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92100000046

第46章 削藩

韩信本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再加上这些年在江湖上的闯荡,让韩信变得有些油滑,懂得如何在人生游戏的规则之内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在有些事情上,韩信做得并不完美,比如两次逼刘邦封他为王并加实地,导致刘邦对韩信的好感大幅下降。

其实韩信并非不知道乘人之危而要挟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但韩信两次这么做,只能有一个解释:他完全把刘邦当成自己的亲人,就像在父亲面前撒娇耍赖的儿子一样。

不过韩信对刘邦的信任,在灭楚之后,刘邦跑到定陶大营强夺韩信兵权时,基本上烟消云散了。在这个时候,韩信已经基本摸清了刘邦对他的态度,在刘邦眼中,他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论私交是没有的。

韩信不是傻子,他早就从刘邦屡夺其兵权上看出刘邦对他的防范心理,只是韩信太重感情,依然相信刘邦还把他当成自己人,“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结果刚灭掉项羽,刘邦就耍了两个手腕,一夺其军,二改齐为楚,削弱了韩信的实力。

刘邦分封韩信居楚,表面上的理由是韩信作为楚人,深谙楚国风俗,利于统治楚国。可这个理由实际上并不充分,韩信是楚人就居楚,刘邦也是楚人,他却把国都定在河南,后来迁居关中。

齐国是天下大国,物饶民富,兼有盐海之利,而楚国虽然博大,但韩信的楚国只有苏北一带,而且还不包括彭城。韩信的楚国,南有吴、北有齐、西有彭城,一旦有变,汉军将对楚国三面合围,韩信将插翅难逃。

刘邦嫉贤妒能的嘴脸,韩信看得越来越清楚,为了大汉天下的千秋万代,刘邦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想必韩信已经听说了这么一件事,项羽的部将丁公曾经在彭城之战中放刘邦一马,否则刘邦必死在项羽戟下。天下初定,丁公看到自己的兄长季布降汉后受到刘邦重用,便出山要求刘邦报恩,结果被刘邦以丁公不忠于项羽之名当场斩杀。

丁公挟功自居,固然让人鄙薄,但绝对罪不至死。刘邦之所以敢背忘恩负义的恶名杀丁公,是在向自居功高的异姓诸侯王们发出警告,或者是向天下发出开始铲除异姓诸侯王的信号。虽然丁公的战功无法和韩信、英布们相提并论,但就凭他私放刘邦,完全有资格享受万钟之封,结果却被刘邦杀掉了,那么韩信、英布们还有活路吗?

在丁公出事之前,前齐国统治者田横已经在称臣于汉,赴洛阳途中自杀身亡,其从者五百余人皆自杀殉主,刘邦闻之流涕。表面上看,田横是因为当初烹杀郦食其而自愧有罪,没有脸面与郦商共事,愤而自杀,实际上田横今天不死,明天也会死在刘邦手上。

田横心里清楚刘邦召他赴洛阳见驾,不过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并非对他有什么好感。以田横的能力和为人,如果封田横为齐王,除非再次重用韩信,否则刘邦等于自动放弃齐国,甚至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到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大局。

刘邦对异姓诸侯王从一开始就非常防范,从他听从谋士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西迁关中一事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娄敬建议迁都关中是出于河南乃四战之地,且大战之后百姓疲弊,不若关中天府之国,可资帝业。不过娄敬也考虑到了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他是这么说的:“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异姓诸侯王们都封在山东(太行山以东),娄敬虽然没有明言,但刘邦当然听得出来,娄敬所说的山东就是指韩信、英布等人。如果定都河南,四战之地,北有赵、燕、齐,西有梁、楚、淮南,一旦诸侯反叛,特别是韩信从东线向西平推过来,用不了几天,刘邦就将在洛阳城头上见到与他为敌(假设中)的韩信。

