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1600000011

第11章 康熙精神,以仁为本(2)

二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又令兵部:凡大兵所到之处,不能增加百姓负担,不能掠人财物,污辱妇女。此命令要严加执行,谆谆告诫。朕怕无知之徒不遵守纪律,扰害良民百姓,为此特令各路将军大臣等人。

凡经过之地,兵丁、杂役,俱不许私离队伍,去侵犯民间之秋毫利益。有违抗命令之人,统兵主帅应立即从重治罪。并令地方官,凡出兵扰乱民间之人,可以指名向上报告。知情不举的人,事发后即行议处治罪。

暂且不提这平叛之时,就是在平叛获胜、撤藩之后,康熙帝仍把安抚地方看得非常重要。当时,有一位左都御史徐元让疏,要求废除三藩制定的种种苛政,说:“请除三逆虐政。在广东者五:日盐税,日渡税,日总店,日市舶,日鱼课;在闽中者四:日盐税,日报船,日冒扰驿夫,日牙行渡税;在滇南者四:日勋庄,日圈田,日矿厂,日冗兵。”

康熙看了此疏之后,立刻下命令让有关的部门研究撤除、减免事宜,安定民生,如“令刑部侍郎宜昌阿负责查明广东被“藩下诸人”侵吞的“大市小市之利”,归还盲姓,查明迫于藩王势力而投属的“商贩人”等,“应断出者即行断出,其不应断出者,宜进行遣发来京,勿致逃之隐漏”。又如:尚、耿二藩私市私税,仅广东每年即达数百万两,康熙令粤、闽督:“查明报部,一体豁免”。其他如尚藩派人“私充盐商,据津口立总店”,耿藩在闽“横征盐课,擅设报船,苛派夫驿,勒索银米,久为民害”,康熙令“悉革除之”,即彻底推翻;吴三桂及其藩下官兵在云南侵占民田,康熙帝命查出“给还小民”。

人心齐,泰山移。康熙如此摄取人心,又怎么会惧怕叛乱消除不了呢?怎会怕民众不归顺于他呢?

3.节俭以养廉,养廉以政通

康熙帝尊崇儒学,坚持日讲官讲课制度。既是听课,同时也是在开学术讨论会。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听讲毕,康熙帝召熊赐履到御前,问他:“近来朝政如何?”熊赐履回答道:皇上励精图治,晚食胄衣,可以说是不遑暇处。但是凡事须求实际,不要空谈。前见上谕禁奢靡,崇节俭,人人皆以为当今第一要方。然则奢侈之风至今有加无已。贪官污吏,财尽民穷,种种弊端,皆由于此。恐怕积习日深,一时难以改正,有关方面只看成是官样文章,奉行不力。多亏皇上的亲自实践倡导,加意整顿,才有了这太平盛世的大业。

这些话绝对不是处于一个臣子对君主的奉迎之言,的确康熙帝在节俭方面确实是言行一致,为天下人垂范。他说过:节俭固然是美德,人们都能挂到嘴上,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很少。现在天下太平,国家富裕,朕躬行节俭,宫中费用,非常节约。计明朝一日之用,足供朕一月的需要。提倡节俭的目的很明确,他说,因为一切费用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积累而成的,朕思作为人主的皇上惟有能够约束自己,那么贵者就更加可贵,易经上说是谦虚则光荣。如果只知道奢侈无度,则不觉得可贵了。我祖宗的传统就是如此,我要时刻警惕着。

康熙不善于空谈,他很注重实践。他对以皇帝个人所应享受的荣华富贵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的大兴土木举动不感兴趣。康熙八年,只有十六的康熙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聪慧才智,有了很出色的表现。当时,因乾清宫交泰殿的栋梁朽坏,孝庄太皇后提出拆掉重建,以作康熙听政之地,康熙是一个孝子贤孙,他不敢违背祖母的意图,但却批示工部:不求华丽、高贵,只令朴实、坚固、耐用,他学习古人,如陶唐时代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夏禹时代宫室是卑,与民同乐,先忧后乐,以作天下楷模。

二十四年十月,康熙帝对掌膳食官员说:天下的物力有限,当为天下人惜之。现在的酥油、乳酒等物品,供给有余,收取足用则已,不可过多。蒙古地方很贫穷,收取者减少,则那里贫民百姓日用所需,就可以满足。

三十一年十月,他又说:停止进献新芽茶,凡是有类于此者,俱应停止。因为运送官员劳苦,烦扰地方,于地方百姓有累,省一件进贡,如同去掉一块病。

三十四年十二月,户部报告说:吉林乌拉地区打捕貂鼠不足额,供应不上,管理此事的官员应该议罪。康熙帝说:数年以来经常捕打,所以貂少,只能维持原数而已。就因为不够数,讨论处分有关的人员,等于是给无辜者加罪,实在不公。如果得不到上等的貂皮,朕但愿少穿一件貂皮大衣,那有什么关系?而且貂价非常昂贵,又不是必需品,朕也没有必要非享用不可。命令有关部门转告乌拉将军酌情办理。

