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93500000002

第2章 玻璃瓶的端口A(2)

将要离别的消息似乎并没有折射到我情绪的敏感点。不知不觉中,我倚在靠墙的床边,一如既往地睡了过去。我的梦的色彩依然是粉红色系的,如我平时的粉色装扮:粉白色的衣裳,粉红色的蝴蝶结和发带,还有胸前别着的那条永远干净的粉红色的小手帕。我面临的别离或许也是粉红色的,柔情而淡雅。

我的梦渐渐远离,我伸手去抓的时候,它顷刻就成碎片,和着黑夜里任何一样东西游走。我醒了,但没有睁眼,我感觉到光亮。可能是晨曦中某颗失眠的星星在注视这个被人称作地球的同类。

我习惯性地将手轻轻环抱了一下,发现怀里什么都没有,才想起这是罗尼和格娘的床,没带猫来。

我将眼睛睁了一条谁都不易察觉的缝,从缝隙里偷窥这个熟悉却又极其陌生的世界。我不敢把眼睛睁开,我的眼睛太大太黑,睁开,容易被人发现秘密。

我看见了身边熟睡的两个赤裸着皮肤的人。

罗尼面朝格娘,背对着我,他全身裸着,格娘纤长的手指柔弱地搭在他背部的某块肌肤上。那女人的睡态透析出一股静谧的美感,像南方夜晚没有波澜的湖面,长长的睫毛纯情地覆盖住眼睑,也覆盖着她真实的年龄,我忽然感觉她与我同龄,只有六岁。而当我的视角往下滑落到她的乳沟处时,我吃惊地发现,罗尼的嘴微微动了一下,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噙含着格娘的乳头,另一只饱满的乳房无力地瘫睡在他的半张脸上。这奇怪的睡法令我感到震惊。在我还来不及记事的时候,我就没再吸吮过母乳,我早忘了那味道。我透过眼睛的缝隙探究罗尼的背。背影在许多时候是代表一种无视和不屑,至少此刻的背影对我来讲,是这样的。我闭紧眼睛,不再看,这种看让我感觉到一种本能的难堪。

他们没有发现我发现了他们的秘密,直到他们醒来,我还在紧闭着双眼。我敏感地感觉到格娘探身看了我一眼,过了一小会儿,她便穿上衣服出去了。我知道在那一小会儿的时间,她将自己亲密的乳头从那个小男人的嘴里轻轻抽走了。

罗尼醒来的时候,我依然闭着眼睛。待他轻手轻脚地出去之后,我翻身下床,逃命似的跑过街。

车辆极少的K镇这时却有一辆三菱汽车从我身后擦过,那司机被我的突然出现吓得不合时宜地刹了车,他的刹车时间对谁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再跑得慢一些或者晚一步,早就成了他的车下之鬼,那他的后半生便毁在一名突如其来的小女鬼身上。我若无其事地看到那个脸上已经横着几道皱纹的司机惊恐而忿懑地把脑袋探出车窗望着我,那眼神让我感到他会冲下车来把我掐死,就像从前我亲眼看着一个倒霉的男人掐死一只偷鸡的猫,用手一抡,断了气的猫已不知去向。那是我最心爱的猫,尽管它偷鸡,哪怕它偷人,我都会不辞辛苦地爱它。我冲上去龇出锋利的小牙齿朝那凶手的手臂硬生生地咬了下去。法律不为我的猫报仇,我的牙为我的猫报仇,至少不能让它白死。我对我锋利的牙齿毫不怀疑。那男人像受伤的狗一般嚎叫起来。狠狠地咬完,我就跑开了。他状告我的父母。我在巴特那里躲了一天,其实,一分钟都不用躲。我父母没有一句责怪我的话,只是不住地安慰我,直到将我因惊恐而暂时忘却的伤心安慰出来。从那时起,我几乎成了一个用牙齿报仇的人,除了牙齿,我再没有更锋利的武器。我与那司机对望。我看着那司机的嘴动了一下,没发出任何声音,摇了一下头,无奈地发动车,开走了。他肯定被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被风一吹,然后,就感冒发烧。我在幻想未来将出现的可能。

一大早,我的突然现身吓坏了一个无辜的人,一个男人,一个开着重型机车的男人。我暗自得意了一会儿,靠在墙上,用手丈量身高。我每天都希望自己长高。母亲下夜班回来,看着我一个人站在那里,量高,还隔着玻璃不停地朝在玻璃窗里面的小猫扮着鬼脸,那猫被我勾引得都快破窗而出了。

