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78400000018

第18章 迷人的阿尔巴尼亚(2)

“好吧,让我们做好准备吧。”谢青说。这时他感到心乱如麻。尽管在前往阿尔巴尼亚之前他考虑再三,现在他还是为自己一步踏入黑道而害怕。他感到,危险的任务即将来临。危险就像一只猛兽,躲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随时都可能猛扑过来。他已别无选择,没有退路。小时侯看了那么多的阿尔巴尼亚战斗电影,什么《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初春》,现在,他的战斗即将在这里开始。

几天后,谢青买了一辆车。虽然奔驰这么便宜,他还是买了一台不显眼的德国OPEL柴油车。他知道,到阿尔巴尼亚不是度假,接下去的日子充满变数。这天,他和亚历山大开着新买的车去警察局登牌照。管车的警察分局在地拉那城东边。地拉那的政府机构办事都很慢,登个车牌要大半天。他们坐在附近的咖啡店等着。谢青无意中看到马路斜对面有个建筑的门台很有气派,四个大圆柱全是大理石的。亚历山大说这是地拉那电影制片厂。他说这个阿尔巴尼亚唯一的电影厂过去年产故事片十多部,现在已经关闭多年了。谢青仔细看,那门台的台级上真的长满了青草。谢青说起以前看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亚历山大都知道得很清楚,他说很多演员他都认识。谢青说那你认识《宁死不屈》里那个演米拉的演员吗?亚历山大说认识她的。她是南部撒兰达人,有段时间她很红,不过现在不在阿尔巴尼亚,听说居住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谢青说什么时候她要是回到地拉那,你能让我见见她吗?她可是我少年时想念最多的偶像。亚历山大说,这没问题。谢青对亚历山大的这个承诺有点不大相信,在他的想象里,“米拉”这个形象就像是一个女神一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谢青喜欢老亚历山大的乐观和幽默,可对他说的好些事情将信将疑。

亚历山大年轻时在杭州丝绸学院学了八个年头,他现在还能说好几句杭州话。丝绸方面的丰富知识使他成为欧洲的一个丝绸专家,他兼职意大利一家丝绸公司的商务代表,现在还全世界到处跑,去参加各种会议。据他自己说他在阿尔巴尼亚农业部当了很长时间的棉花丝绸局长,曾被提名当部长,但他坚决不愿当部长,因为当了部长就没有自由了。亚历山大说自己见过毛主席,见过林彪,见过江青。还说周恩来三次访问过阿尔巴尼亚,和当时的巴尔干国家领导人铁托、霍查等人开会,研究成立一个巴尔干共和国,和苏联修正主义抗衡,他是会议翻译团人员之一。亚历山大还非常喜欢说自己的风流史。他说当年在杭州时一直和一个姓张的女丝绸工程师同居。那女的一直为他而独身,去年他到中国参加会议时还见过她呢。亚历山大还说在莫斯科有个女友,他和她有个私生女,他们经常联系。至于在本国,他则没说有什么情人。他的妻子是个钢琴老师,谢青见过她,很像撒切尔夫人。

亚历山大老是说自己有一处很大的不动产。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垮台之后的私有化运动中,他花了两万多美金把一个蚕桑试验农场买了下来。那里原有五百多个工人,有很大的厂房和中国制造的机器,有将近二十公顷的山地桑树林。亚历山大本来以为买下后自己可以组织生产,把生产出来的蚕丝卖给西欧。然而阿尔巴尼亚经济改革用的是“休克疗法”,东欧国家休克后尚能部分苏醒,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休克后就彻底死亡了。亚历山大的丝绸庄园倒闭了,起初还雇几个人看守,最后连看守的必要也没了。这个地方距地拉那有二百公里,亚历山大对它已灰心,懒得去看它。

