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6900000025

第25章 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10)

印度有一位学生,他希望成为一位真正的智者。于是,他离开家庭去寻找一位大师来进一步指导他。他停留在一位大师的住处,请求大师开导他成为智者。这位大师说道,「成为智者实际上非常单纯。你需要做的仅是立即回家,然后每天晚上坐在一面镜子前30分钟,并以相同的问题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是:「我是谁?我是谁?」。 这位学生回答道,「嗯,成为一位智者是一件很神圣的事,不可能只是如此的单纯吧。」 「是的,就是如此单纯」,这位大师说道,「你如果还需要考虑其它意见,那么这附近还住着几位大师,你可以去请教他们」。 「非常感谢您,」这位学生说道,「我打算继续向其它大师请益」。 这位学生来到第二位大师的住处,提出相同的问题,「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智者呢?」 第二位大师说道,「这非常困难,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事实上,你必须随同修行所内的其它学员从事沙哇(sava沙哇是「无私工作」的意思),所以你必须从事没有金钱报酬的工作」。 学生听了十分高兴;这位大师的哲学比较接近他自己对于智者的看法。他听说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修行过程。大师告诉这位学生,修行所内目前仅有清洗牛栏的工作。如果这位学生真心要成为智者,大师将允许他去铲牛粪,并负责牛栏的清洁。他欣然接受,并相信自己已经踏上正确的道路。 于是他开始每天不断地铲牛粪,并清洗牛栏,经过漫长的五年,他逐渐失去耐性,而且觉得很失望。所以,他向大师请教,「尊贵的老师,我已经忠诚地为您服务五年,清洗修行所内最污浊的地方。我不曾休息一天,也不曾抱怨,现在是否是启发我成为智者的时候了?」 大师回答道,「当然,我相信你已经准备妥当了。现在我告诉你怎么做。你立即回家,然后每天晚上以30分钟的时间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并以相同的问题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就是:「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学生非常讶异地说道,「对不起,尊贵的老师,这条街上的另一位大师在五年前便如此告诉我」。 「是啊,他说得没错」,大师回答道。

任何一种团队都是由你、我、他(她),一个个不同的个体组成,还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团队都是由许多个特别的“自我”组成,这也正是人类社会的真实结构。

想要完全发挥出团队的效力,必须做到对每一个不同“自我”的真正了解,否则所谓的团队凝聚永远只能停留在“用口号来激励”的阶段。尤其是现今的白领,谁也不缺乏这些“简单”的团队管理知识,谁都知道“合作”是一个团队获得成功的基石,可为什么勾心斗角、互相推卸、斗志涣散这一幕幕我们都很熟悉的“情景喜剧”每天都在OFFICE里重复的上演着?

如果每一个自我,都解决不好“自我”的问题,不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又不能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更无法定位自己人生的意义;然后在怀疑、忧郁、压抑、悲伤、无奈、妒忌、愤怒中把这些糟糕透顶的坏情绪带到OFFICE里,相互影响和渲染着,这样的团队又拿什么去做到齐心协力、同心铄金呢?

同理,只有用“健康”的人才能打造出“健康”的团队。

般若,是六度中的最后一度。希望般若,能够让我们觉悟出“我是谁”。

所有被爱情滋润的恋人们应该都清楚情爱的生产过程,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彻底的爱一个人,最后变成那个人;其实“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模一样,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喜欢自我——爱自我,最后真正成为理想中的自我。

我们自己就是一座最宝贵的宝藏,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开启宝藏的般若。

你爱你自己吗?

二、般若≠智慧

如果有缘看过佛经,或者欣赏过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作品,应该对「般若」这个词不会太陌生,当年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可是让武功盖世的郭靖和杨过都吃了不少苦头啊。不过,此「般若」非彼“般若”,金老先生只是为他所创的“神功”摆了个噱头,在其书中并没有涉及到般若的原来本义。

般若中的「般」字,应该念做“波”,般若是梵语(即印度话,因印度人自称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语称为梵语),如果一定要给般若注解一个我们都能理解汉语的释义,那只能勉强称之为智慧,但是般若的含义远远不是单单一个“智慧”可以解释清楚的。

