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5600000026

第26章 孙子兵法军争第七(1)

(提要)

战场是人们变度发挥能动性的物形,情况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临敌应变全靠指挥员,牢时度势,固势利军。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损。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组织民众编成军队,聚集军需,到开赴前线驻地扎营同敌人对阵,这中间最困难的莫过于两军争利,夺取制胜条件的了。两军争利中最困难的地方,又在于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直路,化患害为有利。所以要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做到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所要争夺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了。

所以两军相争是为了有利于自己,若率领大军而争,也会失利而有危险。全军带着所有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会因行动迟缓而赶不上,放下装备辎重去争利,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甲急进,日夜不停,以加倍的行程连续行军,走上百里路程去与敌争利,三军将领都可能被俘,身体健壮的士兵先到了,体弱疲倦的士兵掉了队。采用这种作法,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走50里路程去与敌争利,先头部队将领就可能受挫折,用这种方法部队只有半数兵力赶到。走上三十里路程去争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赶到。

所以军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运输不继就不能生存。所以,不了解列国诸侯的战略计谋,不能与其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不能得到地利。

因此,用兵打仗要依靠诡诈多变为根本,根据是否有利采取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来变化兵力的使用。所以军队行动快速时,像疾风;行动缓慢时像严整的森林;攻击时,像迅猛的烈火;驻守像山岳,屹立不动;荫蔽时,像阴云天蔽;冲锋时像万钧雷霆。掳掠乡邑,要分兵掠取;扩张疆士,要分兵扼守。权衡形势利害与得失,然后决定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以直为迂的方法的就能制胜,这就是两军相争的原则。

《军政》上说:“因为用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置鼓铎;用动作指挥看不到,所以设置旌旗。”金鼓、旌旗都是用来统一军队作战行动的,军队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将士就不能单独前进,怯懦的也不能单独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多用火光和鼓声,白天作战多用旌旗。之所以变换这些信号,是为了适应士兵视听能力。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伤它的锐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锐不可挡,过一段时间,士气就逐渐怠惰,到了最后就疲乏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竭,松懈疲惫,人心思归时,再去打击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以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急躁,这是掌握部队军心的方法。以自己部队的靠近战场来对付敌人的远道而来,以自己的安逸休整对付敌人的奔走疲劳,以自己部队的粮足食饱对付敌人的粮尽人饥,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去攻击阵容严整、实力强大的敌人,这就是掌握因敌变化的方法。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敌人占领高地,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不要从正面进攻;敌军假装败退不要跟踪追击;对敌军精锐的部队不要去攻击;对敌军的以利引诱,不去理睬;对正在撤退回去的敌军,不要去正面拦阻;包围敌人,要留有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害它。这些都是用兵应当掌握的法则。

(兵法精粹)

军争之难。

战争的法则是,将帅奉国君之命,编成军队,组织民众,投入战场,其中最难的事,莫过于和敌人争夺有利的制胜条件。而争夺制胜条件最难的是,如何化迂回弯路为直线近路(以迂为直),如何化不利为有利(以患为利)。故意迂回绕道,并以小利引诱敌人,结果我军出发得迟,却到达得早,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

争夺有利的制胜条件,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危险,若携带全部装备辎重去行军作战,必定来不及到达目标;若留下辎重行动,则必然损失许多物资。假使轻装急行,日夜不停,以加倍速度行军,赶上一百里路去争夺有利目标,结果强健的士兵先到,体弱的士兵落队,真正抵达目的地的只有十分之一,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如果行军五十里,去争夺有利目标,可能只有一半兵力能到达目的地,导致先锋部队受挫;如果行军三十里可能有三分之二的人可到达目的地。更何况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存就会败亡。

倘若不了解诸侯列国的企图,就不能展开外交;不了解山林、险阻、沼泽等地理因素,便不能行军;不利用向导带路,便无法获知地处所在。

用兵必须诡诈欺敌才能成功,必须对我军有利才采取行动,必须依情况的变化决定兵力的集中或分散。军队行动时,须快速如风;静止时肃静如林木;进攻时,如火一般猛烈;防守时,如山一般稳固;隐蔽时,如乌云蔽天;行动时,如雷霆万钧。军队须把从占领区掠夺而来的资财,分配给士兵;把攻占的土地,分封给将士。能因应状况,相机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计谋的将帅,才能得胜,这是争取制胜条件的原则。

