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3700000027

第27章 学问类格言品评(2)

【译注】

不知底细的人,迷惑于此人的一时之勇,常会击节赞叹佩服,并终生相信此人的勇猛。唉!世事真是难以讲清楚。

志气节操是骗不了人的,出于一时的冲动,小人也能做出君子之事;利用人们的心理,骗子可以赢得君子的名声;还有的人开始十分努力上进,但时间一长,高尚的情操就改变了;有的人在危难中能奋起,在安逸的生活中却消磨了意志。这些人一时的君子之行,都不是出自平日的修养,如果真正掌握了圣贤之道,那么,一生都不会出现漏洞了。

【原文】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也;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道理以领悟和体会为精粹,所以应当沉潜到事物中去,不然便是无根基的道听途说;史事以典籍和掌故为依据,所以应当广博精确地掌握,不然便是想当然的主观臆造。

【原文】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心变。

【译文】

只要有一毫粗疏,真理就把握不准,所以说“只有求精”,不然,在许多见解面前,就会疑惑不定;只要有一丝动摇,立场就坚持不稳,所以说“只有专一”,不然,在利害荣辱面前,就会失去节操。

【原文】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与人交往,要谦和中有耿介;处理事务,要斟酌中有果决;体认真理,要正确中有通达。

【汇评】

陈榕门云:“此三种,是何等学识!何等作用!非浅学所可貌似。”

【译注】

陈宏谋说:“这三条格言,体现了怎样的学识,又能起多么大的作用啊!涉世短浅的学者连貌似都难以做到。”

【原文】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活在古人之后,指责古人的过失,很容易;处在古人的时代,完成古人的事业,却很难。

【汇评】

一“恕”字尽之。恕则公,恕则厚。其理如此。

【译注】

一个“恕”字可以充分说明问题。用恕道看问题才会公正,用恕道待人才会宽厚。道理就是这样。

【原文】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古代的学人,得到一句精粹的话,就会身体力行;现在的学人,得到一句精粹的话,只是向人炫耀。

【原文】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古代的君子,耻于自己才学不高,就发愤学习;现在的士人,耻于自己才学不高,却隐讳遮掩。

【汇评】

吕新吾云:“学者不长进,其病根只在护短,恐人笑己之不知也。一笑之,耻;而终身之笑,顾不耻乎?”

【译注】

吕坤说:“学者的才学不能提高,病根在于讳言自己的缺点毛病,怕别人笑自己学识浅陋。一次受人笑话,尚且感到羞耻;一辈子贻笑于人,却反而不羞耻吗?”

【原文】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眼界要开阔,就要遍游名山大川;度量要恢弘,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原文】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就不会与圣贤相悖;既读史籍,再读经书,以史证经,就不会只为章句之学。

【原文】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读经阅传,就会基础坚实;读史鉴今,就会雄辩难屈;遍观景物,就会眼界开阔;去除嗜欲,就会胸怀磊落。

【原文】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译文】阅读未读过的书,就像得到好朋友;重读已看过的书,就像会晤老朋友。

【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止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何事值得多思多虑?心境应如静止的水,纯洁宁静;不要停止不要遗忘,求知恰似奔腾的河,不舍昼夜。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治学不能心念芜杂,因为心念太杂就会动摇不定,难以集中;读书不能过分勤苦,因为过分勤苦就会精神疲惫,不能深入。

【汇评】

用功过勘者,心力既疲,未见得手。须于诵读之余,闭目静坐,养其神气。令此心如鱼之在水,如鸟之在林,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是读书之至乐也。

【译注】

有用功过于勤苦的人,精神已经困乏了,再读下去,也未必会有所得。应该在诵读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安心静坐,养养精神。让心神像鱼游在水底,鸟栖在林中,悠闲自在,生动活泼,这才是读书最大乐趣之所在啊!

