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08200000030

第30章 精神分析法与精神病学(2)

那位老妇的临床症状大致如此。我们无须有丰富的精神病学经验,即可知:第一,她在表述病情时过于心平气和,或者隐瞒太多,因此有别于其他精神病人;第二,她的确对匿名信的内容信以为真。

关于这类病例,一个精神病学家究竟采取哪种态度呢?从他对侍患者没有关好候诊室门的症候性行为的反应中,我们不难推断。他分析说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没什么心理学的价值,因此大可不必去研究。然而,关于这个嫉妒妇人的病例,他不应再抱着这样的态度。症候性行为看似无关紧要,但其症状本身却引来过多关注。其在主观上伴随着强烈的痛苦,在客观上有导致家庭破裂的嫌疑,因此它自然当引起精神科医生的关注。第一,精神病学者要将这种症候的基本属性归类。那位老妇受折磨的观念其本身不能说毫无意义,老妇的丈夫与那名女子发生关系确有可能。但是,就这一观念而言,尚有其他无意义却使人费解的地方。除了那封匿名信以外,病人完全没有理由假设她忠贞的丈夫也做过这样的事,尽管这并不是普通的事。她清楚该消息没什么证据,同时能圆满分析消息的来源;所以,她应该知道这种嫉妒毫无道理可言;而且她也的确如此表示过,但是她仍然深感痛苦,好像真有其事。我们把这种不合逻辑或现实的观念,通称为“妄想”。所以,那位老妇的痛苦是由一种“嫉妒妄想”而导致的,很明显这是该病例的基本特点。

假设这第一点成立,那么我们对精神病学必将兴趣大增。既然某种妄想不因为存在的事实而消除,当然也必定不起源于存在。然而,它的源头到底是哪里呢?妄想本就有着形形色色的内容,为什么该病例的妄想偏以嫉妒为内容呢?我们本来寄希望于精神病医生,但是请教的结果,仍然不能知道答案。我们的问题有很多,而他只讨论了其中之一。他准备研究这位老妇的家族史,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他认为如果她的家族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或不同的精神错乱,那么她极可能也有妄想症。换句话说,这位老妇之所以出现妄想,是由于她有产生这种妄想的遗传倾向。这句话虽然耐人寻味,但这已是道尽了我们想要了解的一切吗?这难道是引发该病例的唯一原因?难道我们能假设患者产生这种妄想而不是其他妄想的事实是毫无意义的、随意的,而不做任何的分析吗?所谓的遗传倾向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毫不顾忌她一生有过怎样的经验和情绪,这就避免不了某时刻产生一种妄想吗?你们也许想了解科学的精神病理论为何不给出进一步的解释。我可以跟你们说:“一个人有多少,他才能给多少;只有骗子才会以空言欺人。”精神病医生只是不知怎样才可作更深入的解释。虽然你经验丰富,也只得凭诊断及猜测该病的发展变化以求得自慰了。

但是精神分析能有更好的结果吗?我敢肯定地告诉你们,有的。我希望可以告诉你们,即便如此隐晦的病例,我们也能发现一些事实从而使得可以更深切地认识。第一,我请你们留心令人费解的细枝末节,那封匿名信,即老妇妄想的根据,本是她自己招来的,前一天她闲聊时告诉那奸诈的女仆,假如她的丈夫果真与少女有奸情,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了。正是她的话引起了女仆的歹毒心思。因此,那位老妇的妄想并非由于有了匿名信,她的妄想首先源于内心的恐惧,或者一种愿望。此外,短短两小时的精神分析所发现的各点也值得我们关注。我在老妇人叙述完病情之后,请她叙述其想法、观点还有回忆,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她表示一切都说过了,也没有什么想法;两个小时过后,由于她声称已安好,再也不会出现这种妄想了,那么精神分析结束,她之所以这么说,其一自然是阻抗作用,其二则害怕再接受精神分析。在这两个小时里,她偶然地说过几句话,促使我们有可能且不得不做出他种解释,这一解释可用以说明老妇人嫉妒妄想的根源。原来,她对请我来看病的那位女婿有一种迷恋。而她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是知之甚少;鉴于母婿之间的关系,她的迷恋很好地隐匿于她那无害的慈爱背后。由我们所已知的信息也能看出这位好妻子、好母亲的心中所想。这种不可能的奇情的迷恋,当然不能进入她有意识的心灵之中,但它依然存在着,这一潜意识对她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压力已然形成,自然就会希望其消失。最简便的解除之法便是凭借嫉妒所形成的转移作用机制。假如不单是她与年轻人恋爱,并且她的丈夫和女子也有私情,那么她就无需由于感情的不忠而良心不安了。她想象丈夫的背叛就是对自身痛苦自责的安慰剂而已。对于自己的恋情,她永远都不会知道;但是妄想却给予她便利,形成其私爱在妄想中的“反影”,即编造丈夫与那女子有奸情并形成强迫的、妄想的及意识里的思想。当然所有的指责皆徒劳无功,毫无作用;只因各种指责都是指向那“反影”的,而不是强有力却深藏于潜意识里的“原物”,也就是她与女婿的爱恋。