四治之要诀。

录活用孙子兵法171—172古代兵书……掌握的原则。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兵家使用范例)

北非龙虎斗。

在战争中,必须对双方的有关情况做全面而综合的分析,看哪些因素对我有利,哪些因素对我有害,并根据具体情况而设谋用兵,趋利而避危,以求克敌制胜。

兵法要求,“先胜而后战”。其意是说,要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其中,要准确地找出致胜之利和致败之危,这是不被敌人战胜的前提条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等于设计的谋略均成为无矢之的。

全面而综合地分析“军争为利”和“军争为危”,被历代兵家所强调。战场上两军对峙,互为制约。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成为分析和认识“利”与“危”的基本依据。对我有利的必然对敌有害,对我有害的必然对敌有利。所以,对于“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应作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要看到作战的有利因素,也要看到潜在的危害。其次,既要看到对我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危害,也要看到对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危害,即做到“知彼知己”。最后,要把握“利”与“危”的转化,利用各种战术充分发挥我的有利因素,减少或避开危害;同时,遏制敌人的有利因素,同时扩大对敌人的危害,由此使对我的危害向有利转化,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蒙哥马利将军率领的第8集团军和德国元帅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在北非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龙虎斗。这两位对垒的将军,都是本国能征善战的骁将,鹿死谁手,殊难预料。素有“沙漠之狐”美称的隆美尔在阿莱曼战役中首战失利,被迫转入防御。但其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在沙漠战场上前所未有,它不仅有宽而广的地雷场,而且没有公开暴露的侧翼。

为了进一步取得胜利,蒙哥马利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精心策划了代号为“轻盈”的反攻计划,意在彻底打垮隆美尔。为了迷惑敌军,蒙哥马利专门组建了一支用来惑敌的A部队。这支队伍中有商业银行家、药剂师、音乐厅的魔术师、电视剧作者、艺术家、情报人员和几名大学教师,是个纯粹的杂牌军。也正是这支杂牌军,凭着高超的伪装欺骗手段,有效地把将在北线上担任主攻任务的1000辆坦克、1000门火炮、81个步兵营、几千辆军车和数万吨物资伪装了起来,使之看上去就像是运送物资的大卡车,使德军误认为这些车辆只不过是英军前线步兵的军需补经车。在南线的佯攻方向上,A部队更做了大量文章。他们用音响、烟幕等模拟大部队的集结,并铺设了假输油管和假铁路,在沿途设下无数供水站,致使德军对英军将在南线发动主攻深信不疑。经过一系列的示假隐真后,英军开始从南北两线进攻。

由于英军的进攻出其不意,再加上隆美尔正抱病回国休养,致使德军前线指挥官施图姆搞不清英军的战略意图,不知所措。最后,施图姆综合战前的侦察情报和战时从前线发回的战况描述,更加确信英军的主攻方向在南线,遂把一个最精锐的师调出主战场。英军在主攻方向上的压力减轻后,进展相当顺利,将德军切割成独立的几段,使德军伤亡惨重。隆美尔匆忙返回战场,但已无回天之力,“非洲军团”处于劣势,最后只得败逃突尼斯。

汉中争夺战。

两军交战,孙子强调一个“争”字,即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如果自身的优势多于敌人,那么取胜的把握就大了。这场争夺战就体现了这一点。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据江南,三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公元215年,曹操消灭了西北马超、韩遂势力后,便亲率大军进攻汉中的张鲁,以占据汉中。张鲁是东汉时期“五斗米道”道教的传人,被东汉统治者封为镇民中郎将后,领汉宁太守,成为封建统治者。张鲁得知曹操进攻汉中,想投降曹操,但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张卫在曹军到达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时,率领一万多人拒关坚守,阳平关最终还是被曹操攻破,张鲁投降了曹操。曹操基本上控制了巴中地区。

