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64900000035

第35章 激流险滩勇自进(2)

三司史道:“先朝其实也并非于此土地兼并之弊端毫无觉察,雍熙三年七月甲午,国子博士李觉上言:‘秦、汉以来,民多游荡,趋末者众,贫富不均。今井田久废,复之必难;旷土颇多,辟之为利。且劝课非不至而尚多闲田,用度非不省而未免收赋;地各有主,户或无田产;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雨露降而岁功不登,寒暑迁而年谷无获;富者益以多畜,贫者无能自存。欲望令天下荒田,本主不能耕佃者,任有力者播种,一岁之后,均输其租。如此,乃王化之本也。’至道元年(九九五年)六月,开封府言:‘管内十四县,今年二月已前,新逃人户,计二百八十五户。乞差官与令佐检校,及遣殿中丞王仲和等十四人分行检勘,仍照今年四月已前申:逃并典卖逃户田土,割税不尽;及挟佃诡名,妄破租税;侵耕冒佃侧近佃田,妄作逃户;并见在户将名下税物移在逃户脚下夹带开破者,并限一月许经差去官陈首,仍旧耕佃输税。……’故臣以为当今之计,当限制土地兼并,使耕者各有其田,如此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强民富!”

仁宗拿不定主意,便拿眼看谏官司马光。司马光会意,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一奏折,请皇上御览!”

仁宗道:“呈上来!”侍臣便从司马光手中国接过奏折交给仁宗,仁宗接过,打开看时,见写道:“《乞省览农民封事札子》”,其中一段文曰: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虱(戈代几),间为之灾。幸而收成,则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粮(乞代良,籸?)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仁宗看完司马光的札子,却有些不悦,认为司马光所说未免言过其实,仁宗认为百姓还不至于苦到这个地步,不然自己自己为什么听不到多少怨声载道呢!仁宗便淡淡地道:“对于土地兼并之事自然要治,农民的负担也当逐步减轻。但这是个系统的大工程,并非令行禁止一蹴而就之事,还得从长计议!”于是宣布退朝。

5、多事之秋

整天在宫中深居简出的仁宗,哪里知道,地主官僚形势户们对佃耕者进行的残酷的奴役剥削,又以各种手段蚕食小土地所有者自耕农,并且高利贷的盘剥在农村中放一收二的事实相当普遍。国家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绝大部分加在农民身上,这就促使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日益走向尖锐化,迫使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从宋太祖到仁宗时农民起义就有百余次,特别是北宋中期,大小起义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其中小规模中较大的几次有:庆历三年即一零四三年五月京东路王伦在沂州(山东临沂)的起义,九月京酣西路张海在商山(陕西陕县)的起义,十二月湖南桂阳监唐和等人领导的瑶族起义等。它们都是北宋王朝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对外屈辱妥协、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爆发的,被仁宗为首的统治者看作心腹大忧。谏官富弼认为这些起义乃是遍满天下之渐。谏官欧阳修则在向仁宗上的《再论置兵御赋札子》中说:“王伦、张海等相继而起,京东、淮南、江南、陕西、京西五六路二三十州军,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多如一火,天下祸患,岂可不忧?……”

仁宗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得他象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他感到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于是仁宗下令让大臣们向他反映政治、民情的真实情况,“不准再欺上瞒下,文过饰非,抱残守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如此方能发现弊端,寻找对策,以便革故鼎新,刷新政治。不然,朕只让你们蒙在鼓里,等乱民叛贼将大宋江山瓜分豆剖蚕食殆尽之后,到那时,亡羊补牢,必为时已晚矣!朕可不想步桀纣之后尘,也不要做隆基之第二!”

如此以来,大臣们方敢放心直言时弊。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最突出的是表现在财政上面临了总崩溃的局面。简单地说,仁宗时期的危机形势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冗兵、冗官、冗费。

枢密院奏冗兵:“我朝自来以扩大养兵作为国策,太祖认为养兵可以有利于百代,用军队作为封建政权的支柱,以镇压人民叛乱,维护统治。故每遇灾荒,政府便趁机募兵,以分化和瓦解农民的反抗斗争。如此以来,虽有利于政局之稳定,然亦使我朝之兵员不断增加,太祖开宝年间(九六八至九七六年)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太宗至道间(九九五至九九七年)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真宗天禧年间(一零一七至一零一二年)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如今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兵员的扩充,使我朝在历史上豢养了空前未有的常备军。视前所募兵寖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方妥。”

枢密院还奏:“我朝虽然军队多达百万余,但其素质却很低,战斗力很差。士卒多由召募而来,终身隶于行伍,年老而坐食,又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军队缺少训练,作战十人不当一人。”枢密院所奏当然属实,但有些话仍不敢明奏:由于军队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将领处处被动,变换无常,不得专兵,使军事力量出现了积弱的局面。在北宋政府对内严防、对外妥协的政策下,遂招致了辽、夏交替的入侵。