下午,谢青和亚历山大要去见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法托茨。

法托茨的家住在城外黛替山的山脚下,院子里有一大片葡萄树。他们进来时,看到法托茨坐在葡萄树下,手里拿着个酒杯,看着头顶上的葡萄出神。法托茨是个矮小结实的家伙,一头灰色的鬈发,眼睛发红,看得出已经喝了不少酒。他张开双臂用比较夸张的方式迎接了客人,和谢青握手时手掌使了暗劲,好像要显示自己的力量。然后又勾住谢青的肩膀,在他的两颊亲了一下。谢青和亚历山大一坐下,他的妻子就端着托盘出来了,上面有两小杯葡萄做的白酒,当地人把这种酒叫做:阿拉K。刚把酒喝了,女主人马上又端出托盘,上面有两杯黑糊糊的咖啡。阿尔巴尼亚人在咖啡店里喝蒸汽压出的意大利咖啡,在家里则喝连咖啡渣一起喝的土耳其咖啡。法托茨看见中国人来到他家,显然有点高兴。他让谢青看了一件他祖上传下的物件。那是一个用整支象牙雕出的中国工艺品。上面很清楚地雕有龙凤、骑马的武将、弹琴的仕女,看起来是明朝之前的东西。法托茨坚持说这是他爷爷手里就有的东西。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件中国文物是怎样流落到这个欧洲最穷的国家的呢?

接下来,他们开始讨论正事。谢青告诉法托茨,从下个月开始,他的三百多个客人就要分批过来了。客人如何穿过阿尔巴尼亚,如何从发罗拉渡海到意大利,他想请法托茨全程护送承办。

法托茨说,事情越来越不好办了。三年前第一条载满阿尔巴尼亚人的货船冲破劳动党政府的阻拦到达意大利时,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现在,意大利海军如临大敌巡逻在海峡上,因为每天数以百计的偷渡客给了西欧极其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从伊拉克逃出来的大量库尔德人,在政治上也造成很多麻烦。现在阿尔巴尼亚的警察和黑手党的人也在到处寻找过路的偷渡者,不是要阻止他们,是为了收取他们的保护费。所以现在要包办人员过境渡海已是十分困难。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要出更高的价格。至少一个人要收一千美金。

谢青知道市面上的价是每个人头收八百美金左右。不过那些承运人的信用不是很可靠,大批人员交给他们运送风险太大。所以谢青不想多还价。他说:“付一千美金的话,你要保证人员的全程安全。现在有一批马匪马上要从保加利亚过来,他们一直在抢我们的客人。你要把他们赶跑。”

“这个我做不到。”法托茨说,“你们中国的马匪很厉害的,会功夫,会karate(空手道),我看过布鲁斯·李(李小龙)的电影,他老是会这样的。”法托茨站起来,模仿电影里的李小龙做了几个螳螂的动作。“他太厉害了。我打不过你们中国人。”

“每个人再加一百美金怎么样?”

“不行,加两百也不行。”法托茨说的很坚决。“不过,我可以卖给你武器,我什么武器都有,你可以用武器打败你的敌人。”

“那好吧,就这样说定了。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解决。”谢青说。亚历山大把他的意思翻译了给法托茨听。谢青看到这家伙的头摆得像拨浪鼓一样。

“怎么,他还不满意吗?”谢青问。

“不,他很满意。”亚历山大说,“阿尔巴尼亚人摇头表示肯定和答应,和你们中国人点头是一样的。”

原来如此,真他妈的邪门。谢青想。

过了一个星期,崔作高报告谢青:路上走的“四老”和“丐儿头”打来电话,说他们带的一批人已经从保加利亚进入马其顿,准备在明天晚上穿过边界,进入阿尔巴尼亚。这批客人共二十七个。根据事先的安排,客人进入阿尔巴尼亚后,由法托茨派遣的车先载到地拉那,等候去发罗拉。谢青让亚历山大告诉法托茨明晚安排车辆接人。他自己和亚历山大﹑崔作高开车去边境。“四佬”已经将阿国这方联系人的电话告诉了崔作高。边境上偷运人员的服务已很完善,亚历山大给这个联系人打了电话,他告诉了他们会面的地方,是科尔察地区一个山上的村庄。

谢青他们一大早出发,出了地拉那,就开始上山。那些山很高,路又窄又陡,常在云里走。翻过一座大山之后,看见了爱尔巴桑市。这里曾是阿尔巴尼亚的钢铁基地,所有的设备都是中国无偿援助的。以前这里应该非常有名,谢青记得过去中国报纸报道阿尔巴尼亚的事情时常提到爱尔巴桑。当汽车接近城市,谢青看到在公路下方的钢铁厂区,炼钢炉﹑冷却塔早已废弃,厂区长满了荒草,一片死寂。

亚历山大是个爱说话的人。他不时会指着路边山间一些石头建造的古城堡,说起阿尔巴尼亚古代英雄斯勘德培抗击土耳其入侵者的事迹。过了爱尔巴桑后,他说起他的丝绸庄园就在前面不远的山坳里,问他们愿不愿意去看看。对于亚历山大说的丝绸庄园一事谢青一直不大相信,看看时间还早,就说去看看吧。

