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6800000001

第1章

非典型开场

早春时,我应杂志之约写一个关于“北漂”的系列采访,其中一个受访者,在我们见面聊了两次之后,有一天,他忽然来找我。

到了约好的咖啡店,他在我两米之外的对面坐下,点了一支烟,然后对着那支烟袅袅燃起的方向说:“有些话,想说出来。想了一阵子,好像只能跟陌生人说出来。”

看我未置可否,他又说:

“体检查出了肿瘤,就要去动手术了。怕家人担心,跟谁都没提。别的也没什么好怕的,只是这阵子,常想到一个人,就怕这些话,如果……来不及说出来。呵呵。”

这是一个让“陌生人”难以拒绝的理由,因此我安静地坐在他对面,听他讲了他和那个女孩儿的故事。

他们从认识到分开,十年。他讲完这十年,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

结尾时,他说:“不管以后会不会跟谁在一起,我心里始终都有一个地方,是属于她的,也不管我们以后还会不会再见。我心里都会想,只要她过得好,就好。”

这独白听起来多么耳熟,大概在我们周遭许多有聚有散的“两个人”之间出现过。

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心底里交替出现了很多画面,有北野武的《玩偶》,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甚至是胡兰成写的《今生今世》。

似乎“此事古难全”是一条必由之路,路上落英缤纷,一路到头,满地是不至于落寞的遗憾。

是的,遗憾。

他脸上某一个瞬间的神情很像《暗恋桃花源》里老年的江滨柳。

能拥有这种神情的人,大多都是遗憾满满,大多都是已经低眉顺耳自愿承认了冥冥之中有一些人力难逆的力量,我们通常会把那称作是“命运”。

然而,多数人并没有江滨柳经历过的乱世可供自己把情感生涯升华成“倾城之恋”。

也不必。

“我可以把它写出来吗?”我问。

“当然可以,只是,也没什么可写的吧,呵呵,无非都是些平常事。”

那男子说,嘴角抿出一个对自己释然的笑。

他走了之后,我顺手拿起桌边一本翻开的书,那一页上,是慧敏法师说的话:

“分手之后,过了很长时间,如果走路时突然闪过‘要是他过得幸福就好了’的念头,说明我也做好了要幸福起来的准备。”

嗯。这世上之事,过去了,不就都成了“平常事”吗?

况且,时光又能允许什么事过不去呢?

始终觉得,情感生涯是一生最好的修行,能安放好情感,就能安放好人生。

心之外的事,都可以不是大事。

“心”可放得下任何时代的变故,反而,并非是所有的时代都容得下“心”的增损,哪怕,有时候只是那么回头时的一念,那一路颠沛,也可以自成千古。

男子告诉我的故事,让我在那天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把它写下来,用“我”的心情。不管有多少“真事隐去”或“假语村言”,每一个在路上的人,都难免一两场狭路相逢:此生,总有一个人让你心怀惦念,让你因他才内心重获柔软,让你在念及他的时候最终清楚地明白,原来,“爱人如己”才是最终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

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

当回忆时,心里仍旧生出温暖,那终究是一场“善缘”。

因着那些心生善念,让人懂得,唯有爱让我们即成“你我”,“我们”从此是宇宙中的一体,即使不再相遇,也永远不会分开。

等再看到许友伦,是在微信的“朋友圈”里。

确切地说,那也不算是“看到他”,只不过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发了他的照片。

我看着那张照片,心想,嗯,我们,是真的结束了。

照片上的许友伦脸上挂着人到中年后由地心引力制造出的沉着劲儿,他微笑着,像很多时候那样。

他微笑的样子我那么熟悉,甚而,或许它反复出现的次数太多,不觉中已成了一个茧,长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这真让人惆怅:最终,留在心底的,只是一个茧,而并非那个初初的,鲜活的笑容。

岁月让笑容化成了茧,我又怎忍心责怪内心因此时隐时现出一些悲戚?

