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87700000005

第5章 那一点亮(2)

幸福的参照物很多,可以选择与别人比或与自己比,可以选择与自己的过去比或与自己的未来比。农民的主观幸福感来自他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人比,甚至与周围不如自己的人比,与自己的过去比,或者与自己的父辈比。即使与城里人比,也是拿人家的劣势与自己的优势比,比如城里人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多,经常受到下岗的威胁,而且在单位竞争激烈,甚至有些人在单位勾心斗角,追名逐利,活得太累等等,而朴实憨厚的乡下人则没有这么多顾虑,他们思想相对单纯,对变化了的生活一直怀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可以满足于一袋烟、一壶小酒,甚至满足于今天早上他的老牛吃上了一把嫩草。一场好雨、一茬庄稼的丰收,都使他们感到城里人无法体验的幸福。更何况他们从来都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他们不会把吃苦受累当做受罪。

甚至我有时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发表在蓝天白云和宽广的大地之间,任何绘画都画不出一片麦浪的动感和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的清香,任何书法都无法达到山顶上一棵老树的苍劲,任何一首诗都没有农民的镢头抒写在大地上的句子那么坚实深刻,任何音乐都无力表现一片豌豆在阳光下爆裂的美妙。我还可以说,一个农民就是一个将军,他指挥着一场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持久战。农民的成就感最大,他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

虽然农村还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农民还有那么多的难处,但有幸福感的人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人,他们一定是一群乐观向上的人,他们与怨天尤人、满腹牢骚者格格不入。我相信幸福是可以传染的,幸福是可以扩大的,农民是些辛苦着、劳动着并快乐着、幸福着的人。

乡村的生日

在乡下,人们把给6乡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称“过寿”,只把给中年人过生日才叫“过生日”,而给孩子过生日,叫“过岁”。

“过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做些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比如给“过岁”的孩子烙一个白面馍馍,当然如果条件许可,全家就跟着沾光,“美餐”一顿、乐呵一天。

我小的时候,一年吃不到几次白面馍,更吃不到几次漂油花的白面饭,过年能杀一只鸡,或者一只兔子就算是这个年已经很盛了;如果谁家能杀头猪,那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家道了。平时若是有亲戚来,或是过节,或是给孩子“过岁”,用有意留下来的或者借来的面做一顿臊子面或鸡蛋面片,那就是欢天喜地的日子。我往往是先把碗里的面吃掉,而留着臊子和鸡蛋花花,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咀嚼着、回味着,那时如果能像牛一样会反刍,我一定会不断反刍那些已经下肚的臊子和鸡蛋花花的。而这时,母亲总是把自己碗里的臊子和鸡蛋花花夹到我们这些孩子的碗里,而且为了夹得公允,她先在碗里用筷子分成几分,然后再夹到我们碗里,当然,如果是谁在“过岁”,母亲碗里的臊子和鸡蛋花花就全归了谁。

那时,由于粮食不够吃,母亲经常在路边或者庄稼地里剜些苦苦菜来,腌成酸菜,不管是什么样的杂粮粗饭,锅里倒上两碗酸菜和桨水就比原来好吃了,如果再有苦苦菜做的咸菜,那就已经很“丰盛”了。有时,为了给孩子“过岁”,就专门给这个孩子做一碗“甜饭”,其实也就是在这个孩子的饭里不加酸菜,而是滴上几滴清油而已,其他人还是吃“酸饭”。再困难,这一天母亲一定会想办法给“过岁”的孩子做一个“岁馍馍”,面多了做得大点,面少了做得小点,但不管馍馍有多大,母亲都会在馍馍上用切面刀划出菱形的图案,以表示祝贺。

再困难的日子里,乡下人都不会忘记一家人的生日,不会忘记给老人“过寿”,给中年人“过生日”,给孩子们“过岁”。对一家人的生日记得最准确的是母亲,因此,生日还没到,母亲就已经念叨着准备着了,她说过几天是谁的生日了,再过多少日子又是谁的生日了。

一个个的生日过去了,该长大的已经长大了,该老的都已经老了,那些不断出生的新的家庭成员,也不断地从“过岁”,慢慢走向过生日,再向过寿迈进。乡村永远是老的老小的小。

忽然想起,有一年我是在医院里“过岁”的,当时最刻骨铭心的感觉是一个勇敢前行的士兵,一不小心自己击倒了自己,躺在病床上,想起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也想起我恨的人和恨我的人,想起热爱的事业和忙碌的生活,我那时是多么贪生怕死。出院后,觉得这苍茫尘世的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爱,每一刻的生活都是那么值得珍重。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鲜鲜活活地活着,真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有一个哲学家曾这样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在所有的节日里,只有生日是属于一个人的节日,当然也可以属于所有的亲人和朋友,但本质上是属于一个人的。过生日,其实就是祝贺一个人的又一次胜利,祝贺一个人又顺利地活了一年,祝愿一个人再顺利地活下去。

我相信每一天都会有人“过岁”,因此,每一天我都会祝福,祝福每一个“过岁”的孩子、每一个过生日的大人、每一个过寿的老人,生日快乐!祝愿每一个人过好每一个生日!

