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7500000032

第32章 曾国藩官场成功的揉权大法(3)

他还特别对曾国荃说,安庆之得失,是关系曾家气运的一大关键,也是关系大清王朝安危的一大关键。他要求曾国荃在安庆无论遇到什么险恶情况,一定要设法坚守起码五天的时间,在五天之内,他一定会派援军前来救援的。

曾国藩所说的援军,主要是指他从皖南抽调出来的鲍超一军。还有胡林翼从太湖大营和鄂皖边界地区抽调的成大吉部湘军近万人。

把围攻安庆作为当时战事的关键来抓,可以说是曾国藩看得准、有眼力,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强,而顶住各方面压力,克服极端的艰难险阻,坚持安庆之围不撤,则更体现了曾国藩在关键问题上的主见性、不妥协性以及那种战胜险恶的坚韧精神。

曾国藩的“武汉—长江—安庆”三步走的以上制下、步步进逼的战略方针确实是一个登高见远、擘画全局的高明之举。它可以彻底拆除太平天国中心——天京外围的有效屏障,控制其咽喉要地,对最终攻下太平天国政权中心天京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是曾国藩在军事问题上没有被眼前一隅所局限,而是把握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曾国藩善于从全局、从大局考虑问题,但对具体步骤又有条不紊,章章有法。例如他认为要打败强敌,认为器械十分重要,如规定矛杆用竹必须“老而坚者”,“用木必须小树圆身,大树锯开者不可用”。他发现邹寿璋捐办的矛杆不合规定,立即下令更换。后来,他还亲自研究炮子的打造,将原来以生铁为原料,改为以熟铁为原料,结果既解决了炮子“经药辄散”的难题,又使射程“多一里有奇”。这种炮子大如葡萄,每炮装子百余颗,或三四百颗,“喷薄而出,如珠如雨,殆无隙地,当之辄碎”。杀伤力之大,可以想见。当时国内造炮技术原始,多方讲求,亦无大的进展。于是决意在广州采购洋炮千尊,但至咸丰四年二月,只解到三百二十尊。以后陆续采购,大有增加,成为湘军水师主要利器。

曾国藩还是最早提出自筹军响的将帅之一。这有一个过程。江忠源之楚勇在广西和本省作战,或靠赛尚阿大营粮台,或由湖南官府拨给。但省内财政桔据,再加上与大吏矛盾日益尖锐,曾国藩力图改变依赖官府济饷的局面,“不欲取之藩库”,乃决计自筹军饷。为此,他一面呼吁湘潭富户解囊相助,一面拟定简明章程,在有关州县设局劝捐,并敦请郭嵩焘等人及各地绅士相助。据郭嵩焘说,成绩可观,“甫一月捐得十万余金”。有的富户慷慨解囊,如湘乡首富朱某,一次就捐万金;衡州前湖北巡抚杨健之子也捐银万两,安福蒋某更捐钱三十余万串。但多数并不踊跃。曾国藩决计勒捐,即强行今富户捐助,“捐输一事,竟亦非勒不行,待已决计行勒之药”。不仅勒捐一般富户,已故两江总督陶澍,湖北巡抚常大淳家亦不例外。此外,曾国藩还奏准清廷拨银四万,湖广总督吴文咨准截留两万。

但支出更多,仅军饷一项,十二月曾国藩言即需七八万金。此外,造船所费亦巨,如奏准截留之四万金,约十一月中旬到衡,至十二月七日,就“已用去三分之二”。当时正“大招水勇,所费不赀”,这就使曾国藩不得不向骆秉璋告急,“务须省库一为协济,乃可了此一局”。事实上,到衡州后,留在长沙一带之湘军勇营,仍由藩库供饷,曾自筹之饷,只能供给在衡之四营及大营日常开支。这就是说,曾国藩依靠捐输以自筹军饷,“不欲取之藩库”的计划并未实现,仍不能不依赖省中大吏的支援。这是骆秉璋顾全大局,并认识到支援曾国藩,正是保卫湖南,保卫自己官位,乃至身家性命的明智措施。有此一番经历,曾国藩更痛切地认识到对清廷拨款,对绅士自行劝捐集饷,都不能抱过高的希望,而依靠地方政权筹饷,则较为有保障。