诺诺,你在干什么呀?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格娘没管你呀。母亲边开门边问。“诺诺”,音同“懦懦”。我长大后,一直对父母的这个昵称倍加逆反。

我已经不准备喜欢他们了。我终于又想起自己跑出来的原因,我胡乱说着,没头没脑地朝门缝里冲去,差点儿踩着心爱的猫。

为什么?母亲追问。

因为他们不喜欢我的猫。我信口编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

从此,我不再跟随罗尼四处乱跑。我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没过多久,格娘带着小罗尼离开了这小镇,走的时候,没人送他们,我是隔着玻璃窗目送他们没了踪影的。那天下了一会儿小雨。下雨,对小镇来讲是难得的事。

而当我正凭借我年龄的优势抱着猫在这世界上胡作非为,并且预备变本加厉的时候,巴特也来我家道别,他身边服贴着一个陌生女人。那女人不漂亮,至少在我眼里没有任何吸引力。我当着那女人的面指着巴特大声说:“巴特叔叔,你是个笨蛋。”我看见一个近三十岁的成年男性在我面前显得有些发窘。

父亲为此吼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后来送走巴特,我才奇怪父亲怎么会发那么脾气,母亲告诉我说:巴特没有父母。一种“同情”疯狂地占满了我小小的心灵,只是,没多久,那种同情又消失殆尽,心灵这东西有时极其地靠不住,尤其是孩子的心灵。成年后的我有时会这样想。

巴特走后的第二个星期,我也随同父母迁居到另一座四季分明的大城市里。我将六岁以前的记忆定格在那座小镇。那小镇埋葬过我的几只心爱的猫,除此之外,再没什么值得人留恋的地方。六岁孩子的记忆空间太有限了。待我十岁那年,我才听说,我的出生地——K镇在我们离开不多久的一天夜里被沙尘掩埋了。是否?人们都预测到世界末日的来临,而四散逃离,躲过一场灭顶之灾。那小镇消失了。在本世纪是不会崭露头角了,它成为一片寂地。若干年之后,它将会适时出现,而炮制出几个发现者,由此产生一两个城市级或者世界级的考古学家。我在年龄与年龄的挂钩处触摸记忆之门时,脑海的边缘矗立着一座似曾相识又几度陌生的如海市蜃楼般的古城。我的思想极为荒诞地耻笑着这件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思想之间的耻笑往往会造成极度的误解。

岁月的车轮如火如荼地翻转,心事重重地辗压着街道和过往的路人。我的身体非但没有因为岁月的成长而饱满起来,反而显得更为单薄,轻飘飘如一张飞旋在风口的纸片儿,停不住地飘零。

面对飘零,我竟无力对自己喊停。我知道,无法停止的,永远是心的飘零。我静静地躺在情意绵绵的床上,闭紧双眼,用眼睛背后的眼睛感受这个充满奇异事件的小空间。蓝天、树木、枯草、残垣断桩、锈铁水洼、纯粹的阳光和空气以及和风细雨、斜阳,我一遍一遍在心中默数它们遗留的烙痕,然后,又渐渐与它们疏散、道别。我用记忆折磨记忆。事实上,自从我迁居到这座城市来,我在床上已经躺了五年,确切讲,我已同外面的空气阔别了五年。我不认为这是病,这似乎只是生命中的某种需要。

令我惊讶的是,我却从未为这样的囚禁生活流过泪,相反,我倒更喜欢这样的蛰居生活。医生说,你必须这样生活,一直到死。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道。我便如一个逃命的人,逃避外面的阳光和空气,用微薄的能力过起了幽闭的生活。我必须在白天拉严窗帘,在午睡的时候,扣上门闩,我适应暗室。像猫。我的电话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同一枚安静的摆设。我慢慢习惯了这种与世隔绝。

我依然喜欢被猫陪着。我孤独,猫也孤独。我只是睡倒在床上,什么都不做,甚至不思想。天花板几乎要被我的那双又黑又大的眼睛望穿。

我得了什么病?不知道。其实,我什么病都没有。我可能是不愿意面对外面纷乱、嘈杂的世界。所以,被医生诊断成了病。我这病还有一大特征就是:白天看不清东西,夜晚把一切看得一清二楚,清楚得令人心悸。

