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9400000004

第4章 下

第二章:为什么许多古老的文明最后都消亡了?(下)古希腊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亚文明,大陆扩张时代后,在希腊半岛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希腊半岛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非常富饶,冲积小平原,山水浇灌。很多人认为古希腊农业不发达,这是不对的。没有发达的农业,其它经济体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就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程度上说,古希腊文明是唯一能和华夏文明所媲美的文明。古希腊文明的消亡,在于地理生产环境的破碎不完整,由此古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在帝国争霸的中处于弱势。而且希腊地理生产环境的面积也很小,一堆的城邦挤在希腊半岛。两者结合起来,古希腊人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弱小的。古希腊人在对外战争中都处于弱势,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战。在破碎的地理生产环境中,又没有一个绝对强大的文明中心,一个在破碎中最大的一块所建立起来文明中心。古希腊人,破碎的地理生产环境相差不大,两块最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其它的都星罗密布。直到半希腊化的马其顿人统一了希腊半岛,希腊人才展现出强大的征服力量。然而,地理生产环境的破碎决定的统一的短暂性,最后终于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很多人都不认为古希腊文明已经消亡,因为罗马帝国还有欧洲都把希腊视为他们文明的发源地。然而,文明不能和文化等同起来,文明是一个族群整个的社会发展状态,民族都消亡了,文化被人继承或是消失,都没有任何意义。失去文明的文化,也就断了继续发展的根基。被其他文明吸收而发展,则是其它文明的发展状况了,与古希腊文明没有任何关系。这不是古希腊文明吸收其他文化而发展,而是被吸收,主体的不同,决定了古希腊文明的消亡。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那写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句话忽略了一个先后的过程,那就是:文化的传播,使以前野蛮的民族学到了先进的文化,吸收先进的文化后,野蛮民族也有了自己强大的文明。文明的最高体现是强大的武力,没有力量保护自己的文明,说明这个文明是落后的。野蛮人吸收文明的文化,继而征服文明人,体现在野蛮人文明的发展要高于文明人。文化只是文明的精神上的表现,文化是可以传播的,文明却不能,文明的征服在于同化。是文明同化还是文化被吸收,体现在文明中心是否转移。马其顿人征服希腊各城邦,文明中心还在雅典,所以是马其顿人被希腊同化。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定都巴比伦,文明中心转移,所以是希腊文化被波斯人吸收。罗马帝国征服希腊城邦,文明中心仍在意大利半岛,所以是希腊文化被罗马人吸收,古希腊文明被罗马文明同化了。文明中心的固定不转移是由地理生产环境的衔接来决定的。西方文明是一个叠加文明,文明中心不断转移,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转到伊朗高原、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后者创立的文明不是前者文明的发展,而是后者吸收了前者的文明成果文化后的发展。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它是爱琴海及周边地区青铜文明的统称,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希腊爱琴海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北希腊的卡尔息狄斯地区曾发现早期人类头骨,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尼人(即尼安德特人)类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见于希腊半岛。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的弗朗克提洞穴,有大约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居民用黑曜石制作的石器捕捉海鱼。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各岛,最早可推至公元前6000年前,著名遗址有马其顿新尼可米底亚、色萨利塞斯克罗和克里特克诺索斯等。新石器时代各处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大麦、小麦和豆类等作物,驯养绵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女神像。农业技术大概从西亚通过小亚半岛由海陆两方面传来,可能伴以农业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缺乏坚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处居民多以黑曜石制造具有较锋利边缘的石器,而黑曜石只产于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米洛沟。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间,爱琴海上就开始了互通有无的贸易往来。公元前3000年,爱琴海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奴隶制国家。青铜器的使用使当时的克里特文明出现了宏伟的建筑物,19世纪出土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是当时的典型建筑。克里特人的文字一般称之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线性文字A书写。后期文化中,由于迈锡尼文明的入侵,他们转用线性文字B,一种早期希腊语字母来记事。约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腊人(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入沉寂状态,封闭又贫穷,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这段历史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希腊以前可能有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同时代的文明,但是它早已经消亡,或者说没有发展起来,后来的希腊人是另一支希腊人。他们接受了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成果,在大陆扩张时代铁器阶段到来时在希腊半岛开创了自己的文明。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希腊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于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在希腊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扩展的同时,西亚的波斯帝国也在扩张,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艾奥尼亚希腊诸邦。前499年,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米利都等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镇压起义后,就准备进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军渡海西侵,但在马拉松战役中被人数居于劣势的雅典重装步兵击败。希腊人赢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50万大军再次进攻希腊。希腊各城邦也结成同盟,共御强敌。希腊联军的陆军以斯巴达人为主力,海军则以雅典舰队为主。希腊陆军在温泉关阻击波斯陆军,虽然兵败,但为希腊海军的集结赢得了时间。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将全城焚毁,但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一举击溃波斯海军,波斯人面临补给被切断的危险,不得不撤退。希腊人乘胜追击,解放了小亚细亚的希腊诸邦。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海军是希腊各城邦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达到黄金时代。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战后逐渐成为雅典实现其霸权的工具。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满雅典的霸权,双方爆发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达的同盟底比斯进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进行封锁,斯巴达则攻入雅典,试图迫其决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遂于前421年缔结和约。和平未能维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对西西里岛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发动大规模远征,结果以惨败告终。西西里远征使雅典元气大伤,无力抵御斯巴达的攻势。前405年,雅典海军被全歼。次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斯巴达的霸权也未能长久,希腊各城邦陷入混战之中。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被希腊人视为蛮族。但从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公元前277年,安提柯-贡那特建立了安提柯王朝,马其顿本土和希腊城邦都处在它的统治之下。南部希腊一直存在着反马其顿的势力,埃托利亚同盟和阿哈伊亚同盟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到罗马向地中海东部扩张时,曾经利用各城邦之间的矛盾使它们互相攻击,并使其分别衰落。