三十七年三月,他对直隶巡抚于成龙说:朕经行水灾地方,见百姓以水藻为食,朕曾尝过,百姓的艰苦朕时刻牢记在心上。你们应和朕一样,把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时时关心,才算尽职。

关于康熙个人的日常生活,比起他所能支配的财富,比起其他封建帝王的豪华与浪费,康熙显得是那样的极其简朴与节俭。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白晋在康熙二十一年来到了北京,在国内,他曾为康熙帝讲授过天文历法及医学、化学、药物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出入宫廷,对康熙的日常生活非常地了解。他在向法王路易十四的报告中作了详细介绍:

从康熙皇帝可以任意支配的无数财宝来看,由于国家辽阔而又富饶,他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但是,康熙皇帝个人的生活用品绝不用奢侈豪华的,生活简单而朴素,这一点在帝王中是没有先例的。实际上,像康熙这样闻名天下的皇帝,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用的应该是适应中国高贵传统的金银器皿。可是他却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吃得很少,在饮食上他从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

从日常的服装及日用品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崇尚朴素的美德。冬天,他穿的是用两三张黑貂皮和普通貂皮缝制的皮袍,这种皮袍在宫廷中是极为普通的。此外就是用非常普通的丝织品缝制的御衣,这种丝织品即便在中国民间也是一般的,只是穷苦人不穿而已。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常常穿一件羊毛呢绒外套,这种外套在中国也被认为是一般的服装。在夏季,有时看到他穿着用荨麻布做的上衣,荨麻布也是老百姓家中常用的。除了举行什么仪式的日子外,从他的装束上能够看到的惟一奢华的东西,就是夏天他的帽沿上镶着一颗大珍珠。这是满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帝王的标志。在不适于骑马的季节,康熙皇帝在皇城内外乘坐一种用人抬的椅子(肩舆)。这种椅子实际上是一种木制的轿,粗糙的木材上面涂着些颜色,有些地方镶嵌着铜板,并装饰着两三处胶和金粉木雕。骑马外出时几乎也同样的朴素,御用马具只不过是一副漂亮的镀金铁马镫和一根金黄色的线织绳。随从人员也有节制。

康熙的信条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常思此言而不敢有过。奉行此言便是躬行节俭,不搞特殊。

为说明勤俭的意义深远,康熙帝曾作《勤俭行》一文,主要讲述的是勤俭对治理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移风易俗的作用和影响。

俭可养廉,廉必清政,政通人和乃民心所向。康熙帝从国家的命运前途的高度来认识节俭,既要开源,又注重节流,实在是高人一筹,不愧于一代明君!

4.严以教子,正人正己

父子、母女之爱乃人之天性,上帝所赋予的,人的性格,因为本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不相同,所以他爱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尽相同了。触龙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言道出了父母爱子的真理之所在。

康熙帝对于自己的皇子爱而不溺,娇而不惯,大是大非面前绝对不含含糊糊,马虎了事,其言其行确可以作为后世做父母者之楷模。

我们也已经知道了,早就在康熙亲政没过多长时间,就发生了鳌拜擅权的阴谋,幸而被年轻的康熙识破并除掉了。后来又爆发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吴三桂伪托“朱三太子”盎惑人心,他的目的是企图推翻清王朝。有鉴于此,康熙十四年,那时方才22岁的皇帝,身体健壮,精力旺盛,在距归天日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就已正式立下了太子,其时那时那样做不过是为了壮大声势,安定人心,以巩固其地位,推动平叛战争的顺利进行。在12月13日,康熙亲自到太和殿,按照汉族立嫡立长的原则,册立刚满周岁的皇二子,嫡长子允乃为皇太子,次日颁诏天下。诏日:

自古以来帝王们继承天道登上宝座,统一天下,必须建立皇太子之制以巩固国家,使所统江山后继有人。朕继承前代的事业,夙兴夜寐,时刻想念着发扬光大祖宗的业绩,自觉责任重大,继承大统,关键在于太子。嫡长子允扔,仪表人才,天资聪明。现在敬遵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慈母之心和命令,载人典籍,举行大礼,顺应众望,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允}乃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在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沛,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与此同时,他还设立了为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配备官员,开内阁侍读学士孔郭岱,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廷敬,共同作为詹事府中的满汉詹事。

康熙帝特别关心皇太子的成长,而且对他的教育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太子幼小的时候,康熙就开始为其讲授四书五经。皇太子六岁拜师入学,教师经过慎选,先后有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各种儒学者任太子的老师。康熙命令