要真正理解般若的概念,必须首先明白般若与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平常所说的智慧,如大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我们通常都认为他们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智慧,而从佛教眼光去审视,不过是智慧能量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即使现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也不过是世间物质形态方面的一些成就,但是最终的目的并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达到究竟的安乐;并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能产生人类极大烦恼和痛苦的成份。如诺贝尔发明炸药,可以在工矿及筑路上带来很多方便,的确促使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炸药运用到战争之后人类更多的相互残杀。因此,世间所谓智慧,是邪正兼有、利害参半的,是受到污染、有限的知识,并非纯善。并且其中包含有能使人类发生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可能;用之不当,能制造出许多害人、害世的巨祸来(如原子弹、生化武器等)!而佛经上所言的般若是「真智妙慧」,是完全由真心中流露出来的自性来本来具足的一种无漏之智,它是极其真实、纯洁无染、唯正无邪,又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般若与世俗的智慧还是紧密联系着的,离开世俗的智慧,般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因为般若就是从通常所说的智慧中产生出来的,正如《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主要记载惠能大师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中所说的:“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由此可见般若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从未离开过世俗的智慧,也就是说智慧是花,般若是果,虽然不一定每朵花都能结出果实,但是任何果实却都离不开花之根源。  佛法认为明白真理、认识事实,便可称作智慧。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有明照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智明外境,慧明自心。

其实「般若」的性质中隐含着三层截然不同的含义

1、文字般若:也叫方便般若,所有在阅读文字方面没有障碍的人,都会得到这种智慧。从广义来说:不单单是成型的文字,凡一切语言动作等,能明示意义令人理解而启发智能者,都是文字般若。比如我们在书中读到关于大海的文字描写,不管有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人,都会随着自己的见闻、电影或电视上获得的影像资料,以及别人的描述等,立刻联想到蔚蓝的海水、美丽的沙滩,感受到夏日清凉的海风。总之:从听闻言教,或自己阅读经典所开发的智能,叫做文字般若;又名「闻慧」。

2、观照般若。「观照」这个概念,在上一篇「禅定」中已经做了初步的解释。当然,从文字般若的层面是无法体会到这层含义的。也只能将这个词语分开来阐释,剩下的就看你自己领悟“般若”的程度了。观,是观察自己的智慧;照,是照鉴自己的心境。观照是在觉察之前的一种巨大的思维力量。还是以大海为例,如果能从大海的描述中,领略到大海巨浪滔天的气势,认识到大海海纳百川的气质,体悟到大海气势磅礴的胸怀,恭喜你,已经开始进入观照般若的境界。依所解悟的道理实际地去体验修习,叫做观照般若;又名「思慧」。

3、实相般若:实相,世间一切事物的真实和本相,不可以用“有无”去叙述它,也不可以用“大小”来衡量它,这不是我们的心理所能想象,也不是世俗的言论所能描述;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世间一切事物,究竟根本,都不会拥有自己恒古不变的本性,而是随着宇宙规律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各种美丽的植物,一到春天,花红草绿,非常好看。但一到秋天,便全部枯萎。它们这种变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才会随着时间变更。此时我们所说这个实相般若,就不像世间那些无常的事物,它是一切生命的本来面目。其本体,历三世不迁,陶洪炉不变,这就是实相般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可以证明,人人都具有一个不变的体性,例如我们在幼年时所看到的海水,海水是深蓝色的,到了老年再去看海水,海水也还依然是深蓝色的。这样的不变,就足可证明我们这个见性是永远不会变动的。我们所变动的,只是躯壳而已。同样还是关于大海的文字描述,如果能从观照的状态,将自我的本性和大海的本性融为一体,不但能体悟而且能体证出我和大海同样的本性,得到正知和正见,就是实相般若的法门。从观照的功夫继续深造,一旦参破无明,亲见本来面目,叫做实相般若,亦名「修慧」。

对于我们,不是向生活之外学习般若,那是所谓的聪明;唯有离境明心而产生的智慧,就叫做般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般若。

三、生命的信息

你想得没错,这种信息存在着文字信息的层面之上。它是我们在生命中将要或正在的经历,是我们可能会遭遇的,可能正在面对的。勇敢的人不会逃避,不过也无从逃避。智慧的人会在这个信息层面上产生巨大的改变,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具智慧、更拥有生命的魅力。记住,生命的信息是一种经验,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增强记忆或加深理解,将它纪录为各种符号或翻译成各种声音,它将蜕变成你生命中的一部分,真实而重要的一部分,如何面对自己和界定自己的一部分。

