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5000000043

第43章 尘埃落定(4)

夷陵大胜后,孙权将缴获的蜀汉印绶、敌军首级等战利品送交给曹丕,还列了一张有功人员的名单,要曹丕多少意思一下。曹丕并没有照单全收,他回送给孙权一些皮草、名马、铠甲等,顺便附赠自己亲手所写的《典论》和诗文。与此同时,他又派出高级官员侍中辛毗、尚书桓阶来到武昌,目的自然是要孙权将孙登送去洛阳当人质。

孙权当然不买账,他举了东汉初年隗嚣的例子,说隗嚣当年送儿子隗恂去洛阳当人质,结果落得个子死父亡的悲惨下场,所以还是不送为妙。

这下子曹丕可气炸了,当初是你自己说要送儿子来当人质的,结果到头来又不认账,做人怎么可以这么没诚信?看我怎么收拾你!

曹丕所采取的手段,当然是武力征服。

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丕动员了三路大军伐吴,以曹休、张辽、臧霸为东路,出洞口(约在安徽省和县),进攻京口(今天镇江);中路则是曹仁和他的儿子曹泰,目标是巢湖湖畔的江防重镇濡须坞;西路则是主力军,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部队所组成,进取江陵;曹丕自己也来到宛城,坐镇指挥。

面对这样的超强阵容,孙权不敢怠慢。他以吕范、徐盛、贺齐、全琮在东线对阵曹休;中路以朱桓抵挡曹仁;西路则以刚刚在夷陵之战中取胜的部队诸葛瑾、朱然、潘璋等负责防守南郡;至于西线,李异和刘阿的部队应该早早就撤回了荆州,而和蜀汉交界的夷陵线,仍然由陆逊把守。

刘备听到曹丕三路伐吴的消息时,肯定气得拍桌子大骂:顶你个肺!之前老子在夷陵苦撑了四个月你不动,现在老子被打得只剩下半条命你才出现,你是不是脑袋进水了?还是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但骂归骂,便宜还是要占的。

刘备决定采取行动,虽然他的部队在三个月前阵亡了三分之二,所剩无多,但现在东吴左右不能相顾,情势危急,不趁此机会讨回一点利息,这实在有违他做人的风格。

当年八月,刘备将犍为太守李严招来永安,并命蜀汉部队重返巫县,将压力灌在夷陵的守军身上。搞笑的是,刘备还同时写了封信给陆逊,说:"我听说现在魏军已在江陵,我也想重回东方,将军你说可能吗?"

相信陆逊收到此信时,脸上肯定泛着冷笑:你的底牌我不用X光都看得一清二楚,想偷鸡摸狗?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他回了封信给刘备,说:"阁下要回东边逛逛,我没意见。只是您的军队新破,创伤未复,而且刚刚才派人来我们这边讲和,同时内部也在重建,恐怕一时三刻还动不了身。如果阁下执意要在大败之余,再派人过来送死,那我职责所在,一定会热情款待的。"

刘备毕竟是老油条,当然了解自己部队的情况,也知道吓不倒陆逊,只好接受和平的安排。

当年十月,孙权派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同意,并派太中大夫(官阶千石,属于副部长级的言官)宗玮前往东吴报讯。十二月,孙权派同样等级的太中大夫郑泉再来永安拜访刘备,双方总算是恢复了正常邦交。

其实夷陵之战后究竟是哪一方先派使者求和,双方各说各话,《蜀书》上说"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但陆逊的信上却说是蜀方"始求通亲"。《江表传》上记载的更离谱,说刘备先给孙权致信,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然后请求恢复邦交。

在恢复邦交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有趣:孙权对刘备称帝的态度。

由于先前孙权向曹丕臣服,不可能承认刘备的帝位,但现在为了要和蜀汉建交,孙权表示愿意让步,他说:"之前称刘备政权为"蜀",那是因为汉帝还在,现在汉帝已经被废了,那我看这样,我们也退一步,称刘备为"汉中王"好了。"

孙权虽然让步,但还是不承认刘备的帝号,只认他的王号,这样"汉中王"和孙权的"吴王"才处于对等地位。

另外根据吴人的记载,郑泉出使蜀汉时,还大剌剌地教训刘备,说曹家侵凌汉室,刘备自称为宗室宗亲,却不带头反抗,反而自己称帝,这个不合民意,所以我们不会承认,刘备听了这话后感到相当惭愧。

上面的记载是否真实,笔者不作评价,列位只需看看记载出自何处,心中自会有数。

无论如何,在公元222年年底,刘备在永安宫停下了脚步,他一面整顿军队,一面观察魏、吴双方的激战。

当时东线曹休跟吕范作战,东吴方面表现得相当辛苦;西线面对曹魏庞大的战力,诸葛瑾与朱然也应付得颇为吃力。刘备表面上和孙权和解,内心里可能还藏着一线希望,在某个适当的时间,他将重返荆州,重获荣耀。

