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2100000021

第21章 关于道德教育思想(2)

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当“素骄、好勇”的江都王对汉天子蓄怀僭越霸横之心,称许董仲舒做他的江都相如同春秋时代管仲相佐齐桓公兴霸之时,董仲舒则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的教义来维护君纲,“以礼谊匡正”江都王。董仲舒反对一切为谋求利益而违反“三纲”道义的行为,要求人们以仁义制利欲,特别是他讲论“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指出“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徇利,去理而走邪”,以至于“贼其身”,“祸其家”。也就是说人民胆敢为了谋取生活利益而不顾封建礼制,就是不义,也就是“大逆不道”,就会招致杀身灭家。董仲舒还阐述了“义不讪上”的教义,即是要求人民和地主阶级的“位卑者”绝对不许对天子及封建王朝位尊者有所异议。他宣称一切臣民“能为君亲含容其恶”,乃“忠孝之极”这鲜明地显示出封建主义的“义”德的戒律及其淫威,特别是对人民既控制其思想行为,又不许其提出生活利益的要求,还封闭其正义的呼声;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义”和“义不讪上”德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可见,董仲舒的“义不讪上”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产物,是家长制的精神体现。

董仲舒为促使三纲之道的实行,还大讲礼德。按照董仲舒的说法,“礼”就是指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他说“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故之级者也”。又说“谓(为)之度制,谓(为)之礼节,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所以一之也”。可见,董仲舒是在阐发孔子所讲的“先王之道”和“尊尊、亲亲”之“礼”以及“立于礼”和“礼以行之”等思想,也是发扬孟子“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等思想,教导人们遵行三纲之道。他一方面要求汉王朝教合贵族百官“成之以礼乐”,严守等级秩序之礼,“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否则就会“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廓,名曰虚邑。如此者,君其枕块而僵”。另一方面,而且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节民以礼”,“使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他特别强调施行礼的德教以防民乱的作用,明确地提出“礼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由此他谏告汉武帝“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化教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从上所述,可见董仲舒关于礼教的涵义、作用及其本质。

董仲舒的礼教思想,从政治上说来是为汉王朝培养忠臣、顺民、孝子与贤妻。从理论上看,阐述了“仁”与“礼”的作用关系。他说:

“礼者庶(摭合)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这是以仁为质为体,以礼为文为用,要求仁礼结合、体用相成,说明了道德思想的主导意义和道德规范实践的重要,表现着要求思想与行为的密切联系。这是符合德育原理的。

在五常之道中,董仲舒阐述“仁德”是与“智”密切结合而相提并论的。他在《必仁且知》篇中讲道:“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但他把智从属于仁德,作为一种道德范畴,从而论述“仁而不知,则爱而无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知是为了“其动中伦,其言当务”。

要知道董仲舒讲智的着重点是从其德政治术上来讲“莫急于智”的。

他要求封建统治阶级发挥智能,要能“见祸福远,其知利害早”,对于所谓“民患”能“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行之时”,要“知礼之本,”从而善于教化人民以治天下。另一方面他认为劳动人民是“瞑”,要接受王教,化“瞑”为“觉,化“暗”为“明”而知晓纲常与遵行其秩序。显然,这绝不是启迪民智,而是以封建道德钳制人民的思想行为,压抑人民的觉悟。这就是董仲舒讲智的目的、实际内容及其阶级性实质。

董仲舒在《必仁且知》中,对于德育的教学原则方法提出了有益的意见。这就是德育要与智育相辅相成,德育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之中要贯彻德育。德育与智育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有价值的思想。

董仲舒把“信”作为“五常”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阐述《春秋》大义时,发挥了孔子所说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的道理。这是向统治者阐明“信”对于治国具有“得失之大也”的重要意义。“他申述“《春秋》尊礼而重信,信重于地,礼尊于身”,更明确地向胶西王讲论“《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他还特别宣扬“为人臣者委身致命,事无专制,所以致养(忠)也;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忠(信)也”要“至忠厚信以事其君”。董仲舒之所以如此不厌其详地大讲特讲为信之德,对于君主来说,是借以维系诸臣百官的忠诚,加强本阶级的团结;对劳动人民来说,则完全是要求人民对于封建王朝要倾心置腹地诚挚信从。应该指出,董仲舒主张贵信贱诈,不能说是完全的虚伪骗人的说教。他自己的行为就是相当廉直和信实的,而且对于人民有一定的同情心,要求行信于民的。当然他讲的示民以信,有其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受他所主张“屈民而伸君”的思想所制约。然而他要求“厚其忠信”,即做人信实,待人无欺,他批评公孙弘“从谀”而反对玩虚弄诈、欺世盗名。这总比公孙弘的“多诈而无情”要端正些。就这个意义上讲,董仲舒的论信是正当的道德修养,在教育上可以借鉴。在他的影响下,汉王朝在某些事件上,也是对人民行了“小信”的。