我的生物钟被莫名其妙地颠倒了。

在潜意识里,我可能是在等死。我捧着镜子的时候,才会重新发觉自己那么年轻漂亮。其实,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在等死,只是死亡来临的方式、地点和时间不同而已。死无以预测。我却每天都在预算自己的死期。直到有一天,那个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为止。那电话固执地响着,那声响让我惊恐万分,我浑身每一寸皮肤每一枚细胞每一根神经都在我的听觉的过滤下颤抖起来。我的手抖动着,不敢,或者说,不晓得该怎样下手,我像突然得了帕金森症的患者。

哪位?我终于拿起了话筒。

我要言子。一个男人的声音,那声音透澈而浑厚。

这肯定是个成熟男人。我不安分地猜测。

对不起,这里没有言子只有米诺。我居然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我挂了电话。

隔了片刻,电话又响了起来。

你好,哪位?我又恢复了曾经的熟练,拿起电话,轻松地问,我的手不再发抖,我的浑身不再发抖。

——我要米诺。

我听出来,还是刚才那声音。

——可是,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我要米诺”,其中的那个“要”字令我的心里漾起致命的微波。那微波是我从未感受过的,陌生、遥远,但又那么愿意靠近。

——现在,我们不是已经在认识吗?我叫振一。

——振一?我重复了一下,这名字好象在哪里听过,可是一时想不起来。

——可是,你刚才是要言子。你并没有始终如一。我的声音虚若游丝。

我听见电话那头的人轻声笑了一下。

——我拨错了一个数字,我把2拨成了1,你又告诉我你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听上去很耳熟,我想我们一定在哪见过,或者,听过。于是,我又鬼使神差拨了过去,我想这是缘分。

缘分?多么熟悉而又遥远。

——缘分?你是说那种像活泥鳅般的东西?

——你喜欢捉泥鳅?电话那头那个叫振一的人笑着问。

——我没见过泥鳅。

——明天我刚好没事,带你去捉泥鳅,好吗?

这人怎么如此迅猛地邀请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孩去捉泥鳅。反正在电话里,谁也见不着谁,何不戏弄他一下,索性答应也无妨。

——好呀,明天我等你电话。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滋生出戏弄人的念头。

第二天并非如我所想的那样,他并没有打来电话。他可能是找着那个叫言子的女孩了,然后陪着她去干什么了。我感觉自己的那个戏弄人的念头似乎被窃取了,反过来投放给我了。我有些失落,床也同我一样气急败坏,变得极其不舒适。

连续好些日子,那个叫振一的人再没出现过。他肯定是给某个女人强烈蒸发了。我想一定是这样。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如此,仅凭一种声音就如此牵动我高傲的神经?我居然还莫名其妙地发誓,以后他来电话也不要理会。对一个在我耳鼓只存在过三分钟的声音发誓,这誓言显得荒唐可笑,不可理喻。

也许,是因为巨大无边的寂寞之感在我心里储存得太久了,我已经感到厌倦。我在试图改变或抛却。所以,振一的声音很容易就乘虚而入了。我开始怨恨声音。

同类推荐
  • 老农民

    老农民

    1948年,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引发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故事。黄河北岸的麦香村,生活着一群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安身立命的农民。长工家的儿子牛大胆,地主少爷马仁礼,在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一夜之间颠倒了位置。农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把歌唱,地主点头哈腰、夹着尾巴做人接受改造,牛大胆和马仁礼明里暗里互不低头,相互斗法。牛大胆深爱着“仇人”的闺女杨灯儿,却娶了马仁礼的未婚妻乔月;马仁礼打断了牙齿往肚里咽,人前还得小心翼翼赔笑脸,日子过得憋屈窝囊。
  • 琉璃

    琉璃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外星人接待办

    外星人接待办

    史上第一家外星人接待办!一个宇宙背景下年轻人的成长与迷茫。外星版的《动物庄园》,一部杰出的人生寓言,无比真实地记录着我们的时代,揭露真实中的荒诞。
  • 海上明珠

