我们的万担军粮,而是要考察我们的态度。我怎么开始就钻了牛角尖呢?张韬你年纪虽然不大,怎么对权谋之术钻研的如此之深,你从来也不肯告诉我们你的身世,也没有听你说过你的家人,其实我们大家都很好奇,包括主公在内,我们一直猜想,张韬估计不是你的真名,可能是你的真实姓名会引发我们对你身世的猜测,所以你就隐去了是不是?张韬只微笑着不说话。当他闭上嘴的时候,任何人都能看的出来,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不会让他再开口了。桑维翰只得自嘲的笑笑,随后甩着他那张长脸就去找石敬瑭了。

过了多时,桑维翰方才满面春风的回来,告诉刘知远他们三人说,主公已经决定依计行事,这催逼粮草的工作,便交由陈晖去做,务求要让人人都以为是李从珂催逼,让人人都对李从珂恨之入骨;刘知远则去军中安排,就在明日军中领夏衣时,便要突发事件,观看众军士的反应;至于张韬,则去准备一封书信,等到军粮凑齐了,便交由押粮官带给赵德钧,此信务必要刚柔并济,软硬兼施,既要让赵德钧知道我们并不傻,也要让他清楚,我们并没有那么自私,最后要让他明白,幽州和晋阳,井水不犯河水,你赵德钧在你的地上种什么我们不管,但是河东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你赵德钧将来也少插手。

第二天清晨开始,晋阳校军场上就开始聚集兵丁,最后,除了站岗放哨的巡逻的,几乎所有城内的兵丁都已经站在了校军场上,把个大场子挤的是满满当当。昨天大家已经得到通知,今天要给大家发送夏天的军衣,这个时候都在场上暗序列排开,等待着钦差来宣旨,然后按照顺序去领衣服。钦差还没有来,军士们便在场上交头接耳的互相谈论起来。最近这段日子,几乎所有兵丁的任务,都是向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催要军粮。要说这些兵士都是本地人,老百姓们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百姓们的情况他们都了解,但是官令所派,官兵们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下乡催要。有那不愿意出钱的,官兵们便硬起心肠,一根铁链锁了,百姓们苦苦哀求,有时反倒把这些官兵围住:“你们光想着为皇上立功,却让你们的父老乡亲们每天遭受酷刑,家徒四壁,连饭都吃不上了。难道你们就忍心么?”这些兵丁听了以后内心各自惭愧,这时正好凑在一起,便互相向对方打听自家的情况。一听之下,原来家家户户的情况都差不多,自己在这边催逼,自家人也在被他人催逼。都是有父有母的儿郎,此刻由不住心潮澎湃,便在这时,刘知远按照张韬的吩咐,安排了一百多个刚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百姓,让他们来教军场找自己的子女来诉苦。这帮老人遍体鳞伤,两眼垂泪,颤颤巍巍的来到教军场,在偌大的人群中又如何能找得到自家子女,当即便做到在地,哭成一团。军士们诧异之下,将他们团团围住,了解情况。过不了多时,各自的子女得到消息,都远远跑来,看到自家老人如此惨况,也是痛不欲生,一时间教军场上愁云密布,惨雾横生。刚刚还在交头接耳的士兵们现在都默不作声,他们仿佛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就等着一个导火索来点燃了。

刘知远站在高处,把兵士们的反应看得是一清二楚,看情况如同自己预料的那样发生,心中是暗自高兴,他早就已经在军中联络好了一群兵士,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出来蛊惑一下人心。现在看机会已到,于是在人群中搜寻着,并且向他们使了个眼色。那些兵士们心领神会,当即就喧哗起来。有一个兵士大声喊道:“幽州战事吃紧,皇帝不给他们增派粮草,却非要借我们河东的粮草。不知道皇上居心何在?”又有一个军士喊道:“皇上难道是没有粮草么,他自从进了洛阳,金银珠宝不知道拿了多少,后宫中每日花天酒地,现在前方战事需要粮饷了,他却推托没有,反而向我们索取。这等昏君,我们还保他做什么,倒不如就此反了吧,拉着人马上洛阳,把李从珂赶跑。”士兵们受到蛊惑,个个群情振奋,纷纷叫嚷起来,教军场上一片喧嚣之声。大有立刻便出兵之意。这时又有一个士兵爬上台子,振臂高呼道:“我们的主公石郎,本是明宗的女婿,又是几朝重臣,怎么都比那李从珂要强上百倍,却要受这鸟皇上的窝囊气,不如我们这边拥戴主公为君,随着他打上京城,弟兄们可就都是开国元勋了。“众人这时哪还有一点理智,轰然响应,便在场上叫起万岁来,声如雷动,全城的老百姓都能听得到。

