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400000034

第34章 语言艺术:怎么说话比说什么话更重要(1)

为什么“如果不做手术,你的存活率将从90%降到80%”比“如果做手术,能让你的存活率从80%增加到90%”更能让病人接受手术?

为什么武则天在看到“骆宾王骂她是惑主乱伦的蛇蝎毒妇”的文章后,还能说出“世上有这样的人才,怎么居然没发现,让他流落在外”的话?

怎么说话比说什么话更重要

语义效应是指对于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描述时,会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的现象。

语义效应告诉我们: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为重要。

我们来看两道题目:

1.假设你是一家大型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公司预计需要裁掉900个人。现在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减少裁员人数计划。如果对于这个计划的确切预测如下:

采纳甲计划,将有300个人免遭裁员;

采纳乙计划,900人中1/3的概率免遭裁员,2/3的概率将被裁掉。

2.假设你是一家大型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公司预计需要裁掉900个人。现在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减少裁员人数计划。如果对于这个计划的确切预测如下:

采纳甲计划,将有600个人被裁掉;

采纳乙计划,1/3的概率免遭裁员,2/3的概率有900人会被裁掉。

对这样两道题,你会选择哪种计划?先看第一道题,很多人认为甲计划比乙计划稳妥点,因为有2/3的人将必须裁掉。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甲计划。对于第二道题,很多人则会选择乙计划,他们认为不妨试一试,因为这样有1/3的概率免遭裁员。

其实这两道题表述的意思是一样的。将有300个人免遭裁员,那就意味着肯定有600个人被裁掉,同样乙计划两种情况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有别,前者强调的是免遭裁员而后者强调的是裁员。

两种情况,对于思维清晰的人来说是一样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不同的表达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只有一条——大多数人还是受损失规避的正常心理影响。因为如果强调免遭裁员,那么一般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幸运,经济不景气,能减少裁员尽量减少裁员,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选择风险规避。但是如果强调的是裁员,那么一般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幸,看着600人被裁掉,大家心里都不好受,所以人们会选择风险喜好,不妨试一试。可见有时候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描述同一个事物时,会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语义效应。

语义效应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有这样一个生活插曲:某位先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宾馆,服务员见到后问:“先生退房吗?请等一下,我们去检查一下房间,看是否有物品损坏或丢失。”这位先生大发脾气,说:“你们就这样对待客人?”隔了一段时间,这位先生又住到这家宾馆,离开的时候,服务员同样要求检查房间,只是说法改变了,她说:“先生退房吗?请等一下,我们去检查一下房间,看你是否有东西落下了。”这位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说:“你们想得真周到。”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牧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祷告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主教严肃地摇了摇头:“祷告是如此重要而严肃的事情,祷告的时候应该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当然不可以吸烟。”过了几天,这个年轻的牧师又问主教说:“主教,请你告诉我,吸烟时可不可以祷告呢?”没想到主教的回答却是:“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祷告。”同样的两个问题,主教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了呢?正是语义效应在起着作用。

心理学发现,很多时候,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甲种表达会得到正面的回答,而乙种表达得到的结论可能相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下面的实验。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向不同的对象询问了下面两个问题中的一个:

你认为大学老师是否应该放纵大学生恋爱?

你认为大学老师是否应该管束大学生恋爱?

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问题好像问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但得到的答案却有差别。当人们被要求回答大学老师是否应该放纵大学生恋爱时,80%的人持否定看法。而当人们被要求回答大学老师是否应该管束大学生恋爱时,有50%的人持肯定看法。

从思维逻辑上说,放纵就是不管束的意思,在发表这类演说时是等同的,可是,在对这些发表意见的调查对象来说,回答“放纵”比回答“不管束”的人竟然少了30%。

后来,有心理学家重复做过三次相类似的实验,每次都得到与“学生恋爱”相类似的结果。这些实验,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时间相差30年,相对于“放纵”类问题来说,“管束”类问题使得支持学生恋爱的人数大增,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失去爱情更让人痛楚。

在其他一些生活实例中,“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为重要”也得到了验证。

生病后,大家都不希望做手术,因为动手术不仅痛苦,而且有风险。虽然说现在的医术发达,大部分手术都能成功,尤其是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医院,但是一想到可能有的哪怕很小的危险危及生命,很多病人在面对是否选择手术治疗时,都要掂量一下。不过,研究证实,同一个数据,用手术成功率来说服病人接受手术治疗要比用死亡率来说服病人有效得多。另外,同样的存活率,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医生对病人说“如果做手术,能让你的存活率从80%增加到90%”。

方式二:医生对病人说“如果不做手术,你的存活率将从90%降到80%”。

客观上讲,这两种方式结果是一样的,都说手术能增加10%的存活率,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使用方式二的医生往往比使用方式一的医生更能让病人接受手术,因为他们不想失去10%的存活率,而对能否得到额外的10%存活率相对关心得较少。

这里没有伦理道德问题,医生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歪曲事实,更没有隐瞒任何信息。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只是希望病人不要害怕,更加勇敢地接受治疗,才使用方式二来说服病人。

其实,使用方式二之所以更能让病人接受手术,其根本原因在于把病人从损失规避下的敏感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对待手术。

这个现象提醒我们,字里行间隐藏着陷阱,提法不同,答案不同。一般来说,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我们既可以正面强调它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也可以从反面阐述如果没有它会招致的损失或成本,而哪种方式更有效呢?根据损失规避,一般人害怕损失的心理大于得到利益时的高兴,也就是说,强调推动一样东西所带来的成本的损失达到的效用,要比仅强调其正面的好处更有效。

