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08200000045

第45章 一般性神经过敏(1)

诸位。在上一讲我讲了很多不易理解的内容,那么现在暂且离开本题,看你们有何意见。

我了解你们并不是太满意的。在你们的想象中精神分析与我所讲的大不相同。你们所期望的不是理论,而是生活中的事例,也许你们要告诉我,那个楼上楼下的两小孩的故事或者可用以解释精神病的起因,很遗憾那是我编造的,而不是实际中的例子。也许你们还要告诉我,你们也希望开始所叙述的那两种症候不是想象的,而是解释其经过以及患者生活的关系时,对症候的意义因此稍有了解,你们希望我如此这般地讲下去。但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我给你们讲了很多冗长而难懂的理论,却又不能把这些理论完结,总要加以补充;我们讨论了许多你们之前不曾听说过的概念;我抛开了叙述的说明,而采用了动态的观点,接着又摆脱了动态的观点,再换上一种所谓的经济的观点,以至于你们很难明白这些学术名词到底有多少相同的含义,或者只是为了悦耳而相互调换而已。此外,我又列举了一些不着边际的概念,比如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物种发展的遗传等,尚未进行解释前,又把它们远远抛开了。

我们要讲精神病的问题,那么关于大家都了解且有兴趣的神经过敏,或者神经过敏者的特性,例如,难以理解的待人接物的反应及其过激、多疑和做任何事物的无能等,何妨先谈一谈。究竟为什么没有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神经过敏等问题谈起,逐步讲到那些难懂的极端的表现呢?

当然,我并不否认这许许多多,也不能说是你们的过错。我也不敢夸耀自己的叙述能力,将每一处的缺点都想象成有其特殊的用意。坦白地说,最初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以为换一个方法进行,或许会于你们更有利。但是,一个人常不能实行一个合理的计划,材料本身也常突然介入许多的事实,致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初衷。材料是很熟悉的,不过叙述起来也不能尽如人意;常常是话已说过了又大惑不解,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

不过,也许有一个理由:即我的论题——精神分析引论,并不包含这段讨论精神病的叙述。精神分析引论包括过失和梦的研究;而精神病的理论却属于精神分析的本论。我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我可以阐述精神病的理论的任何材料,我只能作个简述让你们在相当的上下文中知晓症候的意义、症候形成时体外和体内的所有条件和机制。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也是精神分析现在的要点所在。所以,我必须讨论众多的原欲和原欲的发展以及自我发展的内容,你们在听过了几次演讲之后,便能够了解精神分析法的重要原则、潜意识和压抑作用、抗拒作用等概念的概括。在下一次演讲中,你们将了解精神分析的工作究竟是什么,于何处发现了它的有机衔接的。之前我曾清楚地说过,我们的一切结果都仅得到一组精神病的知识,也就是强迫性精神病的研究;而且也细述了癔症的症候形成的原理。虽然你们对它尚未获得较彻底地了解和详尽的知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对于精神分析工作的方法、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经贡献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的。

你们是否希望我最开始演讲精神病时,首先描述精神病患者的种种行为,因何患病,如何尽力抵抗,最后又怎样设法求得适应?确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既不太难叙述也值得研究;但是,我并没有以此为出发点是有许多缘由的。如此一来,潜意识将要被忽视,原欲的重要性也会被看轻,并且所有的事情必然要依患者的自我观点进行判断了。患者的自我缺乏可信度,免不了有所偏颇乃是尽人皆知的。自我总是否认潜意识的存在,从而使潜意识受到压抑;而在那些和潜意识有关的地方,我们要如何信赖自我的忠诚?更何况受到压抑最厉害的是被否定的性的要求,因此采用自我的观点,必然不能了解这些范畴及范畴的意义,那是最显而易见的。我们若是了解压抑作用的性质,当然就不会允许这个自我——这个胜利者来充当争衡的裁判了。自我告诉我们的,我们定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若它自己来提出证据,那么它自始至终都是主导者,因此症候的发生或许也是它的愿望与意志所致;我们了解到自我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过它竭力掩饰这一事实。然而,它也无法长期维持这一虚伪的局面,就强迫性精神病的症候而言,自我便不得不承认已遭遇了某些必须勉力抵御的势力了。