李从珂派来的钦差,这时刚刚从府里动身,听到远处传来震天响般的呼喊万岁的声音,以为真是李从珂突然来到呢。连忙命人加快速度,三步并作两步就赶到了校军场内。到了中间放眼观看,并不见皇帝銮驾,只见下面众兵士群情激奋,挥舞着刀枪呐喊个不停。连忙派从人去打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吓得脸色发白,转头看见刘知远微笑着看着下面,连忙走过来说:“刘将军,河东军如此犯上作乱,怎么刘将军竟然丝毫不加以制止,而如此纵容他们继续胡闹呢?”刘知远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众军士若是一两个如此说,我还有办法,现在大家都怎么喊,我一个人也没有办法阻止。大人您说怎么办呢?”

“哼,我看你分明就是有意纵容。今天是皇上给众将士添夏衣的日子,大家应该高兴才对,怎么竟然惹出了如此事端,我看必然是有人谋划,有人挑头,我这便去面见石敬瑭,让他把为首的好好处罚才行。”钦差说完,也不理刘知远,掉头扬长而去。刘知远见他走远,也没有放在心上。他完全明白下一步将会是什么样子,钦差必然去找石敬瑭,石敬瑭当然故作不知,然后把自己叫过去,让自己查出为首的兵士来,然后进行惩罚。想到这里,刘知远的心中短暂的泛起了一阵怜悯。这次自己找这些挑头闹事的士兵,事前告诉他们说只是随便叫叫,事后便安排他们出去躲风头,不会有任何事情。但是事情的状态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要比想象的效果好的多,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惩罚要重的多,依刚才钦差的那副气极败坏的样子看,恐怕这些兄弟们的人头都保不住了。可是,为了让自己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也只有委屈他们了。就算我刘知远借你们的,日后我刘知远定当给你们做一场隆重的法事,让你们在阴曹地府不至于委屈就是了。刘知远的眼神中闪过一道寒光,就此下定了决心。

事情果然如同刘知远预想的这样发生了。钦差先去找到石敬瑭,对他横加指责,说他纵容手下将士造反,竟然想要上洛阳逼宫。石敬瑭听说后,自然装出一副惊诧的样子来,他这时还躺在病榻上,便连滚带爬的下了床,跪倒在钦差面前,气喘吁吁的诉说自己是如何忠诚,钦差对自己是如何误解,想必是有人居心叵测,想要挑拨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因此搞出这件事情来,我这便让人去一查到底,非要把事情查出个水落石出,然后把为首的全部枭首之类。说这些期间,尚且没有忘记装病,几次都背过气去。钦差也吓得不轻,毕竟自己还在人家地盘上,若是真的把石敬瑭逼出个什么毛病来,那可就走不脱了。于是反而温言劝慰,说石郎你重病在床,自然不知道军中出了乱子,只是要尽快处理才是。石敬瑭当即便把刘知远叫到眼前,吩咐他去查处军中闹事的首要分子,然后全部斩首。刘知远答应了,出了节度使府,回到军营中,便让人把自己当时安排的那些军士全部叫到自己帐中,一共三十六位。摆开酒席招待大家,等到所有人都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刘知远这才起身告诉大家,说事情闹大了,钦差如果把此事回复给皇上,恐怕主公立刻就有危险,现在只有借你们的头颅一用,以消解钦差的怒火。军士们一听这和先前说好的可不大一样啊,哪里肯干。可是酒中早已经被刘知远下了软药,一个个瘫倒在座位上动弹不得。被刘知远叫人进来,全部五花大绑,又害怕他们胡说,把嘴里面全部塞满了破布。然后拉到校军场上,让钦差在旁观看,三声号炮响过,便把三十六颗头颅砍了下来。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惜这三十六条冤魂,便这样不明不白的做了石敬瑭称帝道路上的垫脚石。而其他军士不晓得内情,眼看三十六个兄弟身亡,这笔帐自然是又记在了李从珂的头上。刘知远也假惺惺的掉了几滴泪,吩咐将这些人厚葬,妻儿老小全部由军中出钱供养,又替石敬瑭拉了一把人心。

