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1600000036

第36章 用人艺术,不分南北(4)

正因为这些,康熙认为:人之勇怯断不可以相貌而定,也不能以其地位的高低、尊卑而定。至于一个人能不能领兵打仗,他认为首先在于能否镇定自若,舍身忘死,至于军机事务,临期酌量,难以预测的,惟在领兵大臣善于观察,相机而行。用兵须主意坚定,若主将仓皇,那士兵就会乱了,对此,康熙举出了赵申乔的事例,夸奖说:以前在偏沅平知时,赵申乔挺身走在前边,部下让他到后方以防敌人鸟枪,赵就笑着说:如果我发生不测,我的后代还能官职俸禄,和我活着有什么区别?赵虽不熟悉军事,但打定主意后就不畏惧退怯,给他的部下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做一名将领,不仅要有勇有胆,不怕难不畏死,除此之外,还要有识见。康熙帝主张一应军务粮饷皆应由将军负责。在他看来,如果一位“将军只知统领兵丁,与米粮运输之事无涉”,往往会被他认为是胸中没有主见,即是无将军之才的人。

晚年的时候,康熙帝用昭莫多战役的亲身经历,还说明将领与将领之间应互相配合,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大的胜利。当时噶尔丹遇见康熙帝亲率的中路军后便连夜逃遁。此时的左右大臣都劝康熙帝撤回,康熙帝则觉得自己既然亲征前来,不见贼徒,如何就骤行撤去?便坚持不撤,认为自己留下来没准会有些其他方面的用途。果然,逃遁的噶尔丹不久就遇上了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大军,遭受惨败;接着西路军的粮饷也发生了不足,坚持不走的康熙帝就迅速派出人马,将中路军初次运到的粮食迅速调运到费扬古军中,又把第二次的米也送去了,第三次运到的粮食除了留有十八天的兵士口粮外,其余也都全部送去,使得西路军将士未得饥饿,大胜而返。

对此,康熙谈及体会,认为多亏自己未回,若听大臣等言,中途撤去则两路兵丁怎么能立功奏凯而还呢?好的自己没有走,要是自己走了,谁能从大局出发,调度军粮和兵员、马匹等应用物资,集中力量打一场歼灭战呢?由此使康熙认识到,将领们在战场互相配合的素质非常重要。

自此之后,康熙要求军中将领不仅会带兵,会打仗,既懂战术,也有实战经验,军事、粮草也都要管好;还要了解军情,掌握变化,总之需要具有全面的能力。因此,他提倡武官,甚至士兵也要读兵书;认为武职虽以骑射娴熟,身体健壮为要,但如果不知读书,则不如兵法。由此他作出规定:考武官生,要出题考兵法。

康熙之所以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就是由于熟读了许多兵书,吸取了古代兵法中切实可用的原则和办法,才具有丰富的军事素质的。然而,他又反对死读硬背、照搬兵法的教条主义。他说:“《武经七书》,朕俱阅读,但言火攻水战皆居虚文,若依其言行至,断无胜理”,所以他认为用兵应以实践为主,再去结合兵法知识,灵活运用,必能取得胜利。

9.可靠为德,忠厚为德

假如将康熙帝论才与其子孙皇帝雍正、乾隆作比较的话,几乎可以说句歇后语:“康熙论才,以德为本”。

在康熙亲政之初,在朝廷政治事务的处理上,康熙本身有着勤谨的作风,御门听政也形成相当完备的体制,这似乎就意味着航船待发,万事俱备了。但是且慢,从事一项事业,尤其国家政治,光有自己的忘我精神,光有完备的工作制度,还差了些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是干部队伍,凡干一项大事,没有人,能行吗?总不能让皇帝一个人家里家外地忙活吧。所以说,有了政策,有了制度,有了目标和理想,固然是好的,但是这一切还必须得由人去完成的。

官吏队伍俗而言之就是人才的队伍。才就是办事的能力,与此相伴的是德。德是人才使用自身才能的标尺,是对才能的管束,也是对才能的激励,这就是才德矛盾。这也是任何做领导工作的人都不能不特别注意的问题,在选才中,康熙帝特别重视的就是这个。

领导者也是人而不是神,领导者本身也有相应的才德矛盾。对此康熙和讲官熊赐履有一段对话,从中颇可以照见康熙之忧虑和基本之人才观。

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何用?”

