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62700000014

第14章 青山留不住(1)

“归隐田园”是东坡念叨了一生的话题。他心中装着青山,却一直空喊口号,不为贪恋俗世繁华,只为不负胸中抱负。最终,他在黄州实现了躬耕的愿望。在那里,他发现了陶渊明的秘密,从此苏轼变成苏东坡。但东坡从来只是东坡,所以他永远也做不了纯粹的隐士。

归去青山不易得——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感旧

徐邈能中酒圣贤[1]。刘伶[2]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3]。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则儒,入则道;进则治国经邦,退则修身齐家。在庙堂与江湖之间,士人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苏轼一生中,嘴边一直挂着“归去”、“田园”、“青山”,但此时人方年少。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苏轼作此词于杭州。朋友在来信中也劝他“诗酒自娱”,言外之意便是远离政治,独善其身。他在诗中流露“已有归蜀计”。他想要离开政争繁炽的帝国核心地带,回到宁静的蜀地故乡。

故事要从头说起。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苏轼葬了父亲和发妻王弗,结束了丁忧,返回京师。这一年注定要记入史册,因为这是王安石新政开始的时间。从此华夏大地被卷入以“变法”为中心话题的汹涌政潮中,直到北宋灭亡。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命运都随着这股大潮跌宕翻滚。

这些当年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千年之后,竟都成了大风浪中的扁舟一叶,在历史大潮中沉浮挣扎。

面对承平百年积累下的弊端,新即位的神宗励精图治。求治过急的他遇到了极坚定且极自负的理性主义者王安石。一个欲做千古明君,一个欲做古今能臣,两人一拍即合。谁也没有料到,皇帝为支持新法,竟不惜与满朝文武为敌。苏轼回京之后的两年中,稳重的老臣如韩琦、欧阳修、文彦博纷纷离朝。

神宗野心勃勃,王安石气势日涨。正如司马光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所说:“安石以为贤则贤,以为愚则愚;以为是则是,以为非则非。谄附安石者,谓之忠良;攻难安石者,谓之缠慝。”

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大学士苏轼就在这人人都不说话的时候,不合时宜地跳了出来。他用一篇《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在万言书中,苏轼毫不客气,极言新法之不便,直斥王安石“造端宏大,民实惊疑;创法新奇,吏皆惶惑”,“物议沸腾,怨仇交至”。苏轼甚至说,因推行新政,皇帝已失去民心,皇帝和当权者已不为清议所容。

在变法雷霆万钧之时,苏轼螳臂当车的“不智之举”,只是希望能用他痛快的笔墨浇醒陷于迷雾中的君王。但很不幸,他的文章,如石沉大海。但他却并不打算罢休。

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在任期间,他出了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全题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罢;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这哪里是考题,分明是向“当代独夫”王安石下的战书。

王安石被激怒了。新党咬牙切齿,开始捏造事端,构陷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一个流言悄悄地在京师传播开来,说苏轼在运送父亲灵柩回四川时,曾滥用官家的兵士,并购买家具瓷器,甚至偷运私盐从中牟利。

朝廷的调查人员奔向苏氏兄弟运灵经过的各省,流言没有被证实,但皇帝对他的信任再也不像从前。皇帝曾对司马光说:“好像苏轼人品欠佳,卿对他评价过高了。”在那个生杀予夺出自一人的时代,这是十分危险的征兆。苏轼不敢继续待在暴风眼,于是恳请外放。

在苏轼收拾行囊准备赴任杭州的时候,司马光也退回洛阳安心修他的史书。

变法派完胜,反对派惨败,朝堂上死一般的安静,再也听不到反对之声。

此时再读苏洵当年写的《辨奸论》,方知老苏的先见之明。

那是苏、王两家交恶的开始。当年王安石尚居卑位,但以其文章、才干和不拘小节的生活作风赢得许多人的青睐。史书这样说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许多人以这种“不近人情”的风格推崇王安石为名士,仿佛魏晋诸贤转世。但苏洵却预言此人将误天下苍生。在《辨奸论》一文中,苏洵形容王安石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说他“阴贼险狠,与人异趣”,并断言“不近人情之人,鲜不为大奸慝”。

昔日苏洵言之谆谆,众人却听之邈邈。而今“大奸”已成气候,大祸正在酝酿。一切为时已晚。西湖畔的苏轼,在听风弄雨之际,只好无奈地感叹“不如归去旧青山”。

但苏轼真的准备远离尘世,潜心归隐了么?若是如此,为什么几年之后会发生“乌台诗案”?为什么苏轼得了“毁谤新法”的罪名?