同类推荐
  • 水死

    水死

    《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亡故的父亲为原型,切实反映出二战前后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得以发现潜隐在诸多日本人精神底层的负面精神遗产——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以“穴居人”为象征的民主主义之时代精神。《水死》的叙述者“我”是在大江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作家长江古义人,描述了“我”的父亲在太平洋战争末期与青年军官们建立起特殊关系,为了挽救日本即将战败的残局,密谋仿效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的杀王表述,组建特攻队驾驶飞机轰炸“帝都中心”以“杀王”……著者大江健三郎(1936—)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逐鹿天下(上册)

    逐鹿天下(上册)

    明朝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号称九千岁,并暗中修练宫廷绝学“还婴大法”,欲练成神功,做回一个正常的男人,篡夺朱家的天下。平云重大将军之子平一峰逃脱魔掌,流亡天涯,巧得肉舍利,功力大增,结识龙门世家之女龙门雪,魔教圣姑徐如莹,在两个绝代美女的帮助之下,数度死里还生。最后他却面临着在两个武林美女之间做出选择?
  • 铅笔债

    铅笔债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风暴眼

    风暴眼

    《风暴眼》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小说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这一时段内的活动为故事框架,通过她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既叙述了她享乐放荡而又充满不幸的一生。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过八旬的伊丽莎白·亨特抗拒着死亡的来临。病榻前,一对受利益的驱使而归来的子女,三个性格各异的护士,一个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却懦弱的律师,在这虚伪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悲喜剧。曾经美貌放荡的伊丽莎白,贪婪地攫取一切,伤害着家人与朋友;死亡的临近却让她在半梦半醒中,找到了终其一生都未能寻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丽莎白在海岛上经历过的一样,痛苦的风暴会将虚无荒诞的生命荡涤一清,带来纯洁、静谧的风暴眼。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热门推荐
  • 彩虹恋爱物语归零

    彩虹恋爱物语归零

    残酷战争的背景下,撒克拉国突击队队长男主(加藤?虹)和苏德维尔国校尉家女儿女主(山田?彩)的偶然相遇。战争结束后两人都来到京都生活,消失了两年的“团”组织再次活动了起来。男主身为一名京都特种兵在追击“团”时与女主再次相遇,那之后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奇妙的故事?
  • 幸福敲敲门

    幸福敲敲门

    曾经年少,两小无猜,爱到浓时却分离……他们心酸相约,五年后他们重逢,然后结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个约定,原是绝望中的一点星光,我爱你,我深深相信我们的缘分未尽。可是似乎所有的重逢,都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直到这天,约定来临,所有的命运都逃不过老天爷的冥冥安排……
  • 穿越之蔷薇盛开

    穿越之蔷薇盛开

    一次偶然让一名平凡的高中生从地球来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异乡帝都,原本让她苦恼的特殊却是融入这世界的契机和法宝。在异世界的重生赋予了她不一样的身份和生活,拥有了以前缺失的东西。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平静的幸福,尘封的事故埋藏着怎样的秘密?一面之缘让他们十年后再次相遇,造成了他们不断地牵绊,同时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 警寤钟

    警寤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的无止境

    恋的无止境

    没恋爱过的叶思思见过了不少情侣,自己却迟迟未谈,但在某一天碰到了“叶同学”,恋情还会远吗
  • 重生之一代宠妃

    重生之一代宠妃

    前世为嫡姐铺路的庶女菡萏,被害死重生后,带着无限的仇恨,舍弃爱情,一步一步走向大夏朝的王朝顶端,扶摇直上九层天。
  • 叶落归根

    叶落归根

    吴行踏上了从华春市开往华连市的列车,这本该是一次年轻人很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却当吴行一觉醒来时惊讶的发现自己正身处飞往霓虹国的航班上。只身一人踏足霓虹国的吴行,看得到又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路,在熟悉又陌生的国度里,吴行或许会一鸣惊人、海外一统、傲视众生,也或许会碌碌无为,卑微下贱的认命,以一种看似可怜的生活形态惶惶度日。(本书第一章“初到霓虹国”已经终结,由于期末考试缘故,第二章“行者在路上”将在2015年1月份开始更新。)
  • 尘态

    尘态

    栗崎从治17岁就读茂往高等学院二年级职业:学生尘化拟态觉醒者,一位少年与未知的邂逅“喂,你在吗”一阵声音说到......欢迎各位读者提出bug,以便作者修改
  • 南游记旧

    南游记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果糖铺子

    果糖铺子

    叮咚~欢迎光临果糖铺子,要进来看看嘛,橙子味,柠檬味,柚子味,还有桃子味的糖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