【原文】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心思要防止掺杂欲念,不杂欲念,才会格外聪明锐利;眼睛要防止看得太杂,集中观察,才会格外精微明了。

【汇评】

心欲其时时结聚,结聚则聪明生。

【译注】

思想要常常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才会产生聪明。

【原文】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书案不可以多放书,心里却不能缺少书;鱼儿离开水,鳞片就会干枯,心里离开书,精神就会萧索。

【汇评】

张梦复云:“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

【译注】

张梦复说:“读书可以增强向道之心,是保养身心健康的最好办法。”

【原文】焚修,非神仙中事;学问,岂诵读中来?

【译文】

焚香修炼,并不属神圣仙佛事务;满腹学问,怎能从死记硬背中来?

【原文】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译文】

志气所趋向的地方,任何遥远的地方都能到达,高山大河也不能阻拦;志气所趋向的地方,任何坚固的堡垒都能攻破,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挡。

【汇评】

朱文公云:“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之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译注】

朱熹说:“读书记不住内容,读熟就可以记住了;道理理解不透,细心揣摩就透彻了。只有不立志才是最可悲的,因为有劲无处去使用。譬如如今一些人贪求利禄,却放弃道义;只要做贵人,却不肯做好人,这些都是不立志造成的。”

【原文】把意念沉潜下来,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来,何事不可做?

【译文】

把心思沉浸在治学上,什么深奥的道理不能透彻把握?

把志气奋发在事业上,什么艰难的事情不能圆满完成?

【汇评】

今之学者,将个浮躁心观理,将个萎靡心临事,只模糊过了一生。

【译注】

现在的学者,用浮躁的心去探求真理,用萎靡的精神去办事,只是模模糊糊虚度一生罢了。

【原文】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不虚心,如同用水灌溉石头,一滴水也灌不进;不开窍,如同用胶粘住琴柱,一点弦也转不得;不体会,如同闪电照耀物体,一丝毫也抓不住;不力行,如同河里车路上船,一点用也不会有。

【汇评】

许鲁斋云:“读书最怕是自满,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学者当佩此言。

陈子兼云:“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薛文清公云:“为学不是虚谈道理,须于应事接物时,随处详审体察。若泛观天下之理,而不知善处事物,究于实际何补?”

高忠宪公曰:“学者读书,须要句句反到自己身上来看,一面思索体认,一面反躬实践。这才是读书。”

【译注】

许衡说:“读书求学最忌自满,因为虚空才能盛东西,满了就无法装了。”求学的人应当对这话感到钦佩。陈子兼说:“读书必须懂得出入的方法。开始时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能钻进去,最后要想办法跳出来。看书看得入迷,觉得道理亲切,这是入书法;实际运用得得心应手,这是出书法。”

薛文清说:“读书学习不是空谈理论,应该在待人接物中,随时应用、体会、检验。如果只是空泛地学习天下各种理论,却不知如何运用它去很好地处理问题,那么学这种空头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高攀龙说:“求学的人在读书时,应该字字句句都运用到自己身上,一面深刻思考体会,一面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原文】拣做过事,心自明了;读未明书,学有进境。

【译文】

择取亲历的往事,分析利弊,得失自然明了;研读未懂的书籍,沉潜其中,学业自然精进。

【原文】与智者言,学其旨趣;与愚者共,教以当然。

【译文】

和才智高的人交谈,应学习他思想的精髓;

与智力差的人共事,要教诲他当然的道理。

【原文】人惧不能自立,莫患人欺;学至有所见闻,莫愁运蹇。

【译文】做人,只怕不能自立,不要怕别人欺侮;求学,只要确有见识,不要怕运途艰难。

【原文】志宜远大,谓我不可及人,甘于自弃;心贵和平,休云世莫我知,便尔自负。

【译文】志向应该远大,说自己赶不上别人,那是甘心自弃;心胸贵在谦和,说世人不了解自己,那是骄矜自诩。

【原文】取友观其大处;读书识其纲领。

【译文】结交朋友,要看其大节,不可求全责备;读书学习,要抓住纲领,以求纲举目张。

【原文】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译文】恭谨自守,心境自然静定;收敛气机,心气就会平和。

【原文】

读未见书,重新眉宇;温已习业,再洗胸襟。

【译文】捧读未见之书,令人面目焕然一新;温习已课之业,使人心胸如同再洗。

【原文】

抱济世才,莫皆自弃;未阅历事,安得为知?

