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1600000026

第26章 处世检点,独善其身(2)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太皇太后要拜谒五台山,因山路坎坷难行,乘车不稳,康熙便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念及轿夫的艰难,坚持乘车。没办法,康熙就瞒着祖母,让轿夫远远的跟在车后,走到半路,他见祖母乘车艰辛,请改乘轿。祖母为难地说:“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即至?”康熙答:“轿即在后。”立即令轿近前。祖母见状大喜,抚孙儿之背赞叹不已,说道:“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

二十六年十一月,太皇太后病重,康熙帝亲自在慈宁宫侍奉护理,昼夜不离左右,“检方调药,亲侍饮馔”。祖母宁憩之时,他“隔幔静候,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三十五昼夜衣不解带,目不交睫,竭力尽心”。

为了满足祖母的不时之需,凡坐卧物品、饮食肴馔无不备具,仅糜粥之类就预备了三十余品,“随所欲用,一呼即至”。祖母屡次劝康熙回宫休息,“少宜自爱”,诸臣亦一再奏请皇帝保重身体,但他不听众臣的阻劝,仍然勉强支持。他对内阁大学士等说:“朕念幼蒙太皇太后抚养教训三十余年,罔极深恩难以报答。今见病体依然,五内焦灼,莫知所措,朕躬寝处何暇顾计?”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病逝,享年七十又五。遗诰劝康熙“宜勉自节哀”,以国家大事为重;命“中外文武群臣,恪恭奉职,勿负委任,以共承无疆之福。”康熙悲痛欲绝,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等上疏奏请皇帝节哀,并高度评价太皇太后的一生功绩,写道:“伏念太皇太后顺德承天,徽音衍祚。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启世祖章皇帝式廓大业。迨我皇上缵承洪绪,手定太平,克享耆年,流光亿祀”。

康熙终生不忘祖母鞠养教诲的厚恩,将祖母葬于遵化昌瑞山南麓孝陵前的昭西陵,并下令将祖母生前最喜爱的新建寝宫五间拆运至墓地,原样重建,称暂安奉殿,并主动提议为祖母上尊谥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后人简称孝庄文皇后。

4.谦受益、满招损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挂在当今人嘴边,使用率颇高的一句至理名言。康熙帝对此体悟极深。

五十六年,康熙帝对诸皇子及满汉大学士等说:朕之生来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有一次听到讲官讲《易经》丰卦三节时说:骄心一生,何所不止,故圣人急急惕之以忧,以为安者危之状,治者乱之机。康熙闻言,连连称赞说:这所发明极是。满招损,谦受益。圣人之道只在持满而已。在官员中有的人自负才高,写出来的文章不许别人改动一字,康熙认为这种作风是可耻的。他公开声称,自己登五台山时所撰的碑文“结构未能精当”,特请满汉大学士等,“详加修饰,斟酌尽善”,并说:朕所撰文字,有能润色易改者,朕所深喜,不以为嫌。在《易经》六十四卦的乾卦中有“亢龙有悔”一条。从字面讲,亢者为坑,亦可引申为池泽;龙则常被理解为皇帝的象征。亢龙有悔,谓龙陷池泽之中,为劣境所困。对皇帝进讲的章中原有此条,但如此讲给皇帝听,似不吉利,怕有冒犯之罪,所以本讲章注在“不应讲”之例。康熙问明不讲的原因后,提出新的见解。他不将亢字解为池泽,而解为过高,即偏离事物正常发展规律时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所以不应回避,而应正视,从中吸取教训。所以,他对讲官们说:天道亏盈,过高则亢。《易》中所言无非此理,正宜以此为戒,不必避忌。以后《系辞》讲章不分应讲、不应讲,俱以次逐节进讲。康熙的这种谦和态度令讲官们颇感宽慰。

历代凡是有所成就的帝王,大多都教育他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图可以让人们达到不自满、不骄傲,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而康熙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教育他人,而且常常也自我反省,公开自责。

四十三年,回顾四十余年百折不挠,孜孜求治,但仍然还有许多事情仍未做好,康熙帝自责地说:清夜自问,移风易俗,未能也;躬行实践,未能也;知人安民,未能也;家给人足,未能也;柔远能迩,未能也;治臻上理,未能也:言行相顾,未能也。自觉愧汗。

有一日读公文,康熙见内阁所拟的谕旨,有“海宇升平”等语,认为太言过其实,指出:今海内虽定,民生未尽悦安,若谓升平,则泰然自足,无勤求上进之心,非朕意也。嗣后谕旨,此等夸张盈满语,勿复拟人。凡见章奏内有“德迈二帝,功过三王”、“道备君师,功过覆载”等语,就及时传谕批评,令其改正。他接着又说:一切颂扬之文,俱属无益。朕见近来颂圣语殊多,表策内亦以此等语铺张凑数,悉应停止。

