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01900000006

第6章 人人皆可成佛(3)

佛教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正因如此,佛教尊称佛、法、僧为三宝。主要的是有离苦得乐的法宝,法宝是由佛陀所证所说,由僧能持能传,所以也都称之为宝。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归依的中心,佛陀灭后,佛教则以僧团为归依的中心;归依三宝,是为要学法宝、要学法宝、需由僧宝作良导——包括思想的传授及行为的影响。所以佛陀灭后的佛教,供养三宝的对象,乃是偏重于僧宝。又因为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缘故,特别重视正法的流布与归依。僧人的生活行为是他们个人的事,只要他们的见解正确,能够开演佛法,纵然破了禁戒,仍该接受俗人的恭敬供养——这是伦理的要求。好象一般所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象小学的老师未必受过大学的教育,大学毕业的人,总不能否认小学时代的老师。

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而言,崇拜佛宝是由于法宝的理由,又为了法宝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宝。崇拜菩萨,也是敬僧的一种。对于圣僧大菩萨及阿罗汉,固然要恭敬供奉,对于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说法者,也要恭敬供奉(要紧的是要有正见能说正法)事实上,在去佛世已远的时代之中,圣僧很难遇到,敬僧的对象,当是凡夫的比丘尼众,经中也说供养凡夫僧与供圣僧无异,同有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宝两字即可概括无遗,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宝。对于僧宝的信仰,在佛陀时代,乃至迄今的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锡兰)等国,根本视为当然事。但在中国的佛教,敬僧的观念、始终未能形成普遍的风气。由于僧尼素质良莠不齐,一般所敬的出家人,仅是少数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学,下焉者是把高僧当作神道来盲目崇拜。正由于高僧信仰的风气,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虚伪作怪,以期博得低级的神道式的崇拜。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观念。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会这样的。

5、佛法与出家

佛对众生的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设教。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立可顿悟的道理;对于智慧偏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步就班地去修行。又如,对于热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籍努力以获得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比如说北京的人问佛说:“武汉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向南下”。至于广州的人问佛说:“武汉如何去法?”佛则回答:“往北上。”依此类推,只要众生所处的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恼的“病”药也就不需要了。

佛教的宗旨虽然在解脱生死,解脱烦恼,出家固然是解脱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烦恼。小乘佛法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是化现在家人的身份,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除了地藏弥勒之外,多数是现的在家相。印度的维摩居士及胜鬘夫人,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萨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于住持佛教教团而使佛教存在及宏扬的理由,也是由于教内伦理制度的理由。说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体上说,出家的重要;从作用上说,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

6、成佛三部曲

我们每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圆满、成功。信仰宗教也一样,先要了解这个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它对宇宙人生问题的解释,是彻底抑或不彻底?能不能够令人心悦诚服?所以要信佛教,一定先要了解佛教与研究佛学,如此才能基于理智的信仰,才不致于变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说了解了佛教是不杀生的,那么杀猪宰鸡拜佛的就违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谓的“神明”——诸如土地公、城隍、灶君……依佛教眼光看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所以佛教不拜这些神明。(但也不毁谤、轻视他们)佛教拜佛、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勉励自己要做到像他们一样真正觉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个“神”名气大就拜他,而是以觉悟的彻底与不彻底来作为取舍的标准。好象学生读书,有疑问一定要找一个学问好的老师请问,绝不能糊里糊涂的随便在半路上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人解答,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给你正确的答案。

其次就是要具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即普渡众生的任务是自己的责任。佛不能离开人间、地狱而享福,他和众生是一体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古人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写照。做个佛教徒,要先抱着服务社会,救人救世的悲心,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目的,不惜赴汤蹈火,牺牲生命,实现四个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智慧剑斩烦恼根)。

(3)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救人救世的知识和技能)。

(4)佛道无上誓愿成(向佛的最高境界迈进)。

能够达到这四个目标,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再就是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富贵、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这“三皈依”的目的是要团结佛教徒众,使大家在同一个信仰之下,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有“立志”自勉的意义,使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从今后我是佛教徒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亲人,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爱丈夫,爱妻子……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上述,努力实践佛的为善的真理,达到成佛的目的,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也就是说,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是努力去研读佛学,了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看佛的教导修行(行);如此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盘的快乐(涅盘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三、信佛的好处