刘邦对西迁还有些犹豫,而地处汉朝高层的沛人集团多数反对入关定都,因为这样会割断他们与本土的联系。还是在张良的劝说下,刘邦才同意迁都关中。张良同样考虑到了异姓诸侯王反叛的问题,迁都关中,四面高野,东有潼关之险,上扼蒲坂渡,中扼风陵渡,下扼蓝田关,资巴蜀之粮,进可兼并天下,退可自成一国,远比留在河南更安全。

除了那伙只知道分功夺利的粗豪武夫,汉朝的参谋高层已经明显意识到了一点:项羽虽灭,天下未定!在不远的将来,异姓诸侯王一定会和朝廷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现在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过早了点。

而异姓诸侯王同样闻到了从朝廷飘过来的血腥味,他们都能看得出来,刘邦西迁关中就是防备他们,更何况丁公之死也明白无误地透露了刘邦对待异姓诸侯王的底线,换了谁心里没有想法?

天下者,汉皇帝一人之天下,卧虎之侧,谁睡其酣!今日不削藩,明日也要削藩。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一个跳出来和刘邦撕破脸皮的是并非出现在汉国权力系统内部的燕王臧荼,时间是汉五年(前202)的秋天,具体月份,各史记载不一。

刘邦决定亲征臧荼,一是因为臧荼实力太弱,刘邦很容易就能取胜,从而增加在群臣诸将中的威信;二是刘邦要通过亲征臧荼严正警告心怀叵测的诸侯王们。事实也很快证明了第一点,臧荼哪里是刘邦的对手?要知道刘邦的精兵可都是韩信训练出来的,对付燕国杂牌军并没有费太多的力气。

根据《前汉纪·卷三》的记载,是年八月,臧荼反于燕,随后刘邦亲征。九月,臧荼就被刘邦拿下,《史记·卢绾传》则记载臧荼主动归降刘邦。这场汉灭燕之战出现得非常突兀,甚至不排除这是臧荼和刘邦共同策划的苦肉双簧计的可能,或者说臧荼很不凑巧地在这个时候造反,被刘邦顺藤摸瓜,拉开了削藩大幕。

臧荼倒台之后,下一个跳出来的是项羽的旧将、新封颍川侯利幾。利幾的反抗,是项羽旧势力对刘邦的不信任导致的,刘邦对从项羽阵营倒戈过来的武将向来不信任,最典型的莫过于韩信。

从表现上看,刘邦并没有把利幾怎么样,只是想把利幾从封地召到长安见驾,就让利幾以为刘邦要拿他开刀了。利幾的实力还不如臧荼,刘邦专捏软柿子,自然是马到功成,利幾被刘邦打得不知下落,群臣诸将伏拜马首,大肆吹捧皇帝陛下的赫赫武功。

虽然臧荼和利幾只是两只小虾米,大鱼还潜在水里,但削藩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刘邦四处乱窜,高调作秀,敲山震虎,意在韩信诸王。在异姓王中,韩信对刘邦的威胁最大,一日不除韩信,刘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随时可能被韩信毁灭。

纵然刘邦有今日,韩信居功第一,但这又如何?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对刘邦来说,韩信的价值基本上被他榨干了,再留下韩信,就是对自己、对大汉朝的不负责任。

刘邦有两点理由可以为自己除掉韩信的行为自圆其说。

一、韩信私藏项羽集团的重将钟离昧。

二、韩信在楚国四处巡游,大陈锐兵,张扬武力,必为君上所不喜。

关于第一点,应该是钟离味曾经做过伤害过刘邦的事情,所以刘邦对钟离昧恨得咬牙切齿。项羽败后,楚将四散飘零,鼠窜藏命,而钟离味恰与韩信私交甚好,所以钟离昧很自然地就逃到韩信国中残喘续命。

韩信曾经在项羽军中搅过马勺,与身为楚军大将的钟离昧结下深厚的友谊,现在老友落难,韩信当然要拉钟离味一把。韩信知道刘邦对钟离昧的态度,所以将钟离昧藏得很深,但不知道是内部出了叛徒,或是刘邦在楚国中安插进了眼线,这件事情还是给刘邦知道了。

