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8900000157

第157章 忽必烈的求和(二)

忐忑不安的张禧见忽必烈时不少重臣都在,他入内即向忽必烈跪下请罪。忽必烈亲自上前扶起说:''我也不知火炮厉害,这一次不怪你,让你来就是问一下详细情况,以及你判断如何才能打败他们。''

听了这话张禧有点热泪盈眶,虽此战大败真不是他的错,但打仗从来没有规定必须用同等武器,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冤不冤枉可言。他自己也尽干过欺侮弱小的事,而且纵看整个战争史绝大部分的胜仗都是欺侮弱小取得的,他凭什么呼冤叫屈。

因而只要忽必烈处罚不是太重根本没有人会替自己讲公道话或求情的。现在一句责备话也没有让张禧岂不感动。之前有准备受点责罚的,这一下反而没了心理准备,因此忽必烈让他介绍情况一时组织不起语言。

镇静一下向忽必烈表示了谢意及忠心后,张禧从接到军令开始谋划说起,一直说到兵败逃走为止说了近二个小时。在场的大臣听他细细说来即使与之不睦者也挑不出刺来,反自忖觉得不定能做到如此细致谨慎。

听完张禧叙述忽必烈问他认为如何能打败护卫队。这问题开战那天他已经有结论,这些天经过细细考虑更加确定了这个想法,因而张口就言:''就水战而言没有火炮在汉江船开过去只是送死,不必水军就是他们的陆军用炮封锁狭道就会让自己的船队困死在一个小地方。除非水陆配合能驱逐陆地火炮封锁,根本没机会取胜。''

''大江大湖用火船用接舷战只要自己的船速度快加灵活到是可以一试,具体如何还难预料。因为这一仗并不是标准水战,等于是水上攻坚战。另有一个因素也使得接舷战不大好打,护卫队的火枪非常厉害,比弓箭射得远而杀伤力大,只有短兵相接才可能有取胜之机。''

''另一个是如此打仗能胜也是惨胜,以往我们与宋军作战杀敌一千自损一二百总是有的,现在护卫队杀我一千自损更少。还好护卫队人不多,不然我们消耗不过他们的。''

''那么陆战你怎么看?''忽必烈加问一句。

''陆战么!''张禧沉吟一下说:''开阔地带用五倍兵力大概可以相持不下,前提是不强攻不硬拼。最好有骑兵环绕伺机偷袭游战,再加用骑兵截其粮草,夜袭其营搞疲兵战。另一个是守不住的地方都烧毁,让他们得不到补充,得不到休息。如此他们不久就会力竭退兵,到时或追击或伺机都可以根据情况而定。''

''好、好!那么现在招揽他们或暂时讲和如何?''忽必烈有些急切而期待地问起此事。

这事张禧没有想过,迟疑一会儿才说:''能招揽过来为皇帝效力当然好,只怕可能性不大。暂时讲和等灭宋后集一国之力去对付当然好,就怕这期间护卫队发展太快,我也想不出现在就全力去对付护卫队好呢,还是等灭宋之后一心一意好。按道理后者好,只是我心里有点不踏实。''

对付护卫队其实就是二条路,一条是收为己用,这条路差别在于给护卫队多大自主权。同样自主权大小也是双方今后翻脸可能性的大小,给护卫队自主权大元朝廷翻脸的可能性大,反之护卫队翻脸的可能性随着实力增加而增大。

对招揽护卫队这条路众人并不看好,因为元不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越这样双方能谈拢的可能性越小,及勉强谈拢不久就翻脸的可能性越大。

此路不通而求和只是暂时的观察或伺机期,基本上是通向对抗的暂停。而对抗之路于元也是二种方案,一种灭宋后再干,一种是马上就干。而这二条路选马上就干不大现实,原因在于没有三十万人别想去剿灭,即使马上调兵遣将弄不好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调遣任务,何时打完这一仗难说。

这不比灭宋后大军可以慢慢来,弄不好这里的鱼没有抓住那边南宋恢复过来,鸡飞蛋打的可能性极大。而现在摁死南宋只是稍微坚持一下的事,基本上相差只是一年左右时间,因而大臣们没有人提议现在就全力对付护卫队的。张禧也知道这个理,所以他没说现在该全力对付护卫队,只提心里不踏实。

忽必烈听张禧的话也没什么新意就让大臣们讨论究竟该怎么办?大臣们这个问题也是讨论许多次了,与其提早一年冒宋死灰复燃之险,还是推迟一年保险些。只是对招揽与求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二种办法是行不通的,也有人认为行不通作为缓兵之计也好,能成功招揽更加好。

这后一个理由让忽必烈更为心动,只要缓兵之计成功灭宋后再来解决护卫队总比现在二线作战好。因他这个态度除张禧仍然忧心忡忡,其他人讨论起愿受招揽授什么名位,愿讲和有什么条件,派什么人去谈判等等实际问题。