乡村的年

小时候常听一句俗语:“腊月三十晚上,蒿柴棍棍也要回家”。一棵蒿草的家在哪里,不就在山坡沟涧里吗,年头岁尾,不就是回到它的土里吗?年岁渐长,又听了一句:“折断一根蒿柴棍棍,中间也有个心哩。”蒿草的心里装些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有时候总觉得自己也无非是从故乡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一棵蒿草。

回家过年,有人把这种回家潮、回乡潮,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迁徙。这种迁徙的人流,有的是在城市之间流动,但大多都流到了乡下,因为平日在城里挤来挤去的人们,他们的家大多在乡村,那里不仅有养育过他们的土地,更有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们要回家过年,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乡村的年才是真正的年,而一年在外的风雨奔波,仿佛就是为了过这个年。

我也是过年迁徙人流中的一员,年关越近,心里越是急切,急切着回到那个叫杏儿岔的小山村去。

因此,白发飘飘的老母亲。每每听到一首叫《母亲》的歌,我总忍不住眼角湿润:“你身在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过年回家,就是去看咱的妈。

我知道这时候母亲总在一天天扳着指头,等着我回家。大半生都过着苦日子的母亲,她不知道城里的生活情形,她不相信我们在城里什么都吃过了,什么都能穿到,她总担心我在外面吃不饱,或者穿不暖。只要吃饱穿暖是她的人生理想。她从不关心你的职称、职务,她只关心你在外面的健康。你永远是她膝下长不大的乡村孩子。有一年过年时,我坐在母亲煨热的炕头上,母亲仿佛比我又矮了许多,但她还是举起关节粗大的右手,轻轻拍去我肩上的尘土,莫非她是想把我拍成以前的样子?拍成那个衰弱如一棵小树,纯净如一泓清泉的“绿色”的我?那时,我在心里说:母亲啊,您就拍吧,只有您才能拍出一个年近半百的儿子眼角的泪花。有老父老母在,我就有回家的理由,我就要年年回家过年。

想起小时候,恨不能像一只小鸟一展翅膀就飞到远处去,而且越远越好,然而真当自己飞到了远处,却又回过头来思家想家,特别是当在外边受了委屈时,真想跑回老家扑在老娘的怀里好好哭诉一场。

过年的时候,哪怕只是静静地陪着父母坐一会儿,问问老人的身体,听听老人的心事;或者与兄弟姐妹聊聊天,说说外面的世界,也说说村里的四季风雨和收成;甚至到村里正在苏醒的土地上走一走,到门口的老杏树下站一站,静静地听一听村里时起时伏的欢乐之声,看看头顶高远的蓝天)你都会体验到一份浓浓的幸福。

同类推荐
  •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重读鲁迅的文字,唤醒忘记战斗的自己鲁迅是一位战斗者,他用文字呐喊,用批判的态度剖析人性,写下撞击心灵的文字。杂文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忽视杂文也就忽视了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鲁迅杂文,堪称作者本人的心理传记鲁迅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他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在鲁迅的杂文中,你既能看到一个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鲁迅,又能看到一个自我拷问、自我挣扎的鲁迅,同时还能看到一个自我疗伤、走出绝望的鲁迅。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杂文名篇悉数收录鲁迅杂文或凌厉泼辣,或锋芒毕露,或幽默犀利,或沉郁诙谐,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本书收录《杂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58篇鲁迅杂文名篇。
  • 致你

    致你

    时光荏苒,记我初心。“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我们都曾迷茫、无助、畏首畏尾,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们还是要去相信、去热爱,我们要去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总有一天,我们会活出自我、勇敢而有力量,活出自己,去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诗集不仅是对我个人青春印痕的记录,更是对我的挚爱、我的家人、朋友和公益岁月的印证。其中既有对美景、友谊和爱情的赞美,又有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歌颂,更有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我想其本质就是“真实感”,潇洒地活出自我,努力地帮助他人,真切地感受世界,这不正是诗带给我们最强大的心灵感受吗?感谢有你,感谢每个披星戴月奋力拼搏为梦想起舞的日子,感谢每个跃动的灵魂、纯洁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韩国强诗选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韩国强诗选