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城邦内部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危机更加剧了各城邦的经济衰落。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斯巴达城邦曾经尝试着进行社会改革,但终因内外阻力重重而宣告失败。与此同时,新兴的罗马共和国的势力侵入巴尔干半岛,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势力。公元前168年,罗马人占领了马其顿本土,到公元前146年,希腊全境都处在罗马统治之下。此后塞琉古王国也渐渐被罗马人并吞,直到公元前30年,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托勒密王朝被罗马消灭,古代希腊的历史宣告终结。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罗马城位于第伯河的东岸,靠近拉丁姆和伊达拉利亚的交界处;周围土地肥沃,足以支持较多的人口。第伯河通海,便于和外国贸易;罗马又处于该河流之渡口,所以也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陆路交通的枢纽。古罗马文明的成长也是在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文化技术而发展起来。河流性地理生产环境,意大利半岛并不具备,也就无法通过自身而发展起来。大陆扩张时代铁器阶段到来,意大利半岛才有了开发的条件。罗马帝国建立起来后,古罗马文明也进入了成熟阶段,主要体现在罗马成为了基督教的教廷所在。古罗马文明的消亡,仍然在于地理生产环境无法衔接,文明的中心转移。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到来后,山地硬土和北方冻土也就有了开发的条件,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了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高卢地区。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的到来,罗马帝国各行省耕地面积增加了。埃及和北非一带,改善了灌溉系统,扩大了耕地面积。埃及劳动人民筑堰开渠,利用水槽、水车,把一片片半沙漠的土地改造成生长谷物的良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原来只是一片干燥的大草原,这时也被开恳成富饶的土地,葡萄园果实累累,橄榄树遍布成林,麦类谷物到处丰产。另外,西班牙、高卢、日耳曼尼亚、不列颠、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潘诺尼亚、麦西亚等地原先是草原、林地、沼泽和牧场的土地都变成了农田和果园。此时,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根据科路美拉《论农业》的记载,有二三十种之多,如小麦、大麦、谷子、糜子、大豆、菜豆、扁豆、小豆、亚麻、苎麻、芝麻、葡萄、橄榄、紫云英、苜蓿以及饲草、绿肥等作物。经济作物尤其是葡萄和橄榄的种植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以栽培利润更大的作物、特别是葡萄和橄榄树来代替种植谷物"成为一种趋势。爱琴海诸岛上著名的葡萄园、橄榄林和其他经济作物都恢复起来了。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高卢南部、西班牙的东部和南部海岸也都开始栽培葡萄和橄榄。帝国境内葡萄园发展之快,甚至极大地影响了谷物生产,为此,帝国政府颁布了一道敕令,规定无论在意大利或外省均不得再开辟任何新葡萄园,现有的葡萄园有半数要毁掉,并且鼓励外省种植谷物。但这项敕令并未得到全面有效地执行。与此相反,帝国政府对于达尔马提亚沿海、西班牙和阿非利加等地却予以扩大橄榄生产的自由。由此,葡萄和橄榄的生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另外,科路美拉的《论农业》谈到了马、牛、羊、猪、家禽和蜜蜂等的饲养和管理,以及饲料和饲草的种植和贮藏,表明这一时期牧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帝国各地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中心。埃及、北非、多瑙河地区各行省特别是潘诺尼亚和麦西亚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是罗马帝国的谷仓。高卢、西班牙、希腊群岛、小亚细亚、巴勒斯坦等地是葡萄种植中心和葡萄酒酿制中心。而西班牙、达尔马提亚、北非、小亚细亚、叙利亚等地则是橄榄种植和橄榄油生产中心。同时,西班牙中北部高原还是养羊业中心。与各行省农业经济的繁荣相反,意大利本土的农业却走向了衰落。公元1世纪的罗马农学家科路美拉写道:"我经常听到,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今天责怪土地不肥沃,不生果实;明天又埋怨气候变坏而影响了收成。在他们看来,土地被昔日的丰收弄得贫瘠,不能像过去那样生产粮食了。"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景气,土地价格也随之低落,据说原来价值50万塞斯退斯的大地产,现在还卖不到30万。所以,有的大地产主人已不再经营大地产,而把部分土地变为牧场或者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出去。这一时期,意大利本土的粮食消费主要由埃及和北非供应。意大利本土的葡萄种植业也受到行省葡萄种植业的有力排挤,以至于靠帝国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支撑下去。