自二十年至六十一年,凡国家取得重大胜利,或逢皇帝五十、六十大寿,执政五十、六十周年等喜庆的日子,在京的或不在京的全国各地的诸王、贝勒、满汉大臣,蒙古王公及达赖喇嘛等,均请上尊号,约略统计达近二十次,而对此康熙一概都拒绝,并且反复向诸官员们说:若大小臣工,人人廉洁,俾生民得所,风俗淳厚,教化振兴,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虽不上尊号,令名实多。如一切政治不能修举,则上尊号何益?朕断不受其虚名也。今吏鲜洁无效,民元康阜之体,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记,倘复上朕尊号,加尔等官秩,则徒有负愧,何尊荣之有?

康熙六十年三月初四,为庆贺康熙御极六十周年,诸王、贝勒、满汉大臣、文武百官均上疏吹捧,恭上二十字尊号:“圣神文武钦明浚哲大孝弘仁体元寿世至圣皇帝”。这次的尊号字数最多,康熙批驳得也最尖锐,他说:朕所上尊号,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此乃历代相沿陋习,特以欺逛不学之人主,以为尊称,其实何尊之有?且现今西陲用兵,外则官兵披坚执锐,冒暑充寒,劳苦已久;内则人民负重跋涉,换运远道,力亦疲困,兼之被灾之处,民多受累。念及于此,惟当修省图治,加惠黎民,有何庆贺?

这一连串的质问,使那些想奉迎他的奉迎家显得十分难堪。他进一步指出:微贱无耻之徒,谓举行庆典必有殊恩。邀望非分。更有人认为六十六年庆典时,皇上必行宽大,故屡杀屡犯。对此,他断然决定:凡诏赦恩赉等项,概行停止。这所奏庆典无益,不准行。康熙多次拒绝上尊号,始终如一,一直至晚年。

康熙的这种明智和求实的精神,不仅教育文武百官不要徒有虚名,更令诸官员和全国人民深思“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含义,谁理解得更深,把握得更好,就会受益更大。

5.治国为务,实用主义

康熙重经,倡以儒道立国;同时又重史,以古往鉴兴之。但与其说康熙的所为是知识的、学问的,毋宁说是实践的,或是实事求是的。康熙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识的皇帝,其博学的美名和魅力,或多或少遮掩了他实用主义的特点,让人往往看不出来。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实用,他的才智才更旺盛,他的学识才更扎实。学和用并非是先后关系,并列关系,往往相互因果,相互促进。正如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也可以说是“用学相长”。

康熙帝的实用主义并不为错,这是因为,他首先是作为以治国为务的皇帝,而不是作为理论家出现的实用主义者。这一特点是最完备的体现,当然,首先是在于其一生行为和政治成就上。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在这里看一看他的某些谈论知识的言论,就可知其讲实用、讲实效的特点。对康熙而言,这简直就是他的个性。

譬如,在一次经筵日讲中,在听讲《中庸》之后,他就提出知与行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作为一种事实本身,这是一个一般理解的政治问题,一种贯穿政治家一生政治行为的风格问题。依康熙的个性和他一向务实的作风,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必然的。当时讲官叶方霭回答说:“按宋臣朱熹的理论说,以次序言之,则是知先行后;以功夫言之,那就是知轻行重。”

叶方霭的回答可以说是十分聪明,也十分圆滑,什么也没肯定,什么也没否定,实际上是等于把问题又推给了康熙。但康熙却异常明确地说:“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一下子就把问题讲透了。

康熙的明确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叶方霭模棱两可的否定,同时还表达了一种相关的政治态度。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或作为一种思想与行为的方法,知与行并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正确地说应是辩证关系。对于个人或政治家的行为,如果没有起码的知识与理论,又何以去实行呢?但凡学来的知识并加以发挥,这样所学才有用,所学的知识也才真正为自己所拥有。如此,行的重要性也就出来了,何况对具体的人而言,要有所成就,那么所行就往往是人所未行的,前人没有经验,人没有现存的知识作向导,一切都只能靠想象,有了实践才拥有一切。

这样一来,行动就是一切。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纸上谈兵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于事无补。有行为也就常常有了一切,这是一般的思想,也是最务实的态度与方法。所以康熙说:“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唯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明理是最要紧的,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讲求治道,见诸实施。故明理之后,又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施。故明理之后,又须实行,不行徒空谈耳!”