——圈——负责太子教育的人如实报告各方面的情况。在太子成长教育的同时,康熙自然也少不了还要向他传授些治国的大道理,循循善诱地告诉他,祖宗是如何创业的,所以你自己长大成人之后该如何去保护祖宗创下的基业,如何用兵、如何护国。有时也教他经典,尤其是那些古往今来的成与败,人心的向背,这种事情他总会细细地讲给太子听的。他还经常带着太子外出视察,目的是为了让他从小就能体会民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皇太子天资聪颖,学习进步得非常快。八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左右开弓了,而且还能背诵四书,史载太子能通满汉文字,娴习骑射,跟随皇上出巡,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而且身体健壮,眉清目秀,仪表堂堂,皇帝非常喜爱。

二十岁刚过,太子就能代父皇处理朝政。三十五年,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命二十二岁的皇太子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有关重大事情诸大臣议定,报告太子。第二年康熙出兵宁夏,仍命太子在北京坐镇居守。由于皇太子不负众望,才能出众,尽职尽责,举朝文武皆称皇太子之善。

此外,康熙帝对其他皇子的教育,也从来没有放松过片刻,尤其是在道德操行方面,努力进行与他们的身份相称的不同种训练,对皇子们的非法行为坚决制止,严厉训斥,其心甚殷。

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于行猎途中,到森济图哈达以北的地方,命令侍卫传谕随从的诸大臣说:朕近日听说诸阿哥们经常殴打和侮辱各位大臣、侍卫,还经常寻衅加害于诸王、贝勒等人。莫说各位皇子现在都未有接受封爵,即使接受封爵之后,除你们属下人外,凡是有罪过者,也应当上报,等候朕的处理。你们有什么资格随便鞭打大臣、侍卫们呢?朕是天下之主,凡事但遵天义而行,无罪于人,未曾枉法处治。国家只能有一位主宰,朕每天都祈祷上天,要万千百姓都平安无事,以享受太平日子。可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擅自侮辱大小官员,实在有伤国家大体。此风断不可长。你们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横行霸道,大逞威风。致令臣仆们无法生存,是想损害朕的威信和权力,以便你们胡作非为!你们哪里知道大权所在,怎么能够分毫给人呢,对朕的大臣和侍卫人员,谁敢随意地鞭打和呵责呢?

如果说是臣仆有获罪犯法的人,朕同样也断不会轻易地就放过的,一定要严加管理,然而朕从来未曾发生过轻听人言、横加侮辱之事。况且我们的老祖宗、太祖、太宗曾降下训旨,不许滥行挞代,荼毒无辜。煌煌实录,记载甚明。没想到今日竟有人在走下坡路,不法的事屡屡发生!

康熙又说:去年朕巡幸洮尔河的时候,喀喇沁部的护卫,名叫茅欣的人管理围场,因科尔沁部之人行列不整,想打他们。朕即派人前往谕令茅欣说:你是喀喇沁人,而责打科尔沁之人,恐怕科尔沁人会不服。喀喇沁之人尚不苛责科尔沁之人,你们阿哥为什么要任意地将大臣、侍卫人员寻衅鞭打,加以荼毒?!

现在朕令你们好好听着,以后诸阿哥要痛改前辙,允许被挞之人当面追问被打的原因。假如处事中稍有冤情,他们可以立即到朕面前告你们的状,朕一定会欣然处理,决不会因偏袒你们而怪罪他们。你们做臣子的如果听到情况,也应该据实上报,如一切隐讳,后来阿哥们到了杀人的地步,难道也将隐瞒而不报告吗?你们隐瞒不报,就是你们的罪责了。如果你们三位侍卫人员,不将朕这道谕旨向大家宣谕明白,使人人皆知,就将你们正法示众。

因为平日里诸皇子向手下的官员侍卫们逞凶肆虐,早就引起大臣们不满,而现在康熙帝却又因为这些对他们特加训斥,愤怒已极,再也忍不住了,纷纷上前痛说不已。布告众人,以儆效尤。康熙帝深知“己不正,何以正人”的道理,更牢记“躬亲”的感慑和示范作用,时时刻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谦则得众,公则有功

三藩平定后,各方官兵从优议叙,加重奖励,而给最高统帅康熙帝上尊号之事,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二十年十一月十四日,八年的乎叛战争终于胜利地结束了。消息一传到北京,年轻的康熙帝自然非常高兴,他立即传旨,表彰云南前线官兵。

他在谕旨中说:看到你们统领满汉官兵,遵照朝廷命令,收复云南省城,疆域荡平,可见尔等筹划周详,调度有方,剿抚并用,立见成功。朕非常高兴!特此命令从优议叙,加重奖励。