然而,命运之神终于准备放弃刘备了。

这一天,他发现自己开始拉肚子。

帝星陨落

刘备纵横天下这么多年,最大的本钱不是所谓的"仁义道德",更不是张飞、关羽的勇,以及诸葛亮的智(治),而是他有着一副健壮的好身板儿。

从东北到西南,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饮食,不同的生活习惯,逃亡期间的物质匮乏、风餐露宿,作战期间的皮肉外伤、化脓感染等等都没有让刘备倒下去,并且他一路活到了六十岁。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在刘备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由于长期以来身体都没病没痛,所以刘备在十月左右发现自己出现腹泻的情况时,心里也没太当回事,他照样接见东吴的使者,和孙权重缔和平协议,构思重返东方的计划。

但这该死的腹泻非但没有好转,还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杂病),一代强人刘备终于被病魔击倒,从此再也没有爬起来。

实事求是地讲,刘备的死并不算善终,他的病痛到十二月便已经相当严重了,但却一直拖到来年四月才过世。对于一个曾经纵横天下的枭雄来说,这是一种最没有尊严的死法。

所谓当年,所谓辉煌,所谓叱咤风云,只能成为病榻上聊以自慰的往事;所谓枭雄,所谓英杰,所谓霸主,现如今吃喝拉撒都要假手于人;拉肚子拉到脱水不说,因为长期卧床,皮肤上还生满了褥疮;最终理智被削平,勇气被磨去,耐心被耗尽,只剩下一副虚弱、腐烂、惹人讨厌的臭皮囊,简直是生不如死,怎一个"惨"字了得!

俗话说,"阎王要人三更死,不能留人到五更"。反过来也一样,阎王要你多受几天活罪,你想早点来个痛快的,那也是不可能的。

更要命的是,刘备的病痛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这牵扯到整个蜀汉政权。对于根基尚不稳固的蜀汉政权来说,皇帝生病使其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危机,例如: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蠢蠢欲动。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首先出问题的不是少数民族,而是身处政权核心的三蜀地区。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造反。

汉嘉郡位于蜀郡西北边,在东汉时原本是蜀郡的属国,在东汉的制度下,"属国"是和郡、国同等级的地方政府,首长为属国都尉,有点类似现在的军事占领区。最初汉武帝设立属国安置投降的匈奴部落,之后在东北的幽州、西北的凉州与西南的益州都陆续设立属国,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蜀郡属国是用以安置并镇压三襄种夷、青衣道夷、旄牛夷等少数民族的地区,刘备入蜀之后,将蜀郡属国改为汉嘉郡。

这位有胆子开第一枪的老兄正是汉嘉的太守黄元,此人来路不明,很可能也是刘备的老班底。此人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与诸葛亮一向搞不来,害怕刘备一过世,诸葛亮会对他公报私仇,索性登城自守,不听成都指挥。

黄元的乱事,随着刘备病情的加重逐渐扩大。

隔年,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诸葛亮前往永安探视刘备,黄元趁机出兵攻克邛县,搞得成都小朝廷相当紧张,害怕他出兵攻打成都,或前往南中联合少数民族据地造反。

在一片惊疑声中,只有担任益州治中从事的杨洪十分冷静。他看出了黄元真正的意图,认为此人没有据地造反的实力,唯一的可能是要顺江东下,看看刘备病情如何,如果刘备病情好转,他便会投降,如果刘备病危,他必向东逃奔至东吴。

黄元的小算盘被杨洪窥破,结果在前往永安的路上遇到政府军伏击,兵败被俘,被送往成都处斩。

如果杨洪的推论属实,那么黄元只不过是个性格冲动、没啥脑子的小人物而已,他只不过想去永安见他的老长官最后一面,为自己讨一道保命符罢了。只是他对诸葛亮的恐惧让他失去了理智,才会使用兵变这种高难度手段。

从以上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诸葛亮接班(行政大权,而非皇帝位)在当时已是公认的事实,大家都知道十七岁的刘禅不足以撑起这个新帝国,将来权力一定会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

第二,刘备和诸葛亮各自有着不同的班底,有一些诸葛亮想要处理的人,则是靠刘备撑腰才能暂时免于受罚;

第三,诸葛亮执法的手段严厉,足以令那些有刘备撑腰的家伙感到恐惧。

在笔者的历史认知中,诸葛亮是一位理性、勤奋、有效率、老练、充满智慧的政治家,但他独断、强势的施政风格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当诸葛亮的朋友不如当他的敌人,因为即便是敌人,只要未触碰那条底线,他便不会把你怎么样。但相反的,当他的朋友,不但没有情面可讲,而且为了避免被人戳脊梁骨,说他护短,有功不一定赏,有过却一定重罚。

现世很多翻案文章,都热衷于用负面角度去描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翻案过头的情况相当普遍。