可以想象刘邦得知这条消息后的狂喜心情,刘邦知道韩信和钟离昧有私交,这一点恰可以被刘邦所利用。刘邦立刻给韩信下了一道诏书,让韩信把钟离昧交出来。

刘邦这么做,直接将韩信逼到了墙角,如果韩信不交人,那刘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下韩信;如果韩信交人,那么韩信弃德背友的恶名就将传遍天下。刘邦利用钟离昧的思路是先在舆论上搞臭韩信,然后俟机拿之。

从时间上看,韩信在接到刘邦关于交出钟离昧的诏书后,并没有立刻对钟离昧下手,而是采取了拖延战术,对刘邦的命令不理不睬。刘邦其实是不希望韩信交出钟离昧的,钟离昧多在楚国逗留一天,刘邦就越有希望拿下韩信。

关于第二点,在汉六年(前201)十月,突然有一个神秘人物向朝廷上书,告楚王韩信私藏锐兵,企图谋反。

这个神秘人物是谁,现在已经于史无考,有两种可能:

一、刘邦安插在韩信身边的线人。

二、这个人物根本就是刘邦捏造出来的虚拟人,因为此人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只是向刘邦递交了一封书信。刘邦完全可以伪造一封所谓揭发韩信造反的信件,然后拿到台面上给韩信下套。

此人告变,理由是韩信“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实际上这个理由根本不能成立。作为诸侯王,制度上允许各王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韩信率楚国兵在国境内四处招摇,只是韩信衣锦还乡的心态在作怪,换成张良做诸侯王,绝对不会如此张扬。韩信做事太过高调,才让刘邦抓住把柄。

和得知钟离昧藏在韩信国中的消息相比,“告发”韩信谋反,才是刘邦在政治上搞臭韩信最重要的一步,至于由谁来给韩信扣黑帽子已经不重要了。有了这个实际上并不成立的“谋反事实”,刘邦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查拿韩信,地球人都知道谋反是什么性质的罪行。

刘邦对异姓王分封问题的处理思路一直非常清晰:先欲取之,必先予之,刘邦需要一个由异姓封王过渡到同姓封王的缓冲期。只不过这个缓冲时间现在看来非常短暂,项羽死后,刘邦立刻向异姓王们举起了政治屠刀。

毫无疑问,在异姓王中对刘邦威胁最大的,就是曾经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首功的韩信。韩信的军事天才让刘邦赞叹,更让刘邦睡难安枕,韩信能灭项羽,对付军事能力尚不如项羽的刘邦,对韩信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即使现在的刘邦没有杀韩信的心思,但必须要彻底解除韩信对于刘邦的军事威胁。

汉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和韩信的政治蜜月终于结束了,他已经无法再忍受韩信神一般的存在。刘邦把无名氏揭发韩信“谋反”的信件拿在大殿上与诸将进行公开讨论,询问大家的意见:韩信谋反,诸君有何计应之?

韩信虽然功盖天下,但他却始终没有打进汉朝最核心的沛人集团,韩信在武将们眼中只是一个竖子,他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曹参。面对刘邦的询问,武将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请陛下速发兵,坑杀竖子韩信!”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刘邦听完诸将表态后的反应是“默然”,说明刘邦和韩信在军事上的明显差距。刘邦的沉默,是对诸将提出以武力铲除韩信建议的否定。不要说刘邦,就是眼前这些诸将,哪个是韩信的对手?刘邦知道再和这些猪头将军商议纯属浪费时间,他立刻把诸将轰出大殿,然后请户牖侯陈平上殿,他想听听陈平的意见。

刘邦手下的谋士之首是张良,但天下初定后,张良大隐隐于室,轻易不再参与朝议,陈平实际上是汉朝的参谋总长。不过陈平似乎不想介入刘邦和韩信的恩怨纠葛,刘邦让他拿个主意,他百般推辞,直到刘邦把他逼得口吐白沫,他才勉强答应介入其中。

