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4700000001

第1章 序

约翰·洛克是英国的哲学家,生于1632年8月29日,卒于1704年10月28日。他开创了经验主义,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哲学家,他的政治理念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它的西方国家。

洛克出身于清教徒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为议会军队作战。1646年,洛克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1652年克伦威尔主政期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1656年,洛克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此时,牛津大学的哲学主张还是经院哲学的本色,洛克既憎恶经院哲学,又憎恶独立教会派的狂热,主张宗教宽容。他深受笛卡尔哲学的影响,穷其一生而不为独断论所困扰。

1666年洛克结识了艾希利勋爵(Lord Ashley)亦即后来的沙夫茨伯爵(Earl of Shaftesbury),成为他的助手兼好友,并在此期间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人类理智论》(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的创作。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了很多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1682年沙夫茨伯爵因卷入一次失败的叛乱而逃往荷兰,洛克也随行。伯爵在翌年去世,而洛克则在荷兰一直呆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荷兰,洛克隐姓埋名,并且完成了包括《人类理智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洛克在伯爵家住了十五年之久,关系很深。沙夫茨伯爵做辉格党的领袖时,他们也时常交换关于政治问题的意见,这对洛克的政治主张的影响很大。

1689年,洛克开始撰写《人权与自由》,1690年出版,该书旨在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正当性辩护。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

《人权与自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论”的论战,带有很强的针对时弊之意味,可归之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点是“立”,阐释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历来人们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时,主要是针对《人权与自由》的下篇。

洛克在《人权与自由》下篇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

洛克在试图解决政治权力的产生以及来源这一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围绕“自然法”,“自然权利”,“契约”等范畴展开论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和霍布斯并无二致。然而,洛克在论证伊始,即在对于“自然状态”描述中,便和霍布斯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在自然法的范围内,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无需听命于任何其他人的意志。尽管这种状态并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对于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对人就像是狼对狼一样”,“一切人对于一切人的战争”这一阴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却是“一个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状态”。

最后尚需说明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洛克个人的偏见,本书一些作品中的主观主义表现比较明显,有些观点和论述显然是错误的,请读者在阅读中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类推荐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在《季羡林谈人生》中,季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漫漫人生旅途后道出的质朴真理。但在芸芸众生中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却常常抱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吹毛求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其结果只能换来日日焦虑,反而错过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
  •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知识分子论丛:新天下主义(第13辑)

    《新天下主义》是著名学者许纪霖、刘擎主编的“知识分子论丛”(CSSCI)最新一辑。本辑是在“新儒家”再次进入公共视野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古典政治学思想,如何为当下复兴中的中国提供处理内外关系的思想资源。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新的力量格局,也需要新的理论将中国崛起的趋势正当化,以此抚平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可能发生的国家间矛盾。扬弃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激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天下”智慧,是一条必须引起注意的路径。许纪霖、刘擎、周濂、秋风……在本期共同阐释当代儒家精神。知识分子论丛,CSSCI来源辑刊。一线学者,一流视角,一个对话空间。以关心国事、有表达能力和号召力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中外思想史、知识分子研究、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及都市研究为核心,每辑聚焦知识界共同关怀的某个公共问题,为中国和全球知识分子的跨学科交往提供一个合宜的公共空间。
热门推荐
  • 领主和他的使徒们

    领主和他的使徒们

    成风偶然的发现,作为一个领主,他没有和大陆上其他职业者签订契约的能力。他该如何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对其他领主手下众多的使徒、凶残的怪物、神秘组织的追杀,且看成风如何成为史上最强领主。
  • 穿书之总裁的未婚妻

    穿书之总裁的未婚妻

    林韶穿越了!穿的还是她之前看的一本霸道总裁文!关键是--她穿成了书中和她同名同姓的总裁未婚妻女配。为了自己以后的人身安全,林韶决定--远离男主!但是,“喂喂喂,身后的那个谁?你跟着我做什么!”
  • 枳枳不倦淮淮相迎

    枳枳不倦淮淮相迎

    我在风声鹤唳的十五六岁遇见了一个少年,他明媚似阳光,叫我不敢忘,自此,便让我一不小心就喜欢了好多年。
  • 逐梦者联盟

    逐梦者联盟

    有这么一群人,每次都能清醒记得梦里的事情,人们称之为逐梦者,专门负责处理梦境与现实的异能现象。
  • 三千繁华的三千故事

    三千繁华的三千故事

    三千繁华,三千故事。每一次不经意的相遇,都可能带给彼此小小的影响。或忧伤,或欢乐,或欣喜,或失落……反正是世间的情绪,不外乎就这几种。欢迎读者,来这里倾诉你们的故事。这里的所有题材,选自民间。这里的每一章,都是一个小故事。三千世界,繁华万千。一个个小故事,或不起眼,虽然,如此。但都是,命运。希望,喜欢。不喜,慎入。欢迎,阅读。我,为你而写。希望这个不知道多久完结的故事集,能拥有属于你的一个故事。专属于你的,只属于你的。不知道哪里倾诉的事情,匿个名,借我一支笔,用我一双手,便能让大家都看到。欢迎评论留言,欢迎分享。不限题材。年龄不限,经历不限,性别不限,结局不限。三千故事,总有一个属于你,相信也总有一个,会适合你看的类型。……以前的我,总是作死的试探你的底线,因为我想知道,你的底线在哪?我问你,你不说,你笑而不语。到底在哪儿呢?后来我才知道,你的底线,是我.呵,难怪我之前怎么试也试不出来呢……@凌岐山下@粉粉一朵喵@今天还是懒惰的样子?
  •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天命魔子

    天命魔子

    三万年前为守人间安定神为守的人间安定与魔君同归于尽。万年后神灵后裔释族为守封印却残遭他人屠灭满门。释墨站在灵洲,剑指天下
  • TFBOYS之男神住我家

    TFBOYS之男神住我家

    当你对我微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当你跟我说话,心里莫名的高兴,我想,我喜欢上你了。。。。。
  • 罪戾殿堂

    罪戾殿堂

    世上本无对错,一切都只是立场不同罢了,也许你并没有错,但某些事情,会将你放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上,然后,我们便是错的。但是那又如何?就算我是错的,我也早就决定就这么一直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