就像所有的宗教其实都在谈论这两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没有人或任何事情,道理、经典能提供你答案,这就是生命的经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经验存在于你的心中。世间不存在永恒的生命,更没有永恒的心。

佛教中转世再生的概念,主要相关与心的连续性,并不是俗世粗浅地认为灵魂转身进入不同的身体。所有事物的产生都是因其特殊因缘的具足而出现,缘尽而消失。这和佛法中出生、死亡和转世的理论完全一致。

身体和心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载体,它们非常地接近,互相地依存。但是这两个物体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身体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容器,而心,就是容器内要承载的物。身心两者之间都有他们共同的创造和延续的因缘,这些因缘中,仅有部分是两者相通的,比如身体受了创伤,心也会感到疼痛;身体受到侮辱,心灵也会羞愤等。但是,身体和心灵毕竟还是不同的物体,最简单的例子,只要你心理健康,调节适当,到你廉颇老矣时,却还能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由于心识能量的因缘在身体这个物质消失之后仍然存在,所以除非产生特别的阻碍,否则心灵上的不同能量和心识会以不同的形势继续下去。只要心中存在“自我”,就会造成业力;而业的能力,就是不论身体发生任何变化,都会让心灵能量持续存在的缘。不可否认因为“心”具有物质存在的习惯模式,所以转世通常和取得某种物质形体有关。

我们必须明白,平常世间相传的转世,就是心灵能量的相续,并不是身体这一物质消失后才能产生。动心起念,犹如潮起潮落;当一件事情开始,而另一件事情结束之时,心灵能量之间的延续已经开始了。比如我们为了一些琐碎之事而心生怨气,就是在承受人生第六苦——怨憎会苦,心灵已经堕落在地狱之中饱受折磨。如果心中常生烦恼,没有快乐、喜悦的加持,身体伴随而来的就是头脑疲劳、虚弱多病的痛苦。然后面对夜夜失眠,日日烦躁的生活,需要服用各种镇定剂、安非它命麻痹自己,让心变得更加愚昧,而此时的心灵也早已脱离身体,失落在六道轮回之中,如同传说中的孤魂野鬼一般可怜。这就是「业力」和「再生」在世间每一刻中的运作状况。前一刻的心使得现在的心出生于某种境界,而现在的心又创造了不同的缘起,决定了心在将来的存在状态。

转世再生和灵魂永生是并无关联的,佛经中更没有永恒的心这种概念。虽然今天的心和昨天的心不相同,但没有昨天的心,就生不出今天的心——两者不同,却不是完全不同的。心就像河流,是一种连续或者过程,现在的状态和以前的状态,并不是相同的,也不是不同的。还是用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话说:“人的一生,不可能经过同一条河流。”你不是分离在河流之外,也不是聚集在河流之中,你在随着心河的流动而流动。

其实就在你读这本书几分钟和几秒钟之前的心,同当下这一刻的心相比,也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相当的不同了。如果你的心识在每一刹那都完全一样,就不存在记住,也无所谓忘记了。事事的无常和时间的变异,使得记忆和回忆,种种心灵流动的过程以当量的形式成为可能。

想像一下,如果心是永恒的,你就无法从心中加去或减去任何东西,因为永恒的概念是不可移动,不能变易的;永恒更不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更不会因为空间、方向的影响而影响,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心灵的活动包含着各种变易,就是无常。与心的流动和变易有关的意念及意识,对于永恒的心不可能有任何影响,因此,永恒更是无法表述的。如果你的心是永恒,那么改变心里对于某些事物感受的假设,就不可能存在。根据定义,永恒否定变易的可能性,流动和成长都是变易的不同形态。以此类推,永恒的灵魂也不存在,这种改变同样扼杀了灵魂的“永恒性”。

世间业力造成的幻觉,引起发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因缘,所以就有「轮回」和「涅磐」不同的结果。