顺着亚历山大所指的路,很快就到了一个风景迷人的山谷。亚历山大所说的一大片庄园真的存在。车子开进一个倒塌的大门,只见高大的厂房还没倒下。透过破败的窗户,能看见一排排缫丝机。还有个房子里有很多大竹匾,上面还结着许许多多白色的蚕茧。在山谷的周围,放眼望去,满山都是一望无际的桑树林。谢青这下才信服了亚历山大说的是真事。亚历山大显得十分激动,他眯着眼贴着窗门往里看,那些尘封生锈的机器在他心里慢慢转动了起来。他似乎已看见了一群群漂亮的娘儿们叽叽喳喳地在丝织机上挡车。在一层层桑叶的覆盖下,蚕儿在沙沙地啃食着桑叶。蚕儿上山了,吐着丝线,雪白的蚕茧结满了库房。亚历山大和蚕丝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觉得杭嘉湖平原,亚平宁平原,巴尔干半岛的丝线都是连在一起的……亚历山大的激动充满了一种阿尔巴尼亚式的真诚,他总是觉得,六七十年代那样亲密的中阿关系,一定还会重现。

天黑之前,他们到达了边境。那是一座高大的山峦,山顶还有积雪,几只鹰在盘旋。从山下往上看,半山腰的那个村庄的石头房子很是漂亮。阿尔巴尼亚有很多人住在山里,所以有山鹰之国的称谓。他们到达半山腰的村庄,他们的接头人就在这里。当时村里有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好些人在广场上跳舞。谢青他们也在旁边看了一阵热闹。他很快在跳舞的人群中认出了新郎和新娘。不仅是因为他们的穿着鲜艳,还因为不时有些人会手里拿着一张钞票,往钞票上吐了一口唾沫,贴到新娘的脸上。这不知是客人给新人的贺礼,还是对她的舞姿的奖赏。谢青在一边站了一会,有人端着托盘送来白酒和咖啡。

接头人说,一切都很顺利,他们的人已经在山那边的马其顿一侧等待,天黑之后会在合适的时间翻过山梁到达这里。他让谢青他们先去休息。村里没有旅馆,接头人介绍他们在一个村民的房子里住下,只需付二千列克(约等于二十美金)。主人的房子很大,给了他们三个房间。这家人住着三代人,奶奶,主人夫妇和他们的几个儿子和媳妇。他们受到很好的食物款待,有奶酪,羊肉排,芸豆汤,还有自做的酒。路上辛苦了一天,他们的胃口很好,吃了很多。在睡觉之前,亚历山大给他们说了一件令人又惊又喜的事情。在这个阿尔巴尼亚的边缘地区,听说以前有这样的风俗:客人要是在主人家过夜,半夜时分,主人家已婚的女人要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摸黑进入客人的房子,陪客人睡一个钟头。而客人则不必客气,无论哪个女主人来了都勿需拒绝。谢青忙问:大概会是年轻的女人来招待客人吧?亚历山大说这个不一定,也可以是奶奶,也可以是媳妇。但谢青在夜里没遇上情况,可能这个风俗已经失传了。

谢青这夜一直没睡着。脑子里老是想着怎么对付“北京李”那帮马匪。一直到三点多钟,才有点迷糊过去。可这时,他被接头人叫醒了,说那边的人已经接近边境了,很快会翻过山梁进入这边。谢青一伙人起身往边境走,被风刮得直打哆嗦。这时在晨光照耀的山背上,能看到一些小小的黑点在移动。没多久,这些黑点变大了,慢慢地现出了人形。这些历经艰难的偷渡者一脸疲乏地从山岗上鱼贯而下,眼睛却放射着奇异的光辉。他们很快上了法托茨的货箱车,开往地拉那。他们不知道这里是哪个国家,好些人以为这里就是意大利了。

按照计划,客人从马其顿到了阿尔巴尼亚后,要很快转移到南方的发罗拉,从那里渡海到意大利。但是法托茨告诉谢青,最近意大利海军封锁了海峡,阿尔巴尼亚政府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也在发罗拉巡逻,抓偷渡者。所以这个时候无法把人员送到对岸。所有的人只能在地拉那等待。

