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1500000032

第32章 犯罪客体关系论(6)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提出了违法性意识可能性的主张。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也有种种观点,但这些观点有共同之处,即故意责任的成立,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是必要的,并且只要有这种可能性就足够了。日本刑法学者松原久利认为,认识到犯罪事实,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为积极的意思活动,他可以被推定为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意识。因为行为人被期待放弃违法行为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话,原则上将可能受到社会的非难与谴责。①也就是说,对犯罪事实的认识(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意识到直接行为的违法性),就成了故意这一严重责任的原则性要素。此外,对犯罪事实的认识可能性,就成了过失这一较轻责任的原则性要素。因为如果有对犯罪事实的认识的可能性,就有可能间接唤起违法性的意识。虽然解释不同,但松原久利还是坚持可能的违法性认识说的立场,至少在他看来,间接的违法性意识还是需要的。

①参见[日]松原久利:《违法性の意识の可能性の判断基准》,载《日本刑事法杂志》1997年第34卷第1号,第5页。

如前所述,我国刑法学通说对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中必须包括规范要素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形式上反对违法性认识而主张社会危害性认识。如果对我国刑法学者的这一观点进行具体分析的话,又会发现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显得非常混乱,其突出的表现是,即使主张犯罪客体属于认识因素之一的学者,也主张违法性不属于认识因素。如我国早年出版的权威刑法教科书认为,“成立某种犯罪的故意,必须认识该种犯罪客体的事实情况,否则就没有这种犯罪故意的存在,也就不构成这种犯罪。例如,对于杀人罪的故意来说,必须认识到行为侵害的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如果只是认识到行为所侵害的是他人的健康权利,那就不是杀人罪的故意,而只是伤害罪的故意”。①在同一本教科书中,论者紧接着又说:“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一般说来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没有提出明知行为的违法性的条件。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所谓‘大义灭亲’的案件,即使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为法律所允许,仍然认为其行为构成故意犯罪,只要行为人明知行为符合该种犯罪构成的一切事实情况就够了。”②这种观点其实是互相矛盾的:既然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犯罪客体,甚至在故意杀人罪中要求行为人认识到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凭什么又不要求行为人有违法性认识呢?何况生命权是由法律规定的,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利哪有连行为具有违法性都不知道的道理呢?在我看来,这一观点实质上是现实的违法性认识说的观点。再如,有的论著主张,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中最根本的是对行为危害结果的认识,并认为:“危害结果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某种结果之所以具有危害性,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遭受到了侵害。离开了犯罪客体或犯罪对象,便不能正确认识行为后果的性质......将犯罪客体排斥在故意的认识内容之外,这是欠妥的。”③对于违法性认识,该论著明确提出“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中不包括对行为违法性的认识”,④其理由是:“在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有无故意时,通常只需要查明他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认识,就足以说明他对行为的违法性认识,而不需要另外特别地去查明他对行为的违法性是否有认识。”⑤从该论著的解释来看,论者虽然形式上主张违法性认识不是认识的因素,但其实论者所否定的只是“现实的违法性的认识”而不是“可能的违法性的认识”,因为论者主张“从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中可以推定行为人对违法性有认识,只不过不需要特别去查明罢了”。①

①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

②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③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

④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⑤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刑法学通说形式上否定违法性认识而主张社会危害性认识,但在实质上对违法性认识还是肯定的,只不过不愿意从正面承认而已。这一问题与我国刑法学对犯罪客体的界定是紧密相关的。我国通说将犯罪客体界定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其用意是要突出犯罪的实质特征,因此也主张行为人对犯罪的本质特征应该有所认识。同时,由于通说界定的犯罪客体与违法性没有关系,主张认识因素中不包括违法性要素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此外,我国也有许多刑法学者明确主张违法性认识是犯罪故意之认识要素。如,有的学者认为,“要成立犯罪的故意,行为人不仅应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应该包括认识行为的违法性”;②有的学者认为,“以社会危害性为内容的违法性认识,是构成犯罪故意所必需的”;③有的刑法学者则明确否认社会危害性认识而主张违法性认识,认为“应该要求于行为人的,都是其对违法性的认识,而不是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在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相分离的场合。社会危害性是立法,甚至可以是司法的指导观念,但是在司法中,如果直接根据社会危害性处理案件,则有破坏法治的危险。而司法机关对法治的破坏给社会带来的祸害,远比个别人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害要大得多”。④

①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②齐文远:《论犯罪的故意》,湖北财经学院硕士论文,1985年印,第18页。

③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

④冯军:《论违法性认识》,载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探索》,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对于社会危害性认识和违法性认识的关系,我认为其实并不像论者所说的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其一,无论是社会危害性认识还是违法性认识,都属于对行为的价值认识,或者说,只要认识到两者之一,就意味着行为人已经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无价值的。而且,既然刑法规范已经明确规定故意的认识包括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即使认识到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与法的价值相对立的。其二,就违法性的认识而言,也不见得就是明确对法的具体内容的认识,具有这种认识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对违法性的认识。如果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一般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具有违法性的可能性。

至于认为根据社会危害性定罪会破坏罪刑原则,其实与社会危害性认识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因为所谓根据社会危害性定罪,是指法官将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成立的标准而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社会危害性,是就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而言的,而不是将其作为法官判断犯罪的客观标准,是不同层面的事情。