文明中心的转移撕裂了罗马帝国,首先是罗马帝国分裂,然后是各民族建立自己的文明中心。古罗马帝国的消亡就在于地理生产环境衔接性上,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中铁器阶段与锻钢阶段没有完成衔接。文明中心转移后,各文明中心的实力又是相当的,没有出现一个绝对强大的文明中心重新统一环地中海地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也止步于拜占庭帝国与法兰克王国的势力范围之外。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罗马帝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所以分裂后不能再统一。这是对的。之所以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关键还在于地理生产环境衔接上,古罗马文明是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叠加文明,是在吸收了原来的文明成果后发展起来的,所以古罗马文明很难同化这些地区。古罗马文明成熟后,就诞生了基督教文明,如果古罗马文明能顺利进入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实现自己文明的跨阶段发展,那么同化这些地区也就有了可能。遗憾的是,当这个阶段来临时,古罗马文明存在的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的两个阶段没有衔接在一起,古罗马文明由此衰弱。地理生产环境的扩张性也是一个因素。罗马帝国后期,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来临,地理生产环境开始扩大,意大利半岛在经济上不再占优势,无法成为帝国的文明中心从而制衡全国。帝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开始不平衡,罗马帝国走向分裂。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最初始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改革。戴克里先出身微贱,他父亲是个释放奴隶。他本人从当普通士兵逐步爬上高级军官的职位,成了皇帝卡里努斯的警卫队长。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发动政变,击败卡里努斯后登上皇帝的宝座。罗马历史上,在某些方面,戴克里先可与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相提并论。奥古斯都建立了元首制,开始了罗马历史的新阶段–帝国时期,戴克里先建立了不同与元首制的完全东方式的君主制,也开创了罗马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戴克里先等上帝位不久,就选择了他的一位多瑙河上的老伙伴、伊利里亚农民的儿子马克西米安作为共治皇帝。他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帝国疆域过于辽阔,国事又过于繁杂,他一人无法应付,需要有人来分担。不过他这样做,肯定也受到传统的影响,因为罗马共和制时,执政官就是两个,帝国时期也多次两帝共治。作为天下独尊的皇帝,当然不愿与他人分享权力的。但戴克里先这么做其实也是反映了其老谋深算的一面。马克西米安是个有经验的军事将领,但却大字不识一个,唯一擅长的就是打仗。戴克里先需要的正是这样骁勇善战的将才,而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这样的人能分担繁重的军务,却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当然,戴克里先选择马克西米安还由于他们俩在发迹之前就结下的深厚友谊和马克西米安对他的才能的尊重和崇拜。事实证明戴克里先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两人始终维持着非同寻常的友谊,而戴克里先也始终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两人都享有奥古斯都的称号,但有所分工,马克西米安统治西部,驻跸意大利北部的米兰,以阻止日耳曼人的侵略,镇压巴高达起义和非洲人民起义。戴克里先把他的皇宫安置在马尔马拉海岸的尼科墨迪亚,紧靠波斯边界,以保持对东方的戒备状态。两帝共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而不是为了分裂,但结果却导致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又把两帝共治变成了四帝共治,所增加的两个皇帝充作自己和马克西米安的助手。一个是塞尔迪卡人伽列里乌斯,一个是内索斯人君士坦提乌斯。两人都被授予略低于奥古斯都的凯撒称号。四帝分治帝国的不同部分,戴克里先统治色雷斯、亚该亚和埃及;伽列里乌斯统治伊利里亚、多瑙河诸行省和亚细亚,他的皇宫在马其顿的塞萨塔尼基;马克西米安统治意大利、西西里和阿非利加;君士坦提乌斯治理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他的总部设在特里尔。