现在,我们来把精神分析关于该病例的研究结果加以总结。显然,我们要假设收集的信息确信无疑,你们不必有所顾虑。首先,这一妄想不再是无意义或不能理解的;相反它有意义及合理的动机,又与患者的情感经历息息相关。其次,这种妄想是发源于另一种精神历程的必然的反应,而根据各种表象则可以推知这一精神历程;妄想之所以为妄想,因为它具有与真实和客观逻辑相对抗的特点,这个特点与上述的精神历程有着特殊的联系。妄想乃是源于欲望的,目的是自我安抚。最后,判断这个妄想是嫉妒妄想而非其他,是因为病情背后的经验。你们也可看出,在我们分析的症候性行为中存在两个重要的相似点:第一,症候所隐含的意义;第二,症候与潜意识的欲望的关系。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该病例引发的所有疑难问题。实际上,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且某些特殊的情境本无法解决。例如,那位幸福的老妇人为何爱上了女婿?况且关于这种爱恋,也有各种消解的可能,为何非要把自己的心事摊到丈夫身上作为解脱?你们不能觉得我们不该提及这个问题。我们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对一些问题可给出各种可能的解释。患者的年龄乃处于关键性的时期,使她的性欲激增,为她所不喜。或许这一点已足够;也许还有别的理由,即丈夫的性能力在最近几年或难以满足妻子。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世上也只有这种男子永远忠诚,特别会爱抚妻子,体贴其精神上的不安。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则是以女儿丈夫为目标的变态的爱恋。母女关系本来亲密,于是关于女儿的性爱常转移至母亲。或许我要对你们说,打从远古时,岳母与女婿的关系便被当做一种特别有性意味的关系,并且一些野蛮的部族由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禁忌。不管是其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这一关系都超出文明社会的限制。刚刚我们所分析的病例是否为上述三种因素之一导致,或者两种,又或许是三种皆有呢?我无法告诉你们,因为我们只有短短两小时的分析,之后却未能继续。

我明白上述的讨论你们未必能够理解。而我之所以说出这些话,目的在于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的比较。但是关于这一方面我要问你们一件事:你们是否看到了两者间相互抵触?精神病学当然不用精神分析,也不讨论妄想的内容,只分析了遗传的现象,给我们以致病的一般的原因,而对于较近的特殊的原因却漠视。那么这种抵触非有不可吗?两者可否互为辅助呢?难道遗传的因素反而不能融合经验的重要性吗?你们会发现精神病学与精神分析的研究的确不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所以反对精神分析的并非精神病学科本身,而是那些精神病的学者。精神分析与精神病学的关系类似于组织学与解剖学的关系,一是研究器官的表面形态,一是研究器官的构造,比如组织或其他元素。这两种研究很难看出有任何矛盾之处,它们相辅相成,互为终结。你们要了解如今解剖学乃是整个医学研究的基础,而之前社会学却严禁医学家解剖尸体来研究人体的内部构造,正如他们现在谩骂我们用精神分析来窥探人类的精神生活那样。或许在将来我们知道,精神病学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潜意识生活的相关知识,也不能称其为有科学的基础。

虽然精神分析屡遭抗议,而你们中或许有人喜欢它,希望它的治疗能力可以自圆其说。你们要了解精神分析从来不曾有打破妄想的能力。既然精神分析深知妄想产生的机制,那么能否治疗它呢?就现在来说,我们也对你们说:“不能。”精神分析也同其他疗法一样,目前还没有治愈妄想的能力。我们虽然知道了患者的经历,却并无使患者本人也了解的方法。你们也看得出,对于上述的幻想我们也只能进行初步的研究。所以你们也许认为这种精神分析反正也没什么结果的,也许是不合适的。我的想法并非如此。我们的权利乃是只管研究,不问是不是立竿见影,同时也是我们的义务。某一天,我们所有的琐碎的知识或许能突变为能力,成为治疗的力量,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天何时才可到来。进一步来讲,虽然精神分析不能治疗妄想症及其他精神病或神经病,却不失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尚未实践这一点,这是无须怀疑的;我们用以研究的资料是人,人都具有生命和意志,必然有其动机才会参加这项研究;除非他没有这个动机。所以,我想用下面的这句话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对于大多数的神经病而言,我们所得到的知识确实已产生治疗的能力,并且这些病原本就是很难治疗的,然而在某种情形下,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在医术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本书从个人情感、日常行为等多个方面解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并通过合理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来指导生活。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本书围绕心理的象征与成功的内涵展开,阐述了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人性中的意义,从而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该书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重要代表作之一。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本书讲了: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我们若能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谁拨动了你的心弦》这本书,能明显感觉到银川市实验中学针对高中生心理困惑所做的答疑非常有价值,值得中小学生阅读参考,值得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研读借鉴。
热门推荐
  • 逆弑神尊

