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6300000049

第49章 新闻本质论(1)

新闻无处不在。

新闻无时不在。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新闻的海洋包围、浸泡的世界。

新闻,已经是信息时代的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

然而,究竟什么是新闻?新闻的本质是什么?

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越是被我们熟视无睹——至今,新闻的本质问题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围绕它展开的争论,从新闻业界到理论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也从来没有解决过。甚至,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超出了一般学术性的探讨。

很多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浸淫很深的学者,本来已经触摸到了问题的核心,但是,他们并非不能,而是不敢再向前一步,像唐吉珂德那样刺出最后的一击。新闻的本质问题,被太多的学术之外的东西保护着,甚至披上了像“皇帝的新装”那样“真实的荒诞”的色彩。

《新闻哲学——以人类认知为参照》一书写到现在,在已经用了30万字的规模打基础的前提之下,笔者才有了充分的勇气,向“新闻的本质”刺出“唐吉诃德式的”一击——“新闻的本质是认知。”

新闻认知论

新闻的本质是认知。

新闻采访是认知的过程,新闻写作同样是一个认知与表现的过程。

新闻不仅仅承担着报道事实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认知的深层使命。

新闻认知的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的最新变动与状态。

新闻认知体现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整体认知水平和认知模式。

新闻一方面要传播“知”,一方面还传播“识”——新知和新识。

随着认知水平和认知模式的发展,新闻认知的维度也随之拓展。

作为新闻认知的主体,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同时还是时代的认知者、思想者、体验者、探索者、发现者、引导者。

如果给新闻下一个完整的定义,那么我的定义就是:“新闻就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

3.1.1新闻的本质是认知

认知与主体的能动性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沃尔特·李普曼说。(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即使对于一些近在眼前的东西的观察也很难不受已有观念的影响。你也许会认为,自己看待事情是完全没有偏差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要避免知觉偏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斯科特·普劳斯在《决策与判断》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觉的本质就是具有选择性。

斯科特·普劳斯提醒我们,在做任何重大决策或判断之前,很值得停下来想一想并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比如,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受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我是否与那些与我有着不同预期和动机的人交换过意见……通过询问这些问题,决策者可以发现许多能够引起知觉偏差的认知和动机因素。(斯科特·普劳斯《决策与判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人的能动性是其内部因素(表现认知、情感、意志等)、行为模式和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有意识地做许多事以影响其发展和生存的环境,但是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许多偶然事件。人生的未来方向、人们的婚姻配偶和职业生涯等,常常是由偶然事件铸成的。在这些情况下,一些小的机遇引发了能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循环过程,关键的一步影响人一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生活中的偶然机会。他们追求积极的生活,以便增加他们经历中的偶然机遇,从而使好运得以发生。机会青睐好奇的和好冒险的人,他们积极奋斗,不断探索、追求新事物。人们也通过培养兴趣、自我效能的信念和胜任能力来使他们的好运得以实现。这些人类自身的资源,使他们经常获得未曾预料的大多数机会。在人们经历的人生道路上,进取心和自我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更大帮手。

人不仅是认知者,而且也是行动者。人还是具有自我指向能力的自我反省者。动机和行为的自我调节,部分通过内部标准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反应实现。深谋远虑的能力给自我调节过程增加了一个维度。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指向目的和预期的结果的。通过认知的表征,想象的未来能作为当前行为的原因起影响作用。反思自己的思想和效能的能力是自我影响的另一维度——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

哲学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认知的复杂性特点。

章士嵘指出:认知就意味着认知主体在自身之内以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占有被认知的对象。这样,在认知过程中一方面有认知主体和被认知客体二者之间的合一、逼近,另一方面又有二者之间的对立。认知活动的目标是要在认知主体之内形成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表达,并用它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这种表达,使其能接近和符合被认知的客体。因此,认知的实质是表达事物,是塑造与事物相近的表达。(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在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中,人们把认识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类,并围绕这两类认识展开了长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议。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为我们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认识论。马克思的许多认识论思想,直到今天对认知科学的理论建设仍是有意义的。

其一,要从主观方面和能动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其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而已;其三,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其四,人在改变自己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马克思这些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告诉我们:在对认识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克服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要注意到认知主体的能动方面,既不可把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对立起来,也不可把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等同起来。认知永远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产物。任何凝固、静止、僵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可以这样理解,一旦我们头脑中形成牢不可破的、理所当然的、不证自明的、天经地义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观点和认识,那么我们就要小心了——这些观点和认识往往会成为我们思维更新的枷锁和禁锢。