刘备对于曹操势力进入汉中,而且深入巴中地区十分担忧。他派部将黄忠出兵击败了曹军在巴中地区的势力,控制了这一地区。这时曹操的军队驻扎在汉中,丞相司马懿曾向他建议,要他抓住良机进攻益州。曹操认为西蜀守备不易攻破,且自己后方还不稳定,因而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不久,他把守在长安的大将夏侯渊调来驻守汉中,自己领兵回到了中原。

汉中是四川东北的门户,曹操占据汉中,可以使益州北方无险可守,这对占据四川不久的刘备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汉中如果被刘备占据,那么刘备进可以攻关中,退可以守益州。因此,刘备决心将汉中夺回自己的手中。公元217年,刘备亲率主力进攻汉中,留诸葛亮守成都,负责军需供应。刘备大军屯驻阳平关,想攻下这一战略要点。刘备选精兵万余轮番攻阳平关,却攻不下,双方在阳平关相峙一年有余。

公元219年正月,刘备经充分的准备,决定采取行动以打破这种长期相持的局面。刘备率军避开防守严密地势险要的阳平关,渡汉水,沿南岸山地东进,一举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夏侯渊被迫将防守阳平关的兵力东移,与刘备争夺定军山。为了防止刘备进军和北上,曹军在汉水南岸和定军山东侧建营垒,修围寨,设鹿角(一种栅栏式的防御工事)。刘备军夜攻曹营,火烧南围鹿角。夏侯渊命张郃守东围,自率轻骑往救南围。刘备军又急攻东围,并派黄忠率精兵埋伏在东、南围之间的险要地段。张郃不支,夏侯渊又急忙率军回援东围。黄忠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突然攻击行进中的夏侯渊。夏侯渊毫无防备,战败溃逃,被黄忠斩杀,张郃率军退守阳平关。

夏侯渊死后,曹军由张郃统领。曹操得知汉中战场失利,亲率主力从长安出斜谷,迅速赶赴阳平关前线救援汉中。这时,蜀军士气旺盛。刘备通过定军山争夺战改变了以前的被动局面,他对随从的部将说:“曹操即使再来,也将是无能为力了,汉中必然归我所有。”待曹军到达汉中后,刘备利用有利地形,拒守险要之处而不与曹操决战。与此同时,刘备遣游兵扰袭曹军后方,劫其粮草,断其交通。曹军攻险不胜,求战不得,粮食缺乏,军心恐慌,军无斗志,士卒逃亡者不少。一个多月后,曹操无奈,放弃汉中,全军撤回了关中。刘备如愿占据了汉中,不久,他派刘封、孟达等攻取了汉中郡东部子房陵上庸等地,势力得到了扩大与巩固。汉中争夺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终。

(商战使用范例)

企业效率低下的通病。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利与弊总是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商战方面同样如此,只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协调发展才能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当然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当管理机构设置不当时,就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有一家制造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后来一位新任厂长经过多方面调查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制药厂组织机构臃肿,仅厂里设置的管理部门就多达30个,而一些可有可无的闲杂人员竟占了全体员工总数的15%。如此庞大的组织,导致制药厂内部职责不明、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新厂长为改变现状,首先精简机构,将管理部门从原有的30个一下子减少到3个。而将一些闲杂人员等从前的一百多个减到二十多个。经过了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制药厂各部门职权明确,员工也都分工明确效率因此大为提高,而制药厂的效益也一步步地攀升。

职权不分,管理机构混乱,这是企业效率低下的通病,例子中的这家制药厂正好犯了“举军而争利,则不及”的错误而导致了自身长期亏损。幸好新厂长摒除了这一弊病,才使药厂转亏为盈利。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的道理也适用于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把握竞争之“利”的“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其“利”、避免其“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为此,许多大企业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提供市场竞争中的“利”与“危”的信息,研究本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本企业所处地位,以调整经营结构,变有利因素为经济利益,变危害为有利或减小危害,使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读历史悟人生