假如有人不注意这些警告,甘愿被自我的表面错误所欺骗,那么,显然一切大可顺利进行;精神分析所侧重的潜意识、性生活和自我的被动性而引起的抗拒皆可避免了。阿德勒曾说过,神经过敏是精神病的原因,却不是精神病的结果,他也同意上述说法,不过他仍无法解释一个梦或症候的详细情节。

假如你们问我,我们能否对自我在神经过敏和症候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精神分析所发现的各因素两方面都加以重视呢?我的回答是自然可以,这是迟早的问题;不过精神分析现在所研究的,较不适合以此目的作为出发点。我们当可预先指出这一点并把这个问题囊括其中。有一种“自恋型精神病”,其自我较之我们曾研究的其他精神病有着更为深切的关系。对于这些精神病的研究分析,使得我们对自我在精神病中所占的地位有准确而可信的考量。

不过,在自我和精神病之间尚存在一种显而易见、开始就明白的关系。这种关系像为所有精神病所共有,但是,关于创伤性精神病中的这种特点尤为显著,我们是难以了解的。你们该了解,每种精神病的原因和机制中都存在相同的因素;但是对这种精神病来说,某种因素在症候的形成中占重要地位,而对另一种精神病而言,则是另外一种因素特别重要。正如偶像剧团,每个演员都将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如主角、好友及恶徒等;每个人都选取适合自己表演特色的不同角色。因此,形成症候的幻想不如癔症那么显著;自我的“反作用”或抗拒作用在强迫性精神病中最重要,妄想狂的妄想则以梦里“二度美饰”的机制为特色。

对于创伤性精神病,特别是因战争而引起的创伤性精神病来说,我们印象最特殊的是自卫、利己的动机及对于自我利益的努力;假如只有这些尚不足以致病,不过疾病形成后却是仰赖它们来维持。这一趋势的目的在于保持自我,避免引发疾病的危险;它不愿意恢复健康,除非危险不可能再来侵袭,或是尽管有危险,但可获得相当的补偿。

自我对于其他一切精神病的起因和维持,都有着相似的兴趣;我们之前已了解精神病症候可由压抑自我以求满足,因此也受到自我的保护。症候可以使自我免去心理的痛苦,因此以症候的形成去解决心理冲突是一种很方便的方法,也最符合享乐原则。事实上,即便医生也必须承认对于一些精神病而言,用精神病去解决冲突才是最无害的,也最能为社会所包容。有时候,医生也承认他们对正在治疗的患者报以同情,你们听了不会感到奇怪吗?实际上,一个人不必在各种生活情境里都将健康看做是最重要的事;因为他们明白人们除去经受精神病的折磨外,还有其他痛苦,有时为了某种需要可能要以健康作代价;他们还懂得如果经受了这种病痛,常常可以免受其他的种种痛苦。所以,尽管或许精神病患者潜逃入疾病,但我们也要承认在许多的病例中患者有理由这么做,医生了解了这种情形也只好默许了。

但是我们可以抛开这些特例继续讨论。一般来讲,自我遁入了精神病,心理上便有“因病而获益”之感,某些情形中,还可兼有具体的外部的利益,有一些实际价值。我们列举一个最普通的事例说明。例如,一位被丈夫暴力虐待的妇人,假如其人格里有神经过敏的倾向,便逃往病里;假如她非常懦弱或因保守而不敢偷情求得满足;假如她也不够坚强,不能抵御外界的攻击而不敢与丈夫离异;再假如她不能独立维持生计,更不能奢望找到一位更好的丈夫;最后,假如她在性生活方面对那粗暴的男人非常依赖,除了逃入疾病,她便无路可走了。此时,疾病便是她反抗丈夫的工具,以此来自卫或实施报复。尽管她不敢对婚姻有所抱怨,却可以公然抱怨疾病之痛;医生便是她的良友,粗暴异常的丈夫也不得不宽恕她,为她花钱,准许她离开家,她也不再受到压迫。如果这种由疾病带来的外部的“偶然”利益非常显著,那么,你们就不要奢望这种症候会有治愈的可能了。