赵翼《宋冗官冗费》云:“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一零零一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北宋政权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宋太祖为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设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以安置大量的官员。

]北宋建立和统一后,为取得广泛的支持,不仅对各国官员加以任用,而且诸国贵族也受到良好的待遇。特别是对周世宗的后代,更为优礼,铁券敕书,世为官宦,基本上与宋朝国运相始终。除普遍地使他们享受减免赋役特权外,还利用科举、恩荫、磨勘等种种办法,尽量把他们吸收到官僚体制中来,以抬高官僚地主的地位,巩固北宋封建地主政权。

6、宿弊待革

礼部奏科举弊端:“我朝之科举和唐朝比较,主要是诸科录取名额的扩大,免除了唐朝吏部考试,登第后便可释竭做官。屡试不第的考生,也有特奏名的入仕机会。稍孚众望的隐逸之士,可运用制料(科?制度)一类的笼络办法。做官期间,一切禄廪按实数支给,年老致仕,准许按品级高低领取告、敕,享受致仕规定的优待。如此以来,便造成科举之滥。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

吏部则奏恩荫之滥:“我朝之恩荫制度,也称任子之法,因父、祖官位高,子孙被授与官职者,叫做恩荫。每逢皇帝生辰及三年一次的祭天大典,或遇品官升转、致仕、老病垂危奏进遗表的时候,其亲族子弟、姻戚、门客,都有夤缘授官的机会。以宰相为例,可荫子弟达三四十人。如今,一次祭天典礼,官僚子弟以恩荫得官的达几千人。由此可见我朝恩荫之滥历朝以来是空前的。故应稍加遏制。”

吏部又奏磨勘(考核)之害:“我朝之制度规定,文官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转,称为磨勘。在职期间,只要敷衍现状,能够无大错,习故守常,纵无任何建树,也可按年叙进,照例升迁,致使官员质量极为低劣,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到如今,一个普通的职位,都需要三人而待一阙。这样的岁满则迁,日滋月溢,无复限极,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冗官现象。伴随冗员的日益增多,使禄廪俸赐,从而增广,成为一项颇大的开支。故应大刀阔斧,裁汰冗官,勿使官多扰民。”

仁宗便问三司使张方平岁入支出可否相抵。三司使则奏冗费:“如今宫内的开支极大,还有养兵费用的增加、朝廷的赏赐、官吏的薪俸和给辽、夏的岁币物资等,使支出不断增加,已使财政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三司使张方平自然最清楚北宋王朝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也很清楚宋仁宗终日沉湎于土木声色给财政增加的负担,但是他并不敢明里指责,只好以数字来说明问题。

仁宗道:“支出果真大到何等程度?财政又困难到何等境地?爱卿当如实详细奏来!”

三司使张方平道:“是!陛下!”于是奏道:“以官吏之待遇而论,由于我朝对官吏实行‘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的极为优厚政策,一般有俸钱、禄粟、职钱、无随(侍从)、傔人(承差)、衣粮、茶、酒、厨料、薪、炭、盐、马料等,照顾得十分周到与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每年禄米一千二百石。其俸钱就相当于如今二万四千亩土地一年的收入。从宫廷的生活用度来看,宫内的开支仅一才人之月俸,便值中户百家之赋。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贯,而平时又赐予无艺,所欲则给,圣库虽捉襟见肘,亦不敢抗命。”

仁宗道:“这个朕以后倒要注意节俭开支,率先垂范。自古勤俭方能治国,奢靡必败政。历览前朝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以个人言,亦是行成于俭败由奢啊!”

谏官司马光道:“陛下如此圣明,天下人当感恩戴德。然仅从削减宫中用度入手,二财政困境还不能最终解决,开源节流,须全国实行方可富国强兵。今一般勋戚贵族之家,则日新月异地竞以豪华相向,惟意所欲,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而广大农民却苦身劳力,衣粗食粝,官之百赋出焉,百役归焉。岁丰则贱贸其谷,以应官私之求;岁凶则流离冻馁,先众人填沟壑。真是极其鲜明的对比!臣斗胆说严重些:这与杜甫所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端反差现象实在无异!”