这个笑容化茧的过程,10年。

在正常的人生中,10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只不过,刚好占满了整个的青春岁月--- 如果,我可以用“刚好”这个词。

在那个刚好属于青春的10年里,许友伦和我,我们分手过4次。

或许最后一次的告别在我看来特别确定,所以,等再看到他,想起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时光时,出现在我心底的,竟然都还是他跟我之间的那些“好”。

“永诀”让我把许友伦存在在心里的样子化成了一轮明月。所有那些我们曾以诸多方式给过对方的伤害或伤怀,反而逐一淡化,仿佛,在被我自行神化过的那些“好”的映衬之下,那些伤害或伤怀,统统月朗星稀了。

是啊,我不会为失去他而后悔,后悔是对往前走的否定,而又有谁能阻止时光流逝中无法逆转的“往前走”?

我也终是没有力气去恨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恨他,就等于否定了青春,就等于否定了过去10年的自己--那个,在磕磕绊绊的生存中,为一点幻想中的爱苦苦挣扎的我自己。

在终于相信不再会有牵扯,就没有了过往数次分手后的那些折磨。好像一颗长在身体里的结石,与它同在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绵绵的疼。分明是疼,久了,也染上了瘾,好像需仰仗那份疼证明些什么。等到终于下决心割舍,剧痛之后则是失去隐疾的终于平静和松弛。

为此,我甚至开始相信“天意”的存在。

很多人的人生中,大概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人,让我们相信“天意”的存在。若那些让人奋力纠缠的过程,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天意就成了最后的告慰:所谓因缘,它们跟欲望的多寡,情爱的深浅,都可以没有关系。那就是关于欠与还的宿命,两个人,因缘未尽时,怎么样都分不开,尽了,则就是尽了。你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段的生命带血带泪的渐行渐远,然后用告别之后的时光,去缓释那些一定有过的遗憾。

遗憾是一件好事,当一个人感到遗憾,至少代表着没有了恨,也说明,内心中,期待和恐惧在某段停歇时一度达成和解。只是,要如何安静的放置,则又是另一番未知的苦行。

许友伦是我生命中让我相信天意的那个人,或许,在他出现的那一天,就已经有过清楚的征兆,只是我当时麻木懵懂,须要生生耗尽命中的10年,才换来这样的相信,代价则是,一部分的呼吸,不知觉,在岁月里,被磨成了叹息。

10年前,我跟许友伦的第一次见面像是一个纯粹的偶发事件,且当时的情景看不出会有后续。

那是2002年初冬,我25岁。

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一家很小的私人公司,虽然那几乎不能算是一份“正式职业”,但已是我当时能在北京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那家公司对外宣称是“奢侈品公关公司”,实际上也就是协助高档消费品品牌开发布会,业务内容包括租场地安排设备公司请礼仪小姐之类的,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

那个公司的老板是个女的,姓陈,叫陈伶伊,她让我们叫她CHLOE。

CHLOE年纪比我大不了几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特别会跟比她强的人撒娇。公司的业务主要靠她四处给不同的客户或示弱或哭穷换来的,所以经营很不稳定,忽忙忽闲。全公司一共9个人,分工特别不明确,有事的时候一哄而上,没事的时候就一哄而散。

我起初去这家公司应聘是因为实习期间在一个杂志社,帮他们做版面的时候刚好看了他们给CHLOE做的访问。她北漂的励志故事特别符合我对首都最初的向往,以为北京的职场到处都是充满平等博爱的机会和挑战。

等真的进了公司之后,才发现“故事”只能用来读,不能真的走进故事去生活。很多词都可以有“故事版”和“现实版”两种解释:故事中的“聪明”在现实中就是“自以为是”;故事中的“机会”在现实中可能只是靠给回扣支撑着的“交易”;故事中的“追求完美”到了现实中就是“矫情”和对他人过分苛责。