从杭州开始,苏轼任地方官达八年之久,京城的城门都对他关闭了,所谓“有旨不许入国门”。但这几年间,苏轼完成了一个关心民瘼、果决任事的良吏形象。在杭州赈济灾荒,在密州抗击蝗灾,在徐州抵御洪灾。百无一用是书生,苏轼除外。同时他并未忘怀国事,诗词中对新法的议论从未间断。

在政治舞台上的第一幕,苏轼就扮演了失败者的角色,这无疑会令这颗众人瞩目的新星受到打击。但一时的失意之情不会把一个人变成失望之人。苏轼身退了不假,消极了不假,但并未在命运帐前举白旗。人生如弦上之箭,一旦射出便无后退余地,何况这是一支决绝、勇敢的箭。归去岂易得?

[1]徐邈:三国魏人。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2]刘伶:魏晋之际的名士,著《酒德颂》云,“居无室庐,幕天席地。”

[3]潘郎白璧为谁连:夏侯湛死后,潘岳和谁合称“连白璧”?

使君原是务农人——浣溪沙·徐门[1]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2]。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3],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4]。

老幼扶携收麦社[5],乌鸢翔舞赛神[6]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7]。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8]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9]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10]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仿佛一生都在求雨。

在陕西凤翔,天大旱,他去太白山祭山神、祈雨。

在山东密州,天大旱,他率众去常山求雨。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是年春,徐州大旱。苏轼照例率部属前往徐州城东二十里的石潭为民求雨。

苏轼每次求雨都很灵验,因为我们总能看到得雨之后他去谢神的记载。这次徐州求雨也不例外。甘霖普降,旱情解除,苏轼照例前往石潭谢雨。归来途中,这组《浣溪沙》乡村风景画问世了。

这次徐州旱情原本十分严重,在苏轼的印象中,“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所以天神应求降雨之后,身为一州长官的苏轼十分喜悦。他是爱民之官,这点毫无疑问。在凤翔府,他上书朝廷呼吁免除百姓欠官府的债务;在扬州,他停办芍药万花会,以免官员借机搜刮民脂民膏;在杭州时,他自掏腰包,用五十两金补助公库,在城中设置病坊,取名安乐坊,惠民无数……

但如果仅以“爱民”来形容苏轼,却又显得不够贴切。因为与一般官员不同,苏轼的出发点不是政绩和仕途,而是内心深处对百姓的同情。他不会以官民二分法来看待百姓,而是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不邀宠求进,也不假隐钓誉,只是与百姓同忧同喜。

若没有这份同情心,这组田园风光词也不会如此清新活泼、生机盎然。以往诗词中出现的农村景象,要么辛酸悲苦如杜甫的“三吏”,要么过于隐秘浪漫如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像苏轼这样立足“乡村本位”的白描手法,之前大概只有陶渊明用过。这样的词却是最动人的,无他,只因“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词是因谢雨而起,却没有一处直写谢雨之事。以第一首为例,出场的有石潭中的鱼、不见踪影只闻啼噪的乌鸦、不惯行人的麋鹿、听到鼓声的猿猱,还有黄发的小儿、白发的老人、隐而未见的采桑姑。全是对风土人情的随意点染。但黄童白叟开心地聚在一起,所为何事?与麋鹿相逢的又是何许人?猿猱听到的又是哪里的鼓声?人们回家跟采桑姑诉说的又是什么故事?答案当然都是:随太守而来的盛大而喜庆的谢雨仪式。

第二首的场景就要热烈多了。太守出城谢雨的消息传遍村庄,姑娘们“旋抹红妆”就出了门。她们对太守的风采好奇心切,三三两两聚在左邻右舍门前观看。苏太守是“名为天下重”的才子,他淡定自若,嘴角微微扬。

时值初夏,麻叶层层,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谁家在煮茧?香气飘满整个村子。缫丝姑娘们娇媚悦耳的谈笑声阵阵传来。苏轼心知,这些女郎肯定是隔着篱墙说话。因为江南养蚕的人家有个禁忌,蚕时不得到别家串门。苏轼走进一家农户,一位老人正在捋青捣麨。太守自然地跟他话起家常,问言今年的豆子什么时候熟啊?

周汝昌说:“苏东坡这组词唯以最寻常最普通最不‘值得’入咏的景物风光写之为词,此真奇为之奇。”谁说不是呢,千古未有之奇境,正在不奇之中。

太守及随从继续前行。花落行人衣上,有簌簌之声,唯枣花有此声效。簌簌声旋即被嘈嘈风雨声盖过,何物?缫车。再行,天热,寻柳荫,却见树下早有身穿牛衣的人在摆摊卖黄瓜。酒困,路遥,人倦。太阳高照,口渴,无茶。此时方知,农野之家远胜名士洞府,于是去路边的人家叩门讨茶。

写到第五首,终于切到谢雨的正题。久旱初雨,软草平莎全部洗净。沙路无尘,马蹄轻快。马上之人,心情可想而知。畅快之余,归隐田园的念头又在东坡心中荡漾起来:“何时收拾耦耕身?”但他此时并没有下定决心,于是继续走马观光:阳光明媚,桑麻欣欣向荣,光泽鲜亮宛然若“泼”;暖风袭人,挟带着蒿艾的熏香。

苏轼真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心想我本来就是村中人,若非世代务农,又怎会如此了解乡野之乐?

