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500000016

第16章 英雄落幕(2)

自孙武离开以后,吴国这一年(公元前478年)又经历了两件大事。先是楚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重新又强大起来,它趁着吴国还没从与越国的征战中恢复过来的时机,由令伊子西率军南下攻打吴国。楚军攻占了几座小城,夫差意欲夺回被占城池,结果大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同一年,这个原本多雨的南方突遭大旱,一连九个多月没有下过一滴雨,老百姓种的庄稼因缺水而全部枯死,秋天颗粒无收,到了冬天就得饿肚子。短短几月的严冬。整个吴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寸草不生,饿殍遍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烈场面。国家一下子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而夫差却对百姓的疾苦丝毫不关心,还把大量战争的负担压在他们身上,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军队中都蔓延着一种怨怒情绪。

次年三月,越国趁此机会,兴兵五万来伐吴国。越王勾践任命范蠡为大将军,把军队开到笠泽一带(今上海淞江地区)。夫差派出六万兵士与之交战。从军队的绝对数量上说吴国的军队整整多出一万,应该说略占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军队的战士疲劳困顿,而且大多被强迫应征,早有怨气,打仗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卖力;而越国的军队在范蠡的指挥下,却是战术多变,他们分兵来攻,使得吴军不得不分兵抵抗,忽左忽右,搞得吴军难以防范。趁着敌人分心之际,勾践率领主力部队偷偷涉水过河,强攻已经分散开来的吴军。这样吴军原本的集中优势也丧失掉了,因此被越军各个击破。

双方你来我往交战了三次,最后越军三战三捷,吴军连败三次,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没能恢复过来。其实越军所用的战术,正是从前孙武使用过的战术。然而,以前这种战术的胜利者是吴国,现在他的敌人也学会了这些战术,吞下苦果的只能是吴国自己了。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再度挑起战争,这次战争彻底使吴国走向了覆灭。这便是著名的吴越姑苏之战。吴军在战争一开始便节节败退,只能缩到姑苏城内进行死守。末日临头的感觉让夫差倍感害怕,他调集了城内所有的百姓和士兵加强防御,坚守不出。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建议,派兵把姑苏城团团围住,只要时间一长,城内的粮食自然都会被消耗殆尽,那时,里面的人要么被活活饿死,要么就会受不了跑出来,届时他们再尽数歼灭也不迟,占领姑苏城是早晚的事情。

事情果然如预料中的发展,没过几个月,城内的守军饿死大半,剩下的也失去了基本的战斗力,纷纷缴械投降,越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姑苏城。不过,夫差没有投降,而是带着家眷逃到太湖东面的姑苏山上躲了起来。

让我们回想一下,历史是何等的相似。曾几何时,越国被吴国攻破,勾践被夫差围困于会稽山上,九死一生;而几年后,吴国被越国打败,这一次地点在姑苏山,交战双方没有变,只是胜败双方互换了一下。夫差眼看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去向勾践求和说:“上一次在会稽山上你曾经求我放你一命,我后来答应你了。这一次是我向你请求了,你肯不肯还我一个人情?”勾践听到此言,也不禁犹豫起来,迟迟打不定主意。此时,站在一旁的范蠡猜到了君主的心思,赶忙说道:“大王,此番伐吴即将胜利,多少年来你不是日日夜夜希望征服吴国、抓到夫差吗?这个天赐良机,决不要错过了,否则会前功尽弃,请大王三思啊!”勾践被范蠡说动了,尽管吴国使臣七次来求和,最终都被他拒绝了。他下定决心彻底歼灭吴国。

试想当年,孙武和伍子胥在吴王夫差面前也说过同样的话,夫差却没有听进去,放了勾践,结果放虎归山反倒害了自己。夫差和勾践在同种情况下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最后也导致了两位君王不同的命运。

越军向姑苏山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很快就将剩余的吴军尽数歼灭。吴王夫差被生擒活捉,押到了勾践的面前。勾践看了看夫差,只见其形容憔悴,蓬头垢面,整个人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气,难以想像这曾经是不可一世的吴国国君。勾践叹了一口气,摆了一摆手说:“看在你曾经放过寡人一次,寡人就不要你性命了,你自己到甬东(今浙江省定海区翁山)去做一介草民吧。吴国以后就不存在了,以后都叫越国。”他一摆手,示意他出去。夫差没有动,在那里发了一会呆,突然失声大哭:“吴国之亡,都是我的过错啊!如今吴国灭亡了。我怎么还有脸面活下去!”说着突然猛地从一旁士兵手上抢过一柄宝剑,只听“嚓”的一声,夫差血溅四壁,自刎而死……

一段历史就这样结束了。想必隐居中的孙武早就预想过吴国会走向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终点,其实他也想阻止这个进程,只可惜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太单薄。面对这些,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永远都是疑问,永远只是猜测。说些什么,还是不说些什么,都无伤大局。历史往往沉默不语,留给人们的永远只是感叹和无尽的思考。