熊赐履回奏说:“圣谕至此,诚知人之要道也。”

不久康熙又对讲官说:“从来君臣一心图治,天下不患不治。此等光景,未易多得,朕与诸臣何以不交勉之?”

熊赐履说:“为政端在得人,所以取舍升降之人主施政的大权,最应当审慎使用。”

康熙颇为感慨地说:“知人难,用人难,政治之道,全在于此。朕若不尽心,不可得也。”

接着又说:“论才必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之言,洵为笃论。宽宏容纳,正所以开言之路,而使人得尽其言。舜之六智,全在于此。”

在谆谆言论之中,可见康熙皇帝的人才观大略,正因为如此,康熙对人才要求极严,对选官任人亦十分关注,尤其对其任职资格十分认真。譬如在任职资格方面,要求官吏必须出身清白,尤其注重门第,他明确说:“官吏俱限身家清白,八旗户以下、汉人家奴、长随,不得滥入仕籍”。

这一说法从当今的文明观念看,未免是过苛的,属于那个时代和阶级观念支配的,但在下层社会中,确有些人受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制约,道德教育不够,耳濡目染有不可改造的恶习,所以康熙这一说法也有他对的一面。此外,康熙皇帝说不得“滥入仕籍”,并不是要把门关死,只是不准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干部队伍。

至于朝廷重要官员,康熙的态度更是明确,诸如朝廷詹事府、翰林院、吏部、礼部等部院官员,必须是科甲正途出身方能出任。由各级官员保当或花钱捐买出仕资格的人,一律不能充任。关于这方面有一个例证,在顺天乡试主考官的人选上,内阁中有人提议让高士奇出任,康熙却否定此议。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高士奇虽然是一代才子,但却不是进士出身。由一个非进士出身的人作乡试主考官,合不合适?固然,人才学问本不在出身,但若非命运特殊,该有学业出身为什么没有呢?这是一个矛盾,各人尽管有各人的理解,但康熙此举可为用心良苦了。还有一个例证,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六,御门欲定龚佳育补副都御史员的空缺,但康熙却说龚异途出身,能有现在的职务就够了,当副都御史是不行的。

当然了,上述二例都是因为出身问题而不能任职,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康熙某种策略性的决定。

在官员任用中,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确立和控制权的掌握。清朝对新官员的提拔,原本是“会推”制度,即朝廷由于需要,从下级官员中挑选人选,这一人选须自九卿会议推荐。此做法谓之会推或廷推。会推有它的好处,众人眼亮,集思广益,可以推选出优秀人才。但如果推荐者心怀叵测,希图结党营私,那可就坏了。发现这一弊端后,康熙说:“廷推事关重大,或举或否,原许各虑所见,倘众口附和,而无一人争执,岂能无党同之弊?……

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康熙十年他作出规定:“凡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副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等,凡缺员不再由会推产生,而是由升转各官开上名单,由皇上亲自来决定。而话又说回来,凭着康熙帝的一向惯例,他必须是咨询于学士和大学士之后才决定的。咨询的内容一般内容是:名次在前者是谁,其次为谁,正职和副职其人如何,居官如何,其人厚重否等等。正因为这样,由于和大臣常于御门听政时见面,尤其对阁臣如熊赐履、李光地等”不仅才学、品德方面早已有所了解,甚至每个人的性格他也早就熟悉了,加上自己时时有意无意地在其他大臣面前评价他们,对其他大臣也就必然产生劝导作用,所以每当将他们作为人选提出来征求意见时,由于耳熟能详,大臣们往往会顺着皇帝过去的评价发表意见。