然而怎样讲究方法呢?曾国藩最有体会的当属灵活二字。他认为读书不能读死书,用兵不能用呆兵,作文章也不能缺少变化,一派平板。咸丰年间,曾国藩写奏折一事,就说明了他的灵活性。

当时,曾国藩刚刚出山作战,但是连吃败仗,使得他悔恨交加,官场与社会上也难免冷言冷语,幸灾乐祸。他命幕僚向朝廷写奏折,禀报自己在湘率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况,其幕僚将对岳州、平江、湘潭几战,如实地写成“屡战屡败”。曾国藩一阅,觉得如此禀报,显得自己太无能了,也显不出自己不服输、还准备继续作战的气概,就接笔改作“屡败屡战”。一字之改,被动变主动,消极变积极,败而不馁的精神气魄跃然纸上。皇帝看了奏折,对曾国藩虽未获胜,但尚在“决战”的情况,表示满意,督令再战——一字之改,又避免了被训斥乃至被处罚。

据说,曾国藩与太平军决死战斗,在向湖北进发时,还立下誓言,嘱咐弟弟在家备好棺材,不获全胜,誓不生还,结果真的取得了一些胜利。幕僚又将他备棺在家、决一死战的情况写入了奏折,曾国藩阅后,又将“备棺在家”改成了“带棺出征”。咸丰帝看了,对曾国藩的忠心更加赞赏,催其迅速东进,进剿太平天国。

1862年咸丰帝在逃往热河途中,命令曾国藩速派湘军大将鲍超带兵北援。曾国藩一时举棋不定,几大都“通夕不能成寐”,因为北援事关“勤王”,无可推诿,但又想留下鲍超所部对抗太平军。他召集文武参佐讨论对策,要求每人提出一种方案,结果多数人主张派兵入卫,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说“夷氛已迫,入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而“楚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失,切宜慎重”,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李鸿章认为英法联军业已逼近北京,“入卫实属空言”,英法联军之役必将以“金帛议和”而告终。危及大清社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湘军“关天下安危”,应把刀锋对准太平军。至于北援,应“按兵请旨”,静待时局之变。曾国藩深受启发,一面上疏冠冕堂皇地表示:“鲍超人地生疏,断不能至,请于胡(林翼)、曾(国藩)二人酌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一面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观变战术。结果不出所料,10月便接到“和议”已成、毋庸北援的廷寄。而同时接到率勇北上谕旨的河南、陕西等省巡抚闻命即行,结果却空跑一趟,劳民伤财。相比之下,则显出曾胡二人的高明,而他们二人之所以高明,则由于接受了当时正在曾国落幕中充任幕僚的李鸿章的意见。事后,胡林翼选择李鸿章、陈鼐、李榕三人的献议附于曾、胡二人的书面意见之后,编为《北援集议》一书,刊行于世。大概由于内部议论,过于直露,不宜公开发表,在刊刻时删去一些内容。故李鸿章的条陈中已不见“按兵请旨”的字句。

曾国藩、胡林翼不愿派鲍超人援,还有另一层考虑。即鲍超乃一员勇将,朝廷肯令鲍超归胜保管带,而胜保乃极端仇视湘军,胜保若以“勤王”之名,将鲍超收为麾下,那时北援湘军就会拱手送人,这对全局又是大有影响的事。但鲍超不明底里,认为自己失去了一次立功社稷的大好机会,故露出不满之意。还是胡林翼善于做思想工作,写信劝诫说:

涤帅与我都深知胜保为人忮忌贪诈,专意磨折好人,收拾良将,弟若北援,无论南北风气异宜,长途饷项军火,无人主持,且必为磨死,而又不能得功得名。惟北援是君父之急难,不敢不遵,万不可以他词推诿,其时涤帅筹思无策,只得应允,自行北援,或兄北援,以兄与涤帅若能北行,则所带将士,或不致十分饥困,亦不致受人磨折。弟若知涤帅此次之恩,弟且感激流涕之不暇。涤帅待弟之恩,是天地父母之恩,……弟于世事太愚,当一心敬事涤帅,毋得稍有怠玩,自来义士忠臣,于曾经受恩之人,必终身奉事惟谨。