    读历史悟人生

    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群星闪耀,博大精深,其中每一个时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指明航向。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选取了一些对我们现代人仍有指导作用的鲜活史例。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好的东西,古人如此,今人可亦然;但对于那些不成功的东西,我们则应静下心来细加分析,从中总结深思,以免重蹈覆辙!书中的历史是非、人物纵横都已经过去,但我增在不能背叛过去的同时,更应该去总结历史嬗谈兴替的内在规律,而得出人生的真谛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我们想要明是非,领悟昨天的精髓,就必须以史为鉴,以人为本。
  • 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此书对于一切致力于建功立业者,一切致力于拓展人脉者,一切致力于追求幸福者,一切致力于职场成功者,学习与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够占尽先机,无往而不胜。事实证明,一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洞察别人的心理,并懂得运用相关的心理学技巧来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如果想成为成功人士,想不受制于人,想要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得学会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策略。
  • 女人要学会放弃

    女人要学会放弃

    翻开本书,你会在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中,在富于深刻哲理的讲述中,轻松地学会放弃。同时,在掌握放弃的技巧、把握好放弃时机的过程中,你也会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此时,你或许正在为无法抉择而犹豫不定,或许正在被困境侵扰而焦灼不安,或许正因心灵羁绊而黯然神伤,或许正由于外物得失而懊悔不已……关于这些问题,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和帮助,并伴你顺风远航,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本书运用富有人生哲理的论述以及大量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鲜活的事例,围绕如何战胜挫折与困苦以及受得了委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展开详细的论述,向读者深刻地揭示了“能受委屈,才是人才”的主旨,从而使读者用平和的心态以及顽强的精神战胜人生中的一切困苦,成为真正的“人才”。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热门推荐
  • 花光所有运气只为遇见你

    花光所有运气只为遇见你

    华灯初上,路边的情侣餐厅正放着《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歌曲......228号桌上,正坐着一对恩爱的情侣,“今天情人节,你送我什么礼物啊?”女孩说。男孩刮了刮女孩的鼻子:“我早就准备好了,来,闭上眼睛。”女孩很乖巧的闭上了那双充满灵性的大眼睛。“现在可以睁开了!”“哇,好美啊!”男孩取出钻石项链,给女孩戴上......
  • 韩娱女王:林暖惜

    韩娱女王:林暖惜

    韩娱女王林暖惜,六年级时加入了YG,和权志龙,太阳成为同期练习生。
  • 功勋狙击手

    功勋狙击手

    华夏龙魂特种部队狙击手冷辰,被誉为一百年一遇的天才狙击手,然而上天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的传奇人生刚刚开始,因为他穿越了!
  • 我肖想你很久了

    我肖想你很久了

    林晓筱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可以一直睡懒觉二是:一直睡懒觉不挂科直到某一天,她遇见了肖纪泽所有的梦想都不如他的温柔一笑。
  • 神皇弃少

    神皇弃少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世界,在我的脚下臣服。人外人,道外道,天外天。至五极,摘星辰,乾坤百转,轮回三世,八荒六合,唯我为尊。
  • 高冷王爷逗比妃:咱等着瞧

    高冷王爷逗比妃:咱等着瞧

    一场坑爹的穿越使夏梦锦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国-琉璃国当逗比王妃遇到高冷王爷时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发生什么样的逗比事情…尽请期待吧!
  • 小鬼难养

    小鬼难养

    我从小没有见过我爸,后来我才知道,我爸想让我当鬼。哪有有如此狠心的爸爸,居然让自己的儿子当鬼。后来我才知道……
  • 守护甜心:花开半夏

    守护甜心:花开半夏

    是命运本该如此,还是她上一辈子本该有错。她宁愿一辈子都不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伤人伤心的世界。她一世风流,暗地里却殇人忆泪。她是否永远这样,过的不踏实,过的不安宁。她伤了哭了想走了,可却被命运挡着。命运就是她的一堵墙,永远的挡在她的面前,无法自由。
  • 妖孽,何弃疗

    妖孽,何弃疗

    睁开眼,她成了失宠王妃,本想安心做个透明人,奈何王爷侧妃脑子有坑,王府阴谋多,江湖套路深,为了美好的明天,她卷卷铺盖归隐去也……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 上苍之巅

    上苍之巅

    再临诸天,以我帝血染青天。星辰变幻,为我真意,星宿阵列,为我阵兵,兵锋所指,有我无敌,横推世间敌。“人欲静而风不止,要战,就战他个天翻地覆,生当人杰,死也鬼雄。”——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