陈平问刘邦诸将们都说了什么,刘邦说他们一致要求出兵讨伐韩信,陈平听完就笑了,暗中笑骂这些猪头不自量力。陈平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擒韩计划,但他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作为铺垫,否则他的计划就很难实施。

陈平问了刘邦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韩信知不知道有人告他谋反?刘邦肯定地回答:韩信不知道。

刘邦怎么会如此肯定韩信不知道有人告他?除了告韩信者是刘邦安排的卧底或虚拟人,没有更合理的解释。陈平不管这些,他和刘邦、韩信均没有太深的交情,他为刘邦出谋划策,只是他的工作职责所在。

刘邦的回答正是陈平最需要的那个条件,接下来就好办了。陈平连问刘邦两个问题:一、陛下自度汉之精兵比楚兵如何?二、朝中诸将有谁是韩信的对手?

在和项羽的艰苦斗争中,为什么最后胜出的是刘邦?答案就在于刘邦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而不似项羽那样狂妄自大。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知人者智,自智者明。刘邦识人更识己,他非常诚实地回答了陈平:“我不如信,诸将亦不如信。”

陈平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和刘邦完全一致:“陛下所言甚是,今汉兵精锐不如楚,为将者又不如信,如果陛下激一时之愤,尽举汉兵而攻信,必败,此臣所以为陛下忧者。”

刘邦问陈平将以何策擒韩信。陈平建策:“南方有云梦,陛下知之乎?陛下可以天子巡狩四方为名,南下云梦,然后折向北,在陈国大会诸侯,韩信必来与会。陛下擒韩信,一壮士之力耳,不须万千军马。”刘邦听完,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有陈平在,何患韩信!

陈平不愧是智囊,如果他建议刘邦直接去陈国,召见诸侯,难免会引发与陈国交界的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人的猜疑。而先去云梦(今湖北安陆),再去陈国(今河南睢阳),会给人造成刘邦路过陈国的假象,韩信等人必不备,一举可擒之。不过英布和彭越现在还没有登上刘邦私下拟定的黑名单,他这次来回折腾,就是冲着韩信去的。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刘邦即日大发舆驾南下,从长安赴云梦,要南出灞上,过蓝田、武关,穿析谷抵达南阳,然后再从南阳穿越桐柏山,直下云梦。

韩信对刘邦的态度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初拜大将军时,韩信只把刘邦当成了老板,我打工你付薪水。随着功震天下,韩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骄傲情绪,但在感情上,韩信又放不下刘邦当初对他的重用。

自从定陶被夺兵权后,韩信就已经和刘邦貌合神离,但平心而论,韩信没有背叛过刘邦。韩信曾经两次逼刘邦封他为王,虽然让刘邦很不爽,但韩信这么做,至少说明他心里还有刘邦,不然直接自立为王,还用得着刘邦的册封?

韩信不擅长交际,但他并不傻,他能从刘邦对他的微妙态度上感受到一丝不安的存在。现在刘邦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驾临陈国,并派人来到下邳,说皇帝要在陈大会诸侯,请楚王动身与会,韩信确实有些生疑。结合刘邦屡次夺其兵权来看,韩信会很自然地想到刘邦是不是在给自己布置陷阱。但韩信最多只有去与不去的选项,还不至于直接和刘邦刀兵相见。

韩信知道举兵造反是什么性质的罪名,一旦举兵,即使韩信是被逼反的,他在政治上也将完败。韩信要想以避开刘邦这次可能针对自己的袭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由随便找一个就可以,比如称病,英布就曾经这么做过。

现在的韩信非常矛盾,他早已经从衣锦荣归的兴奋中清醒过来,他明显从刘邦对自己的态度上预感到了一丝不祥。不过韩信还是对刘邦抱有一丝幻想,希望刘邦能念及他在灭楚战争中立下的汗马功劳,从而放过自己一马。