经过胡林翼的一番开导,鲍超才明白了曾国藩的良苦用心。如果说在“勤王”问题上,曾国藩采纳李鸿章意见“按兵”抗上是一种“刚”,而曾国藩对待鲍超的这番良苦用心则可谓是另一种的“柔”,可谓“净”,但适度,很有章法。

○揉权实战:千钧一刻,霹雳手求胜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凡事讲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甚至视走极端的做法为大逆不道。古人在这方面的教育极多。例如有一次孔夫子带着他的学生去参观鲁庙,遇到了一个叫作宥器的东西。孔子告诉学生,这宥器是古代国君置诸座右,用以警惕自己,以便不违反中庸之道的。说完就向里面注水。在没注人水之前,宥器是斜立着的;当水注到一半,宥器居然变得端端正正;而注满水的时候,宥器突然仆倒在地。这时候孔子告诉弟子们,这就是宥器的警醒作用了,“安有满而不覆者哉!”

哪有盈满而不颠覆的道理呢?但曾国藩虽然也崇尚中庸之道,却并不把问题看作“匀势两端而用其中”那么简单;他认为所谓中庸,是指做事得体、恰到好处,在一定情况下,即使极端的作为,也不违背中庸之道。用他的话来说,叫作“适时则贵,失时则损”,关键是看具体情况,具体时机。

整顿地方的“峻法”事件,最能体现曾国藩的上述思想。

曾国藩奉命办团练之初,由于地方官的掩饰弥缝,以致到处布满了反抗清政府的团会和散兵游勇,地方治安坏到极点。小至白昼抢劫,大至攻破城池,焚掠官署,变故层出不穷。他们占据险阻山岭,构筑工事,官兵简直无可奈何。如正义堂、哥老会、串子会、红黑会、半边钱会、一股香会、天地会等,是比较有名的一些团体,至于其他秘密会社,则多至不可数计。太平军初到湖南时,便有成千上万的会党徒众,加入合流,使太平军声势更盛。

湖南三面环山,山区数十州县,是各种会党活跃的区域。曾国藩运用团练、保甲等组织,缉拿会党成员,以他新定章程训练出来的乡勇,对付有组织规模的反政府武装。

他在长沙城内鱼塘口设立了一所行辕(司令部),专办全省团练,肃清地方事宜。又设立了一所“审案局”,专门审办各地缉解来省的不良分子。

曾国藩是个以儒者自许的一个老翰林,胡子粗粗的,指甲长长的,腰背弯弯的,走路拖拖的,平生不会骑马,不善刀矛,走起路来,连蚂蚁也怕踩死一只,可是他在惩办“盗匪”、维持地方治安的工作上,却完全是一副刽子手的作风。

鉴于以往的地方官过于怠惰畏事,往往积案不办,以致好坏不分,罪犯逍遥法外,横行无忌,于是主张“治乱世,用重典”,以严刑峻罚来痛惩不法分子。

曾国藩对付个别群众和小股会党反抗活动的政策是“就地正法”。其具体办法是令各地团练头子直接捕杀和捆送形迹可疑、眉眼不顺之人,或批令各县就地处决,或送往省城交他审讯。

当时政局动荡,天下大乱,一般地主富户都不敢公开同贫民、会党作对,各地肯于出面办理团练的,多是为霸一方的土豪劣绅。他们平时横行乡里,一旦办起团练,就更是无法无天,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他们所纠集的乌合之众残忍嗜杀过于清朝的正规军。所以,曾国藩说他们“以之御粤匪则仍不足”,“以之防土匪则已有余”。

