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600000023

第23章 时代·改革·文学

我很向往陕西这块土地,向往西安这个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也很喜欢陕西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前几天我还在读平凹同志的《腊月·正月》,写得很好。路遥同志的《人生》我读得比较早了。有一次我住医院,我在医院里跟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一个同志谈了起码有两个钟头,我说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陕西出现了很多很好的作品,不管是工业题材,还是农业方面,尤其是农村,反映农村生活的,改革的。

目前,一些刊物发行量下降了,读者的欣赏趣味在发生变化,再加之社会上小报、小刊的冲击,引起了评论界、文艺界对改革题材这一提法本身的一些考虑,或者是一些怀疑。一些读者翻开刊物一看,是写改革的,就不看了。这引起我一段时间的思考。读者是分成各种层次的,文化层次不一样,欣赏就不一样。比如前几年,我们的刊物发行量比较大,一篇小说、几篇小说出来,全国不是文艺界而是读者当中奔走相告。粉碎“四人帮”不久的《班主任》《伤痕》及后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群众奔走相告,好像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件大喜事一样。但近几年来,作品的艺术质量比前个时候提高了,思想也比前个时候更有深度,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有些读者看文学是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有些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些读者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各各不一样。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刊物的新闻性很强,比如落实政策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写落实政策的作品就很受欢迎。后来政策落实完,国家转向经济建设,相对地说,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一个作品很难出现像前几年那样的轰动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引起轰动,就是我们的文学不行了。我觉得,这种没有特别轰动的情况还是正常的,特别轰动、像新闻那样轰动,我觉得对文学来说倒不见得是正常的。

那么这种正常中还有没有问题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刚刚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那个时候,我们的作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积压了很久很久的话,一下子说了出来、喊了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是很快作家就感觉到有些东西在艺术上很粗糙。于是,很多作家就提出要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这当然是对的,应该的。可就在那当中,慢慢地,一些作品的现实性就有些减弱了,比如有些作品闺秀气很浓,有些作品脂粉气很浓,甚至还有一些山林隐士气的东西。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艺术上更精巧了,更精致了,但是现实性和当代性却减弱了。慢慢地,脱离群众,失掉了一批读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感觉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大声疾呼,检查自己的作品,深入生活,深入改革的生活当中。这时,小报、小刊起来了,它一下子在社会上占领了读者。当然小报、小刊的读者也要分析。有些读者过去也并不看我们的严肃文学,有些是等车、等船或休息时随便买一张来看,看过就扔了。但这至少给人一种感觉,社会上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纯文学不行了。小报、小刊、武林小说、黑幕小说冲击了一下,一些同志就感到灰心丧气,我接触到的一些作者就不写了,做生意去了,办公司去了,觉得搞创作没有前途。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分析,至少它是暂时的。但是,我们也用不着谴责人家,只要他们不攻击社会主义,合法出版,有读者看,即便作品浅薄,也应该允许他们搞。关键是我们要跟他们比较。这一次冲击,至少使我们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向来以严肃文学自居,现在有些脱离群众、脱离读者了。这个冲击是有好处的。现实主义是不怕冲击的,它是在各种势力、各种力量的冲击下不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每一次冲击都会给我们带来思考,使我们更加丰富。比如前几年西方现代派的一次冲击,许多报刊发表文章批判现代派。其实,据我晓得有些写批判文章的人自己也没弄清什么是现代派。在那场冲击中,我就感觉到对我们有好处,至少使我们明白了我们的文学观念要发展,至少表现手法不能守旧。我自己在学习当中,在经受考验、经受冲击面前,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自己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同时也要往前走。比如我个人的文学功底是不够好的,我原来是学农业技术的,学的是大田栽培,所以叫我说棉花、水稻、小麦,比叫我说如何写小说,可能还比较清楚些。但是我在不断地学。这一次所谓通俗文学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不要脱离最基本的广大的读者,一味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从文学史上看,闺秀气、脂粉气的东西,读者总是很少的,总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得到赞扬,得到赞美。这几年尽管比前几年好得多了,但并不是应该满足了,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满足,人民还有很多的忧虑,很多的困难,我们的文学如果脱离了这些就不行。