同类推荐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中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作为“军人帮”造就的狼性企业家。任正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内部发表一篇务虚式的讲话或文章,很多都成商界名章了。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横、纵坐标点上,每一个关键的、迷茫的时间节点上,任正非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
  •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本关于人生经营的教科书,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胡雪岩离我们渐行渐远,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他经营的人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挖掘其中蕴藏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盏智慧的灯。
热门推荐
  • 一抹灵杀

    一抹灵杀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好比是人间的警察,专为鬼域维持秩序。那些违反鬼域规定的鬼魂一旦骚扰人间或者扰乱鬼域秩序,都是他们修理的对象,对于这些胡作非为的鬼魂,他们有绝对的处置权。这群人被人们称作“驱灵人”。
  • 不小心玩坏了全世界

    不小心玩坏了全世界

    作为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人,如果有一天成为神,你会做什么?也许本质上你想往好的一面去发展,但是有些时候总是在不经意间铸成各种巧合。(普通的超凡流,有装逼,有沙雕,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小热血……)
  • 愿时光静好你安好

    愿时光静好你安好

    十六岁那一年我暗恋你,你是我的竹马,我是你的青梅十七岁那一年我遇见了苏星辰而你却让他远离我,我误认为我在你的心里是重要的而你却说不是......那一年苏小小的插入让我死心,而你却在另一边保护我...可时间却不让我们相见,我们是距离变得更加遥远但是我更加思念那一晚你打来电话说“石苼娅,我们在一起吧!”
  • 女装非我本意

    女装非我本意

    这是个关于一个小圈子的故事……奇怪的人,奇怪的事,奇怪的脑回路,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圈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天遇到个系统说起……“什么女装!别乱说,我又不是变态!我才不会去女装的呢!”圈内某知名女装大佬气愤的说道。
  • 赛尔号之轮回帝门

    赛尔号之轮回帝门

    轮回帝门,一个神秘的轮回之地。守护轮回帝门的五大轮回圣者守护着轮回帝门,他们各自掌握着特殊的能力:时空,万灵,元素,守护,生命。但是某一天,轮回圣者神秘失踪,轮回帝门上镶嵌的轮回封印石也随之消失。轮回封印石有着翻天灭地的强大能量,但是至今宇宙都还是一阵和平,没有出现任何星球能量失去平衡崩坏的迹象。所以人们猜测,轮回圣者将轮回封印石带走了……轮回封印石原本就是由时空,万灵,元素,守护,生命五大封印石组成,传说中,轮回帝门收到强大敌人的来袭,在危难关头,轮回封印石会散成五块封印石各自封印在轮回圣者的体内,随后打开轮回帝门将他们传送出轮回圣地,直到他们真正的能够守护轮回帝门,守护宇宙时,他们才会回到轮回帝门,再次将轮回封印石带回宇宙!
  • 无限流歌手

    无限流歌手

    一个被系统莫名选中,被迫成为“原创”歌手的故事。粉丝:我想听一首喜中带悲的歌曲。徐明达:不,你不想!系统:副本生成中。徐明达:……
  • 独家专宠小甜妻

    独家专宠小甜妻

    “听说陆氏集团,为人高冷,十级大灰狼,怎么会变成小奶狗?”“听说G大心理系高材生秦小姐,为人低调,医术高超,怎么会变成超级巨星?”当秦家小姐装作18线小明星,扮猪吃老虎一路斩妖除魔;当陆家二公子做个小奶狗,可盐可甜只为美人一笑;最喜欢的人是秦有双,喜欢听的话就是秦有双要嫁给
  • 夏末只为遇见你

    夏末只为遇见你

    17岁,一个懵懂的季节,当她遇上他,会发生什么呢?青春校园我们恋爱吧!我想,青春不谈一次恋爱,不分一次手,不吵一次架,不为爱哭一次那不叫青春。夏末爱上季凡,呆萌少女追爱记,从此开始!
  • 二次元交易

    二次元交易

    “超越时代的科技?异能?超能力?二次元中的能力?只要你能支付的起代价我都可以赋予给你”洛天微笑的看着面前的客人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