正是因为康熙有着明确的态度和观念,所以一方面他尊孔崇儒,看重程朱理学,另一方面他又几乎发动了一场真假理学的讨论。因为程朱理学向来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做得差。尤其八股取士,朱熹的儒书注释成了功名富贵的敲门砖。而理学家们的表现就更是不敢恭维了,他们终日空谈理学,两眼望青天,坐而论道。或者重复宋亢理学家的陈词滥调,开口格物致知、心性之学,闭口格物定理、性即理也,除了玩弄语言游戏,其实空洞无物,他们甚至阿谀逢迎、吹牛拍马、投机取巧,对此,康熙十分厌恶,所以他说:“凡所贵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

他尤其指斥在汉族官员中弥漫的这种恶劣风气,说:“汉官内有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不仅如此。他甚至不留情面地批评自己甚是看重、十分倚重的一些文臣。他说:“李光地、熊斌、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意思是说他们口讲大道理,内里各怀私心。又对张玉书等人说:“终日理学,而所行之事全与言背谬,岂可谓之理学?若口虽不讲,而行皆与道理符合,此即真理学也。”

重行轻知,康熙用聪明智慧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并把它作为考核下属的标准。

6.反对个人崇拜

康熙帝一生访遍全国各地,无时无刻不以民间疾苦为念,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解决一些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实际问题。地方官和地方老百姓为了报答皇上的恩情,在皇上的面前或在圣驾过去之后,都纷纷要求给皇上建碑亭楼舍,以作永久纪念。然而,康熙对地方官和老百姓的好意,正像臣子们为他上尊号一样,常常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二十五年十二月,福建提督张云翼报告说:福建提督施琅在泉州天地春地方建立御书碑亭,刻写御制诗,不便行人来往。请皇上定夺。康熙批复说:施琅的做法是非常错的,朕亲自书写诗书送给他,现在他却刻出来显示自己的功劳,炫耀他全家及个人的光荣。在他的家舍附近自然可以,但竖无妨。而在公共场所建立碑亭,就不仅使一个人出入不便,而且使全省文武官员都出入不便,并深感畏惧。招摇过市,沽名钓誉之风理应严加整顿,就从禁止在公共场所建立碑亭做起。

二十八年二月,康熙南巡治沙,访问苏州、杭州等地,发现有建立称颂皇恩的碑亭。康熙帝认为,虽然这些都是百姓们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但如果每个地方都像他们这样干,那就未免劳民伤财了。当他到达苏州松江地方时,百姓因为免了钱粮受益而预立碑,并齐集于行宫门外,献所刻碑文。康熙对此指出:民为国本,休养宜先。之所以免除江南的赋税以及历年的积欠,惟一的希望是让老百姓能够自足有余,以此来满足朕关心人民的愿望。今天看到你们所献的碑文,足见你们的诚意。但考虑到会有不贤的官员以建立碑亭的名义,借机科敛百姓,在此,只好将你们的碑刻还给你们。

大家听了之后,都感激涕零,跪倒在地,一齐反映:全县公举,并无科敛。天心过虑,尧舜忧民之心也难能如此。碑刻特表众百姓一点心意,众民不愿再拿回去。

康熙看到他们是诚心诚意的,便令将碑刻收下,然后说:免去钱粮的意图,是让百姓富足,过上好日子。前已有旨:民间建立碑亭,颂扬德意,虽然是出自人民的心愿,但浪费民财民力。以后地方官员,不能再借端修碑亭,增加百姓负担。

三十六年六月三十日,山西巡抚倭伦上书,修建万寿龙亭,永载皇恩。康熙对大学士们说:何必建龙亭?如果做好事,人民自然会感激称颂。平阳地区地震,人民受灾;大同地区土地不好,人民贫困,有关建立龙亭一事,应下令禁止。朕凡事俱务实际,不尚虚誉。你们应当向他们解释清楚。

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湖北巡抚刘殿衡,将印刷的御书和建藏书楼的图样让皇上呈览。康熙看过之后对大学士们说:湖北省捐工建楼,实在是浪费。朕车驾巡行,一切所需,从来不取于民间百姓。而各省不肖官员,总以修理行宫为名,准备用品,并建碑亭书楼等项目,擅自动用国库开支,借词捐还,但终于不能补偿。等到亏空数多,再进行加倍地私派,科敛肥己,以至加重小民负担。种种弊端,不可胜数。应严行禁止。并且下令各州县衙门执行。

五十二年春正月,福建省巡抚罗满保又有上奏,说:皇上六旬大庆要到了,闽省所有文武官员、兵民要求在九仙山建立碑亭,祝贺万寿。康熙批示道:建立碑亭,永行禁止。奏不合宜,退回并严加整顿,通告四方。

全国各地纷纷要求建碑立亭,记载皇恩,而每次康熙总是下令禁止,其原故,一是不愿张扬,二是不肯扰民,三是防止下面官员劳民伤财,害国害民,他认为这也是造成民不富的重要原因。康熙的最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一旦发现有不正之风抬头,就毫不留情地立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7.不近女色,正人先正己

康熙在私生活上不是一个欲纵无度的昏君,而是一个具有很强自控力的圣明天子。康熙身边的法国传教士百晋曾为此写道:

康熙皇帝不仅能够抑制住愤怒的情绪,而且对其他感情,尤其是强烈地想统治亚洲各国朝廷的欲念,也能加以控制。在中国,从古至今始终把纵欲视为堕落行为,可是按照习惯又是允许的事情。在后宫里,处处散发着堕落气息,供养着从全国各地挑选而来的漂亮美女,供君主任意挑选。这些宫女先身献皇上,君主感到满意,即可留在身边。则其父母以此为莫大的荣耀。这种堕落的习俗,不知损害了多少中国皇帝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发生各种动乱的重要原因。因这些皇帝只听凭宦官或大臣们管理朝政,而自己深居后宫,沉溺于美女与酒色之中而不过问政事,致使祸患滋生。

同类推荐
  • 高举旗帜坚定信念

    高举旗帜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86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锻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建立了民族解放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朽功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历史阶段,曾经创造无数历史奇迹的中国共产党仍将在新的时期成为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支撑,而青年也必将再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是青年当中的佼佼者,是青年群体中的卓越代表,更应成为这一宏伟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都充分证明,党和青年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始终一致,是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 公共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创新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我在合资企业做党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在合资企业做党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党务工作的心血,有作者独到的思考、积极的探索、踏实的行动和实践,是作者对党务人生做的总结和思考。
热门推荐
  • 大周之庶女妖妃

    大周之庶女妖妃

    小医生苏雪烟穿越平行世界,成为小官庶女。好在身上带着一只妖,还是蟠桃园里的蟠桃树,具备种种异能,在这个古代女子身份低下,庶女无人权的社会努力奋斗。望父成龙,扶持大哥二哥上进,督促夫君奋进。小人物靠着金手指的奋斗生涯!买庄子,种田,引进高产作物,促进古代商业发展,苏雪烟觉得,在靠男人的情况外,给自己赚一个诰命,也是活命的办法!
  • 九龙狂尊

    九龙狂尊

    三年前,他被人夺走蛟龙气脉,并遭奸人污蔑,成了万人唾弃的存在!一次意外,他融合了一个血染的玉玺,从此一朝化龙,掌控血脉之力,成为血之始祖,一路碾压,让无数天骄跪舔,万族臣服,打造了一个不败神话!【人品保证,有三百多万字的完本经验,放心收藏,新建书友群:455273865】
  • 红袖添香美人画

    红袖添香美人画

    一个家族,一个女人,牺牲亦或幸运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重生。
  • 滇行记

    滇行记

    这不是小说,是一本随笔诗集。生活赋予我灵感,我用灵感回赞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凝想帘梦寒夜

    凝想帘梦寒夜

    有没有一些人,经历了不敢忘;回忆稍显牵强,留在心底,等它慢慢沉化,却又愈发清晰;再见时,相对无言,都是可惜。遇见你,仿佛过海潮生,一句道歉,卡在喉咙里说不出…………
  • 情穿百世:噬魂邪妃乱天下

    情穿百世:噬魂邪妃乱天下

    【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人前,她是温和善良,孝敬懂事的欧阳家养女;人后,她是暗夜里孤独傲世的杀戮狼王!虚伪的面具无人望透!背叛,追杀,奇石,穿越!二十一世纪先进发达的头脑和澈翮大陆惊人的诡异天赋,看她如何夺权复仇,魔乱天下!他是惊为天人,腹黑狡诈的冷血帝王,混世中与她相遇,他悄悄为她倾情,岂料竟连遭某腐……额某女虐待:“老子是攻!你是受!!!”
  •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生活技能

    如果雏鹰没有学会展翅,便无法翱翔于苍穹;如果幼狮没有学会远足,便无法驰骋于原野;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掌控我们的未来,成就自我,就从16个生活技能开始吧!本书共分为6篇,16章,分别阐述了16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技能,娓娓道来,抛砖引玉。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 樱花树下十指扣

    樱花树下十指扣

    【网王同人】——在那个盛夏,相遇相识,那么平淡;在那个午后,一起的时光,那么平静;那次的风中,眼神的交汇,无声地对白。是在什么时候,种子已经悄然种下、发芽,攀缘住了他们的心?以至于想回避也无法。不知不觉间的心悸,青涩的感情,一切那么美好。人海茫茫,我却只想和你十指交扣,相见于忘川。——我只希望能看着你,仅此就足矣。——想在胜利后……牵你的手一起回家。樱花凌舞,时光静谧而美好。十指相扣,一路陪伴。陪你笑,陪你哭,陪你等待,陪你开花……
  • 超级狂徒

    超级狂徒

    莎士比亚说: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林枫,一个毫无是处的痞子,却因为一场荒唐意外进入了黑道,不过,有妞不泡,大义不道!人不风流枉少年一向是林枫的座右铭,且看,一代龙帮王者林枫,是如何玩转人生,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