【译文】人人都有济世才能,不要轻易自弃;不曾实际经历世事,怎能自命才能?

【原文】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译文】读书学习,贵在提出疑问,疑问是确信的先机;读书学习,贵在循序渐进,渐进方能最后成功。

【汇评】

陈白沙云:“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吕新吾云:“天地所以循环无端,积成万古者,只有四个字,曰:‘无息有渐’,为学亦然。”

【译注】

陈献章说:“提出疑问,是从迷惑中醒悟过来的关键,知道可疑,就想向别人请教了,这就离觉悟不远了。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就停止了探索,这是对求知非常不利的。”

吕坤说:“天地万物所以循环往复而没有终始,积累成万古的历史,就是因为不停而逐渐地变化,求学也是这个道理。”

【原文】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理,要使自己由衷折服方可;向人谈理,要使别人由衷赞同才成。

【汇评】

老妇能解之诗,便是幼妇绝妙好词;行文而如鬼咒神谶,尔虽得意,谁为点头?

【译注】

老太婆都能听明白的诗。就是“绝妙好词”。写文章晦涩难懂,如鬼咒神符,作者自己虽然得意,又有哪个读者会点头称许呢?

【原文】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译文】

爱惜精力,留待将来担负经天纬地的重任;虚掷光阴,请问何时报答君主父母的恩情?

【原文】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宇宙万事万物,都在个人本分之内;个人本分之事,含在宇宙万象之中。

【原文】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身虽然生在天地开辟之后,心却涵盖着天地开辟之前;身虽然在万事万物的纷扰之中,心却凌驾于万事万物的纷扰之上。

【汇评】

康节诗、白沙诗。皆超然物表,阅之作天际真人想。

【译注】

前两句是邵雍的诗,后两句是陈献章的诗。都超然于万物之外,读来令人产生做遨游天际的仙人的想法。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书信集

    洛克菲勒书信集

    1887年11月17日,13岁的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开始写信给他纽约家中的父亲——48岁的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开始了父子俩开始了长达50年的通信史。这些书信第一次在国内出版,非常珍贵,从中可以一窥老洛克菲勒对待经营和财富的态度。
  • 别让印象骗了你

    别让印象骗了你

    不被印象所定格,摆脱印象的束缚,跳出印象的圈套人人相处时,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时的依据。人不可以跌倒在“第一印象”上,我们必须具有看透对手的本领,学会从观细节识人,从细节上把人看透,看到表象下的本质,才能避免印象下的欺骗。不被印象表面所欺骗,抛开“第一印象”的束缚,与人相处时,从言谈、举止中窥探他人;从为人处事中,洞悉他人内心深处的玄机;跳出“第一印象”的“圈套”,不要被“印象”所骗,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真正地看透一个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驾驭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如鱼得水!
  • 别输在表达上(口才三绝&为人三会&修心三不)(套装三册)

    别输在表达上(口才三绝&为人三会&修心三不)(套装三册)

    《口才三绝:会赞美 会幽默 会拒绝》:通过赞美话、幽默话、拒绝话三部分阐述日常交际中口オ的意义和重要性,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列举了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特色,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高超智慧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说话水平。《为人三会: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办事中得以体现,同样的,一个人的说话风格和办事水平也彰显出做人的风范和修养。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在做人上高人一步,这样的人是成熟的、有魅力的,受人欢迎。而不会说话、办事能力差的人,在做人上便会稍逊一筹,这样的人是不成熟的、缺乏魅力的,令人反感。《修心三不:不生气 不计较 不抱怨》:通过哲理和故事,告诉我们生气,伤人伤己;计较,累人累心;抱怨,天怒人厌。与其生气,不如争气;与其计较,不如努力;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掌握“修心三不”的处世大智慧,人生就提升了一个高度,心灵就获得了达观自由的境界。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是生活快乐永恒不变的心灵法则,是社交圆融职场生存简单平凡的成功利器。学会制怒、能容、消怨,才能在顺境中安享其福,在逆境中心存喜乐。
  • 霸气的力量