从康熙帝一生的言论行为来看,一般说来康熙帝比较倾向于选拔实用型的人才,尤其着眼于使用稳健老成的人才。他说:“有才之人办理部务有益,忠厚之人亦于衙门有裨。在部院年久者,亦有一二有才之人,所以不升者不谓概谓无才也,不过因其守故耳。朕听政有年,见有人或有才,辄专擅部部院事务,实为可畏,必忠厚有才乃佳。”

由这段话可见,康熙皇帝所说的已不是一般的人才思想,而已进入到涉及统治权力的微妙心理状态,尤其是担心其所选人才的可靠性,以防权力旁落。康熙用人,固然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但于人才上,康熙仍是相当保守的。

10.亲贤臣,远小人

康熙在位末年,江南总督噶礼贪婪而骄横,尤其喜欢诬陷别人。当时,苏州知府陈鹏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常与噶礼意相左,噶礼由此怀恨在心,便寻找机会,欲将陈鹏年充军东北的黑龙江。康熙没有同意,觉得陈很有才学,便将陈鹏年调到京城编修图书。噶礼仍不肯罢休,又密奏康熙,说陈鹏年写过一首“游虎兵”的诗,诗中有对康熙怨恨不满的情绪,宜从重整治,并将原诗密封附上。

康熙仔细地阅读了陈鹏年的诗,并未见到陈鹏年诗中有任何对自己怨恨悖谬之心,再仔细读噶礼的密奏,看出噶礼完全是深文周纳,挟嫌诬陷。

于是,康熙召集众臣,在朝堂上当众宣布:“噶礼其人总爱惹事生非,苏州知府陈鹏年稍有一点声誉,他就想方法加以诬陷,居然密奏陈鹏年的虎兵诗中有凶恨悖谬之心。我仔细读之后,见诗中根本没有这种意思,这不是诬告是什么?凡卑鄙猥琐的小人,其手段伎俩,大都是这样的,我岂能受这种小人的欺骗?”

康熙说完将噶礼的密奏和陈鹏年的虎兵诗公布于众,让各位大臣们传阅,噶礼自讨没趣,窘困之极。

康熙给噶礼这当头的一棒,的确是起了杀一儆百之效,使那些心术不正、好忌恨、诬陷别人的大臣心生惊惧,不得不有所收敛。从而使各位大臣为国家大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再无事生非。

【异点】大胆用人,有错则改

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天下,故此,在为官用人上,朝廷大大抑制汉人在朝庭为官,至使许多有才能的汉人得不到重用。而康熙则一反其他几位皇帝的做法,敢于大胆重用汉人不论满人汉人,只要有能力,皆可位列朝堂,这是其用人最突出的一方面。

【胜点】用人得法

自古帝王皆离不开用人御权,康熙也不例外,他在用人上更有他人所不及之处,多用忠勇之人,长用贤德之人,委用忠良之人,重用立功之人。有了这些人的忠心辅佐,让他开创了“康乾盛世”成为一代英明之主。

【焦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中国有句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自古贤臣多以忠言进谏。小人多以谗言误国。生活中也是这样。多听有利有益的建议总会有好处的。

同类推荐
  • 美国何时衰落

    美国何时衰落

    今天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实力和地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无人能取而代之,因此,认为美国将长盛不衰者不乏其人。中国和印度实力的上升和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困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关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我们要从三方面考察美国将会如何衰落:大历史的纵向发展、文明的横向比较和美国本身的国家基因,而最终还要归纳出国家强盛衰落的基本原因——知识和财富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决定性作用。庞大帝国辉煌的魅力之所在,也正是帝国衰亡的诡谲之处,即衰落的原因有时就是崛起原因的反证……
  •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发展历程。本书主旨是探求中国道路六对辩证法树立根本,贯通社会主义四个三十年筹谋新命。本书提出中道辩证法、实践知行辩证法、群众路线民主、总体阶级、融合经济、驾驭资本、自主性开放等。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本书收录了《关于生态移民社会治理的思考》、《论生态移民中的政府权威与民间话语体系》、《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不同居住安置结构模式比较研究》、《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问题探析》等文章。
  • 小巷天地宽