三、兵书遗世

历史的漫漫长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淌了几千年的光景,昔日的光辉岁月早已成为幻象中的记忆,而那些旧日的芸芸众生已变得模糊而难以记忆,这之中常常见出生命的脆弱、短暂和渺小。无论是英雄还是平凡之人,都如秋日的枯叶一般随风而去,孙武也不会例外。我们甚至只能在想像中品味他的音容笑貌,谈论他的飒爽英姿。当然,这丝毫也不影响他的存在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它永恒地停留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人的心中。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孙子兵法》,正因为这本充满智慧的兵书,才使得孙武这个名字永远地为人们所怀念。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实虚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这些篇章集中了孙武兵家思想的精华部分,结构缜密,次序井然,精彩言论不断。我们现在打开这本书。来共同体会一下“兵圣”的韬略智慧吧。

(一)《计篇》

该篇论述了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实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孙武在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认真地加以研究。可以看出孙武把战争看得非常重要,那么该研究些什么呢,他认为有五样东西非常值得研究:第一个是道,就是说老百姓拥戴国君,能与其同心协力地把国家搞好;第二个是天,就是指阴阳、寒暑、时令;第三个是地,指各种各样的地理地形状况;第四个是将,指一个军队的将领有领导才能,善于谋略,爱护士兵,军纪严明;第五个是法,主要指军队的典章制度。他认为在战争中谁能够在这五个方面占据优势的话,谁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了。孙武还特别提到用兵的时机,提出“兵者,诡道也”的军事思想,就是说用兵的时候要会用计谋,来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

南宋时期,将领韩世忠率军驻扎在扬州,抵抗金兵的进犯。他命令解元把守承州,自己带兵驻扎上仪。可是,金兵害怕韩世忠,迟迟没有出动。一天,韩世忠正在军中想办法,忽然听说魏良臣出使金国,正好经过此地。魏良臣是被国内的议和派派去金国议和的。韩世忠顿生一计,暗想可以借他之口引金兵上钩。于是,等魏良臣到的时候,他命令全军整顿行装,准备撤离。魏良臣不知所以,便上前询问。韩世忠说:“刚接到命令,要我军放弃作战,尽快撤离此地。”边说边露出无奈的表情。魏良臣信以为真,到达金营的时候把所见所闻和盘托出。金军大喜,以为上仪成了一座空城,立即出兵攻打。但万万没有想到,韩世忠只是耍了个诡计,他并没有撤离,而是埋伏在上仪周围。待金兵到来的时候,发动突袭,结果取得了大胜。

(二)《作战篇》

该篇论述了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机进攻。从速胜的思想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这里举个经典的战例:

三国的时候,曹操要攻打袁绍,但曹军缺少粮食。那时袁绍身边有个谋士叫许攸,他对袁绍说曹操军中缺粮,不必与曹军相攻,只要分军与他相持,曹操不久就会支持不住。但是袁绍这人刚愎自用,许攸说的他根本听不进去,还认为这是延误战机。许攸回去越想越气,便连夜投奔曹操。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听说许攸到来,高兴得不得了,连鞋都顾不上穿,便赤着脚出来见许攸了。曹操自知军队粮草不足,便向许攸请教,许攸笑道:“这个不难,粮草对双方都很重要,现在袁绍运载粮食的车子有三万多乘,都屯在一个叫乌巢的地方,那里的守卫不是很严,可以派兵过去抢些粮食,如果抢不了就把它烧光,这样袁军因为没有粮食,不出三天就不攻自破了。”后来曹操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果然打败了袁绍。

(三)《谋攻篇》

该篇论述了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他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意思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拼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重要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当时孙武在与楚国的交战中就用了不少“伐交”的战略。

(四)《形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力量的对比上使自己处于绝对优势,造成一种迅猛不可抵挡之势。除此之外,还要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有利时机,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孙武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余就进攻。防守时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战国的时候,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很快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了坚守疲敌、持久防御的方式,赵国百姓团结一致、誓死抵抗。因此,秦国军队攻打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反而自己伤亡惨重。与此同时,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平原君赵胜率毛遂等人到楚国去求救兵,为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平原君还把自己家中的财物拿出来送给士兵,鼓励士兵拼死作战。有了国内人民的支持以及援兵的帮助,赵国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五)势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孙武把“势”看作是一种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力量。那么,势是什么呢?孙子说,这种势就像可以漂起石头的激流,就像一触即发的拉满的弓弩,就像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滚下,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打击敌人,就能够以一当十,所向无敌。怎样造成这种势呢?首先,要给自己创造条件,使本身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指挥士兵作战灵活自如,并且善于用假象迷惑敌人,用小利调动敌人,引诱敌人陷入圈套,然后用伏兵狠狠地打击敌人。

东汉安帝时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攻打武都郡。大将虞诩率兵西行平叛。羌人兵马数千之众,虞诩也不敢轻易攻打。为了麻痹羌人,他扬言自己已经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分兵到附近各个县进行抢掠。虞诩趁其分兵之时,率军疾速西进,日夜兼程,并命令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人见此情形就不敢接近虞诩部队。有人问虞诩这是什么原因,虞诩答道:“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是援兵到来,所以就不敢与我们作战了。我们在兵力不足的条件下,只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手。”