曾国藩为了迅速地把各地农民的反抗活动镇压下去,就大张绅权,用以对付贫苦农民和会党群众,并美其名曰“借一方之良,锄一方之莠”。曾国藩还提倡以本乡、本族之绅捕杀和捆送本乡、本族敢于反抗之民,“轻则治以家刑,重则置之死地”,处治大权尽归团长、族长掌握。这样既了解情况,又可避免引起乡村或宗族间的斗争。

开始时,曾国藩与张亮基商定,各地团练头子抓到会党群众捆送省城者,一概交湖南第一县善化县审理。后来曾国藩嫌他们杀人不多、不快,便在团练大臣公馆设立审案局,甚至已经送到善化县的人,也要强行提来杀掉。

曾国藩早就对清朝地方官吏腐败无能深怀不满,更不信任承办案件的胥隶、书役人员,决心于司法机关之外设置新的机构,自行审案杀人。他将过去衙门办案的“一切勘转之文,解犯之费,都行省去,宽以处分,假以便宜”,为这些恶棍捕杀和捆送农民大开方便之门。

同时,对被捆送者的处置,既不依照法律条文,也不需任何证据,只以土豪劣绅们的言词和要求为据,稍加讯问,立即结案,重则砍头,轻则杖毙,最轻的也要鞭之千百,病死狱中。

总之,曾国藩的审案局就是阎王殿,凡是被各地团练头子捆送审案局的人,就休想活着回去。据曾国藩自己奏称,仅4个月的时间内,审案局就直接杀137名,其中“立予正法”者104名,“立毙杖下”者2名,“监毙狱中”者31名。曾国藩批令各县就地处死者和后来捕捉的串子会群众92名尚不在其内。他自己后来承认杀了200多人,实际上应该大大超过此数。

曾国藩所以采用这种非常手段对付敢于起来进行反抗的农民群众,不外这样几个目的:

(一)制造恐怖,使当地群众不敢接近太平军。当曾国藩听说江西百姓纷纷欢迎太平军,并以粮食、用品相接济时,恨得咬牙切齿地说:“贼若侵犯楚疆,敢有乱民效彼之为,吾纵不能剿贼必先剿此辈。”

他认为只有使民畏我远于畏贼,才能达到孤立太平军的目的。这样,即使有一天太平军打进湖南,得不到当地群众的支持,也就无所作为了。

(二)杀一儆百,使在太平军鼓舞下革命情绪日趋高涨的广大群众,重新屈服于清朝反动统治者的淫威之下,以尽快恢复被太平军和会党打乱了的社会秩序。

曾国藩认为,由于几十年来“应办不办之案”、“应杀不杀之人”层积无数,再加上各地农民纷纷造反,尤其加上太平天国革命的鼓舞,使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也抬起头来,“遂以为法律不足凭,长官不足畏”,“若非严刑峻法痛加诛戮”,就不能打消人民企图摆脱清朝统治的念头,使一些即将起来选择的人重新回到封建秩序中来。所以,他效法“武健之吏”,“不复拘守常例”,用极为残酷的手段对付敢于反抗的农民,惩既往而儆效尤。他还在奏折与书信中一再表示,只要能使地主士绅安居乐业,自己即“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也不敢辞”。

(三)为豪绅撑腰,以便把他们发动起来,举办团练,重新组织起地主阶级的队伍,对抗农民革命。早在1851年曾国藩就已经看到,在会党活跃的湘南地区已有一部分地主士绅向当地农民低头,虽然心里不情愿,表面上却不得不低声下气,甚或送钱送酒讨好会党,以求平安一时。

曾国藩认为,在整个地主阶级人心隍惶、垂头丧气的情况下,如果不把农民的气势压下去,乡里的大多数地主财主便不能起头来,更不敢公开响应他的号召,组织团练对抗太平军和当地起来造反的农民。

当时,湖南会党的势力是很强的,虽有一部分已跟随太平军离开了湖南,但潜在势力仍然很大,他们正在积极活动,准备发动较大规模的起义,整个形势若箭在弦上,弯弓待发。湖南地主明知此情却无可奈何,深恐激成大变,引火烧身。因而相与掩饰,以求苟安一时。其情形与太平天国起义前夕的广西非常相似。