故事没错,有问题的是我当时还不具备透过故事看人生的经验。

工作本身跟我的想象相差太远。

但,我也不该抱怨太多,毕竟以我当时的资历,那是我面试了11个地方之后找到的唯一一份在四环内坐办公室还能拿到工资的工作。

并且,凭良心说,CHLOE也对我不薄。虽然她平时对我的态度忽冷忽热无规律可循,但我真遇上困难,她也不会袖手旁观。我在进公司不久后跟学生男友分手,他手扶着门框对我连续嚷出几个“滚”,脸上尽是胜券在握的羞辱。他跟我一样是初谙世事的受挫者,羞辱我是他能抓到的平复内心愤懑的唯一桥段。因我彼时寄宿在他租的地下室时,我的无家可归是他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CHLOE看我在座位上哭得很狼狈,没假劝慰,只慷慨地允许我可以暂时借住办公室的储藏室。

这份慷慨,对于一个既没存款也没姿色的落魄女文青来说,绝对是应当被歌颂为“雪中送炭”的义举。

我心里对此相当感激,当晚就在储藏室摊开了仓皇带出来的半旧的行囊。

等隔天站在她面前不知如何开口称谢时,她只是眼皮都没全抬起来地对我说了句:

“问题解决了就赶紧好好工作吧!”

又说:“你争点儿气!要不就努力工作多挣点儿钱租个像样儿的地儿,要不就再找个像样儿点儿的男人带你过点儿像样儿的生活!”

她的热情从不往下走,也好,倒省却了许多肉麻。

我吸了口凉气退下。

她说的这两种可能,在我当时的想象中,都有点遥不可及。

周围没有太多人注意到我的窘境。

我认识的人就不多,上学时候就是同学,毕业以后就是公司这几个同事。我跟我的同事们除了正常干活和中午不得不一起吃饭之外就没有别的来往了。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亲近,我除了容貌平平,没什么特别的技能和值得称道的上进心之外,也不会当一个内心趋炎附势表面讨人喜欢的小人。

请注意,不是“不想”,是“不会”。我试过,不止一次的试过,结果是东施效颦,当我企图扮演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人”时,我和被我逢迎的人都会立刻产生一种很“费油”的局促感。

唉,对一个年轻的女孩儿来说,还有什么是比同时拥有超级普通的外表和超级清高的内心更糟糕的情况?

这个“糟糕的情况”让我注定在职场上不会有什么大出息--除了职场失利,在别的什么场也不曾得意过。

因此我渐渐习惯工作之后就尽快逃离人群,避免跟同事们交集。我认识其他人的机会又十分有限,于是我成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孤僻的人。

对这个局面,我倒没什么不自在,如果孤寂能让我避免去体验各种我不擅长的事,那我宁可孤寂。

我们的办公室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公寓里,除了被划分成办公区和会议室的三个房间之外,还有一间大概十几平米的储藏室和一间十几平米的厨房。

那个储藏室比我前男友租的地下室还大一些,我住进来之后又省却了路上的成本,因此我对重新找住处态度消极。CHLOE以前就常常在半夜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打电话让我帮她处理公务,我住进储藏室方便了她不规则的发号施令,大概她也乐得有这样的一个便利,所以对我迟迟不找新住处也听之任之。

CHLOE请了一个阿姨,小纪,每天中午帮我们做午饭。

午饭是我一天当中难得的欢乐时光。除了小纪阿姨做饭的手艺确实不错之外,还有那种藏在饭里跟进身体的烟火气,不知为什么,会让我格外感觉踏实。我想我的人生不会有什么特别远大的志向,因为在心底里,最吸引我的就是那种牵肠挂肚的烟火气。

我好喜欢这个词,“牵肠挂肚”,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国的文化可以像中文一样能用最坐实的脏器表达出如此空灵的诗意。

于我,如果每一种气息都有一个方向的话,想必“志向”是冲天的,“烟火”是朝地的,“牵肠挂肚”则跟其他空灵诗意的词一样,另属于不受时空拘束的未知维度。

后来许友伦有一次评价说我是他认识的女人中最擅长“安静”的,我知道,那仅仅是因我迷恋烟火气,令到我习惯等待在它附近,或顺服于它的方向,并非出于值得称道的修养。

我的工作内容,除了平面设计之外,还要兼做CHLOE的私人助理,长时间疲于应对各种没规律可循的杂务和CHLOE没规律可循的情绪化,并负责在她需要的时候随时给她买咖啡,买外卖以及帮她遛狗。