在朝堂张禧资历不足又是败军之将,他只是备咨询而已,听着大臣们讨论根本不敢插嘴。而大臣们有主张索性封个王只要买护卫队首领忠心少几个县食邑不算啥,况且这些县又被他们控制,这些人中伯颜为首。但更多人认为此举不妥,元收服河北军头如史、刘、张等家时地盘更大军队更多也仅授了万户、一路总管之类官职,如此封有失公平。

这话也不能说这些人小气,而之前的招揽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有个前提不同,这些军头都是力竭而降,现在护卫队是连战连胜。忽必烈也知道二者的区别,但封王心里舍不得,决定弄个郢州伯爵郢州路总管试试若不满意再商量。

至于招揽不成和谈条件经过讨论众人认为既然汉江自己水军进不了,就以此水为界二边互不侵犯,先定期三五年。这个条件建立在护卫队有可能北伐的情形下,若北伐元必然只能从其它地方调兵,因而此界线元认为能守住就好。

这二事有了决定下面就是使者人选,对此各人出于各种目的提出了一些人选,连吕文焕也有人推荐。伯颜认为纯文人不惹人恨又讲究从一而终,莫如让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许衡走一趟。这个提议让忽必烈想到郝经使宋遭贾似道扣押十六年而不变心的事,马上决定就派此人。

既有决定当然快速行动才是,大都到襄阳旱路二千里左右,沿运河逆长江而进汉水过去路更远。不过坐船可以日夜兼程人不累速度更快,于是在召见许衡同意后派出专船载许衡匆匆向襄阳而来,之所以急匆匆乃是抓紧时间也是运河将冬季断航了。

许衡要来招安或求和方少云当然没想到,他认为元虽灭宋后再来讨伐自己的可能性大,但对忽必烈发疯也有准备。他的准备也就是在鄂州、新野等处布些暗线,以期获得元军大量调动的信息。

因为元军水军已败,忽必烈冀自己水军不强而可以用少量军队打败自己水军,然后封锁自己在汉水南面的企图破灭,真欲剿灭自己调动军队必多。而调动军队越多越难封锁消息,因而只要在这些地方布下情报人员提早一点时间获得元大军来了的信息因此他不担心有什么异变。同样也没想到忽必烈会放下身段,属于超级务实的现实主义。

回到方家谷开了个军政联席会议向众人介绍一下此次水战的过程,及过问了一下三四旅的扩编准备工作。此后是循习惯整个区大小事及大多数工厂等问一问、看一看,等一切看过问过没有必须由他决定或帮助的事情,才认真考虑起提前出手的问题。

之所以他会考虑更改计划,这乃是在水战后他去荆门、房州、宜城等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已经紧紧抓在手上了。虽然合作化与股份制改造经济效果要明年才能显示,不过这个地区经过这二个改造,加方家谷的商业系统带来的实惠等这些地区人心向背完全转过来了。

而这一来干部可以大量抽调,加老六县,加第一次大规模考试进来参加干部培训班的学员毕业,就干部问题为再次扩张提前准备好了。

干部有了,沿汉水而下前面都是元占领区,这个地区逃难民众不少,生产力遭到破坏而比较荒芜贫困,可能要救济及安置难民。这事虽绝大部分都是用以工代赈或长期低息借贷方法发放,但物资却是实实在在的支出而不是一句空话。亏得六县之地造血功能增加,又有储蓄的陈粮应急问题不大。

不过不能尽占残破的元占领区,宋还有一些统治区也该考虑接收过来。从时间来说再晚可能会误事,不如乘此机会一下子多解决一些,不然万一有变后悔药可买不到。

至于军队问题方少云之前是打算让三四旅与新兵连混编后再训练三个月动手,现在看来让新兵连作为预备队参战,等战后混编也一样。这样做部队战斗力更有保证,再说元军留守军队不多,宋的军队不多外抵抗意志更加薄弱,攻坚战不多。

等方少云回方家谷召开会议布置些任务,各处了解情况,解决些大小事务时间二十来天也过去了,等静下来考虑是否提前扩张觉得可行时又过了几天。不过觉得可行还不够,他得考虑有多少实力才能去扩张多少地区。这个实力包括干部、粮食,甚至是建筑材料。虽然内地基本上不再筑城堡,但沿江仍然不能省,还有信号台也不能少。

因为事不太着急方少云自己研究侦探来的情报与地图,让参谋部作战处也研究制定作战计划一眨眼已经十一月底了。这天他接到沙洋水上巡逻队报告元有大官要见他怎么办?

这消息让他一愣又为难,本来他想这几天发动这次扩张行动并在年前结束。现在元来了自称集贤大学士的高官干什么?自己见是不见?扩张计划怎么办?

