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8900000141

第141章 孙县尉的春天

末落皇朝大多如此,缺少有决断的人。主事人可以不聪明可以做错事,但这也比互相倾轧或议而不决,谁也不服谁也要好一点。若那个有决断力的人能听取各方意见择善而从,又不顾众议简拔有才干的人任事,那就会中兴有望了。

如福州现在的宋朝廷一开始还好一点,在文天祥主导下还有点新气象,但随着老臣们陆续到来单是为了话语权便多了不少纠葛。最后文天祥也被陈宜中打发去了江西,说是重用他的军事经验,实际上是嫌他分权。可陈宜中只是太平宰相的料,他才能不足挽回危局,也没有足够的独裁权啊。

纵观历史有太多相似之处,这些大臣们都是人精比我等聪明,历史也熟悉许多。他们不是不知道危局中该协力同心,风雨共担才可能挽回,只是处在局中或处在利益圈内迷失了而已,令我等今天看来只能剩下感叹。

如宋之襄阳其实有点如明末之辽沈,区别只是前者是元在襄阳地区不断消耗宋的兵力、财力、士气;后者是清在辽沈不断消耗明的兵力、财力、士气。后者公开讲明是棵大树,得慢慢踹踹松了才可能拔起来;元没有说但他实际上慢慢勒,勒得宋喘不过气来。襄阳降了宋也只剩下半条命,辽沈仅剩一座山海关明也差不多了。

方少云前世只知道襄樊被围打了近十年仗,还以为元军常常攻诚,那知主要是外围战,有如一场慢动作的绞杀战而不是纯攻城战。所以弃了襄阳比守要好,就如明末先弃了辽沈比慢慢磨死好。但这样一个决断不是雄才大略的独裁者根本不敢做出的。

南明时东林党还纠葛福王即位于己不利,还在抓阮大铖的小辫子。弄到最后自诩众正的东林党人出了不少水太凉头皮痒的投降者,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也不明白。而此时宋朝廷虽没有党派之争,自私自利只知争权,全没有一个人有长期抵抗的全盘计划。

就如过去生吃红罗卜,因皮有股辛辣味,吃时剥皮再吃。但剥光了手拿易脏,常剥一点吃一点,人们形容做事随意就说他吃节剥节、剥节吃节。而此时的宋朝廷也差不多如此,基本上是得过且过。

讨论是否联络夺占襄阳的护卫队一直没有定论,孙县尉到后众人的意见才趋于统一。孙县尉等宋官员让方少云送走后在附近州县找熟人呆下来的有,干脆回家者有,唯赴朝廷所在的没有。没有赴朝廷是怕被追责外担心没有地方可安排继续当官,而在这里有缺也可以顶。

方少云让唐人杰传话宋官员,让他们派人联络朝廷说有大量武器装备愿低价卖给他们。对这消息众人半信半疑外还担心襄阳复被元军占去,到时还提早波及过来。直到塔出四万多骑兵败于护卫队手下的消息确实众人才认真讨论了这事。

这时孙县尉自告奋勇愿意走一趟,不过为速度快及安全他是乘了一艘船直接顺水出长江口到福州的。因是汇报襄阳及宋的金州、房州、峡州等地情况的,他被叫到临时皇宫大殿问了半天。

要说宋官员中熟悉护卫队的非孙县尉莫属,他在大殿将方家人到达竹山的前因后果,后来如何收留流民及打败三千厢军,传说灭了五千邓州元军,在农村办合作社,先占竹山六县次夺房州等地,占襄阳败塔出等事简单地介绍了一遍,唯独没提他带衙役的那一次。

按孙县尉所叙述方少云的形象很妖孽,六岁稚童竟断言襄樊必失,元军必渡江而战,战则宋必大败,这些断言石破天惊、言人不敢言,且都应验这是什么概念?即使姜子牙、诸葛亮再生六岁也做不到啊!标准是前不见古人、怕后也难见来者。

方少云形象妖孽做事很另类,如烈酒、如水泥、如琉璃灯、如风灯、如一窝烽、如双铧犁之类物品;如城堡土楼之类防御极强的建筑;如合作社、股份制等均富的办法。特别是听到方家谷区一年前基本上家家户户每日有荤腥,所有的孩子有书念,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他们对方少云先占六县次占房州等地当然不满,但考虑到六县之地不足二十万人口,所有能拿刀枪的人都召集起来也不足四万。护卫队能打败塔出确实是有不世出的练兵、统帅、谋划能力,如将之拉上宋的这条破船或许真能力挽狂澜、中兴有望。

特别是听到方少云之前提议与宋联手,有大臣厉声喝斥:''如此大事为何不早报?''孙县尉委屈地辩解早已报上只是没有回音,今上刚立他们也是刚知道就赶过来汇报了,此话一出众大臣才无语。

但他们讨论起是与方少云联合还是封他一个官职,将之招致宋的大旗下的问题。认为先联合再说其他的人是实用主义,现在宋的实力衰弱,一下子硬要人家当自己的打手不大现实。而认为该封个官而不是谈联合的人认为一联合双方有点平起平坐的意思,这是不可接受的。

孙县尉听双方争论不休恐怕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便弱弱地问一句:''那武器问题该怎么办?''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要先解决才能谈其他的。''这大臣坚持原则但态度和平。

''尔乃小官备咨询而已,大官言事那有尔插言的份。''此人自高身份加被打断发言不爽。

到是陈宜中见孙县尉似乎是精明强干对他说:''依尔看该授官职还是谈联合?''