等康熙帝把旨下完之后,立即着人将这件特大的喜讯报告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然后,王公贝勒及以下文武各官齐集在乾清门举行了庆贺典礼。捷音传遍了大街小巷,普天同庆。皇上亲自到了孝陵来致告,上慰世祖章皇帝在天之灵,下遂中外臣民热烈的期望,万众欢呼。接着又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并决定东巡盛京,拜谒祖陵,庆祝天下大定。

等到该行的礼都行完了,该拜谒的也拜谒完了,该庆祝的也庆祝了。所有的这些礼仪做完了之后,有的官员就自然地想到康熙皇帝了,认为作为一代明君,指挥调度有方,积心处虑的操心操力,其实这个所有平叛的功劳都应该归功于有谋有智的皇帝身上,所以大家建议给皇上加至高无上的称号,即上尊号。

十二月九日,湖广道御史何嘉祜上疏,说:天下荡平,皆赖皇上一人功德所致。请加上两宫徽号,以宣扬圣孝;上皇上尊号,以彰功德。

康熙对大学士说: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前已有旨,朕表示同意。但若说天下荡平都是朕一人之功,朕就坐不安了。此奏无益,今知贼虽已削平,而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尚未完全恢复。君臣之间,应该更加修省,恤兵养民,宣布德化,必须是廉洁为本,才能共享太平,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在是无益。

同类推荐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美国外交散论

    美国外交散论

    本书以美国外交为研究重点,从美国外交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智库及研究中心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地对美国外交进行全景式展现,既分析了美国外交的制度层面,又分析了美国实现其外交目标的工具与手段,以有利于中国外交对美外交决策地展开。
  • 中国的逻辑

    中国的逻辑

    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他以20岁的狂气扎根草根,用40岁的视野记录着中国变革的欣喜与阵痛。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礼让、红包……他的特立独行和观察所得,为现实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有意味的观照。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实务: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临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热门推荐
  • “特别合议庭”

    “特别合议庭”

    昔日,坊间讥讽法官“大檐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如今,“草民”调侃法院“信访不信法”;“大V”也抛出“法院不可信”等等“雷人”话语,让法院和法官“伤不起”。州江市法院从一个销售经理三次起诉离婚案件未果深挖根源,成立“特别合议庭”,一场司法反腐、权与法、情与法、爱与恨、罪与罚的较量悄然拉开帷幕……
  • 那年时光微凉

    那年时光微凉

    二十岁应该做什么呢?在这个美好的年纪,心境也跟着天真憧憬,寻常的生活,年轻的气质,世界更多赠予的是属于这个年纪的内敛和张扬,怯懦与勇敢。
  • 大家小书:希腊漫话

    大家小书:希腊漫话

    本书内容涵盖了古希腊很长一段历史,也包括作者对于旅居希腊期间所思所想,对于古希腊的历史、特色,以及古希腊文化遗产的特征,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本书识见俱佳,深入浅出,关于希腊文化的叙述令人信服,读来引人入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球魔武狂潮

    全球魔武狂潮

    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无数先烈守卫着家乡的安全。一个怀揣修行梦的少年亦慢慢的走上守护故土的道路。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再生种花家。
  • 绵情雨城

    绵情雨城

    来自乡下的高中新生,在进入浮华的大城市中;在即将迎来新的生活时;在巧遇一个让自己缠绵悱恻的人时,他单纯的心开始被逐渐的冲破。在对方又十分的与自己不合时,他能做的只是默默的渴求着这段感情得以回应。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切都会因自己的真诚而发生变化。
  • 明末求生录

    明末求生录

    头顶着金钱鼠尾却身为汉人。再过几年就是甲申天变,华夏沉沦怎么办?顺则富贵加身;逆则粉身碎骨。怎么办?看孟奇杀出一个未来;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 一代睡神

    一代睡神

    自从少年张五机因为玩CS过度,然后鬼使神差的捡到天师的尿壶后,性情大变,一言不合,尿葫芦砸头,小基友不好好修行,砸头,这一路砸来,砸出多少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离奇故事。都道是修仙是正途,却不知,在茫茫宇宙,修睡也是大道圆满……
  • 许悦阳花开

    许悦阳花开

    自那一天遇见你起,我就感觉到了你的不一样。新流的刺发型,红唇笑得常开,后来到长发半肩,才发现我对你的不一样。原来,最后是你,怎么样都没关系。
  • 萌妻很纯:绝情首席找上门

    萌妻很纯:绝情首席找上门

    为挽救频临破产的公司,她被迫与这冷情霸少签下契约,当她逐渐在他的霸道温柔中迷失,怀了他的娃,他竟要高调迎娶别人?五年后,携天儿儿子归来,她早已不再是那个单纯善良,柔弱好欺的小女人了,他却依然是那个偏执自信,狂妄霸道的大男人。既然避不开,那便迎头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