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89200000021

第21章 漫话艺术感受(2)

情感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热爱大自然,崇尚真善美,憎恨邪恶,反对恃强欺弱等等,这些态度的心理形式就是人的情感体验。情感还包括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活动、主张是否满意的评价,并由此而表现为自信、自责因素。在审美过程中,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觉和想像的推动力。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并不只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了反映,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了个人的审美意识化。只有这样,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因而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因为艺术家倾注在作品中的,已不单单是个人主观需求的日常情感的满足,而是一种审美需要、审美理想的满足,其中包括主体对审美对象理性的、社会性的评价。也就是说,情感既同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同认识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都是如此。

情感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过程大抵有两类情况:当创作者接触到一定的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是比较熟悉的,创作者当下的感觉就会开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大门,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转而支配感觉的选择方向;如果对象是陌生的、新颖的,新奇感和期待感就会增强创作者的注意力,强化感觉,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在想像阶段,由于情感的进一步诱发,原先感觉的成果获得新的活力而进一步不断运动、分解和综合,使创作者进入一种心旷神怡的状态,一系列鲜活的审美意象就孕育、诞生了。

我在创作戏剧《白玉兰》时,就曾经历了前一种审美过程。

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当时,我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发生在贵州省福泉县的真实报道,说是一对青年男女成婚不久,妻子患了重病,生活无法自理,就主动提出离婚,并把自己的表妹介绍给丈夫,丈夫再婚后承担起照顾病人的责任,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在当地传为佳话。看到这则报道,我的心里不由一动,以往那些“招妻养妻”“招夫养夫”的传说立即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激动起来,感到这个故事最能打动人,因为它发生在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美德遭到漠视甚至遗弃的市场经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故事的主人公那种多替别人着想、把痛苦和困难留给自己的朴实而又美好的心灵,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具有某种新的意义。于是,怀着一种感动,凭借这个真实的故事,想像开始了,几个鲜活的主人公形象在想像中逐渐丰满起来。经过艺术构思,形成了这样的情节脉络:山区母女俩救起一个流浪儿,少年同女孩认作兄妹,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共同生活,两人产生了纯真的感情。结婚那天,女方发生意外,成为“废人”,而男方殷勤照料,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女方不忍心拖累男方,提出离婚,男方坚决不同意,最后闹上法庭。法庭判双方离婚,但男方不忍心舍弃母女俩,同女方重新认作了兄妹。男方要养这个家,但他面对的是整个山区贫穷落后的大局面,他自然地将养家同改变这个大环境联系在一起,迈出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女方不甘被人养活,经过苦苦地思索,终于用双手搞起了刺绣,走上了自强之路。这样构思之后形成的戏剧《白玉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招妻养妻”,也不单是“以心换心”的“心灵戏”“感情戏”,而是对人性、对人生、对社会都有了某种新的理念的现代戏,有了时代感。在它的创作过程中,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生发于朴素的日常情感,但一经进入意象的营造,它就上升为一种审美情感,成为一种“有节制”的激情。

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对美感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艺术家总是要把自己的主观情绪、情感和感受融入到艺术意象上,使之渗透在主观情感的色彩之中。作为美感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作者的情感脉络,也就成为作品的内在线索而潜藏在作品之内。情感对生活表象还具有筛选和提炼的作用。情感就像一块磁石,将那些可以为之所用的生活表象改造为审美意象,进而通过吸引、整理、联结、聚合,使散乱的意象成为统一完整的意象体系。情感还可以在艺术构思中起到结构上的连贯和内在纽带的作用。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对其进行美感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情感脉络。把握住了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脉络,欣赏者就能更加贴切地产生审美享受和感悟,更深切地感受作品的感染力,领悟作品的题旨。我们在欣赏戏剧或文学作品时,通常强调关注其“感情线”,大抵就有这个意思。

既然情感在艺术感觉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艺术创作者如何不断培养、激发积极、健康的情感呢?这是一个颇难全面回答的问题。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情感产生和存在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以下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情感的激发和深化离不开一种良好的心态。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包括周围人群的主观态度和情绪反应,而这种态度和情绪反应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良好的心态是情感生发的母床。什么样的心态才是良好的?我认为,良好的心态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其一,良好的心态应建立在对自身与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无论是作为生活主体或审美主体,他同周围世界包括从客观事物到社会人群的关系,总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其基本的素质养成、活动方式、思维方式都要受这个大环境的规定和制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离不开客体,个体离不开群体,人离不开周围的大环境。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不满足于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促使大环境向着有利于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变化,所以,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这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艺术家的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讴歌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真善美,鞭笞有悖于客观世界发展的假恶丑,弘扬时代精神,促进主、客观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认识和把握了这种关系,艺术创作者就能产生一种本原的激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满腔热情地关注、亲近并融入周围世界和社会生活之中,揭示、讴歌存在其中的美———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艺术美,等等。一个对周围世界漠视的人,一个摆不正主、客观位置的人,一个仅为周围世界的某种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认不清其内在本质的人,是难以激发创作热情的。有一句歌词说得好:让世界充满爱。是的,周围世界虽然有许多令人沮丧、懊恼和憎恨的东西,但毕竟有许多可爱之处,这应是最基本的、主流的。人活在这个世上,爱应该是一种最本原的情感,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情感动力,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基本动力,而其他一切情感形式都是由爱衍生出来的,因为爱才有同情,因为爱才有“恨铁不成钢”,因为爱才有懊悔,因为爱才有恨和憎恶,等等。