这些概念都可以用相似的事例加以说明。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的性格急躁紧张(第一个因),非常固执,对任何事都坚持相信自己的判断(第二个因),并且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第三个因),这个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第四个因),地板上横卧着一条有奇怪纹路的绳索(第五个因),碰巧他最近度假的时候,在野外差点被长着花斑纹的毒蛇咬死(第六个因)。当他在黑暗之中摸索时,不小心一脚踩在软绵绵的绳索上(第一种果),普通人看来只是虚惊一场(第二种果),但是,这六种不同因缘的共同聚合,却导致这个可怜的的人,惊慌失措,极度恐惧,最后心脏病复发导致心脏衰竭而一命呜呼(第三种果)。这个案例,揭示因与果的关系,不同的因结出不同的果。如同轮回,完全是一种幻觉,也就是潜意识。

许多人常常轻慢幻觉,认为那不过是假象和想象,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时常处于幻觉和想象之中?还是分析上面的案例,幻觉的能力之大超乎你的想象,它会决定你生命中的大部分经验。有兴趣的话,可以用上述的因果推理法,去分析生活中任何一个困扰你的事例,你可以感受到心河流动的方向,这就是我们需要觉察的。

同类推荐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妙语微言

    妙语微言

    太桥旦增堪布自幼年出家,深喑佛法之道,在多年学习和修行过程中,悟出人生在世的许多道理。本书是作者长时间的心血积累,从人生观、幸福观、金钱名利观、世界观、环境保护、佛教的真谛等等方面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将为繁忙聒噪的都市生活,贡献一丝清凉的幽香之气。
  • 星云日记37:善听

    星云日记37:善听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拒绝的艺术”、“不比较、不计较”、“义工精神”、“善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八十一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也是关于人类生存智慧的哲学之纲,其中具有统领意义可称之谓纲中之纲的是“道法自然”思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视野里,“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源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为万物之母,化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化生万物,而且又是宇宙万物遵循的共同法则。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他穿越为皇子刘邈,汉朝末年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助刘冯度过死结,他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天赋,后刘冯被废,继而成为皇太子,他寻谋臣,得猛将,夺许都,屠曹操,灭孙策,诛袁绍,杀刘备兴汉室,逆行而上,一统天下。
  • 来自异世界的星星

    来自异世界的星星

    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吗?充满了奇幻和未知,有竞争,有战斗!能否在这个世界成为强者,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 安全教育五年级(下)

    安全教育五年级(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

    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走走停停梦一场

    走走停停梦一场

    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那些年,那些事,终将在我们以为不会忘记的日子中被我们点点忘记。我们终将被洪水猛兽般的时间,吞噬,面目全非。
  • 暗客传说

    暗客传说

    他们是一群让警方束手无策的犯罪天才,政法机构眼中最凶残的邪恶化身,行走在黑暗中无与伦比的超能战士,上百年来,在这个貌似和平其实危机四伏的世界,与法警进行着水火不容的战争。较量,似乎永远没有结束的可能,这一天,一个刚被学校开除的男生,背负神秘的使命,来到他们中间,一切开始改变……
  • 朱颜杀

    朱颜杀

    这是一个很像清穿但不是清穿,很像重生但不是重生,很像噩梦但又不仅仅是梦的……神奇的故事。虐时很虐,爽时很爽,峰回路转,各种反转——总结一句话:非常规宫斗,非正常人类,非……非常……非常!Ps.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贫生”掐指一算,此文越往后越精彩,不信,施主收藏看看?(围围一笑)
  • 废柴逆袭:倾落三小姐

    废柴逆袭:倾落三小姐

    很随意的文,写的不好请见谅,我的第一本书,
  • 我太想修仙了

    我太想修仙了

    魂穿到一个生命进化的大世界,安澜有点慌。生命禁区?诡谪复苏?凶兽涌动?望着那些身若琉璃的进化者,安澜不解道:“大家为什么不修仙呢?”“你是何人?”我叫安澜,一个只想修仙的“暖男”……
  • 你若安好

    你若安好

    因为你,我写下了这段了无生趣的故事。我多想时光的触角能长一些,再长一些,好把这篇索然的回忆送至你的窗前。也许这样,你才会明白,我的记忆究竟有多么狭窄——万千人海与茫茫星辰,烟火流年与荒野无涯,都没能占据我的过去。我的记忆,其实只记住了这么一个简单的你。谢谢你曾在不经意间赐予我这种不可复得的美丽。这些话,写给已在经年内不知所踪的你。献给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