不过,理性地看待这对君臣,我们不难发现,刘备和诸葛亮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相互信赖。

具体分析如下:

先说刘备,由于他是草莽军人出身,重感情,重实务,有深厚的个人魅力,所以他喜欢类似魏延这种豪迈、勇武的军人,对法正的犯忌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诸葛亮则是由学者、专家转行当上行政官的,他强调理性、效率、法治,所以他喜欢马谡、蒋琬、姜维这种有文化涵养、能够将计划做得井井有条的行政人才,但只要有人犯错,不分亲疏,一律依法论断,马谡、向朗便是栽在诸葛亮的铁腕之下的。

打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来,刘备和诸葛亮就是凭借着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配合才逐渐建立起蜀汉帝业的,纵使两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歧义,但这并不妨碍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或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书归正传。接下来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托孤"。

终于走到了最后这一刻,没有宗室重臣在身旁,元老班底也死得差不多了,刘备明白,眼前这位四十二岁的读书人,是他唯一可以托付的对象,虽然他可能将这个国家带往完全不同的方向。

同类推荐
  • 费米

    费米

    费米,意大利——美国物理学家费米无疑是自枷利略以来最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是1925-1950年间世界上最富创造性的物理学家之一。费米由于“发现新的放射性物质和发现慢中子的选择能力”而荣获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本书介绍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数十年的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资料对蒋介石做出客观的评价,给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郑子瑜传稿

    郑子瑜传稿

    本书记录和评论了郑子瑜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对华夏学术诸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全书共六章。
热门推荐
  • 木叶之我只会大招

    木叶之我只会大招

    穿越到火影世界的羽逸,身份平凡,忍道天赋极差,简单的分身术都不会。然而,当羽逸动手时,他的敌人都是惊恐绝望。“这……这是神的力量吗。死……死定了……”“混……混蛋,一出手,就这么大阵仗吗?!”“忍道天赋差?我信了你个鬼!”“喂喂,杀我用不着拉一颗陨石下来吧?我不想死的这么惨啊,换一招吧。”下一秒,羽逸直接丢出一个风遁螺旋手里剑,敌人化为碎片。羽逸叹息:“哎,别怪我,我只会大招。”————本书看过火影的可以看,没看过火影,对火影了解不多的萌新也可以看。书群:700478446
  • 离火

    离火

    上古大战,神连同巫合力将魔镇压,魔却留下子嗣逃过灭族以待重生。丑八怪离八获得莫名机遇,身藏三团神秘气体,于是一系列冒险在离八身上发生,他也被卷入了远古秘辛之中,而到最后,大陆的终极究竟是什么?且看离火,带你走进一个神秘的世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苏轼爹爹求抱抱

    苏轼爹爹求抱抱

    你们敢想象豪放派诗人苏轼变成女儿奴吗?那就请大家期待一下林夏的小说吧!
  • 从阴雨绵绵走到阳光灿烂

    从阴雨绵绵走到阳光灿烂

    他们的交集发生在一个阴雨天。自此之后,无数个阴雨天,他们都在一起度过。穿过连绵阴冷的雨水,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艳阳天。
  • 族仙记

    族仙记

    仙域是大界万族的向往,它是至高至伟、仙族绝霸的象征,然而在一个蒙昧的星球,族灭仙族的欲望正在蕴酿······
  • 林深时见鹿如梦

    林深时见鹿如梦

    你是我的钢琴王子,我便是你的吉他少女。我失去了信心,你做我的依靠,你失去了光明,我便做你的双眼。
  • 仙道魔录

    仙道魔录

    黎少臣的友人之母去世后,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踏入了修仙之途。
  • 魔图

    魔图

    一张神秘的古图,一个将死的灵魂,偶然降临魔界。一个殒命的婴儿,一场逆天的赌局,悄然而生的阴谋。当有一日,你需要踏尽敌骨,走上那条孤独的至尊之路。当有一日,你需要受尽无尽的苦难,走出一条独属自己的路。你是否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后悔来到这里。魔界,勇士的世界,残暴而嗜血的世界,这里,从来都没有懦弱。
  • 情深不知缘何起

    情深不知缘何起

    情深不知缘何起,情灭随风忘前尘。~~~~~~~~~~~~~~~~~~~~~~~~~~~~~~情有千万种,两情相悦最为圆满。梅子酒~“不过梅子酒的滋味倒是很不错,有一种独特的清香,甜的果子酒也不容易醉。”依玥:我终于知晓了这梅子酒的秘密,却再也忆不起最初的清甜。绍平:我还是离开了这里,却放不下她。之巽:十几年等待,我终得圆满。梧桐锁~忘却了一切,因你重拾记忆。......
  • 吸血鬼的罗曼史

    吸血鬼的罗曼史

    拥有特殊能力的吸血鬼,蓝晶,为了报恩而嫁给吸血王子,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简单,太多恩怨,即使到了两人许诺对方,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