其二,良好的心态离不开积极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这是同前一个问题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艺术家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总是渗透在其审美倾向和审美活动之中,这就要求艺术家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必须摆脱种种狭隘的个人生理需要和实用需要,将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同社会性的功利目的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有着积极、健康的审美倾向和情趣的文艺作品。如果创作者的人生观是消极的、病态的、畸形的,不仅难以激发出旺盛的创作激情,而且对客观事物作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错位的,难免出现狭隘偏激,甚至陷入个人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泥淖而同客观事实背道而驰,同大众审美情趣格格不入。

其三,良好的心态应该具有较强的承受力。人生之旅是坎坷不平的,既能遇到“顺境”,又可能面临“逆境”;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和挫折,而且成功往往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动力是激烈竞争。由经济的竞争引发政治的、社会的、人生的种种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贯穿其中,这是必要的,但又是残酷的。这种客观存在,对每一个社会的人,都是一种检验和考验。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遇喜不昏,遇胜不狂,处变不惊,遇败不馁,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对外界事物作出清醒的评判,始终把握住自己的既定目标和方向,不至于因认识的自相矛盾而出现情感反应上的大起大落或反复无常。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人,其情感的变化往往是随意的、混乱的。诚然,客观环境总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心态不可能永远静如止水。但是,正如人的综合素质养成一样,那种建立在正确评价和反映主、客观关系基础上的心理状态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发展变化总是同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吻合的,它受必然因素的支配,而不受偶然因素的左右。借用一句时尚的话说,思想必须不断解放,不解放就会僵化,但是思想解放必须有所遵循,并不是胡思乱想。同样,人的情感必然不断发展变化,不发展变化也就淡漠了,麻木了,但发展变化要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依据,不可能事事处处闻风而变。

继美国的一批专家、学者相继提出“智商”“情商”“逆商”“财商”的概念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心商”这一新的概念。所谓心商,即人们维持心理健康、调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它包含心理健康、心理压力调适。心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人生过程的苦乐,主宰人生命运的成败。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心理健康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包含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情绪体验及热爱生活、面对现实、人格完整等。

所谓心理压力是指:任何引起个体紧张的各种刺激。当刺激过度则引起焦虑、烦闷、怀疑等不良反应;刺激度太低,则个体没有动力,那也是可怕的松弛;而刺激适度则使个体处于兴奋最佳状态。因此,调整心理压力使之适度是极为重要的。

心商提出的依据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类的居住环境已趋向恶化,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充满了变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21世纪人类进入了抑郁时代,反映了人类面临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心商概念即维护心理健康、调适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用我们健康的心商来战胜并不健康的世界。

其实,心商所涉及的,就是心理状态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问题。

一位作者还写下了这样几段充满睿智的话:“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心态也决定着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这位思想者直接把心态同人生命运和事业成败联系在一起,确实是一种深刻而又高明的见解。这种见解对作家、艺术家而言,我们以为同样是适用的。

心态、心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领域。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是生活、思想、学识、文学艺术修养、创作才智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良好心态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仅从某一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达到的,需要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实践磨炼和性情陶冶,伴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养成,才能实现。

其次,情感的激发与深化离不开一定的理性思考。

从艺术感觉的内涵看,艺术感觉既是一种审美能力,又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总是同体验、情感、想像、联想、认识、意志等等精神活动糅合、融化在一起,形成一种“心理场”“情感流”。这种“情感流”中蕴含着理性因素,才使得艺术感觉同哲学或心理学中的“感觉”相区别。人们通过艺术感觉所产生的审美意象不等于认识论中的概念,这是对的;但审美意象却都又包含着一种意义,能够把人们引向某种非确定的概念,使人们透过审美意象而有所悟,有所思,这便是渗透在美感中的认识因素。渗入了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为广大欣赏者所接受而具有普遍性意义,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普遍的社会性内容。如果构筑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都是“纯艺术”的,都是不蕴含任何理性思考的,那么,这种文艺作品就是无灵魂的,没有任何教育功能和社会意义的。另外,从个人审美能力的形成看,人们大多数是通过教育和训练,吸收、融入了人类审美的历史成果,包括社会生活经验、审美感受经验以及正确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等等,其中都渗透着理性思考的因素。