我在生活中,总是感到困难多,我们的事业在前进,但是困难多。我的作品就常常把这个忧虑的感受流露出来。一九八一年我写的《山月不知心里事》,我们四川有一篇文章批评,文章题目叫《忧虑从何而来》,说现在农村形势一片大好,你周克芹还在忧虑,你忧虑什么?给我上纲说,过去你能跟中央保持一致,现在怎么不能保持一致了?我说,我写我在生活中的感受,我的这种感受不是关于我个人的什么东西,不是我个人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有什么委屈,不是这个情绪,而是我周围的干部、群众他们的一些忧虑的反映。如果我的文学不反映人民的心声,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不管你的作品写得多好,恐怕也是难以得到人民的承认,得到历史的承认。

改革文学发展到今天,正如我们国家的改革事业发展到今天一样,都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农村改革,五年前由一个“包”字,承包,农业大大跨进了一步。但是农业要进一步前进,还有赖于城市的支援。前几年有一句话叫做“农村包围城市”,但农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农村得依赖城市。所以大家寄希望于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的步子跨得越大,农村的第二步才能跨得出去,因为农村需要知识,需要科学技术,需要跟经济相联系的文化思想。我觉得“改革文学”的提法至少是狭义的,有点像过去的“运动文学”的味道,比如写合作化的,写公社化的,写四清的,等等。实际上,改革贯穿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的。千万不能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四化建设以后认为也是一种运动,我不这样看。如果这样看,很容易把一部中篇或一部长篇,写成开始对要不要改革发生争论,第二步是方案,又争论一番,最后胜利完成。这样反映改革我认为是极不真实的,且不说它有没有什么历史真实感,至少它是非常浅薄的,对改革是不利的,对我们的经济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如果这一场改革也是一场运动的话,那么这场运动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晓得哪个时候结尾。这样认识改革,反映现实生活,我们的思路就宽广得多,开阔得多了。以农村来说,从宣传看,好像中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到土地承包到户,就是一个“包”字。它实际上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好比一个人走路一样,走得没有办法了,碰到墙上,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有了这么一个改革。这是我们中国农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的一场改革,是一场历史悲剧换来的改革。一九六〇年公社化,饿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在饥饿线上失去了生命,这个不说了;就是“文化大革命”当中,在“极左”路线统治下,我们农民在饥饿线上也不是好过的,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我们从这个历史角度来认识这一场改革,用文学来反映这一场改革,就会深刻得多,深厚得多了。不要简单化地反映改革,如果就是一个“包”字,我们还有啥可写呢?没啥可写了嘛。

我认为改革题材多得很,题材很宽广。以农村说,不要说一家一户种田,一家为一个经营单位,有很多生活故事可以写,就是以前从生产到生活都统一安排的时候也有东西可写。我写《许茂》时,思想上对农村未来如何,未来将是什么样子,现在怎么办,思考得不多。《许茂》更多的是反映过去的一段历史,总结解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怎样坎坎坷坷地走过来,对未来是模糊的,思想上是不清楚的。后来写一些短篇时,我就稍微清楚一些了。农村题材是无限宽广的,你可以写这,也可以写那,但千万不要以主观概念去套生活。不管改革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文学总是反映生活,文学是写人的,这不会改变。生活是各式各样的,从我来说,我不是反映这一场改革本身,而是反映在这场改革当中,这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活动,一些人情世态,人与人的关系、矛盾,以及他自身的矛盾。我每写一篇东西,至少有一些东西是我以前没写过的,没想过的。文学最忌讳自己重复自己。有时做到不重复别人还比较容易,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独创,好像还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到自己不重复自己比较难。正因为难,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作家的功夫所在。

《晚霞》发表后,一些同志给我说:你怎么这样写,你让他们联合嘛,搞机器蜂窝煤生产和搞手工的,你让他们联合起来嘛。我们是共产主义者,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不能这样做呀。我想,我是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这涉及到历史观和道德观。本来道德观和历史观不应该矛盾,但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有时会出现矛盾。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看来好像使一部分从事手工生产、粗笨劳动的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暂时无事可干了。在我国农村,出现了外国两百年前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现在出现了还会引起一些道德上的忧虑,就是这样做好像不道德。如果要道德我们就无法干了。我认为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使人民富裕起来,就是道德的;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人民富裕,不管语言多么漂亮,我认为都是不道德的。我在写《晚霞》时,考虑了一个问题,就是从生活出发,不使生活简单化,不要写成一个简单的保守与先进的斗争,不要用这个简单的概念去套生活,因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比如在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青年人比老年人解放一些,步子跨得大一些。可是在农村,也不一定老头子都保守,青年人都先进。这一场改革比五十年代合作化运动丰富得多,复杂得多。那时,比如要不要入社,常常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矛盾,老人说入社就入社,年轻人要入老人不同意就入不成,得听老人的,在一个家庭里得听家长的;八十年代农村不一样了,老人在一个家庭里的发言权相对地减少了,很多事情,家庭的内政也好,外交也好,是年轻人说了算。我在写《晚霞》时,除了反映生活中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外,我还想从道德的角度来写一写。当前创作界已经提出道德观和历史观的矛盾问题。四川一些作者说,有的万元户很会搞钱,但他们用了一些不法手段。我认为,这要看触及刑律没有,如触及了刑律,抓起来,如没有触及刑律,就是合法的。如果我们超越法律本身而用固有的道德观念来约束的话,那我们的农村经济休想发展。有人说农村一些会搞钱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说不管天使也好,魔鬼也好,你要写他,就要全面地反映他,否则就不真实。

