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9600000038

第38章 天山之麓的观察与思考(2)

此行成员、着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在《杨钟健回忆录》(地质出版社1983年,第118~120页)中这样介绍此行的背景:

这一次来新疆的动机是这样的:当1942年春中央与新疆关系稍微改善以后,翁先生曾去新疆一次,商量新疆距乌苏不远的独山子油矿与苏联合作一事。此事渐有可能,乃决定派人前去。这次去的人共有十二位,分两组。一组为业务方面的,由郭可信为团长;一组为地质方面的,由黄汲清为团长。……此地油矿先由新疆省政府与苏联合作。从表面上看,双方很平等,不过由于我方缺乏技术人才,实权尽操之于苏方之手。今中央想搞成名实相符的中苏合作,故派我们前往……到新疆后,受到当地隆重接待。……就我们而言,在地质方面总算有了收获。我们回迪化后,又筹备前往南疆工作。省政府派汽车及人员护送,故十分顺利地越过天山……其中在库车与阿克苏二地停留最久,均在山中作了不少工作,比在独山子跑的地方还广,成绩也还不错。在阿克苏山中工作毕后,未再作西行之计,即折而东返,归途中曾到旧游的吐鲁番。计(1942年)冬间由重庆西来,历时六个月,至东返时已将近(1943年)五月。

这是比较准确、全面的概括。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石油是必须优先考虑的战略物资。而中国西北的石油资源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砝码”。一批有志开发西北、抗日救国的中青年学者,就这样得到了一个和平时期也难得的机会,前往广袤丰饶的新疆,施展自己的抱负,奉献出精力与心血。

黄汲清的《天山之麓》是1942年冬到1943年初夏这半年之间,一群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在天山南北的见闻实录,其中包含着他们的探索、思考,反映出他们的睿智、勤勉。人们都知道,20世纪30年代成名的中国作家常有教授的学识;而科学家也往往具有文学家的气质、修养。读过《天山之麓》,我的收获之一就是对地质学家黄汲清有了深刻的认识。黄先生一次曾将《天山之麓》说成“文学作品”。的确,这本“非虚构”的作品与他的学术专着有明显区别,区别就是在书中吸引今天新一代读者的,不是作者所阐述的学术观点的高深、严谨,而是发现或论证学术观点的那个执着进取的、能够与我们沟通的人!

近年来,我以为媒体有一个“错位”:过于重视结果,而相对忽略过程。比如考古,热点是在某个古墓找到了什么财宝。北京郊区的一座汉墓已经给渲染成了“阿里巴巴”的山洞,人们个个热血奔涌,巴望着“芝麻开门”。一经证实那已经是个一无所有的空墓,马上兴致索然。考古难道就是“挖宝”吗?照我看,这个因果该颠倒过来,关注的主要是过程,而不只是结果。吸引人们的应该是探索精神,是历尽艰辛的曲折寻觅,是献身,是无畏,是发现;至于找到了什么,结果是什么,那是过程的自然延续。一部杰出的戏剧是悲剧还是喜剧,并不能影响到它的品位和成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黄汲清的《天山之麓》必定将引起今天青年读者的兴趣。地质学是一门科学,而尽管真正清楚“陆相生油”“多期多层生油、储油”理论含义的人,比真正理解“相对论”的人要多,但它毕竟是学术金字塔的顶峰。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充分普及。但是,人心是相通的,只要愿意“推己及人”,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地质学家黄汲清具有的喜怒哀乐,都能分享探索者的成功、失败、荣辱、进退。

读着《天山之麓》,我总觉得自己正在与黄汲清先生作面对面的交流。

从开篇,作者就以对西部的关注抓住了读者。作者笔下是近代新疆的一个特定时期。在1942~1943年之际,大的国际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最艰苦的阶段,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相持之力使战线逐渐稳固下来。在久经战乱,人心思治的“大后方”新疆,终于在喘息的间隔,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自己力量进行的地质调查。