    霸气的力量

    本书分为磨砺篇、创业篇、实战篇、拓展篇,共8章,深刻阐述了“霸气”的实质、内涵以及培养霸气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量案例,轻松的语言展现了充满霸气的顶级大师、行业巨头走向成功的奋斗历程。通过本书的阅读,渴望成功的朋友将可能因为“霸气十足”而改变平凡的命运,从此走上辉煌的人生之路。
  •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本书是一本有关礼仪知识的通俗读物,可以帮助我们加强礼仪修养、提升气质形象。文字轻松有趣,富有时代气息,内容贴近生活,主要包括个人形象,社交礼节,职场礼节,公共场所礼节,家庭礼节五个部分。读完此书,相信你可以在个人形象、人际往来、商务活动、公共场合、社区交际等方面大大增加自信,举止适宜,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恐怖尸香

    恐怖尸香

    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叫赵迪,三十多岁,前凸后翘,是个相当有韵味的美艳少妇。不过最近她这几天却是有点奇怪,上课的时候总是在讲台下面看自己的手机,而且还时不时的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令我有点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某系统:“叮,王海明使用你炼制的聚灵纹突破了炼体一重,气运值+10!”某系统:“叮,刘波使用你炼制的聚灵纹突破了炼体一重,气运值+10!”某系统:“叮,陈凯在你的指导下浑元桩入门,气运值+10!”……姜皓:“怎么都是气运值+10啊?”某系统:“境界太低!”
  • 大佬请你停止魅力

    大佬请你停止魅力

    [爽文宠文1v1无虐]一个看似平民却是大佬的女主,隐形大佬,马甲超多总是在无形中开挂。老师:“这个学生整日上课睡觉,逃课打架,成绩更是不能看……继母说:“就是一个乡下来的乡巴佬野丫头”同学:“考试零分,将来还能有什么出息”父亲说:“是我从小没有管教好她!”继母的女儿一脸委屈:“姐姐整天逃课打架,我都会说她的。可是她不会听我的话。”一朝她从一无所有的穷学生到神秘财阀的继承人,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后又进军娱乐圈,摇身一变成了影后。遇见高冷腹黑的男主。当某人扬起下巴在墙角逼问她的时候“乡巴佬?”“以前…在乡下生活过”“黑客?”“就学过两年…电脑…”“电竞手?”“就…打打游戏啥的”“歌手?”“就…兴趣爱好而以”“那你呢?你为什么进娱乐圈?”“我啊”某人笑着说道。“遇到你以后,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接近你…”(呃…俺知道简介不咋滴,有点幼稚,以后会改!)请求各位大佬点进去,点进去,看看额滴文吧!(90度鞠躬)
  • 女生日记:男生女生大pk

    女生日记:男生女生大pk

    青春校园小说,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校园。女生,男生,两个水火不容的阵营,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 海奴长生

    海奴长生

    沧海横流,元道始出,志怪神魔,唯我长生。长生是不老传说,长生是孩童姓名,长生是人心中的成见。海奴是苦难,长生是富足,静待待亘古不灭的长生界至。
  • 刺猬进村

    刺猬进村

    本书收纳了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多篇经典作品,题材包含小说、散文、随笔等,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用动情的语言讲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经历以及听闻的很多故事,充满温情以及教育意义,能够让中学生无论是在写作方面还是成长方面,都有所受益。
  • 菓

    莫邪是一个平凡而又喜欢节能的人在某一次意外在游戏中以BUG造就现实虚拟最强!
  • 我为玩家

    我为玩家

    成为玩家,你将拥有整个世界;成为玩家,都市校园任你纵横;成为玩家,三千佳丽投怀送抱;成为玩家,奇幻冒险为你展开;一切,尽在《玩家》!
  • 哑巴的故事

    哑巴的故事

    冬天的夜晚,没有风,空气寒冷而干燥,半轮白月亮悬在人家院墙里的树枝上。
  • 极品修仙:你弱爆了

    极品修仙:你弱爆了

    有莘瑶光自穿越以来,便遇各路奇葩,修仙路上爆笑不断,求不坑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