陈襄便接着奏道:“司马谏议所言极是!随着兵额的急剧增加,军需费用的扩大,已出现了六分之财兵占其五的严重情况。初,真宗时,内外兵九十一万二千,宗室、吏员受禄者九千七百八十五。宝元以后,募兵益广,宗室蕃衍,吏员岁增。至是,兵一百二十五万九千,宗室、吏员受禄者万五千四百四十三,禄廪奉赐从而增广。又景德中祀南郊,内外赏赍金帛、缗钱总六百一万;至是享明堂,增至一千二百余万,故用度不得不屈。”

张载《边议》则云:“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今边患作矣,将谨防于外,修实于内,为持久之计,而不爱用吾财,则患日增而力日不足,岂善为计议者哉!今关内诸城,诚能因民固守以省戍,教义勇习战以省兵,则每岁费不啻二百余万,不逾数年,粟实财丰而不可胜用矣。不如是,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

在北宋的财政收支上,冗费造成了不易克服的困难。宋真宗天喜五年(一零二一年)时,岁入尚有盈余;后来仁宗皇祐元年(一零四九年)时,岁入支出,尚可相抵,三司使张方平却称已不敷用;更后来至英宗治平二年(一零六五年)时,内外入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八千四百五,出一亿二千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四,非常出者又一千一百五十二万一千二百七十八,入不敷出,严重地威胁了宋政权的统治,加深了国家的危机。谏官司马光疏称:“恐国家异日之患,不在于他,而在于财利屈竭。”

宋代的社会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冗兵、冗官和各种冗费及送给辽、夏统治者的岁币物资等,使北宋财政开支巨大,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出现了积贫的局面。这使得二宗君臣开始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同类推荐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永恒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黄勇是空军部队一名普通的战士党员,为抢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地方大学生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全书编为阳光英雄赞、黄勇故事两部分。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隆美尔

    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无疑是最有名的纳粹将领,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他的褒奖著述甚多,战后,联邦德国用他的名字给战舰街道和兵营命名,美国还拍摄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构成出入隆美尔传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变身系统真烦人

    变身系统真烦人

    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陈奕澜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意外身亡。一缕孤魂,幸运的是绑定迷失方位的系统——小谟。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萌新小作家,求意见,不要骂我,我是玻璃心,容易碎,求订阅,求正版。)
  •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前世,她是天才催眠师,光芒万丈!姐姐的背叛,她的命运轮盘就此终止。今生,她是九天神鼎第一废柴,天启大陆,异世而生!殊不知,废柴也有小晴天!鬼魅魍魉,风起云涌,改天逆命,非她莫属!九天之巅,她倾城而立,灯火阑珊,她只道:“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敢吗?
  • 我得弄死我自己

    我得弄死我自己

    殷瑾死了,但又活了,不过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复活的殷瑾并不是真正的殷瑾,拥有双重人格的殷瑾复活的是潜意识里那个幻想出来的第二重人格,为了让自己真正复活,殷瑾想了一万种让自己死亡的法子!
  • 权利啊,我的命

    权利啊,我的命

    间谍,刺客,外交官,商人,导师,家庭教师,试膳者,佣兵少校,法学家,船舶工匠,驯马大师,领航员,监工,税吏,铁面法官,发明大师,情妇,吟游诗人,药剂专家,牧师,枢机主教,异端,巫师,御盾侍卫..从世界一角英伦大陆开始,逐渐踏上世界的舞台,开始了亚尔弗列得·亚尔林的传奇人生。前世我一无所有。这一世,我要世界臣服于我的脚下!
  • 世界要崩怎么办

    世界要崩怎么办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没有颜值的人,将一无所有,包括生命。而这个世界的崩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 灭世龙魂

    灭世龙魂

    萧寒,一个有着谜一般身世的少年,因身上的种种怪事而受尽冷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因一块神秘的玉佩觉醒了已经灭绝的上古武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了霸绝天下的道路。
  • 春秋夫人

    春秋夫人

    一个聪明幽默的公主的成长经历,真正从人性的角度来写每一个人,所以有欢笑有悲伤。
  • 从地球走出的圣者

    从地球走出的圣者

    数千年前,山海宫修士降临地球,施文布道。数千年后,吴浩踏着山海宫修士来时的路,向苍茫宇宙,走了回去!一步踏千古,一步碎星河。这一走,就走出了个天崩地裂。这一走,就走出了个一世之尊。千年谋划,天地为局,今世便是证道时!————————————————————————星火燎原,战歌四起,且看问山公带你走进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小说群:594070373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关注。
  • 陈纳德

    陈纳德

    陈纳德原名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893年9月3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克里佛航空学校攻读,并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陈纳德进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哈里逊堡的军官学校受训。3个月后,成为预备役中尉转入陆军通信兵航空处。1918年秋,陈纳德到长岛米契尔机场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飞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并且在1920年得到飞行员职位,从而转入正式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1923年,陈纳德调到夏威夷珍珠港担任第19驱逐机中队中队长。1930年,陈纳德被保送到佛吉尼亚州兰黎空军战术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