可以说,抵达迪化前后,黄汲清主要是在为认识新疆“调整景深”,“对准焦距”。从独山子、乌苏四棵树开始,黄汲清就用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独特视角,记述了新疆给自己留下的不可磨灭印象。实际自本书第一页起,作者注意描写的就是人:他的同事、他们的助手、新疆的接待者、苏联专家、地方官员、中俄混血姑娘、蒙古活佛、维吾尔民工……当然,作者着墨最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正是他本人。他本人是这本纪实之作的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尽管初涉天山,但他以地质工作者“透视”地层的敏锐,辨别矿物的细致,为我们介绍了所见所闻。这些见闻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但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却与以往并不雷同。

在路经博斯腾湖时,见到了望不到边的芦苇,他马上联想到这是造纸的天然资源。当时,人们对纸张的些微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博斯腾湖芦苇可以打墙、盖房、喂牛羊,而当地造纸原料仅桑树皮就足以应付。但今天博斯腾湖芦苇除了供地方造纸,我还多次见到远至辽宁营口的造纸企业都在从这里调运芦苇。走出库鲁克塔格的铁门关峡谷,一个失意的旅人也许会联想到唐代诗人岑参——尽管岑参诗中的铁门关与此无涉;一个执着的考古学家也许会寻找关城遗迹;一个探险家也许在力图辨认丝绸古道走向,但黄汲清的联想却是,从这里的地势看,应该是今后建立水电站的理想地址。当然,现在铁门关水电站的确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命脉。我不知道黄汲清是不是第一个想到在铁门关建立电站的人,可他不但想到这里的绝佳形势能够使水能转化为电能,还想到在工业落后的20世纪40年代,尽管有了电站,发出了宝贵的电力,在新疆却没有可用之地——而改革开放的今天呢?作为一个来天山之麓作资源调查的科学家,他考虑问题的立足点显然不是过去,甚至不局限于当时,而是未来。

《天山之麓》一书,作者多次写到新疆的煤层自燃现象。天山以北,天山以南,可以说地下到处都是宝贵的资源,煤更是丰富无比。但亘古以来,造物主将能源煤深藏在地下,人类不能充分利用,而普遍存在的自燃就是特殊的惩罚——这些观察和思考,至今也是富有教益的。

我们说过,《天山之麓》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人的描写。书中一再写到天山之麓交通的不便,也一再描述了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修筑公路的场景。这些场景写来看似毫不经意,仅记见闻而已。第五章第六节《库车》,他提到路经之处有上千人在修筑公路,他们的工具是最初级的,主要靠砍土镘和抬把子,而且工人是从方圆数十里,甚至一二百里外的分散村落召集的,人们得自带干粮、饮水,上下工全靠步行。作者感叹道:“这里戈壁滩上的修路工作,比内地修路更苦。”而当地的维吾尔群众毫无怨言,乐于为公益事业出力,却使他深受感动。没有报酬,只靠号召,一条新的驿路在荒野日益延长……此后,第六章第九节《游克孜尔千佛洞》,他记述了傍晚从千佛洞返回克孜尔村时,在街道上遇到一个大型的、自发的“麦西热甫”:几只手鼓在屋顶敲响,人群很快围得水泄不通,一些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就在街心起舞。人们告诉黄汲清,这里正在赶修公路,四乡来的人很多,晚上收工以击鼓为令,然而听到手鼓响起来,干了一天,即将各回各家的年轻人就着鼓声便当街起舞,放声高唱……

绿洲处在戈壁荒漠的包围之中。所以,塔里木绿洲居民历来对“联系”“沟通”特别关注,没有他们的维持,丝绸之路便不可能通行千年。劳动总是带有强制性的,但人们却以难得欢聚的心态充实了无偿劳动的日子。我读过不少古今人所写有关维吾尔族的着述,这是其中的优秀篇章之一。在行文中,黄汲清只是如实写了见闻,但维吾尔人的热情乐观,关心公益事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谁、是怎样管理新疆,新疆生活从来不轻松。可生活在他们并非只是负担,而也是享受。这种境界是绿洲居民生存发展的依据。