近代心理学已经认识到,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和层次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把反映分成三个主要的层次:一是感觉和知觉,二是意象(表象),三是概念思维。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层次,它是人类感官直接接受外界的信息而形成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初步表达,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布朗本特的研究表明,在注意和处理信息时,脑的一般机制是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掌握从一种感觉通路传入的信息。当视觉和某种其他感觉通路的矛盾信息同时呈现于人类被试者时,视觉总是占优势。人类的视觉器官和其他感觉器官都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因而感觉虽然有呈现外界现象的直接性和形象性,但并不是物理刺激直接作用的反映,而是感官诸种信息综合的结果,其很多深层机制我们目前还不清楚。

由于感觉是在“实时”情况下自动发生的,人们不能像意象的产生或思维过程那样,意识到外界输入的物理刺激所携带的信息是怎样被加工的。但是人们已经弄清楚,感觉并不是单纯地物理刺激作用的结果,而是外部感受器、传入神经和大脑相应皮质区共同协作对外来信息加工的结果。知觉作为对事物的完整的反映,尤其直觉判断和直觉表象等,更离不开原来的知识和经验的参与。

意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它可以纯粹是回忆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再现,即想象。因此,意象的形成是利用记忆信息的结果,缺乏感觉和知觉的那种直接性。但是意象的产生是由一定刺激物的影响而引起的。由于双重代码的存在,它可以由词或语言的作用而引起,所以,意象的产生是认知系统内部利用存储的信息而产生形成的。就其组成的信息来源而言,也是来自外部世界,但就其形成而言并不一定需要直接刺激物的存在。尤其是想象,它是在记忆中的形象信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组合而成的。因而,想象能产生新的意象,甚至是过去没有经验过的意象。这种新的意象对认知过程来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认知主体的能动性。

因为意象在再现事物的形象时,映象的结构会发生某种变化,某些特征被强化,而另一些特征则被冲淡。这样,意象就能去掉事物的某些不重要的细节,而反映了事物的一般特征,具有相当程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它虽不如知觉经验那样鲜明,却能更深刻、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性。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在意象这种反映形式中,出现了映象的某种图式化。

意象(表象)这种反映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能使认知主体从“此时”与“此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知觉过程的特点是历时性的,而意象过程则是共时性的。认知主体在生活中历时地、一点一滴地直觉到的东西,能够共时地一下子形成一个心中的映象。因此,意象并不是知觉的派生物,而是认知主体对记忆信息能动加工的结果。依据这种能动加工程度的差别,意象可区分为复写意象、静态再生意象、动态再生意象、转变意象、预测意象、想象意象等等。所以,意象本身也有反映深度及广度的差异。

概念思维是反映的高级层次。这种反映形式具有抽象性、符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形式。因为概念就是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的抽象性表现在舍去了事物的非主要、非本性的特征和属性,而抓住了事物的一般属性和特征,即抓住了本质。这种反映形式之必要是显然的,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认知工具。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的信息存储方式,还能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提供有利的工具。认知主体一旦形成某一概念,今后在认知活动中就能以它为工具去认识新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总要以一定的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表现出来并巩固下来。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既是为了交流思想而创造出来的,也是为了固定一定的认知成果而创造出来的。

概念思维充分体现了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它不仅使认知主体能从“此时”与“此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能使思维超越时间的限制在过去、将来与现在之间自由地飞来飞去。概念思维这种反映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社会性又来自符号性。因为符号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它不仅能传递固定于其中的概念,而且能传递人的主观感情。概念和感情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留下了深刻的社会烙印。不仅如此,在概念思维这种反映形式中,认知主体还会超越个人的经验而与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总和融合在一起,将个人的认知活动与社会历史的实践相结合。

人类认知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的大脑作为一个信息的加工系统并不是消极地接收信息,更不是镜式地对事物进行复制,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地从外界的诸多信息流中按照认知目标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并进而在信息加工系统内部对外来信息和原有信息进行比较、改造和组合的能动过程。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有效的刺激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人的意识之中。人类感官的阈限就是信息选择的天然基础。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信道容量的限制也要求对加工的信息要有所选择。但是人类对外界的能动反映从根本上说并不表现为人类感官对信息的选择,而是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改造和组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物理刺激能否形成一定的心理直觉,不仅与刺激的物理强度有关,而且与人的意向、任务、期望等主观因素有关。没有认知主体对信息的能动加工,完整的认知就不可能完成。