''这个事我认为二手准备好,弄一份授职圣旨带去。使者探探口气若行最好,不行由峡州或路级官员与他谈联合之事,如此不失朝廷体面。''孙县尉肚里早有想法。

此言一出众大臣想了一下都认为可行,这是一方是实用主义,另一方是理想主义才争执,但孙县尉乃是机会主义,朝廷中现在就缺乏机会主义。陈宜中认为此策可行便问:''那么武器我们虽需要,但财政困难,有什么办法可想。''

''这些兵器与装备他们开价已经够便宜,又是有钱难买的东西,再还价也有限。如今金州、房州大部分都让他们占了,我们要回来不可能,莫如向他们要一点财税钱作价扣点儿。另外他们的火箭威力很大,让他们也卖一点,如此一来朝廷可以恢复一定的武力。''孙县尉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有歪点子。

虽说孙县尉乃机会主义加歪点子,大臣们一商量还真如此办才是最恰当的,于是决定基本上就如此办,仅是授什么官职与拿出多少钱财购武器的小分歧。

对官职有人认为授个金、房节度使,有人认为此职向来为虚衔,不如授个金、房安置使。陈宜中问孙县尉意见,孙县尉认为名头不仿高一点,如襄樊处置大使之类更好,众大臣一听也同意,反正那里现在元军占据着授他管理也没什么。

有孙县尉调和半天时间竟然议决了所有事就剩使者没着落,陈宜中提议让孙县尉充任,此言获众人同意。临行陈宜中对孙县尉嘱咐速去速回,将会重用他作为自己的参议。闻言孙县尉顿时阳光灿烂,陈宜中虽不是权相毕竟是首相,还是二朝元老。自己的升官发财、自己的春天到了,这一趟还真来对了。

孙县尉领命回来的行程要慢不少,逆水行舟虽不是激流汹涌但同样帆风速度相差不少。好在远离宋元战场而元军也没有封江检查,安全上问题不大,不必如蔡桶麾下的台军每日战战兢兢。

只是他到襄阳时方少云早回方家谷了,只谈武器与装备本来水民就可以作主。因有授职或联合问题要谈加孙县尉此时信心满满,有舌辩说服方少云投宋再立大功的想法,水民听他来意含糊其辞不得要领一汇报,方少云让他去竹山面谈。

孙县尉到襄阳只见到水民,明白这事必需跟方少云谈,当时就提出马上就离开这里去方家谷找方少云。但水民让他等请示了再说,可不到一个时辰却告诉他方少云同意见他,让他去竹山就行。

在离开襄阳后孙县尉还觉得水民有意思,一会儿说要请示,一会儿假装请示过让他上路。不到一个时辰请示谁呀,大概是细想一下担心误了大事才这样安排,此刻自己走了他肯定派快马去报信了。

因为这会儿他自我感觉超好,水民这举动让他误会对朝廷在意才不敢怠慢,如此看来这一行有戏。但他是让巡逻船带到城堡区的,有点想不通襄阳在手,还修这城堡群干什么?只是这事与他没关系,他本想次日去襄阳看看,结果没去成,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那里该有护卫队守着。

听到水民汇报孙县尉代表宋朝廷来谈事时方少云回方家谷也只有几天,他虽然有点想早点回家不过过了江还是找水根了解他下一步的军事计划,之后找唐人杰了解他对这新区的工作安排,及让他将水根攻占下的新地方的工作也一起承担好。

除了会面这二人方少云在路过的地方都会下来看看情形,了解了解民众对护卫队的认识。此时合作社已经开始预热,恶霸已除只等秋收,为众人更好了解合作社的好处,唐人杰还用百户一代表的比例让他们去六县之地参观。这个办法非常好,代表们参观回来都称赞合作社好,除极少数富户其他人多少是获益的。

除了这些措施供销社也在这里布了网点,供应的商品本地民众都有得益,连银行也开下设了网点,本地人不必再借高利贷了。现在这里已经万事齐备,就等合作化与股份制开始推行。

回到家方母当然是一番唠叨,而秀娴蹦蹦跳跳一副雀跃样让他觉得非常温馨与安定。方母唠叨几句后说舅舅一家及老家那边一下子来了不少人快到了,原因是元军正在逼近,及早知道这里富足又安定,之前不舍破家者这次都舍弃了。

舅舅一家也是如此,他们在老家属于中上生活水平,姐弟关系也比较淡,因而明知小儿子得到姑母一家照顾很是出息但觉得抹不开脸,一直不愿过来,连子民娶媳妇还是子民带媳妇回老家一趟的。这一次他再抹不开脸也没办法了,留下来不走有性命之忧啊。