    逆弑神尊

    十五年前,他携金玉逆运而生,惨遭天噬,半身不遂;十五年后,他获金玉造化,命格大改,强势逆袭。什么阴谋小人家族争,什么父辈恩怨宗门情,什么天地劫难气运存,只要他韩凡愿意去做,那么这些都只是过眼云烟。逆运?这只是个机遇,劫难?这只是个挑战,且看他如何踏破苍穹之巅,夺得天地之宰,筑造神尊之躯。
  • 总裁爱不爱

    总裁爱不爱

    平凡无奇的她无意间闯入了土豪们的世界,从此注定了人生的不平凡。在校园无知懵懂的时候她爱的义无反顾却被深深的伤害。当她振作起来努力生活时候却发现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她决定忘记过去退出他的世界重新开始时候,他却赖着不走了。。。。。
  • 闪电十一人Go之穿越时空的战斗

    闪电十一人Go之穿越时空的战斗

    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雷门中学的足球队也终于走上了正轨,终于要开始真正的世界大赛了,然而松风天马清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床上多了一个人,一个让他眼熟的不得了的人,然而这个人是谁呢?然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一切都是个未知数,一切都是谜团,然而越参加大赛他们越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 体创班

    体创班

    这是属于每个高中生的故事。有哭,有笑,有泪,但却让人怀念。幽默的老师,可爱的老师,多金的老师,与他们一起,书写我们的高考神话。
  • 菩提春满

    菩提春满

    昔日,他是腹有乾坤名动天下的东景储君。今时,他是病体缠绵朝不保夕的西风质子。精心筹谋,步步为营,翻卷两国风云。尘埃落定,洗尽铅华,纠缠四目深情。菩提树下,春满古刹。“怎的邀我来此?”“怕你又忘了,当年骀荡春风吹缘始。”【本文无穿越无重生】
  • 重生之梦不再朦

    重生之梦不再朦

    生前被男友背叛闺蜜与男友滚在一起为了点点利益而谋害自己惨死黑巷中无人发现重生再度为人遇见渣男碾压他让他生不如死遇见白莲花绿茶婊揭她面目难以生存从此一代商业之星缓缓升起
  • 你就是我的风

    你就是我的风

    林淮和杨柳在一次英雄救美的事件中相遇,没想到他们竟然是同学,他们相爱相杀,经历了许多生死攸关的事,最后终成眷属。
  • 城府

    城府

    她是个窝囊的女人,潦倒半生,在她的记忆里没有过一个欢乐的片段。他是一个强悍优雅的男人,却浑身沾满血腥,多年都在寻求灵魂救赎。上帝的手指轻拨间,两个的命运开始纠缠。男人带着强悍的手段把她捆绑到身边,搀扶着她,帮她挺直被生活压弯的脊梁,给她尊严,给她爱情,给了她一个全新的世界。她来到他身边从开始被捆绑着,被动前行,到后来小心翼翼的跟随,直到最后终于握紧他的手,与他并肩前行,他们携手走过半生,到最后已经说不清是谁救赎了谁。
  • 快穿之能量朵朵开

    快穿之能量朵朵开

    这个年代居然天降系统?!正在打游戏的窦娥,根本想不到居然真的被天降系统砸脸了。嘿嘿嘿,听说完成任务可以实现愿望?那必须加油干啊!为了狂吃不胖!为了美的惊天动地!任务必须完成!“哎哎哎,你能不能别抢我功劳啊!”窦娥怒气冲冲,瞪着眼前人。“大白鹅,这不怪我啊,谁让你这么笨呢?”“你说谁笨?!!”可怜系统在线沦落和事佬。“哎呀,都是自家人,吵什么呀。”哎,什么时候能好好的收集一次能量呢!系统仰天长叹,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 真爱大冒险

    真爱大冒险

    这是一部搞笑的、悲喜交加的爱情小说,故事由一个荒诞的相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