第二,能动的反映意味着认识能超越时空和个体经验的限制,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哲学家喜欢把这种飞跃称之为超越。认知科学所理解的超越有两种意思:(1)能动的反映不满足于被认知对象的外表的观察,能动的反映要超越事物的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能动的反映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总是要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发展、深化。能动的反映,必然是一种归纳的学习过程。(2)能动的反映不满足于个体的经验,它要求超越个体的经验,使个体的经验与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能够进行交流,进而融合为一个整体。由于人类认知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社会性特点,许多认知任务都不是一个个体的人所能独自胜任的。

第三,能动的反映还表现为一种超前的反映能力。在能动的反映过程中,不仅是认知主体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认知主体的动机、目标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等都会对反映过程施加影响。超前地反映认知结果是认知主体指导自己实践的需要。这个过程中,人类成功地运用语言的构造作用和逻辑的推理能力,尤其是想象力的发挥,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未来,形成对某种实践后果的超前反映。这是人类反映的能动性的高度表现,也是人类智力高度发展的标志。人类无穷无尽的创造能力就来自这种超前的反映。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下)

    语文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下)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技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最终目的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玉圭决

    玉圭决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原本无法说透,但因为人具有生老病死的功能,所以就也有了所谓的评断。比如几千年前在天地刚刚形成时所发生的“伏羲女娲事件”,再比如夏国之女夏宛湘和普丞相的爱情故事,又比如狐妖公子千君意和仙子铃铛的一段高山流水之情谊,又或者是富贾之女姜熙文与书生柳瑜一曲悠长的悲音,我们能从之中望见一缕幽魂清然飘过,“伏羲骨的魂魄”——灵奴,用一双净眼看尽悲欢离合、情欲爱恨,她能帮到这些“人们”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转生之都市生活

    恶魔转生之都市生活

    ”在这个世界你们干什么都行,但是不要打扰到我游戏。谁打扰到我,我就干掉谁。不要想着和我讲理,我从来不讲理。“看一个不知道活了多久,最后因为无聊自杀的恶魔大领主在人间游戏的故事。
  • 君笑长生

    君笑长生

    龙凤在御,琴瑟和鸣。作为历史以来第一个龙族和凤族的结晶,龙凰帝君凤卿莲表示父皇母皇太给力!生下她之后度蜜月去了,留下重担给她,身为为数不多的神族中更加少的皇室,真的是压力山大啊!他是除五大神祗外的第一尊神,雷厉风行,手段让爱慕者望之却步,对任何人平淡如水的他,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千般温柔,百般宠溺。十里红莲仙上仙,龙凰帝君神中神。太渊宫中尊神心,韶华白首只与你。
  •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壮壮的玩具有好几大整理箱,书柜里也有各种幼儿图书,还有那些体积太大放不到箱子和柜子里的电瓶车、小摇椅、羊角球等玩具,加在一起占了他自己房间的一半。壮壮每天都与他心爱的玩具在一起,时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玩具,然后拿到客厅里,把电视机打开播到动画片频道,同时左手拿着回力车,右手握着奥特曼,身边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磁力球节或积塑块等拼接类玩具,甚至几百块多米诺牌,还有微型小桌球等,每天都玩得兴致勃勃,兴奋时自己还大声喊叫,到处奔跑甚至到厨房卫生间故意搞破坏。妈妈经常因为收拾玩具和壮壮发生冲突,原因是壮壮只负责摆摊不负责收,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 都市帝道高手

    都市帝道高手

    他,豪门废少之子,被人戏称为废二代。他,文不成,武不就,却拥有天下最罕见的紫龙命格。正因如此,在被人陷害欲死的同时,他竟得到最狠女帝之帝兵神魂的青睐,并继承万古杀帝的所有传承。于是,身负废物之名的他,将重踏杀戮万界之途,再塑新一代万古杀帝之威名。
  • 洪荒之永恒道祖

    洪荒之永恒道祖

    盘古开天的传奇,诸神争霸。看一位从上个宇宙纪元得到至宝生存下来的人,见证神话传说,如何一步步走向永恒。
  • 深渊里的修骑士

    深渊里的修骑士

    一名奇幻世界里的骑士,偶然获得了修仙者的传承,在恶魔的老巢深渊中,他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呢?-------------------------------------(本文并不严格遵照DND或是pathfinder的相关设定)
  • 倾城修神记

    倾城修神记

    生于上行天一流修神世家,身负九成八通透澄明神脉,时人称大胤王朝四美之一,谢灼华的起点便是世间绝大多数女子梦寐以求的终点。只需潜心修炼,听从父命,即可嫁入神帝一族,贵为天下女子之表率。可她偏偏不要这样的人生。更愿灵舟一片,载我如意郎君,逍遥于三十三重天内。PS:女主伪相府端庄三小姐,实坑爹算命大师一枚。男主人称一剑山河杀戮仙,见到女主与美食不如狗。