对于精神病所由起于自我希望和自我创造的理论,我曾表示反对;你们会认为我现在所讨论的“因病而获益”,无疑是对这种说法提供辩护了。不过我要提醒诸位少安毋躁,我所说的话也许只能做以下解释:即自我对自身无法避免的精神病是欢迎的,或者精神病有可利用的地方它便尽情利用。这便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精神病于自我有益,自我当然与之相安无事,不过我们要考虑到有益之中仍有各种不利之处。一般来说,自我忍受了精神病很明显是有损失的。以它来解决冲突所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自我希望避免症候所带来的痛苦,却又不愿放弃已得的利益,这正是其所不能两全之事。因此,其实自我并未在这一点始终占有它所得到的主动地位。我们必须明白并记住这个问题。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因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高兴、悲伤不用别人教,天生就会。但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些能力却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只有学会并提高自己表达、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才能够自由地体验不同的感受,并将它融入我们心理的不同层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 每天读一点催眠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催眠心理学

    本书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热门推荐
  •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之所以将女人造得曲线玲珑、娇柔细嫩、兰心慧质、妖媚风情,是来自于上帝造人时突发的灵感。毫无疑问,女人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女人是尤物,必须要有人来呵护和宠爱,因此,男人的使命自然就是服务于女人。宠爱她、爱护她,让她快乐幸福成了每个男人的天职。上帝这样的定位,自然让男人既羡慕又嫉妒得发狂,但女人就是如此,既然上帝刻意如此安排,为什么我们要违抗上帝的旨意,不去享受人生,不去享受男人的服务?所以,作为女人,如果不骄傲就是拂逆上帝的旨意!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家庭中的女皇。假使稍显霸道也无妨,因为上帝都会为我们的行为让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魔道

    寻魔道

    被抛弃的孤儿,一心修魔,斩神立天地不容之地,逆天而为。
  • 大师救命

    大师救命

    自从绑定了这个红眼病系统之后,萧帅的人生,起飞了!系统:“恭喜宿主眼睛开光成功,获得表情包之眼功能!”萧帅一脸惊喜:“这个好这个好,那还有啥能开光的?”系统:“诸天万物皆可开光,上到头发下到小弟弟。”萧帅:“小弟弟都能开光?!”为了男人终极的梦想,拼了!
  • 于怀与淮

    于怀与淮

    “你知道吗?我喜欢过一个人。”“谁?!”他忍着醋意问“嗯…”“你是年少的欢喜反过来说”“喜欢的少年是你”他突然反应过来,脸红了……
  • 带着萌宝找新爹

    带着萌宝找新爹

    单纯的孙筱柔被渣男骗婚,并且和家里断绝关系,之后才发现已经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绝不能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孙筱柔如是说,我要给女儿找个新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碎落一地的泪珠我们没哭

    碎落一地的泪珠我们没哭

    大概再也没有人像小艾一样叛逆了吧,单亲家庭直到那个他的出现,生命里的一抹阳光......她才慢慢地知道真相,或许,一切还不晚......
  • 半层糖霜半城沙

    半层糖霜半城沙

    对于女主角程婉言来说,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支离破碎的家庭,患有眼疾的姥姥,一切的一切都让她的生活跌落谷底。直到他的闯入。他的出现让程婉言心尖的小鹿乱撞,而程婉言也让他黯然的人生有了一丝丝光亮。
  • 坑爹的古代生活

    坑爹的古代生活

    穿越古代,真的能混得风声水起?真的能独霸一方?生活还是需要现实的啊!有个当状元的妹控哥哥是什么感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是什么感觉?有个男神一样的男友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