由于曾国藩的残酷镇压,致使已经发动起来的起义尽被扑灭,正在酝酿的起义销声匿迹,被冲乱的封建秩序迅速得以恢复,地方官绅重新巩固了自己在广大城乡的统治,使湖南不仅没有成为一个新的造反策源地,反而成为曾国藩集团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基地。

同类推荐
  • 带着思想来工作(Mbook随身读)

    带着思想来工作(Mbook随身读)

    《带着思想来工作(MBOOK随身读)》本书围绕"带着思想来工作"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双向推演和论证。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一切都无从谈起。换一种思想,就能换一片天地。任何人都应该并且可以拥有积极、正面、向上的思想,并且用这种思想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公司来说,找到有思想的人就是一切!思想决定成败,有头脑的员工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带着智慧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还是公司员工的个人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工具书。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收录了许多经典的哲理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故事后的人生感悟更是点睛之笔,它们或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或灵气十足,恍如一丝清泉渗入心田,让人在紧张繁忙之余可以关爱自己。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从中获得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收获受益终生的人生感悟。
  • 人一生不可不想的事

    人一生不可不想的事

    本书从生命、信仰、抉择、舍得、婚姻、成功、磨难、职场等最受人们关注的人生关键问题着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精彩分析和诚恳深入的解读,使读者在黑暗中找到一盏明灯,不再对生活感到恐惧和紧张,也使读者的内心变得更加宁净、成熟和坚强,对生活更加充满热爱和向往。
  •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本书的目的是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提供一个值得参照的读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错误,进而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成为一个“有礼之士”。本书没有连篇累牍、复杂难记的理论和体系让你无所适从。相反,它言简意赅,为你提供具体的建议,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通过读本书,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礼仪知识;也可以碰到问题随时查阅,找到你马上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薇树下的邂逅

    紫薇树下的邂逅

    "Eyesarerainingforher,heartisholdinganumbrellaforher,thisislove"紫薇树下,牵着你的手,依偎你肩膀,欣赏窗外落阳。
  • 中学那点事儿

    中学那点事儿

    顾妍暗恋宋英杰三年,从同学到兄弟,她想,她没法再近一步了。也许,这样也好。毕业了,她还可以通过时间来淡忘他。(因为是随笔,不定时更)ps:他这个人吧,嘴贱,皮厚,幼稚,霸气,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上这样的无赖,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谕之成长史

    天谕之成长史

    从6.19天谕公测第一次注册账号。用此记录我的天谕成长史,是登顶还是扑街,这里有你和我的精彩。《天谕》
  • 甜心宝贝轻轻抱

    甜心宝贝轻轻抱

    真香警告!!!他是Z城人尽皆知的少爷。第一次见她,“滚远点!”她向他告白,他:“我不喜欢你。”……后来,“过来给我亲一下!”再后来,“不要生气了好不好?”“我错了还不行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士燮传

    三国之士燮传

    又名《三国泻世》 谢释:中人之才,牢骚满腹。除了十数年沉迷《三国志3》以外,也就还喜欢吐槽。毕业季处处碰壁,深感生活艰难。万万没想到,随着一盘发霉牛肉下肚,人生有了奇妙的变化......雨谢释,遇谢释,与谢释试士燮,示士燮,是士燮
  • 你的声音有故事

    你的声音有故事

    摸鱼文!摸鱼文!摸鱼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重生之羽翼飞凡

    重生之羽翼飞凡

    她,来自地狱的恶魔,六界里面最大的魔,你如果惹到了她,下一秒便会生不如死。她长得风华绝代,小心!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她遭受了最痛苦的打击,被自己的闺蜜打死!她虽然是魔,但却无力还手。她发誓,三百年后,必将回来复仇。哪知,竟穿越到了自己后代的身上。她在人间成为著名特工后,竟又不小心穿越回去了?而且,是自己那个时代的异世大陆?天?我的天啊!竟然有穿越回去了?没事,姐姐天赋极高,继续修炼1在她修炼成功之时,就是她的闺蜜遭殃之日!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