在艺术上我有一个追求,就是我希望我写的作品,反映的生活,应该像生活本身一样深厚,像生活的本来面目,本来的调子。这是我每写一个东西时的要求,哪怕有很多人都在唱同一调子。我不是为追求新意而追求新意。当然我写出的作品跟这个追求还有距离。我对生活沉思的多,写的人物也多是沉思型的。如果我写的哪一篇作品离开了生活的基本调子,我周围的群众、干部会指责我。一九七七年我出了一个短篇集,一个同志评论说:克芹在“四害”横行年代,也是从生活出发,喊出了人民的心声,没说违心之言。肯定说:周克芹这个同志政治品质还不错。我写了篇文章回答说,我在政治上没那个水平,在“四害”横行时,我一点也认识不到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那一个时代,我仅仅从生活出发,我如果要说违心之言,说不老实的话,我周围的群众、社员就要骂我。所以我写作时常常想得很多,哪天你不老实,生活本来是这个样子,你要把它写成那个样子,人民还有很多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还有很多忧虑,很多困难,而你却粉饰太平,粉饰生活,写成莺歌燕舞,我周围的群众就要指着我的鼻子骂:你周克芹有什么政治动机,你想升官发财吗?我受不了。我曾对两个记者说,我常常是站在一个农民,一个先进农民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生活的变化。后来记者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人民日报》,题目叫《直面人生,开拓未来》。专访发表后,我们那里一位领导同志,也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在一次过组织生活时对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啊?一个共产党员嘛,应该站在马列主义的高度看待生活,怎么能站在一个农民的角度看待生活?我解释不清楚了,我没法解释,只有接受批评。后来我想,我们当然要站在马列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但马列主义是跟实践相结合的,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如果脱离实际,书本读得再熟,也不能把握世界。我周围一些同志马列主义水平比我高,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历次政治运动当中,他们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文化大革命”当中有的同志写文章从马列主义的角度来肯定“文化大革命”,说它是正确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实上呢?农民已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些懂马列的同志还写文章批判“唯生产力论”。我理论修养差,我就从生活出发。

(在《文学时代》等陕西四家文学刊物联合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为原刊编者所加)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城之北歌如潮

    城之北歌如潮

    本书是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杯”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结集,书稿体裁主要由诗歌和散文组成。作品用充满激情和韵味的文字,记录了城市变迁、心性纯净与生态自然间的和谐统一。作者以大气和真情,把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与一方大地人的生活喜悦紧紧相联,从不同角度,把美好写进了百姓的生活,信念化作了说不尽的欢乐幸福,唱不完的追求梦想。
  • 装腔指南:如何显得有文化

    装腔指南:如何显得有文化

    想要一招制胜朋友圈吗?想要在聊天时显得有文化吗?想要轻松记忆大人物的高光时刻吗?《装腔指南》将帮助你一举击破文化界的社交壁垒,堪称是一本实用且另类的“名人使用宝典”。大跌眼镜的文史趣闻,意想不到的反转人生;一份富有阅读愉悦感的当代社会文化指南录;“单向街书店文学家年度批评”获得者青年译者陈以侃精妙翻译。哪位哲学家的发型最癫狂?哪位小说家一天要喝50杯浓咖啡?对波伏瓦来说萨特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读完这本妙趣横生的高雅文化普及小书《装腔指南》,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海德格尔、蒙田、卡尔·波普尔、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显然不是那位牛仔裤设计师!)、安迪·沃霍尔等200多位知识分子聊天时最爱提到的文化人物,还提供了充满创意的“使用方法”。读罢这本书,你再也不愁会将黑格尔与恩格斯混淆起来,也能完全掌握如何在一场对话中适时地插入福柯这个名字,以及诺奖作家库切的名字如何发音才地道。除此以外,在介绍每一位文化名人时作者都不忘佐以趣味八卦,机智风趣,令人莞尔,过目不忘。就是这本书,让“炸叔”史蒂芬·弗莱脱口而出:“该死,我的所有把戏都被这本书揭穿了!”
  • 龙腾砚