(六)《虚实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第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历史上的隋炀帝是个残暴的皇帝,有一次他为了炫耀武力,就向北方国家挑衅。突厥国看到隋炀帝这次带的兵力并没有多少,便率领几十万大军突然把隋炀帝的部队团团围住,把他们困在雁门关内。隋炀帝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下子吓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想让国内援兵前来救援,却无计可施,迫不得已,他把写好的求救诏书刻在一块木板上投入汾河里,希望它能够流到汉人手里。后来有个叫李世民的年轻人捞到了这份诏书。李世民的父亲是太原的留守,名字叫李渊。李世民非常聪明,知道皇帝被围,就对带兵的将领说:“突厥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把皇上包围,必定认为没有援军去救驾,现在我们兵力也非常微薄,不可能把皇帝救出来,只能来他个虚张声势,把部队一字排开,多飘军旗,多擂战鼓,敌人会误以为大军已到,就会知难而退的。”将领听了有理,照此计行事,果然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突厥退兵,隋炀帝也终于脱离险境。这个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

(七)《军争篇》

同类推荐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大汉国母—吕雉传

    大汉国母—吕雉传

    本书将还原吕雉作为一个女人怎样别无选择的需要用权力来保护自己和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所施展的高于常人的手腕,将原本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用鲜活麻辣的语言展现出来。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天地哀

    天地哀

    一人,邈天下之规;一剑,度人还度己;一旗,立千秋霸业;西楼明月正真好,浮生一过买酒迟!(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公主的候选幸福

    公主的候选幸福

    传说中,有个贪吃的白雪公主,她吃了巫婆的苹果。为了惩罚她的贪吃,她被恶魔吻醒了。恶魔吻她不是因为他喜欢她,而是他要惩罚她。公主是恶魔的候选未婚妻,但他们俩彼此讨厌对方,所以冷漠的王子和邪恶的骑士轻而易举就混入他们俩中间。公主注定要喜欢王子,可是为了追赶潮流,恶魔和骑士貌似也不错。来来来,恶魔、王子、骑士,都排排站好。今天起,你们便是公主的候选幸福了!谁是公主的正选幸福?我们拭目以待。
  • 夺天战尊

    夺天战尊

    我笑即苍天笑,我怒即苍天尽屠!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一人一剑傲世九重天!少年云峥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夺天造化决,走上一条夺天之路。“丹药是我的,美人是我的,神器是我的,整个诸天万界通通都是我的!”
  • 中华英豪

    中华英豪

    知识就是力量!且看平民小子叶尘,一个国学达人、经济学学士、游戏能手,如何在游戏中用尽生平所学,厚积薄发,赚得一亿元,抱得美人归!
  • 以为会很久

    以为会很久

    其实大家都是平凡人,那么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怀里停留久一点,在久一点。可是太阳还是会落在山后,星星也不能一直为你指路,当拥有过的一一消逝的时候,才想到,以为会很久的
  • 病娇萝莉难推倒

    病娇萝莉难推倒

    在未来星系天才萝莉竟然因为不小心把水倒在自己做的试验品上而穿越了?这个未知的星球末世来了,但外表萝莉,内心腹黑的她喜欢上了人肿么破,激发了病娇的资质该肿么破。病娇萝莉,你肿么这么难推倒?
  • 坤乾灵斗

    坤乾灵斗

    孤星照命,转世昆仑。修灵万劫,吾正乾坤!
  • 壶天日月

    壶天日月

    乾陵大陆,分为三界:临海界、兵皇界、斗圣界。其中为无灵海,三足鼎立。传说无灵海有至宝,得之便可称尊,掌控三界...
  • 斩定中行

    斩定中行

    隐藏在平成市的timeleaper计划,被特案组协同军政机关侦查多年终于露出水面。大国之间的时间研究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来自科学侧的学园都市与魔术侧的天主教派的激烈竞争也拉开序幕。平成市四大学园每年一度的学级裁定正按照计划进行,难以决策的时间线让这场学级裁定的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 公子如玉,青梅缠上不松口

    公子如玉,青梅缠上不松口

    初遇那年,他3岁,她八个月。“小璟,要摸妹妹吗?”莫笙摸了摸南容璟的头。南容璟煞有介事地踮起脚尖摸了摸。mad这就要生了?exm?去医院的路上,南容璟的脸都是黑的。小学那年,他7岁,她5岁。“南南,你跑不掉的哦”小姑娘狡黠地说。那场跳级的角逐轰动了全校。填初升高志愿那年,他14,她12。“石头剪子布,哈哈,我赢了,南南帮我按你抄一份”萧北瑟笑地花枝乱颤。填高考志愿那年,他17,她15。“猜拳的世界就是如此残忍,快去填表。”南容璟嘴角一勾笑得邪魅。到了法定婚龄那年,他24,她22。他对她说:我会带你走遍天南海北,看遍所有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