    小巷天地宽

    本书是一部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后大街社区原党委书记葛菊英近40年社区工作职业生涯为主线的报告文学。展现了葛菊英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的可贵精神,充分展示了她领导的后大街社区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创新之路。
热门推荐
  • 逍遥鬼役

    逍遥鬼役

    地府鬼役周信,重生在了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身上,却发现人间早已变了样。手机里的百年女鬼,做直播的千年老妖,跳广场舞的万年僵尸,他心里有些郁闷,什么时候妖魔鬼怪都变成这么潮了?
  • 豆腐札记

    豆腐札记

    一个家族历经两千余年,每一代人行走各地,踏遍穷山恶水,游览地下古迹,期间遭遇诸多奇人异事,历经天师捉鬼,地下盗墓,卷入江湖争斗,到得年老便将一生见闻撰写成册,编为札记,藏于一室。
  • 小青梅很爱

    小青梅很爱

    易昊宇和边雨甜分别是花城两大集团老总孙子孙女,同时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长大后易昊宇喜欢边雨甜这件事可能除了边雨甜自己不知道以外,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易昊宇并不打算告诉边雨甜,易昊宇最后会和边雨甜在一起发糖吗?那就看易昊宇的了!!!
  • 无敌从最强炼丹系统开始

    无敌从最强炼丹系统开始

    灵域大陆崩碎,万千界域诞生,被视为废物的徐天凭一己之力,闯万族,征战虚空,再塑灵域,成就最强武神。推荐新书《吾乃浩然之主》,纯玄幻文!
  • 罗氏

    罗氏

    他就是准备去一次星际旅行而已,结果被异界大佬寄生,被自己人当做试验品,作为联邦公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 开局是反派

    开局是反派

    这是一个不太正经的简介。在这个世界,戒指里没有花里胡哨的老爷爷,脑袋里,没有稀奇古怪的唐门暗器心法。有的,只有那繁衍到巅峰的阴阳二气。…当某一天,林牧酩酊大醉,想起曾经的万千仇敌。林牧忍不住叹气:“我真不想做大反派啊!”…书名又叫《我真不想做大反派》!
  • 寄存于万物之中

    寄存于万物之中

    警报!警报!时空隧道出现巨大异常波动!我们的成员已进行观察并试图复原。重复,我们的成员已进行观察并试图复原。警报!警报!成员无法进行修补,且似乎正在被一种由波动产生的强烈磁场吸引,马上就要被吸入其中!重复,马上就要被吸入其中!警报!警报……警报,呃……你有在听吗?总部遭受到由不明磁场所产生的吸引力,我们的成员现在除了我以外全部都被吸入那个强烈的磁场之中了。控制部失效,监控部失效,动力部失效,储备部失效。呃,趁现在通讯部还能使用,我问你,这么长时间来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抛开这个,你有在意过我们的生命吗?或者,你压根就没有把我们当回事?如果你现在在听,请您……(通讯部失效)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晚来的风

    晚来的风

    梦想的路永远都不是平坦的,就算拥有再完美的计划也避免不了突发意外的来临,但是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要放弃么?就要逃避么?我们应该走下去,就算结果失败,也应该相信,重在参与这个词永远也不会过时。
  • 蚀毒王妃

    蚀毒王妃

    穿越而来,姨娘姐妹尽辱之,今生自当百倍奉还,誓为报仇,惩恶殆尽。誓为一人起,一人终之。以身相许,重报深情。人情险恶,协手共进不留余地斩杀仇人。铁血王爷不过也只为心尖人儿一笑,便已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