已有好几批客人过来了,总数已过百多人。谢青惊讶秋媚的客人怎么会这么多。他不知道,在浙江和福建好些侨乡,秋媚的名字无人知晓,但是她在生意上用的化名“阿春”却好像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常被人挂在嘴上。想偷渡出国的人互相讨论时会问:你是托“阿春”还是托某某人?那种口气就好像是问人家出门坐飞机是坐东方航空公司还是国际航空公司。秋媚在浙闽一带良好的口碑主要是成功率高,安全有保障。秋媚把“安全”作为了自己的品牌。必要时她会不惜重金雇佣黑道枪手保护客人安全到埠。秋媚所做的生意牵涉到一个巨大网络,从在国内沿海地带组织客源,到买通海关做假护照,路途上的护送及至到岸接客,一连串的工作比贩毒洗钱更为艰难复杂,因为她所运送的是活生生的人口。秋媚那时的生意甚至已经投资到意大利议会一些政客身上,让他们制定出尽量有利非法移民的法规来。

谢青现在最担心的是,地拉那街头上中国人的面孔越来越多了,一些陌生的脸孔看起来十分可疑。他知道“北京李”已经到了地拉那,但是他不认识他。前天他在街上买烟时,迎面过来几个中国人,一看就觉得是北方人。中间那个人脸色苍白,板刷头,脸相看起来很是不善。谢青和他们擦肩而过。走过几步,谢青转回头看了一下,那个脸相不善的人也在回头看着他。谢青想起人家对他说过,“北京李”在莫斯科的时候,有一次在一个旅馆的大厅里有人盯住他看了一眼,他就让手下的人过去把那人的手筋给割了。谢青的车就停在路边,他上车马上开走了。从倒车镜里他看到那班人一直在目视着他。

这个晚上谢青请弟兄们在上海楼餐馆吃饭。“丐儿头”、“四佬”﹑崔作高等人虽然没见过“阿春”,但这些年为“阿春”做事,总是能公平地拿到钱,所以谢青作为“阿春”的代表受到了他们的敬重。谢青请了十来个人,都是些小头目。为了活跃气氛,他还让崔作高从客人中带了两个女的来。吃饭时,谢青被大家推到了上席。谢青一辈子没做过领导,这回真做上了,却是黑道上的小头子。事到如今,他也推托不得。

“丐儿头”在索非亚刚吃过“北京李”的亏。他自己连带五个客人被“北京李”手下的人抓去。他被铁链锁住关在地下室,让他像狗一样用嘴巴在地上的盘子里吃东西。最后还是秋媚托人用钱赎出了他和客人。“丐儿头”一说起“北京李”,就恨得直咬牙。他说:必须主动出击和“北京李”决战一次,要不一直会受他的骚扰。这个家伙的最大特点是欺软怕硬。

同类推荐
  • 上海在失眠

    上海在失眠

    《上海在失眠》是一本由一连串相关故事串起来的反映都市白领不寻常的生活的书。该书综合了小说散文两种文体的优点,既有引人入胜,环环相扣的情节,又文字简洁、各自能独立成为一个主题,且文风辛辣、妙语连珠。在描述生活时围绕着事业、金钱、爱情抛出一个个问号,又通过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作出了各自截然不同的回答。高潮迭起,却又曲终人未散;转眼间,生活的困惑之风扑面而来。没有惊险,却使人爱不释手;没有说理,却使人顿有觉悟。
  • 首席婚恋师

    首席婚恋师

    你结婚了吗?你有对象吗?你想让我帮你介绍对象吗?以上便是杨杰的工作内容,这要是在古代,杨杰就是媒婆,但在二十一世纪,杨杰的工作有了一个高雅的称谓——婚恋师!最近,婚介所老板为了提高公司业绩,将一辆跑车作为年终奖励。杨杰为得豪车绞尽脑汁,同时,竞争对手赵非烟也在全力以赴,一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争就此打响!就在战况如火如荼之时,二人却遭遇离奇绑架。死里逃生后,杨杰却再次陷入女友魏旭的暗算中。为揭穿魏旭的阴谋,赵非烟独自踏上寻找真相之旅……几经波折,杨杰和赵非烟是否能明白彼此的真心?首席婚恋师能否为自己寻得良配?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长篇悬疑小说!惊心动魄的海上阻击,神秘莫测的海岛寻宝!留学回国的东方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
  • 吴趼人全集:短篇小说集