总观董仲舒的纲常道德教育思想,是神权、君权、族权和男子权四条精神枷锁的反映,成为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和统辖人心的思想工具。在当时起了不小的作用,并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至宋代理学家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天理。他讲道“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又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直至清末张之洞在推行“洋务教育”中,还大讲“明纲”,即以三纲为千古不变之道,确定忠孝为立学宗旨,用来反对当时资产阶级所要求的民权与男女平等。这都是渊源于董仲舒的思想的。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前面所述的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内容中,曾部分地论及有关培养道德的原则方法。如“以义正我”的“自治”和“责己”的原则;“必仁且知”的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以仁为体、以礼为用,要求道德思想与行为规范统一的原则,这些,都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德育原则。此外,董仲舒还阐述了若干值得重视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应该探讨其合理的成分,以资借鉴。

1.“明道”、“重志”

董仲舒在讲论道德品质与行为处事上,对于“知”(如明道或知礼等)与“志”都赋予重大意义。众所周知,他强调“明其道”,说“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还要求“知礼之本”、“知其本心”,提出“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等等。这些都说明了道德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春秋》之论事,莫重乎志.礼之所重者在其志”。在这些论述中,董仲舒揭示了德育过程中的明理、立志的重要性,这是有道理的。

但要知道,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及称颂“孔子立新王之道,明其贵志以反利”,恰恰是过分强调动机而否认效果、强调所谓道义而反对功利,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际上是虚伪的。然而,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一教条,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成了一条正统教义,如宋代理学教育家朱熹盛赞董仲舒并把他这句教条作为白鹿洞书院的一条教规,订为“处世之要”。但是,对于这种重道义、轻功利的教义,在当时也为反理学的学者所反对。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在其《勉强行道大有功》中予以驳斥说:“天下固无道外之事也而勉强于其所当行而已”。指出了“明道”即在于行道而求其功。另一着名学者叶适更尖锐地批评说:“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尔。”直到明清之际反理学而讲实学的教育家,无一不抨击所谓“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谬论。当然,他们的反驳,还都只是局限于封建道义与其功利的关系上,并不能真切地揭示问题的实质。

2.“强勉行道”、“进善诛恶”

尽管董仲舒不考虑功利,但在道德修养上,他还是要求“明道”与“行道”密切相联系的。就是既要认识道德,还要力行道德,这是德育正当的知行结合原则。董仲舒在主张“明道”、“行道”中,还阐述了进善诛恶的思想与改过迁善的思想。他申述“修身审己,明善心以反(返)道者也。”要求“反(返)道以除咎”和“进义(善诛恶”,这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了又立又破、破立兼行,使改过与迁善同步前进,应是很正确的见解,总结了德育的一定规律。此外,他还提出了“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等等修德的言论,可以认为都是有道理的德育格言。

3.“自得”、“自乐”

董仲舒关于道德培养,提出“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这是对德育提出了自觉和主观努力的原则。他又说“力者,勉行其身以化之”。显然,在这里所谓的“化”,就是通过主观努力使道德观念、意志的修养在内心中油然而生,达到“自得”的心理状态。与此相联系,他还申述了道德修养的“自好”与“自乐”的感情思想境界。例如他说“人好义者,谓之自好”,“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行必中礼而心自喜”等等,从而指出“仁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说明了道德修养要做到心意舒和而怡然自得的境界。董仲舒在德育上提出的“自得”、“自乐”,能够使人在道德上修养得感情怡洽悠然,心意自如中矩,认识与实践合拍深化。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和谨慎汲取的德育原则。

董仲舒在道德修养上所讲的“明道”、“重志”、“强勉力行”和“自乐”等,表达了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他曾说“知仁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这仅从德育过程来论,也是说明了知、情、意、行修养问题,是符合人的心理过程和德育规律的。

4.“内视反听”,“湛思省悟”