CHLOE养了一只雪纳瑞,一个星期里总有两三天CHLOE会把那只狗带到办公室,她一忙起来,伺候狗就成了我的工作。

那时的CHLOE是那样一种人,流行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在流行面前像是一个无条件终于主人的宠物,透着一种瞬间低能的简单,让人又嫌恶又同情。

雪纳瑞当时很流行。我猜CHLOE也未必真有多喜欢,她只是喜欢入时的感觉。等过几年,大街上再看见的雪纳瑞,基本上不用问就能猜出它们大概的年纪。但CHLOE没赶上自家宠物“过时”,那是后话。

那雪纳瑞名叫“露露”,有时候CHLOE也会连名带姓的叫它“陈白露”。我怀疑CHLOE根本没看过《日出》,否则怎么会用这么一个没得善终的可怜交际花的名字命名自己的狗。

每当有人问这狗为什么叫“陈白露”时,CHLOE都回答:“它随我姓,我姓陈吖。”

我心中暗自撇嘴嘲笑:这叫什么答案啊!牵强附会!

我对CHLOE的不理解除了她对公司的抽风式的管理和给狗起的名字,还有她对吃喝的各色要求。自我搬进办公室之后,给她置办吃喝成了最令我紧张的一项工作。

有一个傍晚,CHLOE在快下班的时候从她的办公室走出来,路过我的座位时,她说她现在要去打网球,两个多小时之后还会回来,吩咐我计算好时间赶在她回来之前到国贸的一家茶餐厅给她买一份烧鹅饭回来,临出门时又面无表情地回头对我说了句:“记住,左腿。”就走了。

CHLOE平常对我们惜言如金。她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知道在什么情况以什么姿态示人。如果听到她忽然用吴侬普通话在办公室长时间的打电话并伴有娇笑时,基本就能断定,那是有生意快要上门了。而对处于下线的我们,她则始终是言简意赅不苟言笑,以最大程度省字,以最精炼的简单句和标准北方口音布置任务。

CHLOE布置给我的任务除了少部分跟工作有关之外,其他多数的都是她对衣食住行的“标准化”要求。

“烧鹅吃左腿”是CHLOE无数对食物要求中的一条。我在她丢下这个要求之后慌忙地奔赴那家茶餐厅,希望在晚饭高峰到来之前能为她抢下她要的左腿。

等我慌乱的赶到店里,上一拨左腿已售罄,店家摆出一副“腿香不怕巷子深”的矜持脸色跟我说新一拨要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才出炉。我不知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跟CHLOE一样的矫情之徒。为免于受到指责,就向店家表示了等待心情之坚决。

我找了个角落的座位坐下,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那阵子,只要出门我的包里总会带一两本书,用以打发无聊的时光。

那天我带的是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记不得那是看第几遍了。就像我不愿意相信奥斯汀小姐本人的爱情生活乏善可陈一样,我情愿在文字虚拟出的世界里冒充成感情充沛的人,仿佛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现时现世中心安理得的逃避。

同类推荐
  • 巴人密码1:七星聚会

    巴人密码1:七星聚会

    在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演播现场,惊现一只石雕虎形器,经著名考古学家郑若愚教授鉴定,这是由2000多年前神秘消失的巴人制作的。郑教授破译了虎形器上的神秘图符后,离奇死去。与此同时,从广州赶回三峡老家的李虎,在父亲临终前听到一个名叫“七星老人”的神秘人物,并得到一只祖传秘匣,匣内遗书讲到一只与家族离奇命运密不可分的石雕虎形器。在寻找七星老人的过程中,又陆续出现三只石虎,并让五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聚到了一起。
  • 技校仔

    技校仔

    少年K仔中考落榜,心灰意冷间来到YW技校,并打算就此虚度五年。可没想到老天是这么地顽皮,仿佛想跟K仔做好玩的游戏:社长的丰富经历,章景儿到来后的不同,技校里有趣的生活与懵懂的爱情……这一切让他觉得人生不虚此行。但当他刚要适应这一切的时候,新的旅程又将开启。
  • 恶忆