    吴趼人全集:短篇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义道记》《黑籍冤魂》《剖心记》《中国侦探案》等多篇短篇小说和笔记小说5篇,以及笑话4种。这些作品皆以原刊物连载为底本整理,即据点校,加以收录。此版本多篇作品为作者辑录、修订并加以续写而成。《剖心记》全采史实,书中所载上谕、奏折、呈词,及一切审讯、检验情形,皆录自原案底稿,无一字杜撰。《中国侦探案》是吴趼人搜集了中国古今奇案数十种,结集而成,被时人称作“中国侦探探案有记事专书的滥觞”。
  • 我的两个女儿

    我的两个女儿

    本书为“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列图书的一种,收录了山西著名作家蒋韵1979—1989年间公开发表、出版的十六部中短篇小说《我的两个女儿》《无标题音乐》《东风第一枝》《盆地》等。作为“晋军崛起”的代表性作家,蒋韵的小说,是平凡的故事中蕴涵着深邃的思考。正如著名作家杨占平先生所说,蒋韵(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以一个作家的敏锐洞察力与细腻的感觉,把那一茬人放在特定的大背景中描写,塑造了一个个她同龄人的文学形象。她的语言鲜活优雅、明净坦诚、典雅纯粹、富有张力;她叙述的视角,尽可能地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注重将生命感觉转化为艺术感觉……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而优秀的作家。
热门推荐
  • 从开局开始无敌

    从开局开始无敌

    林开是一个特种兵在执行一次任务中意外死亡穿越到了玄天大陆带你装逼带你飞称霸整个大陆Soeasy
  • 王源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王源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夏冉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东西只有:纪念,舞台,音乐和梦想,却没想到会在旅途的最后加上一个他……
  • 王俊凯之请放开我

    王俊凯之请放开我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着一个身份,你不可能改变命运,但是命运可以改变你——夏曦悦也许现在的分别就是为了更好的相遇——王俊凯
  • 赛尔号联盟之战

    赛尔号联盟之战

    来自赫尔卡星的雷伊,来自比格星的盖亚,怀特星的卡修斯,还有作者瓦最喜欢的来自格雷斯星的光明守护者布莱克。这里都有噢!喜欢战神联盟的童鞋们。欢迎噢!
  • 梦回古国之浪剑江湖

    梦回古国之浪剑江湖

    无奈花落去,门前亦踌躇。无奈地穿越让她又重获新生,改变了原有的性格,让她的妹妹萧影若改变了对她的态度。五年前,凌陌枫第一次见影蓉,被她的性格所折服,才道出“你很有趣”这四个字,五年后他们又再次相遇,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相爱的人总要历经磨难才能更加相爱,他们会有怎样的坎坷经历等待着他们?缘逢相府情根生,再逢佳人情缘种。携手浪剑共天涯,望穿秋水话江湖。慕容佑第一次遇上萧影若时已经情根深种,影若的顽皮让他哭笑不得,万花楼里被迫扮女当花魁,她竟然笑得开怀,姐妹情深子夜赴约舍身挡刀,见证了两人的感情,隐居山林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是他们的心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光

    薄光

    第一次见面,身着白色衬衫的他,乖巧地坐在沙发上,偷看着不近人情的她,眼眸中满是对她的好奇。眼睛,她第一眼就被他的眼眸所吸引。干净、纯质、灵动,像小鹿般温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温润的眼眸渐渐蒙上一丝偏执。原来倔强的心慢慢地就软了。就像一颗被冰封的心,随着太阳的温暖,冰凌逐渐融化,回归鲜活地跳动......后来,彼此都活成对方生命里的一束薄光,纯粹又重要。
  • 奥特末世之光

    奥特末世之光

    末世的来临,怪兽的横行,人性的没落,林枫该如何面对
  • 小时候的拳皇

    小时候的拳皇

    小时候玩拳皇的开心快乐长大我他就是因为怀恋
  • 魅姬绝世

    魅姬绝世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独一无二才够霸气!十项全能?笑话!吾乃万能始祖!!!商界第一巨子?情场第一高手?江湖第一杀手?史上第一真仙?Nonono,这些早out了。大宗师级驯兽师!大宗师级召唤师!大宗师级炼丹师!大宗师级炼器师!大宗师级制符师!大宗师级合成师!Oh,mygod!这世界玄幻了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对!你没有看错!天上没有,地上更无,史上第一女强倾世!什么?不信!有胆别走——强势吗?还行吧。混乱吗?看着爽就行!强到令人发指!悍到让人胆寒!一起随我进行一场激情肆意热血澎湃的逐鹿之旅吧!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