在道德修养上,董仲舒要求行使“内视反听”的方法。这是一种自省的方法,并非董仲舒首议。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赵良曾向商鞅提出“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其本来的意思是说,接受别人的意见(反听)和进行自我省察(内视)就会聪明正确了。然而同一命题,由于不同的观点就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董仲舒所说的“内视反听”则是主观地觉察自己的“德性”。他曾说“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又说“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由此,他的“内视反听”是要求内向地“明于天性”与“知其本心”,从而明确地提出“湛思而自省悟以反道”。但是董仲舒的“内视反听”、“深思省悟”,对于德育要求视、听,思、省的功夫,在方法论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同类推荐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致力于反映访谈这一概念及其实践内涵的成熟与完善进程。做好访谈的关键在于研究不断扩展的、各种各样的谈话情境,了解人际传播理论的新发展以及与访谈实践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力求纳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将其贯穿于课本之中,同时始终强调增强访谈双方交流技能的各个要素。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场所的转移和地球村的影响等也都在好几个章节中得到特别关注。
  •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
  •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热门推荐
  • 天道神位

    天道神位

    两个不同的世界,两个相同的心愿。一个坚韧不拔但出生卑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难展拳脚。一个天赋异禀,却被雪藏命不久矣。当一颗流星划过,他们的命运轨迹发生了那么一瞬间的交集。他能否继承遗志,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一切尽在天道神位!
  • 招魂记

    招魂记

    万载光阴匆匆而过,黎明成永夜,战士变英魂!王麟悠悠醒来,他踏天路,越血海。一曲悲凉的招魂曲,百万不甘的战士英魂。誓与天斗,不死不休。
  • 南城有笙歌

    南城有笙歌

    她和他在一起,她是因为喜欢,他是因为合适。后来喜欢和合适都变成爱了。
  • 过去,未来,我一直都在

    过去,未来,我一直都在

    少女拿起电话说“我们分手吧。”少年急切的问“为什么?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告诉我,我会改的。”少女伤心的说“不,你很好,只是。。。只是我不爱你了。”少年强忍着泪“那当初。。。”少女打断他“当初?当初只是想玩玩你而已。”少女流下眼泪。。。十年后,少年看着挽着别人手臂的她,心里竟然痛了起来,“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忘了她吗?”
  • 校草钟情于你

    校草钟情于你

    没有重生,只有一见钟情。没有莲花,只有盛开的玫瑰。没有无中生有,只有作者的凭空想象。没有差评,只有你们的一路好评。一开始看的,不一定就是最终的结果,希望能看到最后(一定要写到最后),不要半途而废!!!女:你怎么一直追着我男:因为我怕你跑丢了女:你怎么一直看着我男:因为我要眼里都是你……男:你怎么一直躲着我,嗯?女:你……混蛋男:宝贝,骂人可是要被教训的喔
  • 军师皇妃

    军师皇妃

    舒傲风:想动本少爷的东西,问过本少爷了吗?钟离熠:闯祸就闯祸罢,又不是第一次!钟离殊:记住,雨轩殿的大门,随时为你开着!祝士兴:世间,何为情??有你足矣!宋子期:为你,死也值了!……………………………………本文重口味,铁血,柔情,人性,战争,感悟,爱恨情仇……
  • 出马女弟

    出马女弟

    我们中华有很多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的信仰,最为神秘就出马仙,一说到出马仙,大家往往都会想东北,其实弟马比较普遍,现在弟马也比较年轻化,弟马的知识不能往往靠百度……
  • 今天的你爱笑了吗

    今天的你爱笑了吗

    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小故事,或许是作者的感慨和即兴创作,或许是梦境,或许是生活或者“他”。不定时更新√乱√或许看不懂√
  • 左耳环的流年

    左耳环的流年

    年轻时的感伤,被放大了一些,对着镜子,唏嘘感叹,成熟代替了童年的笑脸,明白了一切都已是从前。就让此时此刻定格在身边,独自含着眼泪流浪在不同的地点,看见情侣装的两人,亲密无间,还是会幻想这就是我们的从前,可从前已走远,或许多年以后谁都不会记得谁的名字,但会记得,落叶散落流年的日子。
  • 手捧烈阳朝你而来

    手捧烈阳朝你而来

    叶砚安考高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腿,与自己喜欢的职业失之交臂,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成就自己。乔安夏,性格温柔,开着一家花店,机缘巧合下两人相识,最后展开了一段治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