四帝共治并不是把帝国分成四块,帝国仍是不可分离的政体,立法以四人的名义签发。两个凯撒必须服从两个奥古斯都。四帝共治一定程度上正是为了杜绝分裂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罗马皇帝继承人问题上的无序状态,为了能顺利地交接政权。戴克里先规定,奥古斯都满20年后,必须交卸权力,他的继承人凯撒继任奥古斯都,同时任命新的凯撒,即新的继承人。这是罗马历史上皇位继承的第一个明确的规定。但这种规定是不成熟的,对大权在握的皇帝不可能有什么约束力。公元305年,可能是由于年老多病,也可能是他履行自己所规定的每一奥古斯都统治20年就应卸任的原则,戴克里先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退位措施,退位是年仅59岁。他的本意可能是想让他的退位成为一种榜样,成为一种制度,但实际上后来没有人效法。戴克里先退位时,让马克西米安也在米兰辞去皇帝职务,他们两人分别退隐到萨路纳和卢卡尼亚生活。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和伽列里乌斯取代他们成为奥古斯都。[转戴克里先退隐后还活了好几年,公元313年,由于对当时的政治局面感到忧虑而自杀身亡。他的自杀也说明,在君主专制下,失去了权势也就失去了一切,即使是像他那样开创了一个新阶段的皇帝,退位后也对当时的政治局面无法施加任何影响。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和皇位继承制度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皇位的继承问题,又加深了分裂的趋向,在他退位后便寿终正寝了。两帝共治或四帝共治并不是什么创造,但四帝的首府没有一个设在罗马,却是前所未有的。皇帝不在罗马,罗马就失去了其在帝国中心的地位。罗马元老院并没有被取消,但这个没有皇帝参加的元老院事实上已被降格为罗马的城市议会了,其原有的立法权被剥夺了,法律由皇帝签署。戴克里先君主政体正是在摆脱罗马城、罗马元老院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它与奥古斯都的元首制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没有一个像罗马这样一个公认的传统的政治中心。这也是后期帝国的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政治中心的帝国不可能是个统一的帝国。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欧洲大陆的冻土得到开发,地理生产环境扩大,文明国家不再只是东罗马帝国,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正是如此,罗马帝国面临来自北疆的国家攻击,匈奴人等蛮族都先后攻占罗马城。对于罗马帝国来说,与蛮族的对抗不再是凯撒时期攻占高卢扩大地理生产环境,相反地理生产环境萎缩,蛮族人大量迁徙到帝国境内。地理生产环境的萎缩导致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机构都是消耗财富压榨财富的机构,罗马帝国越来越反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曾长期出现无政府的状态。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尽管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其皇帝和臣民却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在从330年到1453年这11个世纪的时间里,“拜占庭帝国”从来没有成为过这个国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称,其臣民也从来不曾将自己称为“拜占庭人”,或将首都新罗马称为“拜占庭”。对于那些以罗马帝国正宗继承人自居的东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尽管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萨山波斯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也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东罗马帝国仍然统治着原来罗马帝国的大部分疆域,直到阿拉伯帝国和法兰克国王崛起。大陆扩张时代锻钢阶段的到来,阿拉半岛山地得到开发,阿拉伯帝国兴起。阿拉伯帝国(632~1258),来自于西南亚地区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史集称之为萨拉森帝国,面积最大时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复兴阿利比亚自古以来的一神教伊斯兰教,自称是阿拉伯和犹太人祖先的,亚伯拉罕宗教的继承者。