作为一个官员,苏轼一直为农民“鼓与呼”。涝灾发生时他写:“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差役沉重时他写:“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盐法严苛,村民吃不起盐,他写:“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作为一个诗人,苏轼的审美对象也是农民和农村。苏轼说,“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在心底里,他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一体的。农民沐浴天地的恩泽,也承受天地施与的痛楚,他们食己之力,不窃、不夺,在苏轼心里,他们才是更高贵、更自由的人群。

[1]徐门:指徐州。

[2]睢盱:欢乐的样子。

[3]使君:太守,知州,苏轼自称。

[4]茜罗裙:红色的丝绸裙子。茜,红色。

[5]收麦社:指农家祈雨祭土地神的活动。

[6]赛神:古代礼俗,用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

[7]络丝娘:即莎鸡,一种鸣叫如纺织声的昆虫。此处喻指缫丝妇女。

[8]捋青:捋下尚未完全成熟的麦穗。捣麨:把麦粒捣碎,制成干粮。

[9]牛衣:用粗麻编织的衣服。

同类推荐
  • 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卢济塔尼亚人之歌

    全球文学大师吹爆的一本书——塞万提斯、孟德斯鸠、夏多布里昂、雅各布·布克哈特、雅克·巴尔赞、萨拉马戈、华兹华斯、博尔赫斯等齐声推荐!这部在西方文学史上享誉盛名的葡萄牙史诗修订全译本终于出版啦!资深文学品鉴小组×葡萄牙译者,它将带你领略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风云,带你开启瑰丽莫测的、集西方宗教、神话、史诗于一炉的神奇之旅!大航海时代宝典——海贼王粉丝了解世界观的衍伸必读读物!本书是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出版。
  •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收集了在我想你的时候,等待,漫漫前路,吉他,金刚腿等几十首诗。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国留学遇到EXO

    韩国留学遇到EXO

    女主角夏薰柔为了自由,放弃千金大小姐的生活到韩国留学,没想到同班同学竟然是EXO的吴世勋,又爆笑又浪漫的生活就此展开…
  • 逆天只为你

    逆天只为你

    “你们连他也不放过,那我便不放过全天下。”古灵夕她为了他终入魔!她踏山河,寻神魄!她孤寂万年之久,只为等待他的复活!
  • 云丞相和他的花儿

    云丞相和他的花儿

    这是一个书生和一朵花儿一起做任务不断升职的故事。
  • 七界大陆传

    七界大陆传

    楚沐应意外而穿越至七界大陆,拜入大陆顶尖门派,为老不尊的掌门师傅,萝莉身形的大师姐,极其护犊的二师兄,还有调皮活泼三师姐。(不是废材流~信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原则~不开后宫~新人写作,文笔不足,望海涵。谢谢支持!!!)
  •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哈佛的一条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它要求学生在做事前首先要弄清楚做人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要弄清楚,人生有所追求是为了什么?要在自己的意念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秩序观以及公共道德观等等。哈佛的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只有解决了以上所有的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才有资格去研究学问,也才放心教授给他们的学问能够运用到对公共利益有用的地方去。要人生的旅途上,大学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人要确立他在末来应该抱定什么样的信念去为人处世、去做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末来自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而人生观的选择将决定着你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一)

    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一)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 最僵尸

    最僵尸

    千年前的承诺,施逸一直默默守护着马家数代,一次次让马家度过危难,他在马家的身份是马家总管,只有马家家主知道总管施逸的真实身份。驱魔龙族马家因为施逸的帮助,死伤少了很多,家丁也随之渐渐兴旺起来。1996年,马家随波逐流的开了一家闻名的马氏清洁公司,可是五年后对外宣布由于资金的问题被迫破产。其中的真正的变数只有施逸知道:那次也是施逸唯一一次没有在马家有难的时候及时出手的一次,但是他最后还是出手帮助马家度过难关。
  • 守望者

    守望者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惊世仇妃:调教竹马暴君

    惊世仇妃:调教竹马暴君

    两情相悦的两人,却在及笄那日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家。失忆白诗蕾为了替村民们讨回一个公道,出现在了皇甫嘉勋面前。被遗忘的记忆渐渐复苏,不仅仅是那份情谊。……同时复苏的还有那伤人的仇恨。仇不得不报!所以她扶皇甫嘉勋上位,报答救命之恩。随后满足了儿时幻想与他度过了甜蜜的岁月。最后一步,就只有……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只是为了在及笄之日的那句‘皇甫嘉勋,今日之事我要百倍千倍讨回来,宁你家破人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