    《韩国强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的其中一册,语言通俗易懂、比喻生动、联想丰富,透过生活表象挖掘人生高度、诠释人生哲理。作者的创作始终忠于内心感受,保持诗歌的干净与纯美。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神代理战争

    诸神代理战争

    神座之下,皆为蝼蚁;万物众生,皆是棋子。曾经的我一无所成,当有一天吃了一记闪光后,命运发生了偏转。我将经历异常精彩的世界散发出属于我自己的颜色。当每个人都可以觉醒前世。你觉醒的前世是:秦皇汉武?独裁者凯撒?征服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又或者觉醒的前世是:武悼天王冉闵?圆桌骑士?李存孝?甲斐之虎、越后之龙?再或者觉醒的前世是:神医?花匠?铁匠?农夫?
  • 一品农夫

    一品农夫

    告别雇佣兵生涯,重回都市找宁静,却成了一代枭雄。饶是如此,也逃不过阴谋的笼罩,粉碎阴谋,只待朝夕。当都市强者媲美隐世家族的时候,就是真正谱写神话之时。红颜非祸水,一梦梦千年。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衍生永恒的爱情……
  • 江先生和他的治愈小姐

    江先生和他的治愈小姐

    【1v1双洁甜文,治愈向】 乖张心理医生×偏执电竞大神女主不是圣母也不是傻白甜!!!*片段一:某记者:“江先生,大家都很羡慕您跟您妻子的感情,请问您方便透露一下您跟您妻子相遇的过程吗?”江逸寒面无表情的拒绝:“不方便。”记者尴尬的笑了笑,转头看见了录播室外的沈月思,向她投去了求助的眼神。沈月思会意走了进来,回答起刚才被江某拒绝的问题。从女人进来那一刻,男人的眼睛就一直盯着旁边的女人,眼神灼热的让记者都自我感觉多余。江城的人都说这江先生宠爱媳妇还极其惧内,记者现在算是见识到了,这简直被喂了一嘴的狗粮!*世人都知这江先生脾气暴戾,直到后来他结了婚…… 记者:“江先生怎么回应婚后人设崩塌的传闻?” 江逸寒:“是你们不懂!” 某人内心OS:就是你们不懂有媳妇的快乐!怎么采访还没完,我还要回家陪媳妇呢,媳妇现在在干嘛呢?有想我吗?媳妇吃饭了吗?媳妇肯定想我不得了,我得赶紧回去。
  • 扑倒师傅

    扑倒师傅

    【师傅:丫的!你到底还想不想升级了!【徒弟:不想。【师傅:那你到底还想不想混了?!【徒弟:不想。【师傅:嘿嘿,好啊不如我们……【徒弟:好。【师傅:真的?!不许反悔!来来!赶紧把这师徒关系解除了!【徒弟:急什么,除非你做我老婆。【师傅:……温馨提醒:这是键盘,不是全息。作者留言:开新书了,求推荐票票~偶尔小爆发~看票票数量,打赏等等综合情况,再斟酌一下然后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 世有偏执

    世有偏执

    岁月曾在梦中问我,你可曾有过偏执?何为偏执?我只能笑着说,或许有.明知最终结局却还是飞蛾扑火...红色世界里,你的偏执是何物?
  • 热血传奇之圣战之路

    热血传奇之圣战之路

    一个帅气的少年,一不留心穿越到一款虚拟的热血网游内,开启一段传奇人生。
  • 圣迹苍穹

    圣迹苍穹

    落魄少年觉醒前世武道强者记忆,一步一步重踏圣武巅峰。梦里一座幽暗的大殿中,一位不朽的身影,睁开了眼睛,沧桑的话语传出:“命运,开始轮回。”
  • 迟到百万年的回归

    迟到百万年的回归

    “嗨,听说了吗?我们也可以使用‘魔法’了?”“真的假的?我们!?亚特兰提斯会来教导我们?”“传闻是真的!不止亚特兰提斯回来教导我们,还有这那四个国度。而且!”“而且什么?你说别吊我胃口!”“那里也会来人!”
  • 我的原始日记

    我的原始日记

    穿越时空的列车,把一群现代人送回了原始时代,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从无到有的创造和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在这里,我开启了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