    海上明珠

    小说以极富上海风情的笔调,写了两对地位、身份迥然不同的夫妇因为一起偶发的事故而换错了女儿。二十多年后,真相大白,两个家庭,两对夫妇,两个女儿在错位的现实面前将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真实的人性拷问,要面对的是血缘、伦理和情感的重重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应该说,小说选择了一个不算太新颖的戏剧化题材,却迎难而进地把笔力深入到上海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情世故中去演绎,反而恰到好处地把作者擅长的写上海人的路数发挥得淋漓尽致,细腻而犀利地写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幽微与温暖,上海人天性中宽和又精明、务实又灵活的特质在滕肖澜笔下的人物身上表现得气韵生动。
  • 祭奠清水

    祭奠清水

    “新活力作家文丛”收录了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实力、最活跃的七位作家魏微、朱文颖、刘玉栋、刘建东、李大卫、王方晨、巴桥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力作。这些作品奠定了他们在当今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近十年来青年文学发展的轨迹。本书为王方晨卷。王方晨是一个心中有“鬼”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人物常有英勇的精神气质,他的文字亢奋、胆大包天。
热门推荐
  • 留守年代

    留守年代

    在留守的年代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像三条河流一样汇聚于广袤的农村,在农村流淌,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然而这声音不是欢快的,而是哀怨的。因为声音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留守妇女们的哀叹,太多太多留守孩童们的哭泣,与太多太多的空巢老人们的抱怨。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曲时代的悲歌。他们用低沉的、呜呜咽咽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时代对他们带来的无法言说的伤与痛。
  • 若归可能藏

    若归可能藏

    时间是灭亡和新生的交界线,轮回更替,生生不息.也许有一天我们一不小心落入深渊,也许迷途不知返.但是在路上总有一个人在等候,即使是深渊也甘心一跃无返.开头和结尾都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是路程遥远,我们恰好风雨兼程.嗨,很开心遇见你.
  • 泛世墨神

    泛世墨神

    一个刚刚从灵气复苏中踏上修行之路的人。一个从凡世中走出游离在诸天万界做观光客的人。天师府传人和生而为神的剑客游走诸天开启了卖房之路。 我要让所有“无敌”的人都不再孤单——张墨。神雕-斗破--海贼ing—火影—
  • 我曾走过的那些日子

    我曾走过的那些日子

    每个人的青葱岁月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暗恋,你曾暗恋过一个人吗?有的开花结果,有的无声无息。无论开花结果与否,无论悲伤与快乐,那都只是你的部分回忆,向前看,你会看到更好的未来。
  • 炎黄武帝铸天庭

    炎黄武帝铸天庭

    天地异变,地球将毁,看我泱泱华夏儿郎如何奋起,再创辉煌。主角临危受命,与其他天选之子进入盘古世界寻找救世之路,在炎黄系统的帮助下,招名将,唤神谋,斗阉宦,杀佞臣,战敌国,聚国运,铸天庭,终获得盘古认可,得到救世之法。本文将以古今中外王朝帝国为蓝图展开,穿插金古黄粱温武侠小说故事,和画江湖之不良人、风云等热门动漫影视人物故事。因此,关羽战秦琼,张飞打岳飞,刘基斗孔明乃至郭靖降龙劈乔峰的戏份绝不少见。话不多说,朋友们,我们江湖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温奇家族

    温奇家族

    一个有趣的秘密。一个找不到的答案。一个一向如此的人。越是走到最后越是会想起最初。
  • 1973年的弹子球

    1973年的弹子球

    “时候一到,任何人都得洗手上岸,别无他路。”《1973年的弹子球》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8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青年的“我”大学毕业之后,靠做英语翻译工作为生,生活平凡宁静。与一对难以分辨的双胞胎女孩的同居似是一切开始转变的前兆。某天,“我”受到记忆中一台“宇宙飞船”弹子球机的召唤,于是与双胞胎姐妹踏上寻找弹子球机之旅。而当“我”终于与那台念念不忘的弹子球机相逢时,“我”却只是漠然地离开了它。随后“我”与双胞胎姐妹正式告别,独自一人回归无边的孤单。而“我”的朋友“鼠”爱上了如他一般孤独的女子,被虚无和迷茫充斥着的生活,致使他最终决定离开恋人、离开城市……
  • 林瑶池

    林瑶池

    我叫林瑶池,是一个修道之人,但有一天我发现我身体里居然有一股神秘的力量……
  • 一生一世复相思

    一生一世复相思

    她,倔强任性,倾国倾城。他,霸道高冷,挑剔专情。万里风云袖尽,千年沧海看过,为谁一念成狂。一个关于爱恨、生死、天下、人心,沉静在表而激烈在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