1、人生的真象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悲观的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乐观的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有狂欢、纵欲,热闹来度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漠不关心,他们也不知道。

佛教的人生观,严格来说,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我们可以勉强称它为“中观”。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热门推荐
  • 追寻遗失的曾经

    追寻遗失的曾经

    在某个孤单的角落,总有那么一个人,需要人陪伴。也许只是一句“没事吧”,都会在心里燃起一丝充满温暖的光芒。
  • 人性甘愿作茧自缚

    人性甘愿作茧自缚

    由每件案情组成的小故事,老刑警们有的稚嫩,有的老奸巨猾。会有严肃,也会有诙谐。过程中会出现灵异事件、奇怪的案情,简单的剧情。蚕儿们吐出云丝,将自己包裹,欲化茧成蝶。请相信恶与罪的边缘仅在人心。破茧而出地是美丽的蝶,还会是残破的……
  • 他来自宋朝

    他来自宋朝

    单女主,无敌爽文,甜蜜温情类。一名宋朝大将军含冤而死,千年之后重生在一个废物上门女婿的身上,真是傻人有傻福,这个废物从此一飞冲天。
  • 毕业3年要赚100万

    毕业3年要赚100万

    闯荡多年,现在开始摆脱穷酸。不得不承认,钱,是个好东西。钱能给我们带来体面的生活,帮我们守护健康,能给男人带来无上的尊严,能给女人带来用不完的安全感,能引来荣耀,能帮助我们做善事。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真的是不行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赚钱真的好难。作为平民一枚,没背景、没资产、没门道、没学历、没人脉……太多的没有,赚钱也就成了遥不可及的事。这些年,你日日夜夜都想暴富,但一直苦于找不到门路。通过本书,你会发现,赚钱,真的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
  • 一起文艺,一起青年

    一起文艺,一起青年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文艺青年成了一个贬义词,从人们嘴里说出来,不仅显得古怪生硬,还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抛开成见,我们真实面对自己,我们会发现,曾经年少的那个自己,也像我们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文艺过……当我们看到苏韦桐对爱情对艺术那份傻气、率真、固执、坚持时,我们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苏韦桐经历过的,我们曾经也经历过。写这部小说,不是给文青们正名,而是让我们看到内心里的那个自己:文青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真实过好我们的每一天,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就不会自怨自艾。
  • 战神王爷的小萌妃

    战神王爷的小萌妃

    她,是现代的一位冷酷而又逗逼的CEO;他,是古代的战神王爷。当时空逆转,岁月倒流,她遇见了他,两眸相对,他爱上了她,她却童心未泯的玩耍着。[桃花篇]『帝风云』(霸道):梦儿,此生我再也不放手。『皇甫逸风』(温润):梦儿,若他对你不好,便到逸风哥哥这里来,好吗?『云战天』(翻身上马):不管你愿不愿意,我这夫人之位永远为你留着,你如果回来,我便遣散那群不及你半分的女子。……本书读者群:571675630
  • 孤星若倾

    孤星若倾

    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孤独?
  • 六道轮回帝经

    六道轮回帝经

    少年林峰,父母双亡,一个平凡孤儿,但是素有大志,意志坚定,一心想要成为武道巅峰,复活双亲,奈何天赋低下,天降机缘,一方微小世界,灵气浓郁,演化武学,进化灵药,磨练肉身,虽然天赋低下,但是充足的资源之下,林峰一步步地走上巅峰,守护自己的爱人,朋友,超脱天地,逆转生死,见证世界的巅峰。
  •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本书精选了包括英雄人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在内的55位近代伟人,选取了他们平常生活中的小故事。
  • 失忆小姐寻找残缺记忆

    失忆小姐寻找残缺记忆

    她本是八大家族之一蓝氏的千金,可却被遭到陷害!父母送葬于火海之中,而她自己也被人无情推下海。不过幸运的是她获救了,被八大家族之首冷氏救了,没有丧失生命却失去了记忆,父母离去,家族破灭这些事她都记不起来了。一次意外,她想起了所有,她的童年,她的身份她全都记起来了,包括那段不美好的回忆。为了父母,为了家族,她要找那个人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