穆罕默德宣扬把富人的部分财富分给穷人,吸引了不富裕的普通人,但激怒了那些有钱有势的麦加贵族。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这一年也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先知(穆罕默德)遵循亚伯拉罕的遗教传播伊斯兰教。到他逝世时(632年),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于阿拉伯半岛,之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圣战”旗帜下对外扩张,占领西亚、北非、中亚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以及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地区(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带)的广大地区,形成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帝国统治者称哈里发,集政治、宗教大权于一身。欧洲地区,冻土得到开发,法兰克王国兴起。4世纪初,法兰克人以联邦者的身份定居于罗马帝国境内的高卢东北角。罗马帝国本身的军事力量无法保障其所有边境,因此罗马人允许部分被称为联邦者的友好民族进驻其边境来帮助罗马维持边境。西罗马帝国开始瓦解时,法兰克人乘机扩展地盘,同时在他们的南边西哥特人也在扩展自己的地盘。一开始,高卢北部的苏瓦松附近还有一个与帝国其它地方隔离,但依然忠于罗马的飞地。486年法兰克人在克洛维一世的带领下战胜罗马帝国在北部高卢的最后统治者西格里乌斯(位于今皮卡第大区的苏瓦松王国的统治者)。这场胜利使用法兰克人的统治扩张到了卢瓦尔河以北地区,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并且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将王国命名为墨洛温王朝。克洛维本来只不过是众多法兰克小国王中的一个,他接受了依然有作用的罗马管理机构,消灭其它法兰克小王国,建立了一个日耳曼人—罗马人的国家。491年,克洛维一世又在其领地以东的图林根取得一系列胜利;496年他征服阿拉曼尼人;500年,克洛维征服第戎,但未能征服勃艮第王国。随后在507年中,在阿摩里卡人的帮助下,克洛维一世战胜了图卢兹的西哥德王国,将其赶往西班牙并趁机占领了今阿基坦大部分地区。法兰克帝国强大时,疆土包括现在的意大利,法兰西和德意志等。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法兰克帝国,他们在瓜分罗马旧疆的同时,也分别扩大了自己的疆土。地理生产环境的扩大是他们能够建立自己的文明并扩大疆土的前提,不可能想象在河流定居时代,他们能有什么作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这些消亡的文明之所以能被重新提起,大都是西方史学家们的努力。西方崛起后,他们要为他们在世界的扩张寻找传统的力量,寻找一个扩张的借口。然而,西方的崛起和这些古老的文明没有任何关系,西方人的确发掘除了古希腊文明的价值,但并不是推动他们走向海外大陆扩张道路迈向海洋贸易时代的根本原因。如果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真的能让他们开创工业文明的话,怎么又会被埋没几千年呢?如果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技术等真的是先进的,怎么会没有传播开来,还要他们去复兴?如果古希腊文明的成果真的是有助于开创工业文明,首先发现的也是土耳其人,还轮不到西方人。西方人的崛起根源在中国,所谓文艺复兴事实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了由蒙古人西征和南宋人同阿拉伯人的通商带去的(包括四大发明在内)中国的科学技术。这一点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具体说明。显然,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都可以归纳为西方文明。他们的兴衰都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理生产环境的扩大而发生的,西方文明是一个新文明建立在灭亡的文明之上的叠加文明。不能把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看做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文明发展快慢的问题了,没有地理生产环境的孕育,生产经验从哪里来?实践的平台又从哪里来?上述四个文明,除了古希腊文明是因为地理生产环境破碎被罗马征服外,都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地理生产环境供他们发展而衰弱直到崩溃被消灭的。