稍为一愣他即刻有了决定,元高官不管来意还是见见面好,总不能让忽必烈笑话吧。这扩张计划基本上已经制定好,让土根与朱明心指挥应该放心,而且自己只是换处地方,本来就是不可能亲自指挥的何苦纠结呢。一想通他马上回讯他会去房州见元高官的,然后布置参谋部与土根、朱明心等人开了个作战会议,商量好军事作战计划。

这个会议后是军政联席会议,会议布置的是人事上的安排及民事工作。工作主要是将恶霸及元官吏、宋贪赃枉法官吏处理方案,及民众救济工作,摸底工作等,力争年初就开始合作化及股份制改造及商业布点等任务。

同类推荐
  •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四部是我生长的地方,外界称其为双龙谷。四部为水部、火部、土部、木部,各部都拥有自己足以傲世的家传绝世武学,但四部先祖留有遗训凡四部中人不得与外界接触世代相传。直到二十年前我的父亲离开四部,三年后我的父亲突然的回来了而且身受重伤,按照祖训父亲被四部副帅绑上了祭龙台。事情过了十五年,也就是两年多前我为了搞清父亲离开后经历了些什么,想用一些事实洗清父亲的冤屈我毅然的离开了四部,外面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鬼使神差的误入太平洋中历经了无数磨难,也从中寻找到了父亲二十年前离开双龙谷的一些踪迹。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可控,反而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威胁到双龙谷的安全……
  • 春秋风云録

    春秋风云録

    以《左传》、《史记》、《国语》等史书为基础,以故事性,大众化的语气来介绍春秋这段历史。每日一更!
  •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本书遴选《史记》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篇章,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引导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暂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
  • 吾为国士

    吾为国士

    元庆三年,禹水断流,天大旱。国如腐木,根烂叶枯,国外强敌眈眈,拒敌之关尽失。显亡国之兆,而无人可救国。大世之变,乱国之争。吾:自负才情薄天时,亦有竹马绕青梅。本欲乱世纷争至,觅得将相帝王来。惜年幼,苦寒门,时可怜?少年穷!既如此,为何救世,吾心不甘。问君何以待我?“君以国士待之,我必国士报之。”
  • 边境驿卒

    边境驿卒

    一个边境小驿卒的成长史!一个权力与战争的杀戮史!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天九录

    神天九录

    轩辕千里,天地枭雄。三皇五帝,大道玄奇。踏马平歌,荒草燕飞。少年秦武川降世,颠簸流离之苦,在这苍穹大荒飞逐。秦武川因坠入山谷,偶得荒神祖皇秘籍,肩负荒神使命,战九霄,得璃火,灭绝世傲神,拜千古蛮杰,游走在这苍茫大地,肆意快活。
  • 圣胡安的忧伤:红发女海盗之迷

    圣胡安的忧伤:红发女海盗之迷

    本书以后拿破仑时代的美利坚为背景,采用了《怒海争锋》的叙事模式,重现一代名舰美国海军“宪法”号的靓丽风采。同时融入了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将美式现代的浪漫和西班牙古典的华丽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穿越回18世纪末的平行时空中,红发女海盗的神秘色彩以及传奇的西班牙80炮战列舰“圣洛伦佐”号让人悬念叠起。一次次惊险刺激的追逐和炮击战,将本剧推向高潮。
  •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上下篇)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 玩转三国杀

    玩转三国杀

    被无常坑了的黄花大闺女穿越到三国,从此小笼包没了,为了回家,还要和一堆汉子称兄道弟。美女投怀?不要,老娘喜欢的是汉子。兄弟喝酒?可以啊,我可以酒后乱性吗?
  • 怯空山

    怯空山

    诛天之战后,神卫军主宰世界,五洲四海进入后天时代。因调皮误吞冰种成为废人的陈小义生性风流,一次次在死亡边缘游走,被各方势力期待,也被各方势力出卖。我若为王,管他诸方神通,拳剑之下,尽皆束手!新世界,新的开始!
  • 云雪奇缘

    云雪奇缘

    一个人,一把刀,一片云,一朵雪,一段故事,一段侠情
  • 星河上将

    星河上将

    二百年前,荆风作为反抗军首领,带领人族推翻了铎恩族的殖民统治。但在胜利的前夕,他遭到下属背叛。当他在逃生舱中醒来之时,却发现背叛他的下属成为了新时代的开创者,而他却变成历史记载的背叛者。荆风仰望璀璨星辰:“现在该换他们,尝尝痛苦的滋味了。”
  • 暧昧花都西门庆

    暧昧花都西门庆

    警花,有枪了不起吗?老子一枪将你搞定。美女教师,很有学问吗?老子问的你面红耳赤。护士,很清纯吗?老子让你贴身护理。跆拳道教练,很厉害吗?老子一棍把你撂倒。外国妞,很洋气吗?老子让你飘飘欲仙。西门庆,身死宋朝,灵魂却穿越到一个现代的黑老大独子身上,意外获得通天眼,且看西门庆如何在各种美女之中如鱼得水,官场之上权利遮天,道上大名鼎鼎,赌场之上叱咤风云。
  • 别想让我当魔头

    别想让我当魔头

    他被魔上身,但不是傀儡!他本欲成仙,却只有魔收!他欲登魔顶,偏成两面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