    恶忆

    1976年,海岸边的打渔少年第五佑一,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潜水本领。每当夜里他潜入水中的时候,水里就会出现一个女孩儿,与他始终保持固定十米的距离。佑一十六岁生日时收到“父亲的绳索”的指引,与邻家的女孩儿水田西一同出海,遇上了“海鸟先生”,因食物耗尽他们只能吃海鸟。然而在吃完海鸟之后,远处又飞来一只同样的“海鸟先生”,佑一发现这是个有着某种规律的循环……1996年,探长徐成接到一宗神秘溺水杀人案,之后接连又遇上许多看似巧合又像刻意人为安排的怪事,自己的女儿也遭到了绑架。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徐成发现自己的记忆世界正在渐渐产生变化。2016年,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作《出海日记》。这,是故事最初的起源……
  • 近身保镖3

    近身保镖3

    康宁是《燕京都市报》的一名娱乐记者,前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写稿子,一直都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好不容易今天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被拉出来陪着女朋友逛街……
  • 红尘男女

    红尘男女

    小说以主人公方毓眉的感情生活为主线,通过她与邹珺、沈志远、仲慕如、韩小康、江昊以及罗市隐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道德观念的男性的交往与恋情,折射出红尘中的众生相。作者着力塑造了布衣罗市隐这一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他对种种社会弊端的奋力抗争,体现了作家的现实情怀与审美理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炼器机甲师

    炼器机甲师

    一朝穿越,修真少年被时空乱流卷入机甲世界!人不风骚枉少年,看他如何玩转异界,结合修真与科技,打造世间最强的炼器机甲!——我来了,就是要名动天下!
  • 但愿绝非意外

    但愿绝非意外

    某位帅哥煽情地一阵叹息:“夜霈兮,遇上你真是场意外”某个不解风情的女子:“T^T遇上你明明就是一场事故!”“……”哲逸轩心里响起一个声音:哲少啊你确定要去这个半是二货半是女王受的女人吗?三思而后行啊……额,要不趁戒指还在手里,退货去?
  • 飞机的室友日常

    飞机的室友日常

    “小飞机!从我床上起来!”生姜“飞机,帮我拿一下衣服嘛~飞机~”樱子。“飞机,你又长胖了!”栗子“飞机,买饼干吗?我给你说,章子其好帅。”咸鱼。飞机“……”——飞机的室友日常
  •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图说世界名人: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讲述了,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 众界纷争

    众界纷争

    一个基于宇宙大爆炸的玄幻小说,拥有最强先知铺路和无比璀璨的外星文明坐镇。一场穿越精灵-兽人-钢铁造物-鱼人的硬核冒险,拯救还是被拯救?
  • 无上至尊之异界逍遥

    无上至尊之异界逍遥

    她是宇宙中最强的存在,美丽无情,每到一个世界就会是她表演的地点,不老不死,冷漠孤独,玩世不恭。他是一个高级星球里的至尊,妖孽的外表,冷酷无情,人人闻风丧胆。当她们俩相见一切都变了......她渐渐有了牵绊...他变得死皮赖脸...她说:“敢动本尊的人定让你知道生活是如此美好。”他说:“冰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封闭的心渐渐敞开,创造一段佳话。结局1对1
  • 魔与法术

    魔与法术

    在西方,魔法已成为传奇,但历史始终不会改变正义与邪恶永远无止境的斗争东方,三界各为一方,法术成为修仙的必经之路,法术越高,修为也就越高西方与东方只差一道通道,就能随时来去,西方魔法法器——辰月法杖在东方,辰月光受命寻之…………
  • 月如玉

    月如玉

    月下独酌,佳酒配美人。月如玉,玉如意,意中圆,圆如盘。一朝穿越,一次悲欢离合的爱恨情仇,一场权利利益的朝野争夺,注定了她这一生的不凡。
  • 我怀了一只神灵

    我怀了一只神灵

    天地灵气历经千年,终于孕育出一颗混元.....【额....】(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重来!)寒鸦的哀嚎,异虫的低语,诸神的垂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