(三)本书的观点

认定犯罪不仅仅是对行为的客观属性所作的一种规范评价或价值评价,而且也包括对行为人的主观属性所作的规范评价或价值评价。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也会导致法益受到损害,但是,我们不可能通过法律制裁来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法律制裁的前提是行为具有违法性或对法律关系的破坏性,而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人们不能用意志关系来规范不受意志支配的行为。因此,只有对有意识支配或意识支配可能性的行为才可能受到法律制裁,也只有对这类行为的制裁才能达到刑罚的目的,犯罪主观要件或罪过不可或缺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我看来,有无罪过的问题本质上乃是一个有无犯罪客体的认识的问题。“没有犯罪客体的认识,故意或者过失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洞之物,因为,在具有犯罪客体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对行为人进行规范意识的非难,罪过的认定与犯罪客体的认定具有同一性,这也与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作为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吻合的。强奸者的罪过不是他的性冲动的意识,而是他的侵犯法律关系的意识;报复杀人者的罪过不是他的快感,而是他的侵犯他人生命权的意识。从认识论的主客观同一性的观点来看,罪过乃是主观化的犯罪客体,而犯罪客体是通过犯罪行为而外化或客体化了的主观罪过。”①支配行为人实施特定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果没有犯罪客体来加以印证,就无法确定其是不是一种罪过。脱离罪过与客体的同一性,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否存在着一致性就无法判断。

同类推荐
  • 农村合同知识问答

    农村合同知识问答

    本书对常用的农村合同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介绍,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生动的案例,涵盖知识系统而详尽,极具可读性。
  •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

    本书围绕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构成与刑事处罚这两大主题,分为两编进行了宣讲。两编主要依照刑法总则条文顺序,区分专题作问答式宣讲。每个专题分为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四个部分。宣讲要点重在回答基本概念、内容和把握原则,再以典型案例作示范,之后以专家评析作进一步讲解和说明,最后附以刑法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文件。需要特别说明,法条指引部分主要为节录式引用,以节约篇幅。
  •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

    侵犯专利权民事求济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商品化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利权二次界定制度,二是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制定制度,三是专利实施安排制度,四是外部性解决制度。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具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将权利行使制度与救济制度相互整合起来,形成禁止性规范;另一个是相对其他权利来讲,对产权更为严格的限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最新修正本)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国际大案

    国际大案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其意指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理解历史作为把握人生现实的一本教材。本书旨在“观复而知新”,主要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理论性、教育性于一体:一是探秘中外法律文化,感悟先贤的才智思辨与法理智慧,挖掘经典文化的时代脉络和人文气息;二是揭秘历史大案要案,还原案件真相,洞察不为人知的内幕细节;三是解密传奇人物,体悟人生起伏,透视传奇背后的风云变幻。本书着重介绍国际大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全面分析案件产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使读者重温案件发生、处理的背景和过程,知往鉴今,探究历史和文化新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下维护司法正义的司法方式。
热门推荐
  • 阳光下的七连杀事件

    阳光下的七连杀事件

    【长篇本格推理小说】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很多诡异的案件在发生。如何才能剥茧抽丝,还事件一个真相?李牧在假期里去广西陇县后羿村旅游度假。但却碰到了多起诡异的杀人案件,并且案件都发生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是传说的诅咒在作怪?还是另有残暴凶手所为?一切的谜题,等你来解开。。。
  • 废材要逆天:王爷快滚开

    废材要逆天:王爷快滚开

    等一朝穿越而来的特工成了废材,不要担心,女主肯定是做开挂了,自带个逆天神器!慢慢爬上世界的顶峰!
  • 耀天罚

    耀天罚

    一场流星雨使世界变得与以往不同,柳湮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 指鹿为马的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我的种田之路

    我的种田之路

    魂穿异世,居然成了小王妃。幸好还有金手指——《星核》,凭借游戏系统,一路种田,爆兵流横推万界,誓要找回归家之路。
  • 犯上冷医生,逆袭小贼妻

    犯上冷医生,逆袭小贼妻

    从小父母双亡,把坚强当饭吃,把乐观当衣穿,善良得很嚣张。为了帮助别人,她甘愿抹黑双手去做违法乱纪的“侠盗”勾当。只是那一天,一向秉承贼不走空的职业理念的她,在面对着杜辰枫空无一毛钱的昂贵名牌公文包时,决定抢走那里面仅有的一个户口本,一切的命运的线开始改变。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清·清介自守》为该套丛书中的一册。
  • The Story of My Heart

    The Story of My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年少荒妄

    年少荒妄

    她拒绝周非瑜的表白,那位邻省首富家的公子。停在2号寝室楼前的玛萨拉蒂她视而不见,却将书本扔在我单车的车篮里。我莫名其妙的随着她走出校园,然后在拐角的小饭馆里,请我吃一碗拉面。某个夜晚我从网吧归来,校门口的街上,那辆玛萨拉蒂在轻微的抖动着。
  • 女汉子碰对呆萌男

    女汉子碰对呆萌男

    这是关于我的一个真实故事(名字不同)女汉子陈小草,碰对呆萌男陈毅豪。青梅竹马分散后又重新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