    龙腾砚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热门推荐
  • 拒嫁豪门:总裁的逃跑新娘

    拒嫁豪门:总裁的逃跑新娘

    一场陷害,让沈若晨身败名裂,失去了大小姐的名号,被无情赶出沈家,成了路人女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友尽军团

    友尽军团

    这是一个脑残粉横行的世界。朔月被一只又一只脑残粉追逐得好忧桑。她不过是想替哥哥讨个说法,去端了那该死的核心团队。谁知一路上降妖除魔,身后的跟屁虫却越来越多。啧啧,远远望去,简直就像……衣冠情兽:喂喂,斯文败类,本情兽赐予你喽啰总管的职位,快快管好那些跟屁虫!斯文败类:不然呢?衣冠情兽:不然就休了你!!!斯文败类:情兽大大求放过,情兽大大求垂怜……衣冠情兽:友尽!!!滚!!!(甜宠文,1V1,双初恋,略涉游戏。求收藏、推荐,小伙伴们么么哒2333)
  • 传奇操盘手

    传奇操盘手

    获得异能前,他是一个凡人;获得异能后,他是一个传奇......会炒股票、债券、期货、外汇并不是操盘手,那只是交易员。非重生、穿越文,勿对号入座,谢谢!
  • 惹火娇羞小妻

    惹火娇羞小妻

    女人三分讶异七分娇羞,垂眸揪被,万分纠结,男人抿唇浅笑,好整以瑕。他光芒四溢却不近女色,不近女色却又独宠一人,将她护于心尖之上;这是一个“妻要从小养成”的故事,这里没有要死要活的虐,这里只有甜蜜蜜的宠。
  • 凤临山河

    凤临山河

    父母离开人世留下巨额的财产,结果无知被骗;偶然与帅哥老板相遇有机会轮回前世,岂想成为一代女君王,男女分配有悖伦理,在辗转于宫中诸多美男之中,无影虽始终相伴,却没有清秋的细腻柔情,多少次的纠结徘徊,却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爱人。
  • 无限之暗刃

    无限之暗刃

    当坚守崩溃于黑暗,当黑暗蛰伏于光明,权衡白阳的玄机,沉睡的巨兽是否苏醒。天枢血卫,暗刃来袭!
  • 九界圣王

    九界圣王

    千年前,楚羽和挚爱遭人陷害,被封印在麒麟界蛮荒之地的无间地狱,不屈的意志,自由的渴望,以毕生修为和血肉之躯,凝造出一柄复仇之剑。千年后,一个不甘平庸的生命陨落,一个不甘绝望的灵魂重生,这一世,他誓要拿回属于他的一切,用拳头镇压九界天骄,用复仇吞噬无尽生灵。地狱是他的王座,力量是他的权杖。跨八方四海,闯诸天万界,败尽天下王者,终要无敌归来。
  • 别动找到你了

    别动找到你了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光明和黑暗,光与暗的角逐,是一场场人性、道德和法律的争锋。沈凌轩带领的小组,破获了一起起迷离案件。王佳琪成为他生命中的光,与之一起,打破世间黑暗。在黑暗中等待相遇,在迷雾中追逐激情,在探案的右边,或许还会有恋爱……看冷漠腹黑大神探VS聪明狗腿小刑警拒绝傻白甜
  • 倒斗志

    倒斗志

    神秘莫测的古墓,封尘千年的秘密,传说之中的宝藏。两枚戒指,牵引着两个盗墓人的命运。探寻古墓,发现秘密,寻找宝藏,向死而生。
  • 炮灰皇后逆袭史

    炮灰皇后逆袭史

    花晓晓最近在看了一本叫做《冷王枭妃虐虐爱》的小说,从书名就可看出本文实乃集狗血,弱智,脑残,小儿麻痹症于一身的言情虐文。据说这部小说受到诸多追捧,里面男主更是被捧为史上第一深情帝王。但,花晓晓认为,本文男主实在是渣男中的战斗机,贱男中的佼佼者。不幸的是,花晓晓一觉醒来发现她竟然穿成了此渣男的老婆,更不幸的是,在原著中她是个炮灰,出场不到三次就被KO掉了。于是乎,花晓晓为了摆脱被炮灰的命运,开始了难度系数爆表的逆袭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