黄汲清是学风严谨的科学家,祖国大地就是他的研究对象。《天山之麓》中只要一写到新疆的山川,他的笔触就饱含情感,他的心境就充满阳光。第七章第二节《大雪后望天山》,他写出自己在一场风雪之后,在温宿城郊登高远望天山的情景;第八章第五节《驰名四海的吐鲁番盆地》,他描述了在海平面之下的吐鲁番遥望博格达雪峰的感受。在这些地方,他表达了人与冰川近在咫尺的亲近感,实际上他写的是自己与新疆大地的特殊交流和互动。

黄汲清一生中在祖国大地作过若干次实地考察,新疆,他就去过三次。除1942~1943年,1955年他在新疆天山南北作过考察、调研,而1984年他出席了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三次塔里木石油资源座谈会”。但“第一印象”总是最真切、最清晰的。直到晚年,想到新疆,他马上就会回忆起在温宿遥望天山的感受,回忆起克孜尔街头的“麦西热甫”。这些回忆总使他变得年轻,总使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天山之麓》毕竟是近六十年前的旧作。这六十年间,社会在急剧发展变化着。今天的读者当然应该对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书中具体内容的理解,也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

1995年,黄汲清以九十一岁高龄去世。他的一生几乎与20世纪重合,作为“世纪同龄人”,他和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他的学术着作在科学殿堂将有显着的位置。而他的纪实作品《天山之麓》则是今天读者认识新疆、认识黄汲清的凭藉。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重读鲁迅的文字,唤醒忘记战斗的自己鲁迅是一位战斗者,他用文字呐喊,用批判的态度剖析人性,写下撞击心灵的文字。杂文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忽视杂文也就忽视了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鲁迅杂文,堪称作者本人的心理传记鲁迅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他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在鲁迅的杂文中,你既能看到一个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鲁迅,又能看到一个自我拷问、自我挣扎的鲁迅,同时还能看到一个自我疗伤、走出绝望的鲁迅。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杂文名篇悉数收录鲁迅杂文或凌厉泼辣,或锋芒毕露,或幽默犀利,或沉郁诙谐,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本书收录《杂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58篇鲁迅杂文名篇。
  • 谛听生命的呢喃

    谛听生命的呢喃

    小时候,我很讨厌雨。每次下雨的时候,雨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脸,淋湿了我的全身,淋湿了我的书包,淋湿了我的梦。一见到下雨,我就心烦;一见到下雨,我就感到苦闷、彷徨,甚至无奈。长大后,在饱读诗书、走遍天涯海角、历尽沧桑之后,我便觉得,看雨别有一番情趣,听雨更是一种享受。
  •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全书由“诗与史”“寻找诗的矿脉”“谈诗论艺”三部分组成,分别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新世纪诗与史的关联,从具体的诗人、诗作入手考察新世纪诗歌的崭新面貌及诗艺养成的可能性。全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作者对新世纪诗歌现状及问题的思考。
  • 说不完的红楼梦

    说不完的红楼梦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红楼梦》随谈。《说不完的红楼梦》三十六篇。前四篇为综合谈,谈及《红楼梦》的“石头”神话意象、真假立意构思和诗化叙事风格;中间二十六篇为人物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问题切入,分析宝、黛、钗及王熙凤、秦可卿、贾母、湘云、探春等人物形象或人物间的种种关系;后六篇为艺术谈,谈及《红楼梦》美女形象塑造特点和叙事中的双关话语、人物视点、人物诗词、“影子”笔法、艺术得失等问题。
热门推荐
  • 住院那些事儿