把批评变得“可口”

为了达到批评的效果,同时又能照顾对方的自尊与面子,如果我们把批评的话用“一层蜜”包起来,对方肯定乐意接受。这是因为人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只要我们能正确使用椰壳效应,把批评变得可口,和对方沟通时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饭,每次吃饭时父母哄、骂、威逼都不见成效。一天,父亲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了两碗饭,此后孩子吃饭不再是个难题了。

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子壳当碗,孩子就能自主地吃下饭去。深究其原因就是用新颖、别致的椰壳碗换去了陈旧、普通的搪瓷碗,其本质就是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了人求新、求异的需求。这种心理现象叫做“椰壳效应”。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特别是不得不为某事批评一个人时,我们可以利用“椰壳效应”,其效果比传统的赤裸裸的批评要好得多。

比如,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小学校长时,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泥块砸同学,就当即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小男孩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拿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又拿出第二块糖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时,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送到他手中说:“我调查过了,你用石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的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小男孩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说:“你能正确认识你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正是利用的是“椰壳效应。”

在批评他人时,如果我们一味去用干瘪、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语言去批评别人的错误,收效肯定甚微。为了达到批评的效果,同时又能照顾对方的自尊与面子,如果我们把批评的话用“一层蜜”包起来,对方肯定乐意接受。这是因为人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只要我们能正确使用椰壳效应,把批评变得可口,和对方沟通时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那么,如何用“蜜”去包裹批评的话呢?这里的“蜜”就是指在谈话中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或是其他修辞手法,来使自己的语言更完美,更容易让人接受。

同类推荐
  •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本书就民工易患的心理疾病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民工树立科学的态度,对自身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 逃离无尽的青春期:帮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逃离无尽的青春期:帮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脏乱,粗暴、难以沟通和自我中心,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但父母不知道的是,青春期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迈入了成年的孕育期。这些行为是自主性驱力萌生的自然表现,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疏导,可能就会事与愿违。青春期孩子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足够挑战性的环境,但他们经常: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缺少为别人做有意义事情的机会.被为了保护青少年安全而制订的大量规矩而约束.身处表面上是关怀备至、实际上却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因此只能通过逃学、喝酒、吸烟、破坏公物等不明智的行为来获得控制感。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青春期专家约瑟夫P.艾伦博士和克劳迪娅W.艾伦博士凭借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和临床案例共同撰写。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快乐在左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热门推荐
  • 从斗罗开始掌控元素

    从斗罗开始掌控元素

    在万物之初,世界诞生元素精灵,因为时代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这个生他养他的世界去。凌看着这个世界,眼中闪过光彩,“希望这个世界不在…”凌的思绪飘向了远方。ps:新人写书,请多多见谅,如果问题请提出来。
  • 等过风也曾等过你

    等过风也曾等过你

    她意外的来到了人类世界后来遇见了他,陪我春夏秋冬他爱了她二十多年,而她只知道他对她很好很好,不懂爱,不知道只能去爱。后来苏景辞要回到与上来的地方只是……最后男孩儿是死在那个女孩儿的怀里面。满目山河注定爱而不得。我爱你不后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哈尔罗杰历险记:非洲历险

    哈尔罗杰历险记:非洲历险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开局一个无底洞

    开局一个无底洞

    异世界末日,幕后boss掌控全局!王小二开局获得仙王级别宝器【无底洞】!从此踏上了史诗坑货之路!“恭喜你,坑了人族十万大军,把他们坑到反败为胜,获得神级至宝【紫金葫芦】!”“恭喜您,坑了结拜大哥,妖族太子,妖无,断子绝孙,获得妖族传说级法宝【混元擎天棍】!”10年之后,成为最强种族魔族王朝的宰相王小二,自己看了一眼被自己放血疗法整出绝症的举世无双的魔皇殿下,拿出了抽屉里的【天为手机】,放了一首《牢不可破的人类联盟》,望向东方,家乡的方向。叹了一口气。“人族大军再不攻打过来,整个魔族王朝他妈都快被我整烂了!”
  • 异界之魔植师

    异界之魔植师

    吃货一枚竟然也穿了,只能说是坑爹的老天。还好附赠了空间一口,不至于饿死在异界。哇咔咔,还有驾驭植物的能力啊,发了发了......异界俺来了!
  • 清晨里的阳光

    清晨里的阳光

    十年前我们认识,离开七年,你还喜欢我吗?
  • 想和你在一起的第七年

    想和你在一起的第七年

    遇见你的第一年,我就喜欢上你了。在喜欢你的第七年,我成功勾搭上你。大明星怎么了?还不是一样拿下!毕竟我的脑袋可是很贵的!赵林,你等着!快到我田米碗里来!
  • 纸牌大侦探

    纸牌大侦探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经典宅男,叶伦因为扔垃圾穿越了!可怕的是他再扔一遍垃圾回不去了!为了回到美好的21世纪,理工科叶伦开始收集线索,他是否能成功破解穿越之谜?盛产红酒的小镇,兰多子爵那封来自丰收女神的恐吓信又是否成为了现实?
  • 都市奇侠起源

    都市奇侠起源

    我是一个报社记者,祖父去世以后,整理遗物的时候找到一本日记。日记属于我的曾祖父陈国富,里面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故事里还有一个神秘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