<ahref=http://www.*****.com/?a>

同类推荐
  •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明明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人的贪欲果然是无尽的……就连仙都无法脱离。重活一世他不再为他人而活,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爱的人,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三国之裴元庆传奇

    一箭敌胆寒,一枪扫乾坤,一锤定天下,九零后颓废青年穿越三国,身兼隋唐三大名将武艺于一身,且看裴枫在蜀汉军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 春秋列国风云

    春秋列国风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伴随着宗法秩序瓦解的历史潮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强者出”的局面,天下为之大乱……【本书是借用网上的资源而成,仅供学习交流】
  • 大明鬼王

    大明鬼王

    郑和:我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人,我还娶了印加帝国的公主朱棣:法兰西行省是我的封地,谁敢反对,诛他十族。蓝玉:我是大明南洋总督,哪个猴子敢乱动。朱椿:你们走开。
  • 驯漠少年

    驯漠少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驯漠少年大战河西。西汉帅才霍去病,沉睡了二千多年,却突然苏醒……
热门推荐
  • 绝地求生之明星狙神

    绝地求生之明星狙神

    (以游戏为主,娱乐为辅。)CSGO世界电竞联赛开启,连续蝉联四次世界冠军,被称之为世界狙神的林帅却忽然在比赛前夕撂挑子跑路,放弃了比赛。整个电竞圈震动,疯狂的寻找林帅,声讨林帅给一个说法。林帅表示自己也很委屈啊,如果不跑路,他感觉自己会凉凉。因为在比赛前一天,女朋友找他了。林帅连夜买了飞机票回了炎黄。为了躲避被生撕的命运,林帅只能苟命,并且退出了CSGO。踏足了另一个电竞游戏领域,绝地求生。同时,得到宝箱系统认主。开宝箱可是得各种游戏技能,金钱。甚至于各种娱乐性有关的奖励,剧本,歌曲,小说,名著,甚至是国术,科技都可以通过开宝箱得到。林帅感觉,自己要飞了。......
  • 虚无大帝之圣君

    虚无大帝之圣君

    天尊大陆,玄气为尊,九脉之气,十元始胎,八荒之丹,踏涅盘,握生死,化身虚无之境。大陆四大域:紫灵域,暗星域,九霄域,南天域,东玄域。
  • 炼气武神

    炼气武神

    天才?或是废物?十四岁却未曾觉醒灵根,没有灵脉,在这以武为尊的大陆如何生存?宗门,身世……迎接他的终究还是来了。
  • 他从黑洞来

    他从黑洞来

    既以实力慑天下,何以露脸乱芳华;他是邪恶与恐怖的克星,是连地狱魔王都惧怕的男人;他所走过的地方,一切恶势力都将变成冰凉的地狱;他从黑洞来,为拯救亿万同胞,不得不重返黑洞......故事从重生到绝美校花弟弟身上开始......
  • 道破万古

    道破万古

    万古纪元,浩瀚世界,人人争渡,各求超脱!看懵懂少年,转战天下,偌大仙道没有立身之地!一双肉拳破天伐道,血染青天!
  • 曾经不在不再曾经

    曾经不在不再曾经

    开始是路过人间,过程是千回百转,高潮是去到一个人的身边,结尾是回到原点。开始是你的出现,过程是思绪万千,高潮是心心念念,结尾是一切随缘。开始是与你相恋,过程是花好月圆,高潮是我们在一起红了脸,结尾是一场梦魇。开始是你已走远,过程是再见无缘,高潮是岁岁年年,结尾是空留痴怨。粉丝群:197882643
  • 专家诊治骨质疏松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骨质疏松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骨质疏松症正日益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又加之亚洲人常常对这种病不够重视,缺乏有效治疗,因此其危害性尤为突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亚洲审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2~3倍,中国香港地区增加3倍,而在新加坡竟高达5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症将出现在亚洲。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10%~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患病1年内死亡。这无疑将给地区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骨质疏松症除了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外,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事实上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已作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因骨质疏松症产生的花费将高达1315亿美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骨质疏松的诊治上对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看病就诊过程中希望问个为什么,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怎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医师和患者都要考虑的事情。
  • 精忠义魂

    精忠义魂

    兖州大陆,战火纷纷,无忧国破,望海国危,五国联军攻占无忧,兵围望海,两国众豪侠兵将英雄,为正义而战,四处奔走,展开铁血救国。(本人只是处于爱好写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图,也没有和任何人打擂,请大家不要误会,当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还是可以有的,请大家尊重自己的成果,尊重他人的成果,谢谢大家的厚爱。)
  • 凄惶恨

    凄惶恨

    何为你死我活?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何为独霸天下?神兽为宠,天帝为奴?苦苦相逼,最后不过衣尸白骨!凶残厮杀,最后不过挫骨扬灰!任你开天辟地,任你移山填海!世间唯有那仅存的那一丝情感!才是永不会被杀戮磨灭的奇迹!
  • 渊行纪

    渊行纪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世间那有非黑即白。悠悠百年,是非成败,人心仍旧还未明白。沙场征战,开疆拓土,可知多少忠骨未还。快意恩仇,阴谋诡计,谁又能比谁更清白。除魔卫道,因缘纠葛,爱恨如何才能解开。万界之行,世事难料,咳哼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