    住院那些事儿

    身体的疼,找到病症,就能根治。心里的痛,找到症结,也能平息。有些靠住院部的医生,有些靠陪护的亲人,有些只能靠自己,而有些只能交给时间。那些曾经真切的疼痛,会减弱、消散,或者陪伴一生。
  • 天价娇妻有点野

    天价娇妻有点野

    他给予她的是一场她终生不忘的隆重婚礼。他给予她的是冷酷无情,是毫不怜惜。可,怎么会,她的心却一点点的开始沦陷,她的双眼竟然开始不由自主的追谁着他的眼眸。一场以契约以交易开始的假结婚,却让她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出了真感情?他的真命天女终于出现,婚姻告急。她是否该将他拱手相让?
  • 孤月苍狼

    孤月苍狼

    1功法体系:三种修炼方式,各类魔法、斗气、剑气、灵力、阵法应有尽有。2女主:御姐、萝莉、精灵、龙女、神女、妖女、魔女随你挑选。3种族:十二大种族,各种联盟、部落、阵营、帝国,无数门派势力一次看个过瘾,更有隐藏BOSS终极对决。4金手指:直接送满级神器,最牛逼的。还有什么?PS:自己看书!
  • 国民电竞男神

    国民电竞男神

    女主一脸坏笑的看男主:“听说你之前为了勾引我,用小号装萌妹子还用了变音器?嗯?”至于某男主面不改色:“我以为男的都喜欢那一款?”瞬间变妹子声音的女主:“嗯?是这种么?”……电竞圈里粉上这两位的感觉心好累,为什么两男神这么快就狼狈为奸了?为什么男神还变成女神了?没关系!有狗粮就好!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诞生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漫步在赛博朋克

    漫步在赛博朋克

    一个“芯片”的世界,一个资本至上的世界。
  • 海贼王之风雷传

    海贼王之风雷传

    穿越到动漫世界是种什么体验?王风雷意外穿越到海贼王世界,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作者写的那样善良,热血。在不断努力变强的同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许许多多的谜团等着王风雷去解开。没有霸王色?没有强大背景?照样征服万岛八荒!且看王风雷,如何一路登上世界顶峰,从而找到,回到原来世界的方法。等到回到原来的世界,却发现了颠覆三观认知的惊天大秘密…
  • 羲魔

    羲魔

    我本众界至南斗,如今凡身依北辰,天地九州仙望尽,佛魔两世皆痴人!魔子羲和在羲和古迹中应劫而生,只用了几千年时间便已成为魔界之主,带领魔族成为九界中上三族的一员。却在九界之乱中为救妖界女君瑶翎,被九阳真火所伤,体内因一直残存一缕真火不能尽消,修为不进反退。这时候其它八界之主纷纷生出觊觎他魔族至宝上古魔玺之心,因妖族女君的关系,这些人迟迟未敢出手。众人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突破更高境界的契机,后没想到这九界之主中,第一个突破帝阶之人却是这妖界女君,就在众人以为争夺魔玺无望之际。突然传来消息妖界新升妖帝,竟然为得魔玺,逼的羲和命陨古魔山。这一消息让众界之主及感叹新帝的薄情,又佩服她的狠毒。妖界新升女帝得到魔玺,这九界又重归了安宁,但万年将近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而当年瑶翎逼死羲和最终的意图也渐渐被众人所知,原来只一切只为了给羲和创造一次重生的机会。
  • 海风今岁寒

    海风今岁寒

    本书是青年作家林森近年优秀作品的精选集,主要篇目有《海风今岁寒》《台风》《抬木人》等。《海风今岁寒》里,两少一老三个男人,各自面对生命断裂的某种心灵危机,沉沦还是拯救,值得深思。《台风》里,两次台风之间,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在不断学会如何有尊严地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死亡。《抬木人》里,两个儿子与一位父亲的悲惨遭遇,隐隐约约指向多年前母亲的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