这事方少云路上已知道,反正有父亲在操办没有多留意。此时母亲提起才想到此身出世到今年十三虚岁老家还有个未见过面的亲舅舅。此时看母亲表情知她其实很欣喜及期待与之见面,甚至有让方少云给予照顾之意,对此他只能含糊几句应付过去。

同类推荐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她为什么要突破人伦的底线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女?她怎么能够在一个千百年来都由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又会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
  • 大时代1858

    大时代1858

    1858,大时代拉开椎幕。跨越150年的时光,林山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已全然陌生的北京。而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林则徐的幼子。
  • 我真的不想穿越啦

    我真的不想穿越啦

    22世纪,人类刚刚发明了时光机就被不法分子盗走,各种事故接踵而来。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个惊天阴谋在悄悄酝酿。主角就在一场绑架事件中稀里糊涂地踏上拯救世界之旅。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霍去病抗击匈奴,一分三国.....表面风平浪静的历史如今却是波诡云谲,杀意四起。“且看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叶苏在阿房宫前说道。
  • 犁破大洋

    犁破大洋

    地质大学生田纵意外重生为齐王家仆,才气横生用现代知识造火药,带美女观赏洞中风光,遭遇埋伏遇弥生时代的贼人,末世凌乱他奋勇向前,肩负重振没落王族的使命。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热门推荐
  • 芳华锦绣缘

    芳华锦绣缘

    我有一个父亲,他的名字叫叶二,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有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祖国,如果没有祖国,也就没有今天的叶芳华。我曾经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景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纵使世界给我瑰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爱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 大秦之第三帝国

    大秦之第三帝国

    一位整日宅在家中的宅男,突然间却莫名其妙的穿越到秦末时期,随后带着一群护院兄弟参加入陈胜吴广起义大军中。攻打陈县成为了主要功臣,率军北上将刘邦坑惨,太行山脉建立后方基地,巨鹿之战成为最大赢家,前往九原拯救最后那点蒙恬军血,最后在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帝国,与西南刘邦、中原项羽成为三足鼎立之局面。且看由后世不健全军事理念组建的王道之兵,最终能否战胜古代军神韩信与‘千古不二’的兵形势项羽。
  • 高三青春

    高三青春

    在读高三的他(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在被父母失家压力的时候,那一群少年能否考上父母期望的大学。
  •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一笑倾城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一笑倾城

    微微和肖奈的婚后生活.铺满樱花的青石路上,小雨纷纷的沐花亭中......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情敌出现?微微能否挽住君心,肖奈又是否会痴情不悔,还是会变心?
  • 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本书以在“你就是冠军”中国银行杯优秀青年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为主线,收录了学术科研、公共事务、商业、文化艺术、体育五个领域参评。
  • 那年倾尽今生

    那年倾尽今生

    少时的喜欢,可能是一场无果的暗恋,也可能是一场青涩的明恋,最终可能没有结果,但或许会埋入心底,成为刻骨铭心的爱恋。戚娴,自卑了十五年的女孩,不时的嘲笑是她的家常便饭,那美好的喜欢,似乎与她毫无关系。直到,她遇到了程遥,少时,他们一起建立战队,赢得最大的奖项,最纯粹的喜欢是他们的开始。多年后,他们再遇,彼此心底的爱恋喷薄而出,成为他们携手共进的理由,最深沉的爱情是他们的永远。
  •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养育孩子既不能粗暴压制,也不能溺爱纵容,而要给予正向合理的管教。"开智书坊"创始人成墨初的又一场管教艺术课,以66个教育关键点、约200个管教实例,从儿童心理知识、儿童教育知识等方面教会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以激励的方法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需要,做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让孩子成为健康自信的孩子,使父母成为快乐幸福的父母!一次沟通与训诲的激情碰撞!一部年轻父母们的管教艺术宝典!
  • 亘古最后一名修仙者

    亘古最后一名修仙者

    亘古时代修仙者毁天灭地,断山裂海,伴随着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导致了修仙的覆灭,仙界道路被封,大荒古地,沧澜深海,古战场,绝境冰原……李长生淡然的看着玄朝帝王:“你便是此时之帝吗?”——萧远航拂了拂天元剑道:“古亦何!论苍生,亦不过由之字。”——苏柒妙纤纤玉手拂琴,白衣胜雪。
  • 快穿王者:英雄,别撩我

    快穿王者:英雄,别撩我

    我本是一个天天向上的好青年,不过就是喜欢看有关王者的耽美小说,至于选中我穿越到王者荣耀里吗,竟然还要去攻略男英雄,卧草,老子可是女的...『简介无能,全部靠文。』
  • 兔公卓

    兔公卓

    这是一个神明真正存在的世界!人类异士掌握着各种强大力量!他们通过每一代的进化,使得自己后代的能力越发接近神明。某种力量最强的那个人便会被誉为神明受到各个国家的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