有这样一种说法:文艺创作既需要激情,又需要理智。乍看起来,这句话很全面,并无偏颇。但仔细一想,似乎并不确切。因为这里所说的艺术家的激情,并不是指一般人对客观事物的日常感情,而是艺术家在审美活动即艺术创作中的激情。它是一种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的基础是审美认识,审美情感中的喜、怒、赞、斥、悲、叹都有着明确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中渗透着社会功利性,因而它是“社会”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它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正如塞米利安所说的,它是“有节制”的激情,“节制”的因素就是理性思考。甚或可以说,正是因为艺术家的审美能力中蕴含着理智因素,才使其审美激情从日常感情中生发出来,并且贯穿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使其艺术感觉处于旺盛的状态。所以,对艺术家而言,激情就蕴含着理智,艺术家在这种审美激情的推动下,通过构筑作品的审美意象体系而以情动人,使欣赏者在感动中有所领悟,有所启发,得到愉悦———艺术家不是哲学家;哲学家则直接告诉人们结论是什么,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再次,情感的激发与深化还离不开客观事物的刺激。

同类推荐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愿我们手持刀锋心如甘露

    这本书记录了美女画家Yoli绘画授课之余,对绘画,对人生的心得以及感悟。全书半文半画,画作主要是水彩或白描的植物。作者画风清丽,文字空灵,蕴藏禅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世界,与其说在教人怎样绘画,不如说是教人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现代生活百科:收藏指南

    现代生活百科:收藏指南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热门推荐
  • 创世成王

    创世成王

    刘俊觉得这个世界太艰难了,还是创世游戏好玩,可是真的好玩吗?那就进去看看吧!
  • 死猪不怕开水烫

    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是一个女小强被骗婚到山里后,才发现自己的男人不能人道,男方家长想留住女小强,让小叔子代兄履行丈夫义务,因为小叔子有家庭,女小强劝小叔子回归了家庭。女小强不甘贫穷,为了改变生存环境,她不断上进,不断学习,先是修路,后又建房,最后还当起了女包工头,虽然困难重重,但她永不放弃的精神贯穿着全文。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死过了,就无所畏惧了,死过了,就不会怕艰难了,死过了,开水再烫多少遍就都不怕痛了。在女主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了男主卓景,男主被女小强的精神感动,两人在那个闭塞的乡村,演绎着他们平凡却让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 风止息时的那个夏天

    风止息时的那个夏天

    16岁的盛夏,那名少年给我的是一颗透明而真诚的心。回忆太过美好,让我还在原地打转。但也许他已经放下回忆,直直地往前走,毫不回头。
  • 阴阳眼之我的道士生涯

    阴阳眼之我的道士生涯

    天生阴阳眼,稀奇古怪的灵异事件。。。身负道术的我是该做一个普通人还是扛起身上的重担?
  • 回忆是殇

    回忆是殇

    那年,她16岁,那年,他17岁她遇上了他……他爱上了她……
  • 龙御战歌

    龙御战歌

    一盏打翻的长信灯,点燃了先秦两汉的烽火。一位草莽的游侠儿,掀起了历史剧变的车轮。天龙取火,不是神话传说,是一曲山河绝恋的战歌!
  • 穿越之医妃大小姐

    穿越之医妃大小姐

    临依依醒来就发现自己在破旧的床上“哼,原来是穿越了,但好像...这个身体的主人受尽折磨呢,那就让我来帮你报仇吧”却不心卷入了一场争纷为了了解自己真正的身世但又被一个魔王缠着“喂,你别跟着我,我用不着你保护”“不嘛,我就想跟着你,当夫君的怎么能不保护自己的夫人”他含笑的眼神带着挑逗的意味看着临依依
  • 人族行走

    人族行走

    一场荡气回肠的江湖游,一颗柔情似水的少年心。这是一个少年带着一条老狗与这片江湖斗智斗勇的故事.......
  • EXO:拥有奇迹的人

    EXO:拥有奇迹的人

    一个是拥有各种实力和身份的女主,一个是一群天真阳光的大男孩,他们的相遇,相知,相识和相爱,必定会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 高考我们永不言败

    高考我们永不言败

    2015年9月,英华中学正式迎来了2015届高中新生,学生们为了拼搏高考,开启了各种各样的奇葩努力。但是其中坎坷颇多,以至于有些学生没能如意进大学而选择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